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阿里云
关注
Y11
2周前
请教一下大家: 那些照片变动图(譬如摇摇手什么),主要用的是什么模型呀? 国内火山引擎或者阿里云有这个基础模型能力可以调用吗?
#动图生成
#模型应用
#火山引擎
#阿里云
分享
评论 0
0
Bryan
3周前
把所有服务都切到 Zeabur 了(原来在腾讯云/阿里云/AWS/fly.io) 感慨一下,Dedicated Server 真好用,基于 k3s 让它的可玩性也很高(比如我部署了整套的 prom stack,利用 cnpg 搭建了支持 PITR 的 pg 集群) 遇到问题时官方支持响应也很快,而且… 竟然完全免费,Zeabur 简直在做慈善
#Zeabur
#云服务
#Dedicated Server
#k3s
#prom stack
#cnpg
#pg 集群
#PITR
#腾讯云
#阿里云
#AWS
#fly.io
#官方支持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3周前
6月6日凌晨 国内最大云服务商阿里云,其核心基础域名 出现DNS解析异常,导致对象存储OSS、内容分发网络CDN、容器镜像服务ACR、云解析DNS等多项关键云产品受到严重影响。 该核心网址解析导致大量依赖阿里云服务的政府、企业和个人用户业务中断。 凌晨2点57分,阿里云核心域名解析出现异常,一度指向 ,一个专门处理恶意网络活动的非营利组织。这一异常操作直接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域名解析中断,大量依赖阿里云服务的政府、企业和个人用户业务被迫中断。 尽管阿里云官方于08:11宣布域名解析已初步恢复,但由于DNS缓存的传播更新机制,部分海外地区及客户业务的实际恢复时间将显著延长,持续面临访问问题。 此次事件迅速引发了大量客户的强烈不满,V2EX等技术社区充斥着用户对业务中断的抱怨,大量程序员被迫半夜起来加班,并被一些网友视为“足以进入云计算故障历史的事件”。
阿里云核心域名解析异常致多项服务瘫痪,用户苦不堪言· 3 条信息
#阿里云
#DNS解析异常
#云服务中断
#网络安全问题
分享
评论 0
0
Vonng
3周前
阿里云的核心域名 被拖走了,扔到ShadowServer网络拖车厂去了,DNS解析,OSS,CDN等核心业务受到影响,影响一大片网站。真的是太魔幻了……
阿里云核心域名解析异常致多项服务瘫痪,用户苦不堪言· 3 条信息
#阿里云
#域名被劫持
#DNS解析
#OSS
#CDN
#网站受影响
分享
评论 0
0
蓝点网
3周前
阿里云关键业务域名 Aliyuncs 解析异常导致 OSS、CDN、ACR 和云解析 DNS 等都出现异常,此次异常是在凌晨 2 点出现并在今早 8 点陆续恢复。 蓝点网测试显示目前还有部分省份的 DNS 缓存未刷新导致无法解析,受影响的企业也只能继续等待 DNS 缓存刷新下去才行。 查看全文:
阿里云核心域名解析异常致多项服务瘫痪,用户苦不堪言· 3 条信息
#阿里云
#域名解析异常
#OSS
#CDN
#ACR
#云解析DNS
#DNS缓存
#企业影响
分享
评论 0
0
洛克船长
3周前
原本本地有10几个视频,上传到阿里云的视频点播。这两天本地找不到了,所以想在阿里云上下载下来。才发现阿里云不提供视频下载。 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行,结果我在Chrome市场里遇到了这个cat-catch的小工具。阿里云的视频流不在话下,马上捕捉,下载。 太好用了,推荐一下!
#阿里云
#视频点播
#下载工具
#Chrome扩展
#cat-catch
分享
评论 0
0
蓝点网
1个月前
阿里云通义灵码 AI 编程助手推出独立客户端,无需通过插件形式安装在 VS Code 等 IDE 中。 此次更新通义灵码带来 MCP 协议的支持、自带编程智能体模式、支持长期记忆、支持行间建议预测等,为开发者带来更丝滑、更智能的编程体验。 通义灵码 AI IDE 客户端下载地址:
#阿里云
#通义灵码
#AI编程助手
#MCP协议
#编程智能体
#长期记忆
#编程体验
#软件更新
分享
评论 0
0
Vonng
1个月前
老冯的一位朋友最近在阿里云数据库上吃了大憋,写了篇文章《阿里云:从上到下烂到根了》怒斥之,引发了群友的热烈讨论。这种节目还是很喜闻乐见的,转评并附上群友精彩评论。
#阿里云
#数据库
#讨论
#评论
#文章
分享
评论 0
0
ginobefun
1个月前
#BestBlogs 一文带你 "看见" MCP 的过程,彻底理解 MCP 的概念 | 阿里云开发者 深度解析 AI 上下文协议(MCP),对比 RAG 与 Function Calling,并通过实践演示理解其工作流程。 摘要: 文章详细介绍了模型上下文协议(MCP),一个旨在标准化 AI 助手与外部系统连接的开放标准。作者首先回顾了 RAG 和 Function Calling 等相关概念,阐述了它们与 MCP 的联系和区别。接着,文章深入讲解了 MCP 的核心组件(主机、客户端、服务器)及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并对比分析了 MCP 相较于传统 API 在动态适应性方面的优势。随后,文章通过 ModelScope 的 MCP 市场和 Cherry Studio 客户端,一步步演示了 MCP 的实际配置和调用过程,通过开发者模式让读者“看见”并理解模型选择工具并请求服务器的数据交互流程。最后,文章总结了 RAG、Function Calling 和 MCP 在借助外部工具增强大模型能力上的共同本质。 主要内容: 1. MCP 是连接 AI 助手与外部数据/工具的开放标准 -- 模型上下文协议(MCP)由 Anthropic 开源,旨在为 AI 模型访问内容、工具提供标准化的“USB-C”式接口,提升 AI 应用的互操作性。 2. MCP 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组件包括主机、客户端、服务器 -- 主机提供 AI 交互环境,客户端运行于主机内与 MCP 服务器通信,服务器暴露工具、资源、提示等功能,实现结构化互动。 3. MCP 通过动态能力描述克服传统 API 硬编码问题 -- 客户端能查询服务器当前功能并动态适应,无需硬编码参数变更,提高了 AI 应用与外部系统集成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4. RAG、Function Calling、MCP 本质都是增强大模型外部能力 -- 这几种技术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让大模型能够获取外部信息或使用外部工具,以完成更复杂、更准确的任务。 5. 通过开发者工具可“看见”MCP 调用的实际过程 -- 文章通过工具演示,展示了 AI 应用选择 MCP 工具、发送请求、接收结果,并最终由大模型生成回复的完整流程,增强体感理解。 文章链接:
#AI
#MCP
#RAG
#FunctionCalling
#阿里云
#开发者
#技术
分享
评论 0
0
澎湃新闻-未来2%
1个月前
阿里云王坚: 现在正是思考如何将AI应用到太空中的好时机
#AI
#太空
#阿里云
#王坚
#应用
#科技
分享
评论 0
0
日經中文網
1个月前
【阿里「通義千問」成為日本AI開發基礎】在日經4月公開的「AI模型評分」榜中,阿里雲的「通義千問(Qwen)」模型超過了中國DeepSeek的模型,在113個模型中位居第6。作為開源模型,通義千問正在得到很多日本新興企業的使用。在評分榜位居日本企業首位的模型正是基於通義千問開發……
#阿里云
#通義千問
#AI模型
#日本
#開源
#技術突破
分享
评论 0
0
东方网-上观新闻
3个月前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阿里云华东智能算力中心……龚正市长调...
#上海乐高乐园
#度假区
#阿里云
#华东智能算力中心
#龚正市长
#调研
分享
评论 0
0
Jeff Li
4个月前
【李飞飞团队“50美元”复刻DeepSeek的R1真相:基于阿里云Qwen模型监督微调而成】财联社说李飞飞团队训练出s1人工智能推理模型,在数学和编码能力测试中与OpenAI的O1和DeepSeek的R1等尖端推理模型不相上下。 我看了原始paper,核心信息如下: 【1】s1的基座模型为阿里通义千问Qwen 2.5-32B(图二红线部分)。在已经训练好的模型基础上,通过监督微调(supervised finetuning)并进行budget forcing后,模型 s1-32B 在竞赛数学问题上的表现比 o1-preview 高出 27%(MATH 和 AIME24)。李飞飞只是第五作者。 【2】s1模型只是在配置了16块H100 GPU的机器上训练了26分钟(图三),就达到了这样的效果,机时折合费用不足50美元。 【3】之所以只需要如此短的训练时间,关键之一是因为团队通过精选训练数据,提炼出1000个精心设计的问题(图四)。跑完这1000个问题,就能让模型能力有巨大提升。 【4】这1000个问题包含了思维链(reasoning traces)和正确答案,从Google的 Gemini Thinking Experimental 提炼蒸馏而来。 【5】可贵的是,使用同样知识覆盖,但不够精炼的5.9万个问题(1000个问题的超集)进行模型训练,与1000个问题相比,并没有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 【6】同时使用的关键技术还有 budget forcing。这是强制模型在测试时间上所花费的token数量。过短的思考时间/token数量会导致模型准确度不佳。而强制模型“深入思考”则线性提升了模型的回答质量(图五)。 【7】图六可以看到,黄色是s1在1000条数据训练后三大测试的结果,而绿线是s1的基座模型Qwen 2.5-32B的原始结果。AIME2024(美国数学邀请赛)从26.7直接拉升到56.7;MATH-500(竞赛数学问题集)从84 提升到93;GPQA(生物、化学和物理博士研究问题)从49提升到59.6。注意,这只是26分钟高质量数据训练的成果,已经接近蒸馏后的DeepSeek r1的水平。 这个模型的出色表现充分说明了高质量训练数据“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在强制模型“深度思考”方面加以控制的话,可以更加充分挖掘出现有大模型的潜力。
#李飞飞团队
#DeepSeek
#人工智能
#Qwen模型
#阿里云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