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为何今年这么猛?有无特效药?点蚊香有用吗?】据央视新闻消息,根据广东省佛山市各区最新通报,截至7月24日,佛山市5个区已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过4000例。其实,我国早在2008年就首次发现输入性病例,此后在2010年、2019年等都曾发生过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但规模都非常小。为什么今年佛山疫情规模比以往都大?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称,因为该病毒在国际上大流行,输入到我国,同时我国有这种传播媒介——伊蚊,进入了本地循环,造成了本地疫情小的暴发。此外,气候、病毒型等原因,也催化了今年广东佛山的疫情规模远超以往。刘起勇称,今年的气候特别适合蚊虫的孳生,密度比较高。该病毒是一个印度洋流行株,印度洋型特别容易被伊蚊传播,传播效率特别高。很多因素叠加起来,导致我国这次疫情超过了历史上几次小的暴发流行。另有报道称,世卫组织指出,对于基孔肯雅(热)病毒感染,目前还没有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目前有两种基孔肯雅(热)疫苗已被推荐用于几个国家的高危人群,但尚未广泛使用。目前,世卫组织和外部专家顾问正在全球基孔肯雅热流行病学背景下审查疫苗试验和上市后数据,以提供可能的使用建议。世卫组织称,基孔肯雅热的临床治疗,包括用退烧药和镇痛药来治疗发热和关节痛,同时患者需要大量饮水和多休息。为斩断传染链条,以佛山为重点地区,广东全省正在打响一场声势浩大的“灭蚊大战”。这两天,“顺德一村委会通知全村村民准时在家点蚊香”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全村一起点蚊香”会比正常灭蚊效果更好吗?刘起勇称,如果大家统一行动,效果会更好。一般在一个地区要灭成蚊是用超低容量喷雾,蚊子接触到喷雾,它还没有死亡之前肯定会逃逸,逃逸时如果找到房子它就会进入。但是如果大家都在房内点蚊香,一方面,如果房内有蚊虫,它会被赶出去,另外就是避免室外的蚊虫进来。大家统一时间统一行动,外面再由专业队伍通过超低容量喷雾灭成蚊,会大大提高效果。更多详情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17815888_120388781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CT3Hcf9q#搜狐新闻
颜克权
2个月前
武汉大学图书馆“性骚扰”事件后续:男方患PTSD,女方败诉后称“不想活了” 武汉大学 “性骚扰事件”时隔2年后迎来后续:法院判决不能认定当事男生存在性骚扰行为,而被诬告的男生被确诊创伤后应激障碍,已被精神病院建议收治入院。幽默的是女方败诉后被网友开盒疑似玉玉症发作,并表示“我不想活了,说实话这判决也没给我留活路”。 简单复盘一下这件事:武大一位男同学因为自小患有皮炎经常得湿疹,当他在图书馆自习时忍不住抓痒被邻座女生拍下来并指控其“性骚扰”,但学校根据视频无法认定其存在性骚扰行为。而女生以“男生是武汉本地人,有权有势”、“不信任外院领导”为由拒绝沟通,坚持在网上制造热度,在多个平台发布未定论的内容,并引导男生写了一篇意味不明的道歉书,最终触发舆情,让男生及其家人遭到了大规模的网络暴力。 荒唐的是在男生母亲积极应对舆情,并且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下男生存在不雅行为的情况下,校方最终下了红头文件,给予男生记过处分,原因是为当时的舆情降温,是“应急处理措施”。 可见这是一起标准的利用舆情恶意害人的经典案例,女生处心积虑把事闹大,不明真相的网友被利用,男生老实巴交被人牵着鼻子走,校方则为了息事宁人和稀泥,共同上演了一出网络闹剧。 当初那篇阅读10W+的小作文就让我觉得女方的目的根本不是维权,而是添油加醋无中生有刻意炒作舆情把事闹大,来达到她不可告人的目的。 现在法院的判决下来了,虽然我不认可“迟到的正义”,但“迟到的惩罚”一定不能缺席,既然男生没有过错,那么由谁来承担他的精神和名誉损失?没错,写小作文诬告男生的那位女生难辞其咎,说到这各位也就明白她为什么会在败诉后“玉玉症”了吧。 靠撒谎编故事来陷害别人,还想靠装疯卖傻逃避法律制裁? 现在网传女生也被网暴了,一些无良媒体竟然形容她也是“受害者”,更用“两败俱伤”来定义这起单方面引发的网络暴行。 只可惜现在的互联网已经不是两年前的样子了,网民没那么好骗了。 当然这件事还需要更多热度,请告诫身边的人,让更多人引以为戒,要让利用舆论害人的人知道,它们最终也躲不掉来自舆论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