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币

书接上回,昨天聊了币圈内循环周期,多讲一句点透为什么VC币一直持续性存在,以及为什么交易所这么喜欢上VC币,请注意我并不是在为什么正名辩护,也不是抨击Fud某一方,仅陈述客观事实,你要觉得我屁股坐歪了拉黑就好。 首先整个币圈从散户、VC、项目方、交易所,全部都在想办法用自己的空气币换走别人手里的比特币(和U),这是所有人在这个行业不断的无限循环往复这个游戏。 既然都在玩这个游戏,那比的就是谁手里持有具备换取对方优质资产资格的空气币更多,那发币无疑是最快最佳选项,即空气币的发行权,但在币圈发币没有任何门槛,问题就集中在刚才说到的你要确保你发的币具备换取对方比特币的资格,所以相比发行权,更牛逼的是空气币的分配权。 为什么我国鼓励通过发展房地产市场作为大基建GDP的重要方式?而不鼓励洗浴按摩KTV等第三产业?因为房地产的产业链路足够长,一套房子可以同时带动水泥、钢筋、家电、装修等等各产业,而第三产业的利益链条太短了,就是顾客-商家-员工,说人话就是老百姓掏空4个钱包贡献出来的买房钱可以分配出去养活更多的人,有人吃撑有人吃饱也有人喝点汤。 如果说VC币是房地产,那Meme币就是洗脚城。 VC币的房地产从上游的VC、项目方,做市商、交易所、顾问、中介、浑水摸鱼的等等角色都可以有机会在对应阶段插一脚进去,这个产业链覆盖的人太多了,利益全部环环相扣绑定到了一起,都希望房价涨起来,多开几个楼盘,于是就会形成合力去制造更多的VC币,并给交易所“施压”上币。 我为什么把施压这个词打引号?因为交易所上币也是半推半就的,毕竟它也是这个产业链分配重要的一环,项目方交多少上币费?给用户多少空投?人情世故山头老大们又要拿掉多少?都不好说,也都,好说好说。 Meme币作为第三产业的洗脚城,从诞生后经历的产业链路太短了,享受到其红利分配的“角色”太少了,这时候你会说不对啊明明meme是散户的胜利,所以注意我说的是角色而不是人数。 因为涉及到红利分配的角色太少,首先形成的合力也就小,其次,也就缺少了交易所这个重要角色参与分配,这句话就说的简单一些,大家刷Alpha、Launchpool、Holder空投、质押赚币等等一系列的币都是从哪来的?项目方上贡的吧,除了这些明面上的,还有也许不排除有私底下的关系打点,这些币也都是项目方出的。 但你会问那Meme不能出吗?大部分的Meme都是找不到人的无主代币,交易所想去要币,都不知道该找谁要🤣比如最经典的ACT,当时交易所都已经发了上币公告了,才找其他人帮忙引荐巫师要详细资料,结果巫师说他也做不了主因为他只是一个社区成员。 这就是VC币与Meme币尴尬的现状,那作为散户能怎么办呢? 首先大家都是屁股决定脑袋谁也不比谁高尚,比如我要是投了个牛逼超额收益的VC币KOL轮,那我肯定喊VC币牛逼,但是如果我要是接盘了个VC币一直跌,我也肯定会破口大骂,所以我就是个典型的墙头草。 所以不要整天搞对立,跟自己内耗,想明白我们来这是赚钱的,黑猫白猫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VC币Meme币赚到钱的就是好币。 所以首先就是想办法往上游爬,成为产业链分工分红的角色之一,那你就摆脱了持续不断掏口袋的角色,而成为了分蛋糕的一员,再不济撸毛刷刷Alpha也挺好。 其次如果不得不成为韭菜,那就理性永远要大于感性,见风使舵审时度势做一个优秀的墙头草,当在自然界环境不好的时候,生物就会停止繁衍自我保护,当在币圈行情不好的时候,散户也可以选择停止投资,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只要散户不接盘,VC币和Meme币又会回到我昨天发的这个不断潮起潮落的周期,然后我们抓住这个内循环小周期就好。
二级币发展到今天玩法上已经非常透明了,本质上就是拉买盘+做市的游戏,想在这场游戏里赢,就得理解这两者的关系 我二级交易VC币的时候(尤其是新的小币),会格外关注项目方过去的做市和营销是怎么打配合的,或者更简单的说,项目方是怎么对待拉进来的买盘的?(拉买盘的方式有很多种,上所是一种、找KOL喊单是一种、找买盘社区也是一种) 比如项目方是底部边拉边找人喊,跟市场找合力去爆空头?还是直接拉到位再找人喊,喊进来多少砸多少,把买盘都当退出流动性?只要有上所就浇?还是能在一个位置横住收筹?(当然最终项目方怎么选,很多时候是资金量和控筹率决定的,跟市场合力爆空头要求资金量大控筹高,而拉到位把所有买盘都当退出流动性肯定更便宜) 拿前几天做的FHE的单子举个例子,这个币7月中旬的时候做了一轮营销活动,找了不少kol打广子,然后一直出货,到7月21号就断崖式浇给了,这个时候就知道项目方是如何打营销和做市的配合了,我就把这个币加入观察列表了 到了8月初,做市商开始悄咪咪一天拉一点,我就买进去了,最后看到他们8-10号左右又开始有宣传活动了,就跑了,舒舒服服撸了50个点 之前流量小的时候还敢喊一喊二级我的开单,现在号流量大一些之后,确实不敢喊了,尤其是新的小币(除非很清楚的知道项目方会拉盘跟市场找合力爆空头或者在冲现货)这种币几乎全是对手盘逻辑。 感谢营销号、感谢Infofi😊
小人物
1个月前
消失的信任 最近反复在思考一个问题:VC 币为什么崩了? 表面看,可能是情绪低迷、流动性差;但本质上,是整个行业的信任机制正在崩塌。 任何一个项目基本上由这四个角色构成:项目方、投资人、做市商、社区。理论上,这四方理应是共建共赢; 但现状是,越来越像一场“谁跑得快,谁就赢”的零和游戏。 大家彼此提防、互不信任,甚至不惜互相欺骗,只为跑的更快。 这种结构的问题不仅不能形成信任,还会放大人性弱点,贪婪、短视和机会主义。 久了,我们也会默认这个行业充满了欺骗,却忘了区块链最核心的价值并不是博弈,而是共识和信任。 很多人只是看到信任在崩,却忽略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凡是可以向下坍塌的东西,也一定可以向上。 所以,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就是:这四方的信任应该如何构建? 答案恐怕不在四个角色本身,而是要跳出单一的角色视角,从机制上构建正和博弈的信任关系。 如果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去看,关键是找到那个承载信任的支点,并打造成自己的核心能力,然后再围绕这个支点,建立起迭代反馈的机制。 而这四个角色中,真正具备构建信任支点的,其实就只有投资人和做市商这两个角色。 那么,这两个支点又该如何撬动信任飞轮? 以这两个角色作为核心能力的支点,当能力越强,就越能为社区创造价值。通过将早期利润让利给社区,让相信的人赚到了钱,从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价值共鸣,最终推动社区又反哺回自己的核心能力。 长此以往,也会有越来越多的项目方主动寻求合作,在优质项目的挑选上也有了真正的选择权。 能力带来价值,价值带来信任,信任又反哺能力。这或许才是符合商业逻辑驱动的解法。 在当下的行业,我目前所看到的,有能力且有机会做成这件事的,似乎只有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