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脱钩

蔡慎坤
1个月前
美国财长贝森特终于清醒了一点,说如果中国想成为世界不可靠的伙伴,我们就需要与中国脱钩。他在谈到中国拿稀土威胁时说,当非自由市场的中国加入WTO后这世界就没有自由市场。 我们已经在新冠时期见识过,那其实是一次预演。我们已经看到,无论是关键矿产还是关键物资,中国都可能成为全球不可靠的供应商。而他们上周的声明,等于是公开向全世界叫板。我们将拭目以待,看他们是否愿意成为可靠的供应商。 美国在此采取的行动,这也是三十年来逐渐积累的问题。美国曾经掌握着稀土的加工与精炼。后来中国人收购了一家美国公司,按要求,它在美国保留了五年。结果是第五年零一天,他们就把它搬到了中国。 他们在精炼与加工环节形成了扼喉之势。从总体上说,稀土并不稀有,到处都有,关键在精炼与加工。而过去20年发生的情况是,只要在美国或其它自由市场国家新建一个精炼/加工厂,中国方面就会杀价压制。所以我们投资了山口矿,并将以相当于“曲速行动”的力度来确保稀土加工的安全。 同时,我们将为加工与精炼设定保底价格,因为当有一个非自由市场的国家行为体在摧毁产能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市场。 US Treasury Secretary Benson has finally come to his senses, saying that if China wants to become an unreliable partner in the world, we need to decouple from it. Reflecting on China's threat with rare earths, he said, "When non-free-market China joins the WTO, there will be no free market in the world." We've already seen thi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t was a preview. We've seen that China could become an unreliable global supplier of both critical minerals and materials. Their announcement last week was a public challenge to the world. We'll have to wait and see whether they're willing to become a reliable supplier. The US's actions here are the result of a problem that has accumulated over three decades. The US once controlled the processing and refining of rare earths. Later, the Chinese acquired an American company and were required to keep it in the US for five years. However, five years and one day later, they moved it to China. They have established a stranglehold on the refining and processing sectors. Generally speaking, rare earths are not rare; they are readily available. The key lies in refining and processing. What has happened over the past 20 years is that whenever a new refinery or processing plant is built in the United States or other free-market countries, China will undercut it on price. Therefore, we have invested in the Shankou mine and will ensure the security of rare earth processing with the equivalent of Operation Warp Speed. At the same time, we will set a floor price for processing and refining, because there can be no truly free market when a non-free-market state actor is destroying production capacity.
韩连潮
5个月前
【对美国撤销中国留学生签证政策的思考】美政府本周启动“强力”(aggressively )撤销部分中国学生签证的行动,引发广泛争议。我对此提出以下看法,呼吁以更长远的战略眼光对待中国留学生: 1.与中共国经济上脱钩断链十分必要,但同时美国必须保持与中国人民的接触,改变过去只独与精英打交道的做法,而继续大量接受留学生是与中国民众接触的好渠道。 2.每年近30万中国留学生中的绝大部分并非由中共国政府派出,受政府指派从事各种见不得人的活动者是极少数;严格排查并将其清除是必须的,但不能用一刀切的办法来大规模禁止中国学生来美,这不仅会让许多中小美国大学面临财政困难,甚至破产,更重要的是,还将切断与中国人民联系的宝贵纽带。相反,美国应当鼓励更多的中国留学生前来,深化人民之间的交流才是正确的应对之道。 3.尽管中国留学生被中共教育洗脑,小粉红居多,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通过实地见证美国的民主和教育制度,我相信大部分中国留学生会重新审视自身立场,做出正确选择。但目前政策和做法似乎是两面倒,一些政客和政策制定者,把每个中国留学生都看成中共间谍和代理人,而美大学则把他们当成摇钱树。美国应转变态度,将留学生视为连接美中人民的桥梁和潜在的民主力量,为未来中国的民主转型储备人才。 4.为实现这一目标,完善中国留学生的教育管理至关重要。目前,包括美国名校在内的很多大学专门设有中国学生班,但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都属二、三流,让中国留学生自己扎堆在一起,并不去接触美国社会和大学社区。从政府到大学都是草率从事,没有当把这些留学生当回事儿,更不用说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地针对这些留学生进行人性教育、普世价值教育和美国民主制度教育等,这个状况必须改变。 5.据我观察,许多在美国有孩子留学或者有亲朋好友留学的中国家庭都相对亲美,他们不一定会公开表达立场和观点,但在心中对美国是有好感的。在美中长期对抗中,这些民众都是盟友而非敌人。美国决策者应当有更长远眼光,不要被极少数为中共作恶者遮住了目光,而应为中国普通民众的孩子提供更多的便利,让他们来美留学,并让其中有才华者更易于留美服务。 6.中共国目前的科技人才战略是靠重金收买西方顶级科技人才,包括西方培养的已有成就的华裔科技人才,利用他们来加强其战争机器,并在党国内培养人才,并非靠正在美国就读本科的年轻学子。一旦中共的教育制度成熟后,它会禁止青年学子出国留学,美国将丧失一个重要的与中国人民接触的渠道,所以时不我待,美国要充分利用这个战略窗口,过优化签证流程和教育项目,培养亲美人士。 总之,美国需将中国留学生视为人才战、心理战和意识形态战的关键一环。政府和大学应合作改进课程设计和签证政策,将中国留学生作为战略资产来进行投资,以在与中共国的长期较量中占据优势。
MM Panorama
7个月前
中美脱钩 Decoupling 我曾盼望中美脱钩,但不是以这样的方式 曾几何时,我真心希望美国能与中国逐步脱钩——出于对规则与公平的尊重。 中国加入WTO后,在享受全球化红利的同时,并未始终如一地遵守国际规则: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市场准入设限、对外企壁垒重重、补贴国企扭曲市场竞争……这一切本应有后果。自由贸易的前提是互惠互信,如果一方利用系统漏洞却不承担义务,系统迟早会失衡。 我曾希望美国推动脱钩,是为了重建公平秩序;同时,也主要希望这能推动中国进行真正的经济转型和政治制度转型:不再依赖出口和房地产,而是扩大内需、提升全民生活水平与购买力。这才是可持续的未来。 但如今的现实,却让我深感遗憾。 美国的“脱钩”方式,早已背离初衷 川普一手主导了这场无差别的关税进击。美国不仅对中国加税,还对欧洲、日本、墨西哥等传统盟友出手。 这不是公平贸易的修正,而是借关税为财政增收、为支持率造势,并隐含着其它的目的。 在“Liberation Day”宣布加税后,川普明确表示: “They are coming to the table. They want to talk, but there’s no talk unless they pay us a lot of money on a yearly basis.”“他们想要谈判,但除非他们每年支付我们大量资金,否则不会有谈判。” 这已不是为了推动结构性改革,而是把“你过去占了我们便宜”当作加税理由,把贸易逆差(trade deficit)狭隘的理解为“损失”,并借此向全世界,包括盟友,强行索要历史性的经济赔偿(reparation)。 这一点早就被诺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批评为经济民粹主义(economic nationalism)。而白宫后来公布的计算公式更是无稽,被经济学教授指出系数、使用方式、和理解均有错误。 关税沦为索赔工具 关税本应是国家调节经济结构的手段,如今却被川普政府滥用为清算旧账的工具。通过不断加码关税,他试图弥补美国在全球化中“吃亏”的集体记忆,用经济胁迫换取战略优势。 但这种“赔偿”逻辑建立在零和博弈的认知上,不仅破坏国际信任,更动摇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 全球供应链和WTO框架,建立在市场导向、公平竞争与互利互惠的原则之上,各国企业依靠自身优势,自由进入国际分工体系,形成多层次、多路径的上下游合作关系。在相对公平的原则下,是人类的有限资源利用和生产效率的最优解。 川普的政策则试图用行政力量打破这一市场机制,和现有供应链体系,重新洗牌,迫使供应链“回流”美国,让美国重新占据主导地位,背离了自由贸易和全球协作的基本逻辑。 而问题是,这种粗暴手段既无法换回制造业大规模回流,也无法真正造福美国工人。甚至无法生产有国际价格竞争力的产品。降低了资源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之后不仅有关税推高消费成本,加剧通胀压力。而随着工业4.0的推进,自动化取代人力将成为趋势,这使得解决铁锈带的就业问题 - 又会成为一个假命题。 在这场疯狂的全球征税闹剧中,美国早已不再代表正义。它对世界——不仅是中国,还包括自己的盟友——发动了无差别的经济打击与政策勒索。 昔日口口声声倡导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美国,如今却以“国家利益”为名,四处筑起关税高墙;如果说中国的“企业补贴”构成了不公平贸易,美国以“美国优先”口号推行的本土产业保护、贸易壁垒政策,才真正赤裸裸地彻底背弃了(自己制定的!)的国际规则与信义。当然这符合川普的性格 - 毫无道德负担。 如果美国国内无法纠偏,让川普继续走在这条用关税敛财、借公平之名索赔的道路上,那么不需要多久,它不仅会失去本国人民的信任,也终将失去世界的信任。如果世界重塑了秩序,是中美脱钩了,还是世界与美国脱钩?
勃勃OC
10个月前
中国现在的趋势是: 新能源、光伏、电车补贴逐渐减少,进入恶性竞争,利润开始下滑,等低空经济和固态电池这一波之后,基本就发展到头了; 长期来看,国产半导体必然崛起,中美必然脱钩,制裁必然加重,中央解决半导体的决心是巨大且长远的,国产fab和IC Design(尤其是GPGPU、推理ASIC)国产化, 是必然经历的途径。 也就是说,你要相信, 为了解决半导体国产化的问题, 为了解决中国外贸制造业对日本、韩国、美国、台湾半导体常年巨大贸易逆差、常年花美金、常年损失外汇的问题, 为了解决被台积电卡脖子的问题, 为了解决国产半导体整个产业链自主可控、减少被美国制裁的风险问题, 为了突破制造业产业生态最后一块高利润山头,继续推动最后一波制造业的发展,解决就业和产业升级,争夺全球制造业的最后一块市场, 中共中央、国务院、科技部、国家基金、各沿海发达省市政府及产业基金、头部企业、学术界,是有意愿、有决心、有能力、有补贴、有政策、有方法、并且有强烈意愿, 用几十年的时间和战略定力, 用国家大基金领投、鼓励民间资本跟投、地方财政补贴、国产自主可控信创名录内补贴竞争、国企采购指标、政策强制命令、各种税收和补贴红利等五花八门的方法, 去扶持中国国产半导体的自主可控战略。 这条路在未来30年是不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