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ris
6小时前
如果你需要死记硬背,说明你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相反,一旦真正理解透彻,就无需死记硬背。理解力至关重要。我认为,像乐观、悲观、愤世嫉俗、内向、外向这样的标签,其实是在给自己设限。人的本性是多变的,有时你想安静独处,有时又渴望热闹交际。放下这些标签,专注于眼前的问题,不要让这些标签定义你,否则它们会成为你无法摆脱的束缚。 真正检验智商的唯一标准,是能否实现人生目标。这分为两个层面:首先,你要懂得如何争取目标;其次,你要明白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一旦找到解决方案,就立刻行动;当你对新事物产生兴趣,就马上开始学习;当好奇心被点燃,就立即去探索,尽快搞懂它。这才是真正学到东西的时刻。所以,我觉得顺其自然非常重要。能记住的,都是你真正想学的。当你有想法时,那是做这件事最顺手的时机。拖延的本质,是你当下不想做这件事,而是更想做其他事。那就先去做你想做的事吧! 真正的艺术大师擅长推倒重来,成功的企业家也是如此。我一直对马斯克的故事特别着迷。他随时准备从头开始,不在乎别人眼中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他敢于把所有筹码押上,每次都亲自从零开始。这个过程既痛苦又艰难,但你唯一真正拥有的,是你的注意力。 哲学是发现生活中潜藏的普遍真理。任何学科,只要钻研得足够深,最终都会通向哲学。不管你精通什么,真的,任何领域都行,只要坚持到底,就能提炼出其中的道理。这些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通过深入研究,你总能找到事物的共通之处。找到那些让你乐在其中、而别人却视为苦差事的事情——那根本不是工作,因为你乐此不疲。你是为了兴趣,而别人只是为了谋生。在你眼中,这是艺术,是美的享受,是让你全神贯注、感到充实的追求。
Morris
6小时前
为什么,一和人打交道就觉得很累?这往往两种情况啊,第一种非常常见的,我们对人或者是对人际关系是有非常高的期待的,我们在关系里经常受挫,经常失望,比如说你认为就是要将心比心的,大家都是百分百付出的,你这么做了,你发现别人没有,久而久之,你常常是那个受伤的那个人,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我们当然就很想要远离,那这个时候不是要求你一定要降低期待进入关系,而是呢,先觉察我们对关系的期待,现实中可能百分之八十九十的人都没有办法达到我们的标准,我们就可以更去权衡我们想要的东西。还有一种可能呢,你在关系中压抑了非常多,自己的需要很努力的迎合别人,所以你就很辛苦,比如说,你时时刻刻很紧张,自己有没有做好,有没有让每个人开心,你往往是那个不能让任何人的话落下来的人。只要没有人回应,你就是回应的那个人,只要没有人组织,你就是组织的那个人。你过度承担了别人的责任,这个时候关系对你来说纯粹是利他的,你的真实需要都被压抑了。其实你不想跑那么远的,其实每一次活跃氛围还是很累的,哪怕关系的结果你是满意的,但你太努力了,就觉得入不敷出,不值得,这个时候呢,我们就要多觉察自己的辛苦背后到底是什么,哪一天的地点离我远一点,我能不能去表达。从减少自己压抑的需求开始,让整一段关系对你更有价值,我们就会没有那么想远离。
Gorden Sun
7小时前
朱韵和
7小时前
李劫夫是中国近现代作曲家,曾为组织创作了几千首用于洗脑的政治歌曲,包括大量的毛诗词歌曲和毛泽东语录歌曲,最为著名的就是曾风行一时的《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文革期间,他与妻子被关入“学习班”审查了五年多,直到“四人帮”被打倒之后的1976年12月17日,李劫夫因心脏病发作,死于“学习班”中。 南方周末曾发表一篇署名陈益南的文章《红色音乐家李劫夫在“文革”中》,详细的披露了李劫夫倾其一生为共产党服务的创作生涯和最后因为“政治错误”被迫害死的悲惨下场。 据文章报道,共产党员李劫夫,是一个非常“勤奋”的音乐创作家。从延安时期开始,一生中,他一个人就为共产党谱写了二千多首歌政治歌曲。比如在五六十年代非常有名的《我们走在大路上》、《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歌唱二小放牛郎》、《一代一代往下传》、《蝶恋花》、《沁园春·雪》、《哈瓦拉的孩子》等等。 在文革中,他为毛泽东公开发表的所有诗词都谱了曲,让毛泽东的诗词成为了可歌可唱的流行作品;他还为那些散不成词、律不成韵的《毛泽东语录》,写下了大量的“语录歌”,并被广为传唱。 李劫夫的音乐创作,非常的政治化。但是他确是“诚心诚意”地以艺术的旋律和音乐的美感去为政治服务,而并不是生硬地将政治塞进歌曲。所以,他创作的歌曲,甚至连那些《语录歌》,都能让人传唱,流行多年。 李劫夫一生中,担任的最后一个官职,是沈阳音乐学院革命委员会主任(1968年8月)。他的盖棺政治结论,辽宁省委在1979年11月对他下达的决定,则是:“犯有严重政治错误”。而他最后欲拟创作的一首歌、并亲笔写下了的歌题,竟是《紧跟林主席向前进》!李劫夫的“政治错误”,其罪名是“投靠林彪反革命集团”。 ---《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的作者下场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