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5 10:09:48
中美脱钩 Decoupling 我曾盼望中美脱钩,但不是以这样的方式 曾几何时,我真心希望美国能与中国逐步脱钩——出于对规则与公平的尊重。 中国加入WTO后,在享受全球化红利的同时,并未始终如一地遵守国际规则: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市场准入设限、对外企壁垒重重、补贴国企扭曲市场竞争……这一切本应有后果。自由贸易的前提是互惠互信,如果一方利用系统漏洞却不承担义务,系统迟早会失衡。 我曾希望美国推动脱钩,是为了重建公平秩序;同时,也主要希望这能推动中国进行真正的经济转型和政治制度转型:不再依赖出口和房地产,而是扩大内需、提升全民生活水平与购买力。这才是可持续的未来。 但如今的现实,却让我深感遗憾。 美国的“脱钩”方式,早已背离初衷 川普一手主导了这场无差别的关税进击。美国不仅对中国加税,还对欧洲、日本、墨西哥等传统盟友出手。 这不是公平贸易的修正,而是借关税为财政增收、为支持率造势,并隐含着其它的目的。 在“Liberation Day”宣布加税后,川普明确表示: “They are coming to the table. They want to talk, but there’s no talk unless they pay us a lot of money on a yearly basis.”“他们想要谈判,但除非他们每年支付我们大量资金,否则不会有谈判。” 这已不是为了推动结构性改革,而是把“你过去占了我们便宜”当作加税理由,把贸易逆差(trade deficit)狭隘的理解为“损失”,并借此向全世界,包括盟友,强行索要历史性的经济赔偿(reparation)。 这一点早就被诺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批评为经济民粹主义(economic nationalism)。而白宫后来公布的计算公式更是无稽,被经济学教授指出系数、使用方式、和理解均有错误。 关税沦为索赔工具 关税本应是国家调节经济结构的手段,如今却被川普政府滥用为清算旧账的工具。通过不断加码关税,他试图弥补美国在全球化中“吃亏”的集体记忆,用经济胁迫换取战略优势。 但这种“赔偿”逻辑建立在零和博弈的认知上,不仅破坏国际信任,更动摇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 全球供应链和WTO框架,建立在市场导向、公平竞争与互利互惠的原则之上,各国企业依靠自身优势,自由进入国际分工体系,形成多层次、多路径的上下游合作关系。在相对公平的原则下,是人类的有限资源利用和生产效率的最优解。 川普的政策则试图用行政力量打破这一市场机制,和现有供应链体系,重新洗牌,迫使供应链“回流”美国,让美国重新占据主导地位,背离了自由贸易和全球协作的基本逻辑。 而问题是,这种粗暴手段既无法换回制造业大规模回流,也无法真正造福美国工人。甚至无法生产有国际价格竞争力的产品。降低了资源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之后不仅有关税推高消费成本,加剧通胀压力。而随着工业4.0的推进,自动化取代人力将成为趋势,这使得解决铁锈带的就业问题 - 又会成为一个假命题。 在这场疯狂的全球征税闹剧中,美国早已不再代表正义。它对世界——不仅是中国,还包括自己的盟友——发动了无差别的经济打击与政策勒索。 昔日口口声声倡导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美国,如今却以“国家利益”为名,四处筑起关税高墙;如果说中国的“企业补贴”构成了不公平贸易,美国以“美国优先”口号推行的本土产业保护、贸易壁垒政策,才真正赤裸裸地彻底背弃了(自己制定的!)的国际规则与信义。当然这符合川普的性格 - 毫无道德负担。 如果美国国内无法纠偏,让川普继续走在这条用关税敛财、借公平之名索赔的道路上,那么不需要多久,它不仅会失去本国人民的信任,也终将失去世界的信任。如果世界重塑了秩序,是中美脱钩了,还是世界与美国脱钩?
2025-04-15 10:09:48
2025-04-15 03:03:41
2025-04-14 16:21:29
2025-04-14 00: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