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阅兵:极权者的“肌肉秀”/(读者荐旧文)大阅兵就是法西斯审美的超级T台,士兵步伐比机器人还齐整,口号喊得能震碎玻璃,坦克导弹一字排开,活像在嚷嚷“老子天下无敌”。这哪是阅兵,分明是给老百姓洗脑的视 觉核弹!那咔咔咔的步伐,踩得你心跳都不敢乱;领袖检阅的Pose,高高在上,镜头一通特写,恨不得让你跪下喊“永垂不朽”。群众?早就被组织得服服帖帖,掌声、口号,笑得比AI还标准,生怕出错被拉去“喝茶”。这出戏的核心,就是让你看完觉得自己渺小如尘,只能五体投地膜拜国家机器的“伟光正”。 中国的大阅兵,表面上是秀军力,骨子里却像古代帝王的泰山封禅,皇帝爬上泰山,祭天告地,宣示自己是“天皇皇地皇皇”的真命天子。阅兵也是这路数,天安门广场就是现代的泰山,坦克导弹是祭品,士兵方阵是礼乐,领袖站在高高的检阅台上,接受万民朝拜,活脱脱一场“封禅大典”。古代皇帝封禅是为了证明天命所归,如今的阅兵则是为了给极权涂上“盛世”的金粉,告诉老百姓:这江山,稳!这权威,硬!可笑的是,泰山封禅再隆重,也不过是个自嗨的仪式,阅兵再壮观,也掩不住底下的民怨沸腾。 反观美国阅兵?那简直是散兵游勇的业余表演,士兵走得歪歪扭扭,跟社区游行似的,坦克老得像博物馆展品,军乐队吹得像在开乡村音乐会。别笑,这正是人家的底气。美国阅兵压根儿不是秀肌肉,而是怀旧派对,缅怀历史,致敬老兵。独立日、国殇 日,弄点老式飞机飞两圈,退伍老兵挥挥国旗,重点是追忆过去,不是吓唬谁。美军何必靠阅兵抖威风?全球战力第一的宝座,早就坐得稳稳当当,航母巡洋舰满世界跑,哪需 要 像 谁 谁 谁 那 样 , 排 个方 阵 证 明自己“行”? 法西斯审美可不是为了好看,那是极权者拿来立威的核武器。宏大的场面、震耳的军乐、铺天盖地的红旗,目的就一个:让你吓得腿软,乖乖当顺民。士兵排得像Ctrl+C的产物,武器亮得能闪瞎眼,全在告诉你:反抗?做梦去吧!还得给你造个“敌人”,让你觉得没领袖你就得玩完。于是乎,阅兵不仅是秀肌肉,还秀“脑控”,让老百姓在震撼中忘了思考,甘心当螺丝钉。领袖呢?被包装成活神仙,质疑他?那就是叛国,洗洗睡吧! 2015年的9.3北京大阅兵,简直是法西斯审美的“奥斯卡”颁奖礼,纪念抗战70周年?得了吧,分明是给某人加冕的超长宣传片。天安门广场布置得比好莱坞片场还夸张,士兵步伐精准得像用激光校准,坦克导弹一亮相,活脱脱“宇宙第一强国”的真人秀。领袖站在阅兵车上,摆出雕塑般的Pose,镜头360度无死角伺候,宣传机器火力全开,硬要把“核心”俩字刻进你DNA。群众?早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掌声、欢呼,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真实想法?抱歉,剧本没这台词。 这场阅兵,表面秀国威,实际秀权威。对内吓唬老百姓:看清楚,谁才是老大!对外抖包袱:瞧瞧,咱多牛!可这华丽的场面底下,藏的是经济下行、社会矛盾的遮羞布。法西斯审美这套把戏,玩得再花哨,也不过是极权者的自嗨,拿老百姓的自由和尊严当道具罢了。 总而结之法西斯审美,从纳粹到红朝,套路从来没变:用壮观的场面碾碎你的脑子,用整齐的队列踩平你的个性。中国的大阅兵,披着现代外衣,内核却和古代封禅一个味儿,都是皇帝梦的翻版。美国阅兵虽像散兵游勇,却透着自信的从容——人家无需靠队列证明实力。而9.3大阅兵,某人站在权力的顶点,导演了一场视觉盛宴,观众却只能当道具。表面风光无限,内核空洞得像黑洞。这种审美,归根结底,是对人性的羞辱,对自由的嘲弄。可惜,坦克再多,口号再响,也盖不住真相的低语:这盛世,不过是极权的化妆舞会。
【非暴力抵抗 知识贴63: #让政府的压制起反作用 2 】 俄罗斯 #骚猫乐队挑衅普京 美国 #爱玛对抗州长 当局的过度压迫会激起反作用,#反对派发现有些镇压是一个可接受风险 ,只是工作的一部分。使用 #羞辱战术 和 #逼迫对手回应 战术往往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1、#羞辱性海报或音乐 战术,是用来瓦解强大敌人的手段。比如俄罗斯的“骚猫”乐队挑衅普京大帝 这是一群带着滑雪面具的年轻女性,自称“骚猫”Pussy Riot,充满了无尽的娱乐性。她们的歌曲与乐队名字一样大胆,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是《杀死性别歧视者普京》。像她们之前英国的的“性手枪”Sex Pistols乐队一样,她们以喧闹和戏剧性的公共演出闻名,也有点想通过媒体曝光出名。于是她们冲进了莫斯科市中心的一座东正教大教堂,即兴演唱了歌曲《朋克祷告:圣母啊,赶走普京吧》,这一事件震惊了几乎所有看过视频的虔诚的俄罗斯人。骚猫乐队幸运地遇到了完美的对手:报复心极强的普京和那些为了赢得上司欢心而不惜一切的官僚们。俄罗斯当局精心策划了一场大规模的法律诉讼,起诉书长达2800页,最后判处她们在一个惩教营服刑多年 2012年2月在镇压骚猫乐队之前,在俄罗斯的活动家圈子以外几乎没人听说过这支乐队。但在她们被捕的一瞬间,新闻迅速传遍了全球。普京政权的压迫越猛烈,骚猫乐队的名气就越大。仍然在逃的乐队成员录制了另一首歌,嘲讽普京,刺激他将她们朋友的刑期加长。#就连麦当娜也在她的莫斯科演唱会上向骚猫乐队致敬了 这一局面的主导者是谁是显而易见的:骚猫乐队的挑衅,普京政权报复性的方式滥用权力,#骚猫乐队成功地向全世界表明普京是个外强中干的独裁者 ,因为他连最基本的任务都未能完成,面对一个由20多岁年轻女性组成的、以粗鄙语言著称的吵闹乐队,他连让她们闭嘴的能力都没有。他就像一个连鸡蛋都煮不好的厨子。对于普京这样一个喜欢裸着上身拍照、展示自己潜水捞古代花瓶或与老虎搏斗的男人来说,没有比成为一群名叫“骚猫”的女孩子的手下败将更丢脸的事了 羞辱战术的运用,经常用于“警察向并不构成威胁的抗议者喷洒胡椒喷雾”,因而被公众点名批评并公开羞辱,效果也非常不错。比如,香港反送中运动中,随意使用暴力和催泪弹的部分香港警察就收获了“黑警”的称号 2、#逼迫对手回应 的战术 人们发现生活在网络社交媒体时代,让压制起反作用不仅可以作为对不幸遭遇的一种回应,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核心策略,#一种捕捉信息并迫使对手进入辩论的方式 对于那些试图让压制起反作用的活动家来说,#成功的关键在于识别人们对权力的运用在何种情况下权力超出合理界限 爱玛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美国堪萨斯州的一群普通的高中生前往托皮卡参加了一次与州长布朗巴克的会面 那天高中生艾玛·沙利文对州长的政治观点没有特别的好感。会面期间,她偷偷掏出手机,登录推特Twitter发了一条信息: 刚才当面对州长布朗巴克说了难听的话,告诉他他很差劲,#他超烂 事实上,她在会议上并没有说类似的话,但正如任何上过网的人都知道,在网上,事实并不那么重要。当州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看到艾玛的评论出现在州长的推文下面时,不管她是说出口了还是仅仅敲了这几个字,这句话都被认为足够攻击性。于是他们决定:爱玛必须因此受到惩罚。他们将艾玛的推文提交给了她所在学校的管理层,学校要求艾玛给州长写一封道歉信。   在此之前,知道艾玛所作所为的只有州长的几名工作人员、她学校的几个人,以及她的65个推特跟随者中少数几个真正读过她留言的人 美国政论作家威尔·多布森Will Dobson明确指出,普通人不会因为遇到糟糕事就上街堵路。要想让普通公民真正参与到某件事中来,就得 #让普通公民感到这件事是不公平的错误的 一场暴风雪导致整个城市停摆是糟糕的,但没人会组织活动来抗议天气的活动。但如果某些街区的道路在其他地方已经清扫后却迟迟仍不见铲雪,而这仅因那里的居民在选举中投票反对市长,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这不公平 强迫一个小女孩为她表达对现任州长的看法而书面道歉,而州长职位却代表着强大的权力,这显然是不对的。很快艾玛的故事出现在CNN和其他主要新闻媒体上。没人关心艾玛是否说了州长“很差劲”这样的话。她的所谓不当行为并不是焦点。真正引发人们反感的是成人们在处理这件事上的强硬手段。他们行使权力的方式适得其反。#州长和学校怎么能因为一个年轻女孩行使宪法赋予她的表达权而惩罚她呢? 舆论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州长为其团队处理此事的方式道了歉,学校也不再追究此事,而艾玛在一周内获得了7000名推特粉丝 #行使权力是有代价的 ,而一名活动家的任务就是让这个代价不断增加,直到对手再也负担不起它 没有人是全能的,即使是这个星球上最有权势的统治者,他们仍然依赖于人和资源(人力、时间和金钱) 当中共禁止在香港唱《让荣光归香港》,导致全球的华人在世界各地演奏和演唱这首歌 图片 图一二:2024“骚猫艺术展”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爆火:她们一眼看穿普京 图三四:全球港人快闪唱《愿荣光归香港》
温家宝说:“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 不论你觉得他这个人怎么样,这话没说错。 无数改开受益者现在就要面对这个“得而复失”了。 以中年人无法维持家庭,老年人无法安度晚年,年轻一代纷纷变成“烂尾娃”的形式。 红二代们没有勇气为“红色 中国”殉葬,但改开受益者们,无数“改开中国”的顺民,是不得不为“改开中国”殉葬。 他们的人生是与“改开中国”绑定在一起的,他们在“改开中国”冉冉上升的年代抓住各种机遇,铺陈自己的人生愿景,凭着聪明才智和一些好运,过上了比更早一辈人好得多的半现代生活,他们对这样的生活十分满意,他们因此“岁月静好”,他们因此不想改变现状,甘心跪在独裁者的脚下,愿世世为臣,永为牛马。 但“改开中国”无法长存。 “红色中国”与“改开中国”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伤害链逻辑与产业链逻辑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把只能依靠产业链逻辑支撑的生活状态,构筑在遵循伤害链逻辑的政治基础上,一切终将化为泡影。 亿万改开受益者将因为“改开中国”的死,失去自己的生活,失去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他们重建生活的唯一希望,是在中共帝国的废墟上,再造产业链逻辑的政治基础。 是让产业链逻辑赢,让产业链阵营赢,让“世界工厂”独立成国,按老年人熟悉的话语体系是让“政治体制改革进行到底”,让“改开中国”浴火重生。 只有让“政治体制改革成功”,无数人的生活才能重建,老年人才有晚年,中年人才有现在,年轻人才有未来。 是的,年轻人,那些拼尽全力卷生卷死,从学校一直卷到社会的年轻人,那些承载着父母期望,本以为拿到文凭找到工作就能好好过日子的“烂尾娃”们,只有这样,才能夺回自己的未来。 文革末期出生的人今年已经有50岁了。 他们的孩子,年轻的一代,整个人生都是在“改开中国”度过的。大部分80后根本不知道改开前是什么样子,更谈不上去理解适应改开前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环境。 “红色中国”对他们来说就是朝鲜,是盲山,是无法想象的生存状态。 强行让他们“穿越”到这样的剧目里,绝大多数人活不过第一集。 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对他们而言是什么? 是他们的生活,是他们的生命。 即将因“红色中国”的复归“得而复失”的,是他们的生命,不仅是肉体生命,也是精神生命,是在改开时代出生成长的人对整个世界的所有信念。 “改开中国”的死,这场已无法避免无法改变的死亡,于他们,是整个世界的崩塌。 但他们只能承受。 承受这场“得而复失”。 并由他们中的幸存者,在内部外部因素的促成下,努力尝试“失而复得”。 “烂尾娃”们不是没有咸鱼翻生的机会的,如果沿海安全区成功建立,如果“世界工厂”的遗址能分别独立成为新兴产业链国家,如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中华沦陷区一部分区域能构建起由产业链逻辑主导的政治秩序,能打造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那么他们将能回到熟悉的生活里,甚至更进一步,夺回自己的人生愿景。 但想要最终实现这样的浴火重生,他们要先穿过死荫的幽谷。 他们要先熬过“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的得而复失”,先熬过失业、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付出了全部努力却看不见一丝希望的痛苦年月。 而且他们中必须有人去思考,为什么“得而复失”,怎样才能“失而复得”,必须有人去思考,为什么只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不够,为什么必须有“政治体制改革”,如何抓住机会去完成“政治体制改革”。 他们必须立足于现实,去思考,去推演,去建构属于自己的未来。 绝大多数饱经阉割的中共国人在政治上是极其幼稚的,他们对民主、法治,只有朦胧的向往,少有具体的认知。 许多人只有一个印象,印象中,“民主”是更道德的。 所以很多人会误以为民主活动家应该是道德家,民主运动应该由站在道德高地上的“君子”领导。 但事实不是这样。 民主与法治,能为产业链国家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政治秩序,是技术性的存在。 是与现代科技,现代生产条件相适配的“配套技术”。 只有道德水准,只有道德偏好,只有道德高度而没有相应的技术能力,是建设不好民主与法治的。 只有懂技术的实干家们能承担起这样的历史使命。 或者说,只有能理解技术逻辑的团队领导者,才能在获得欧美国家技术支持和政治投资的情况下,在中华沦陷区有限的区域实现现代化政治秩序的建构。 我相信“烂尾娃”群体里有这样的人。 “世界工厂”运行了那么多年,要培养出懂技术逻辑的新生代人口还是不难的。 当我看到“红色中国”的喽罗们还在试图从道德角度攻击抹黑一些海外民运名人的时候,我就放心了。 他们的关注点还是一如既往的错。 虽然海外民运中的许多人也一样,错误地把民主运动当成一种追求更高道德、提高官员道德水准的政治运动。 但不论是中共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的得而复失,还是亿万人必然要拼死寻求的“失而复得”,都是现实议题,都只能依托于技术能力解决。 在历史舞台上,经济才是主线,技术才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