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

4个月前
推友们可以当笑话看看,找个乐子,但我得表扬观察网当真观察仔细: 【BBC突然在近期上传了一则名为《不只是DeepSeek:「中国制造2025」如何让中国崛起》的视频,积极宣传中国在人工智能AI、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重大成果。】 观察者网作者立刻发现【这一“急转弯”,与前阵子马斯克率领的美国效率部大幅裁减USAID员工且冻结其每年高达500多亿美元的庞大经费息息相关。 根据马斯克及其美国效率部(DOGE)的爆料,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每年都会花重金找西方重要媒体“约稿”。 根据公开信息,USAID的账本上显示了给纽约时报的打款记录,发一篇文章的付费用最低7万美元,最高100万美元;而账单上最贵的一篇文章是打给美联社(AP)的,USAID曾为一篇文章给了美联社1950万美元的稿费。 英国BBC则是每年固定能从USAID获得几千万美元之多的“赞助”。BBC少了USAID的这几千万美元倒不至于伤筋动骨,然而年年从不缺席的“赞助费”,马斯克说取消就取消了,小心眼的BBC怎么能心里没想法? 于是就在当地时间2月3日马斯克掐断了美国国家开发署的所有资金来源后,BBC一气之下“怒了一下”,让所有员工通宵加班加点,仅仅在数天之内就推出了这一这正面宣传中国的纪录片——“《中国制造2025》”。】 ——正好昨天我与几位推友注意到西方媒体惊人一致地说“美国放弃的阵地,中国将会占领”,意思是美国不给各国媒体钱了,就找中国要钱。观察者网这一观察是否证实了这点?只是不知是投名状还是要到钱了?我不敢妄猜,请各位猜猜。 中国上世纪90年代有句名言: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如今又得到验证。
6个月前
中国制造2025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中国制造2025没人提了。 好消息是没人提的原因是它基本上已经完成了。 中国制造2025在去年,也就是2023年基本上已经完成。大部分超标完成。所以2025中国制造已经是一个历史文件,不具备现实意义。可以放进档案馆了。 我们来细数一下这份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的重点领域的发展情况。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方面中国的市占率目标是从43%到65%,截止到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达57.2%。 航空航天装备:中国的C919大型客机开始服役,打破了波音和空客的市场垄断,现在的订单已经高达1200架。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现已登顶全球,中国造船业的生产能力是美国的200多倍。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中国高铁独步天下。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毫无疑问,世界第一,全产业链都很强。 电力装备: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发了目前世界上最高效、最清洁的燃煤发电机组,我们还建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水力发电机组、最高效的太阳能发电站、最剽悍的风力涡轮机,以及最先进、最大规模的远距离输配电网络。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中国企业现在可以自主设计和制造世界上最先进的超导磁共振系统,而且其价格仅为西方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拥有中国核心技术,比例从2020年的43%预计提高到2025年的65%。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通信设备、工业软件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大部分既定目标。 本来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是到2025年中国的产业层次要到第三等的制造业强国水平也就是韩国这个层次。 结果到了2024年的今天中国几乎是在同时挑战第三等的韩国,第二等的日德以及第一等的美国。 十年前,我们还是太保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