#国产AI

WY
1个月前
DeepSeek又一次引领世界 前几天DeepSeek发布了V3.2-Exp实验性模型,虽然这次的发布没有引起太大的声量,但我仔细研究了一下,觉得实际上是又一次重大突破,很可能DeepSeek再一次在大模型高性价比技术上引领了世界。 通过全新的DeepSeek Sparse Attention(DSA)稀疏注意力机制,V3.2-Exp将大模型的推理成本从平方级直接降至接近线性。传统注意力机制的计算复杂度为O(L²),而DSA将核心注意力的计算复杂度降低到了O(Lk)(其中k=2048,对大型任务来说远远小于L也就是输入和输出的token数)。在H800 GPU集群上的测试显示,随着上下文长度的增加,V3.2-Exp的推理成本曲线几乎呈现为常数级(有人测算过成本曲线的斜率只有平方级的1/20)。 实现这一点的思路是,先通过一个叫做闪电索引器(lightning indexer)的组件快速选择需要参与后续核心注意力计算的最多2048个token。闪电索引器的计算复杂度仍然是O(L²),怎么可能实现接近线性的成本?秘密在于数据精度的创新。DSA将索引器内的Q、K矩阵从BF16精度降为FP8精度,虽然维度并未减少,但FP8的使用大幅减少了带宽占用,提高了寄存器缓存命中率。在GPU的Tensor Core加速单元面前,矩阵运算本身几乎是"零成本"的,真正的瓶颈在于数据传输。通过让数据占用更少的位数,一次就能传输更多参数,实现了对硬件性能的极致压榨。 这个方案再次体现了DeepSeek团队对硬件相关工程技术的深厚功底。 再看国际顶级模型的定价策略,能更明白DeepSeek这次创新的价值。Gemini 2.5 Pro采用了复杂的阶梯定价:输入token在20万以下时每百万1.25美元,超过20万则涨到2.50美元;输出token同样分段,20万以下10美元,超过则涨到15美元。最新发布的Claude Sonnet 4.5(比DeepSeek v3.2还晚)对超长上下文同样采取了加价措施。这说明这些模型的推理成本仍然与输入输出长度高度相关,长文本处理的单位成本远高于短文本,所以必须通过差异化定价来覆盖成本。 所以很可能DeepSeek做到了Gemini和Claude这些顶级模型都没做到的事。 推理成本接近线性,对AI应用开发意味着什么? 线性成本对大模型最常见的多轮对话场景的意义可能是革命性的。如果推理单位成本是上下文长度的平方级,那么对话应用的成本就是对话轮次的立方级,20轮对话和10轮对话相比成本就是8倍。如果推理单位成本降到和上下文长度成正比,对话应用的成本就降到了对话轮次的平方级。这看起来似乎还是很高,但我们可以认为对话应用的价值和对话轮次也是平方级,因为第N次对话使用了前N-1次对话的信息,创造的单位价值就更大。平方级的价值和平方级的成本,这个过程就可以长期持续下去;平方级的价值要付出立方级的成本,就无法长期持续。 过去开发者面对超长文档时,不得不将其切分成小块,分别送入模型处理,最后再想办法把结果汇总起来。这个过程不仅增加了开发复杂度,还经常导致上下文丢失和理解偏差。但有了接近线性成本的模型,就可以直接把整份文档一次性喂给AI,让它在完整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既准确又高效。 在法律和医疗等专业领域,这种改变就很关键。比如律师需要AI分析一个复杂案件的全部卷宗材料,可能涉及几百页的法律文书、证据材料和判例引用。如果必须切分处理,很可能遗漏关键的关联信息;而一次性处理全部材料,AI就能发现不同文档之间的矛盾和逻辑链条。医疗领域同样如此,一个患者的完整病历可能包括多年的就诊记录、检查报告和用药历史,只有完整分析才能给出准确的诊断建议。 对于AI搜索和智能助手应用,线性成本也打开了新的可能性。传统的AI搜索工具在处理用户查询时,往往需要在检索数量和成本之间做权衡——检索太多相关文档会导致成本飙升,检索太少又可能遗漏重要信息。但如果推理成本接近线性,就可以放心地检索更多文档,让AI在更广阔的知识范围内给出答案。 当OpenAI等巨头还在依靠堆砌算力来解决问题时,DeepSeek用更聪明的方法找到了一条新路。从V3的低成本训练到R1的开源推理能力,再到V3.2的线性成本推理,DeepSeek一次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实力。可能也是因为DeepSeek v3.2的发布,才使得一贯反华的Anthropic也不得不在节前发布Claude Sonnet 4.5向我们国庆献礼。
Compute King
2个月前
DeepSeek的UE8M0 FP8优化:国产AI与半导体协同的战略转折点 在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加速的竞赛中,浮点数(Floating Point)的表示方式正成为关键突破口。作为计算机中用于表示小数的核心手段,浮点数由三部分构成:符号位(Sign)、指数(Exponent)和尾数(Mantissa)。符号位决定正负,指数决定小数点的位置,尾数则影响精度。内存位数越多,浮点数的表示精度越高,但同时带来的计算和存储开销也更大。 如下图为浮点数据类型的结构。所有显示的值(在 FP16,BF16,FP8 E4M3和FP8 E5M2中)都是最接近数值0.3952的表示形式。 在主流硬件生态中,NVIDIA GPU目前支持E4M3与E5M2两种FP8格式,并通过绑定硬件和软件的深度优化提升了其适用性。例如,NVIDIA引入了per-tensor scaling,per-block scaling等动态缩放策略,以解决FP8动态范围不足,容易溢出的难题。同时,在Tensor Core中也专门增加了FP8指令集,使得FP8在H100 GPU上能够充分释放算力。 在新一代Blackwell架构中,NVIDIA更进一步提出了“微缩浮点格式”(Microscaling formats),涵盖MXFP8(8位)、MXFP6(6位)、MXFP4(4位)等多种新型表示方式。研究显示,在高质量数据集上,一个8亿参数的模型若采用MXFP8-E4M3格式,并配合优化的数值转换策略,训练结果几乎可与传统的BF16持平。这意味着在Blackwell平台上,MXFP8正在成为兼顾性能与精度的最佳选择。 与之相比,中国团队DeepSeek在V3.1模型中提出的UE8M0 FP8格式,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UE8M0采取极简设计:8位全部用于指数(Exponent),尾数(Mantissa)为零。换言之,它牺牲了精度,以换取更大的动态范围。在这种格式下,最接近刚才图片内提到的数值0.3952的表示形式为0.5。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精度差异较大,但是这种“极端化”的方案不仅减少了硬件实现复杂度,也为未来中国技术栈在模型训练、部署和推理中的数值优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1,FP8/UE8M0的优势与权衡 🔹 显存与带宽显著节省:相较于FP16和BF16,8-bit表示可将内存占用与传输成本大幅降低,有利于支持更大规模模型、更高并行度或更多批处理。 🔹 吞吐与能效提升:更窄的数据通路意味着在相同内核与内存带宽下,系统可处理更多算子,整体吞吐率和能效显著提升。 🔹 成本与部署门槛下降:低精度带来更高的性价比,对于数据中心及国产算力环境尤为重要,使大模型在受限带宽或成本条件下的部署成为可能。 🔹 软硬件协同优化:当模型与硬件围绕低精度格式协同设计时(如DeepSeek专门针对“国产芯片优化”),能够释放软硬件一体化的性能潜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更低位宽必然带来精度与鲁棒性下降,尤其是UE8M0这类极端“无尾数”设计,更依赖于训练、量化、校准等算法补偿,以及硬件支持机制。FP8在训练与推理端的应用边界,仍是学术界和工程界研究的活跃话题。 2,UE8M0的战略思维:软件先行推动硬件适配 UE8M0的“发起”方式具有鲜明的战略意义。不同于传统由硬件厂商先定义数据格式,DeepSeek选择在模型端率先采用并公开声明使用UE8M0格式,将其训练与scale策略与该精度绑定。 这等于由大模型端主动提出标准,迫使硬件和工具链进行适配。媒体普遍认为,这一举措是“模型先行推动硬件协同”的里程碑事件,加速了国产软硬件一体化的生态建设。 3,战略协同:AI与半导体的一体化生态 诚如笔者浅见:DeepSeek的高明之处在于其战略协同。公开资料显示,已有超过15家国内企业正在调整硬件以适配DeepSeek模型,覆盖电信、汽车、移动科技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华为、中国移动等行业巨头。 这种合作并非单向: 🔹 对半导体厂商而言,DeepSeek模型成为性能与效率的标杆,推动其改进设计。 🔹 对DeepSeek而言,合作确保了其AI工具的落地基础,开发者与企业正在加速采用。 结果是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正反馈生态:软件与硬件同步演进,速度甚至可能超过美国碎片化的“AI公司依赖外部芯片”模式。 至此,看我推文比较久的小伙伴们或许还记得,我曾写过一篇解读DeepSeek论文的文章:《洞见 —— 硬件与模型协同设计,突破Scaling挑战》()。如今,看到国内AI企业在这条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实在令人欣喜。 4,国产芯片代表:寒武纪与华为的FP8路径 🔹 寒武纪(Cambricon)690系列 据多家媒体报道,寒武纪MLU370、思元590及最新的思元690均已支持FP8或“Block FP8”。其NeuWare软件栈在低精度支持上提供了完整的工具链,包括量化、混合精度调度以及对主流框架的适配。 在硬件层面,寒武纪的MLU架构通过算子引擎、片上缓存和张量内核优化,实现了高吞吐的低精度计算。媒体称思元690在低精度算力与能效上提升明显,已能够兼容DeepSeek模型。 需要强调的是,公司公开资料并未披露是否支持UE8M0这类极端格式,实际效果依赖SDK与模型方的适配验证。 🔹 华为(Ascend/昇腾) 华为提出了HiFloat8(HiF8)方案(),不同于E4M3/E5M2,而是一种“渐进式(tapered precision)”设计,根据数值区间动态分配指数与尾数,以在范围与精度之间取得平衡。 华为的Ascend系列已在OptiQuant、Atlas等平台上支持量化和混合精度,并将HiF8作为未来关键方向。与寒武纪偏重推理优化不同,华为强调同时支持训练的前向与反向传播,力图构建更通用的FP8训练方案。 5,大局观:AI已是国家战略 中国的AI发展早已超越实验室阶段,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AI软件与国产半导体深度结合,北京正在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并为未来创新绘制蓝图。 DeepSeek的UE8M0 FP8优化,不仅是数值表示的一次尝试,更是中国在AI软硬件协同上的战略突破。 对投资者而言,启示清晰: 🔹 AI的未来不仅仅是算法,而是完整的生态系统。 🔹 DeepSeek与国产半导体生态的绑定,正在塑造这一趋势。 最终,问题不是中国能否实现AI自主,而是多块能够实现。而凭借UE8M0 FP8优化与深度产业整合,DeepSeek无疑是目前最值得关注的AI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