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凯

【回忆录 #8】 程凯:应梁湘之邀出任《海南日报》总编辑 1987年到1988年建省之初的海南,满目疮痍,民不聊生。不知道中国共产党怎么会把一个富饶、美丽的海岛糟蹋成这般模样:看不到一幢像样的楼房,看不到一条像样的马路, 看不到一间像样的工厂,看不到一块像样的农田。海南建省,适逢连续十八个月干旱,农村河塘无水,农民家里无粮,农田龟裂,并爆发了几十年未曾见过的蝗灾,饥民流窜潮眼看就要起来了。 此时,也1987年10月间,正是“十万人才下海南”大潮开始汹涌激荡之时。只有十三万人口的海口市,出现了中共建政以来罕见的人文景观:没有任何人去号召、去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男女,或坐车,或乘船,或徒步,一窝蜂跨过琼州海峡。人才大潮,从1987年9月,中央宣布海南独立建省、建设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时涌起,到1988年7、8月间减退,前后持续近一年时间。十万,是一个约数,其实不止十万,高峰时有二十万之众。海南人称这十多二十万闯海者为“人才”。 人才们都是自愿到海南求职,参加大特区建设。海南,在他们的心目中,是南海碧波中的仙境。海南绚丽的热带风光,那婆娑起舞的椰子树,蜿蜒清澈的万泉河,那天涯海角的阳光、沙滩、海浪,还有那会唱歌、会跳舞的黎族姑娘,固然吸引着他们,更令他们神往的是:大特区的广阔天地和美好前景。他们中有人说:当年深圳建特区,已经错过了一次机会,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搭上大特区这艘航船。 1988年春节过后,多数人才的海南梦都被现实粉碎了。有数百名沉不住气的人才聚集在省委、省政府大门前面游行示威,高喊口号,要求省委书记、省长接见他们。终于,省委组织部一位副部长出来了。他对人才们很不礼貌,险些引起一场冲突。 ……
5个月前
真是太突然了。1990在2月去海南,借住在《海南日报》,那时程凯因为“六四”事件被撤职,每天在副刊部上班,我校友是程凯担任总编辑时入职的记者,自然很敬重程凯。六四屠杀后,程凯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开除党籍,原因是《海南日报》在他的主持下犯了舆论导向错误。一是将《人民日报》四二六社论从头版头条撤下移到第四版;二是五二零北京戒严后,《海南日报》不但刊登五一九凌晨赵紫阳前往天安门广场看望学生的讲话和照片,还在“紫阳,您好!”的大标题下,刊登赵紫阳早前视察海南时的照片。 海南省委当时比较开明,并没有进一步整肃他的意思,撤职、开除党籍和审查结束后,打算连降三级,安排他整理文史资料。在等待处理期间允许他回深圳家中看病和休息。不久接到海南通知,说省委要派人把他押回海南重新审查处置,起因在于江泽民追究《海南日报》刊登赵紫阳照片的事件,指示海南省委严肃处理。迫于无奈,程凯选择了流亡海外,从中共体制内官员变成了政治流亡者。 程凯读中学时与赵紫阳大儿子赵大军是同学,都住在广州市东山广东省委大院附近。平时住校,放假了有时会到赵家去玩。而海南建省筹备负责人许士杰和梁湘都是赵紫阳老部下,也很赏识在广州工作又出任《人民日報》深圳记者站的首席记者程凯,这些人的命运都因为赵紫阳发生改变。愿程凯先生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