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 Huang
2个月前
Refly 正式进入新篇章!🎉 我们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开源的 「Vibe Workflow」平台,并同时登录云服务和开源社区版!🚀 现在你可以直接动动嘴就能构建复杂的 Workflow 并生成多模态工作结果如 PPT、网页、播客、视频等💥 后续我们还将支持 Workflow 一键运行并输出成 API 💪 此次 v0.7.0 更新超过 50000 行代码的重大版本中,我们将用户与 Agent 协作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推向了下一个阶段,给全球的 Vibe Coder 带来了如下令人振奋的能力: 1️⃣ 首创 「Vibe Workflow」,让工作过程真正「起飞 Refly😋」,用户动动嘴就能够完成复杂工作流搭建并直接完成工作结果交付 2️⃣ 最独特的是🤯,你还能修改 Agent 生成的 Workflow 的中间节点实现对结果的精细化微调,完成生产可用结果交付的最后一公里 💥 3️⃣ 提供可能是业界首个支持自由配置的 MCP 的 AI 画布产品,结合 Agent + MCP 自由配置+自由画布上下文组织能力,探索 AI 创作无限可能 作为首创开源 Agent + 自由画布的先行者, 我们后续将持续在多模型,多模态产物交付、Agent、MCP 和 Vibe Workflow 上积累工程和体验能力,为社区注入活力🥳💪 目前 Refly 已收获了数万名用户的私有化部署或云端使用,并且得益于 Refly 独特的产品能力,我们已经实现了真正的正向盈利☄️ 为了迎接接下来 Refly 新阶段的发展,我们提出全新使命,我们坚信「让 Workflow 不再神秘,变成每个人都真正可用的强大 AI 创作工具!」🌈 期待与社区的大家一起探索「Vibe Workflow」的能力边界🚀! 去 Github 中了解 Refly v0.7.0 👉 在云服务中直接体验 Refly Agent + MCP 带来的强大「Vibe Workflow」能力 👉 #Refly #VibeCoding #VibeWorkflow #Agent #MCP #Workflow
Tom Huang
3个月前
最近深入听了 Claude 4 核心研究员 Douglas 对于 AI 产品、技术和未来判断的播客,内容非常高质量 💥,听完之后我摘录了最有价值的观点,纯人工阅读摘录,强烈建议阅读 : - 1️⃣关于AI在其他领域的进展,Douglas同样充满信心。他提到了OpenAI最近关于医疗问题的论文,展示了如何将不易验证的领域转化为更可验证的形式。通过设计合适的评估标准和反馈机制,原本主观的领域也能变得适合AI学习和改进。 论文地址: - 2️⃣最初我们需要人类来验证这些模型的输出,因此模型的经济影响在某个初始点将受到人类管理带宽的瓶颈限制。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将能够"将对模型的信任委托给自我管理的模型团队,所以组织设计很重要 - 3️⃣ 他设想了一种全新的工作界面:"当你管理的不是单个模型,而是多个模型同时做多件事并相互交互时,你能给某人多少并行性?我认为这会非常令人兴奋 - 4️⃣ Douglas提出了一个极富洞察力的概念——"产品指数"(product exponential)。这个理论的核心是:你必须不断地构建,始终领先于模型能力一步。这种前瞻性的产品开发策略,决定了谁能在AI时代的竞争中胜出。 两个维度来解析模型能力的提升:首先是任务的绝对智力复杂度,其次是模型能够有意义地推理和执行的上下文量或连续动作数量。"这些模型在第二个维度上感觉有了实质性的改进 - 5️⃣ 对于产品开发者来说,关键是要比模型能力提前几个月,同时保持与直接用户的大量联系,确保产品在某种程度上有效,但又能利用前沿能力。然而,这种策略也存在风险——在等待模型达到所需能力水平的同时,其他公司可能会抢占开发者的喜爱和客户基础。这种在技术浪潮上冲浪的艺术,将决定谁能在AI时代真正成功。 - 6️⃣预测 AI 发展的未来,不要只看现在,看现在永远无法踩在爆发点上 - 7️⃣ Douglas对未来的展望充满想象力:"我想知道未来是否看起来像你在管理一群模型。"他设想了一种全新的工作界面:"当你管理的不是单个模型,而是多个模型同时做多件事并相互交互时,你能给某人多少并行性?我认为这会非常令人兴奋。 - 8️⃣放大和探索个人的管理带宽的产品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