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阑夕
关注
统计数据
107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70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阑夕
1个月前
这成分⋯⋯
#成分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1个月前
BloomBerg给字节跳动放了一颗挺大的卫星,引用内部数据说字节系App的全球月活跃用户总量已经超过了40亿,相当于地球上每2个人就有一个在用字节跳动的产品。 不过这个数据大概率是没有做去重处理,所以略微有点夸张,都快赶上Meta了,去重之后,抖音国内10亿月活,TikTok海外20亿月活,主要就这俩加起来算大头。 预计今年字节的营收还能实现20%以上的增速,达到1860亿美金的盘子,这倒是已经和Meta今年预估的1870亿美金相差无几了,还是很猛的。
#字节跳动
#全球用户
#卫星
#月活跃用户
#数据分析
#Meta
#抖音
#TikTok
#营收增长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1个月前
今天的跑图尝试也是二次元浓度爆表呢。 完整提示词:请你画一张极其平凡无奇的iPhone合照,没有明确的主体或构图感——就像是随手一拍的快照。照片略带运动模糊,阳光或店内灯光不均导致轻微曝光过度。角度尴尬、构图混乱,整体呈现出一种刻意的平庸感——就像是从口袋里拿手机时不小心拍到的一张自拍。主角是[名字]动画的[角色1][角色2][角色3]……还原动画画风,不要真实风格,时间,地点。
#二次元
#角色扮演
#动画
#自拍
#摄影
#创意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1个月前
豆包的擦边提示词真是一天一个新发现啊⋯⋯ 这个版本的原理是,如果直接生成裸体或者内衣照片,豆包的机器审核一般是不予通过的,但是如果加上「全身包裹着透明膜」这类指令,AI会把透明膜当成衣料从而放行,于是就能抽卡抽出——概率很大——非常暴露的图片。 * 感觉也可以归类到令人窒息的性压抑系列…… * 目测豆包很快就会修复这个提示词了
#AI生成
#内容审核漏洞
#豆包
#性暗示
#技术修复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1个月前
提示词框架: 简洁而富有创意的广告,背景为干净的白色背景。 一个真实的[商品]被融入到手绘的黑色墨水涂鸦中,线条流畅,趣味十足。涂鸦描绘了[场景]。在顶部添加粗体黑色“[文案]”字样。将[品牌]的标志清晰地放置在底部。视觉效果应简洁、有趣、对比度高,且概念巧妙。
#创意广告
#商品融入
#手绘涂鸦
#流畅线条
#趣味设计
#品牌标志
#视觉对比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1个月前
今天测了一组涂鸦+实物结合的广告海报提示词,很好玩,可以基于自己的想象和AI的帮忙实现各种概念设计。
#涂鸦
#实物结合
#广告海报
#提示词
#AI
#概念设计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1个月前
欢迎补充⋯⋯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1个月前
这是在做什么?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2个月前
还是总结+求助一下。 具体触发时间未知,可能是最近,我的推特账号被系统标记风险了,主要惩罚包括: 如图1所示,点击账号主页会有警告提示; 如图2所示,发的媒体内容均有显示屏蔽; 如图3所示,无论是搜索我的ID还是昵称都无法得到准确结果。 网上已有常规的解决办法,比如设置-隐私与安全-你的帖子-取消勾选这条路径无效,这是针对主动打开把自己推文标记成敏感内容的行为提供的取消办法,但我根本就没有勾选这个。 就很挠头,本来最近上推就少多了,也没发什么真正会触发风控的信息,被系统这么软性Ban了还是很懵逼和不爽的,所以,如果有人知道原因和解决方案的,能不能给我指指路? 叩谢。🙃 (我也联系Premium的客服了,但大概率会是机器回复。)
#推特风险
#账号惩罚
#屏蔽
#解决办法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2个月前
测试一下,这个图片被推特标记敏感内容了吗?麻烦回复告诉我一下
#推特
#敏感内容
#图片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2个月前
2022年的一份研报被翻出来发现了亮点⋯⋯考虑到GPT-3当时已经被应用在信息采集和生成上了,可能是数据污染的迷惑实证,或者说是实习生被欠薪后的报复?😅
#研报
#GPT-3
#信息采集
#数据污染
#实习生
#欠薪报复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2个月前
笑死😆
#笑死
#搞笑
#幽默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2个月前
因为被指控垄断浏览器市场,谷歌被美国司法部要求分拆Chrome ↓ 为了避免垄断嫌疑,谷歌长期以来支持Mozilla浏览器(FireFox),为其提供了85%以上的收入 ↓ 如果Chrome最终分拆出去,谷歌大概率没有必要继续为Mozilla输血了 ↓ Mozilla的CEO在出庭作证时表示,如果谷歌撤退,将不得不关闭浏览器业务 ↓ 所以分拆Chrome的结果必然导致Chrome的市场份额变得更大 ↓ 这就是「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的价值啊。😅
#谷歌
#垄断
#CHROME
#Mozilla
#美国司法部
#分拆
#浏览器市场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2个月前
同样一条提示词,同样的输入时间,同样的4o模型,左图是网页版ChatGPT的生图品质,右边是我在iOS端的生图品质,可以明显看到两个端口算力供给的巨大差别,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降智」的可视化对比。 所以我现在用一段时间的网页版ChatGPT后就不得不切到App里继续,因为OpenAI的策略似乎就是在发现到你短时间内高频消耗算力后给你降低智能分配,直到「机器不烫了」再给你恢复正常,所幸的是它对不同客户端是分开计算的,并不是跟着账号走,所以可以通过切换产品的手段稍微避免,但还是很恶心,智能这种资源和带宽之类可被明确数据化的商品还不太一样,下载给你限速了你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智能给你锁死了,你还真不容易马上就能察觉到。 总之就是,再怎么理解AI产品的弹性处理需要,还是很恶心于这种黑箱机制的不透明性,你可以「降智」,可以「惩罚」那些占有过多算力的贪婪用户,但你得说出来,别tm偷偷摸摸的干啊。
#ChatGPT
#算力差异
#OpenAI策略
#网页版
#iOS端
#图像品质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2个月前
晚点LatePost的记者陈晶新开了一档播客「商业现场」,我客串了第一期的嘉宾,聊的话题是京东和美团的这场恩怨局,陈晶提供了行业里的不少独家信息,我则安心负责输出暴论,从完整和深入两个角度来说,相信会比你们这些天来看到的绝大多数讨论都要占优,老规矩,我做一期精华版的文字总结: - 京东和美团最近疯狂给媒体喂料,比如京东外卖日订单破千万的唯一信源是一份「流传」出来的专家纪要,而这个专家是京东安排的,美团那边也不甘示弱,把闪购业务部分品类(酒饮、成人)去年订单量远超京东、3C数码品类接近京东全站一半的数据打了出来,在没有第三方证伪的前提下我们姑且采信,同时便于理解这场商战看似细分、实为全局的性质; - 录完这期播客之后我跟几家大厂的同学接触,又听到几条小道消息,包括刘强东在这次开干前约了王兴(美团)、姚劲波(58)、程维(滴滴)吃饭,表示接下来会有业务冲突的发展,希望大家能够维持对事不对人的竞争关系,言下之意就是可以打公关战,但别上升到对老板的人身攻击,尤其不要提「明州事件」; - 目前来看,美团的被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低估了京东「不讲武德」的决心,招招都是冲着美团的命门而来,美团的应对很明显也没有做好协调,王莆中的实名开炮和「你的东东再等等」简直就不在一个世界观里,近似情急之下的各说各话,反观京东,一切都围绕着老板造势,属于是学雷军他们营业学明白了,人民企业家当起来太上瘾了; - 即便如此,据我所知,京东外卖的增长势头依然超出了京东内部此前最客观的预期,日订单1000万是什么概念呢,去年美团外卖的日均订单差不多在7700万左右,市场占有率在65%以上,京东2个月干出了10%的份额,已经相当于1/3个饿了么,但是饿了么做了15年啊,京东的起势就很离谱; - 哪怕考虑到京东外卖的吃药和注水两大特点——吃药在于平均每单亏损12块钱的补贴力度,注水在于咖啡和工作餐的标准化品类偏科——但还是非常夸张,再打下去危险的不是美团,而是饿了么,美团实际上因为需要避免触碰垄断红线的关系给自己上了封印,不能继续提高市占率了,饿了么相当于是被留下来的一个竞争对手,现在京东凭空拿下10个点的市场,越是闷不吭声,越是被钝刀割肉;(1/n)
#播客
#商业分析
#京东
#美团
#独家信息
#媒体
#互联网公司
#外卖平台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2个月前
你们不要再打了啦
#战争
#冲突
#和平
#安全
#军事行为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2个月前
为什么不帮忙?
#帮助
#支持
#冷漠
#同情
#关怀
#责任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2个月前
The Information深入采访了特斯拉的内部员工,然后得出了一个比较惊悚的结论——马斯克可能已经对电动汽车这件事情失去兴趣了。 标题就是如此:「How Elon Musk Stopped Loving Cars and Left Tesla in the Lurch」。 我给你们划一下稿件重点: - 2024年2月,马斯克和特斯拉的高管开会,讨论难产多年的Model 2到底还要不要上市,Model 2是特斯拉继续下沉产品线的计划车型,售价低到2.5万美金,公司内部原本对它寄予厚望,认为可以极大的提升整体销量,但马斯克对Model 2持反对意见,他更希望推出无人驾驶的电动巡游车队Robotaxi,并相信Robotaxi可以比Model 2更早突破百万级年销量的目标; - 高管们给马斯克提供了一份分析报告,假设Robotaxi顺利铺开,让共享出行变得普及起来,那么相对应的,美国汽车市场的规模将缩减1/5,因为无人驾驶的巡游车在使用时间上会是大部分时间放在停车场的私家车的5倍,然后扣除掉不会转向Robotaxi的「顽固」车主,结论是年销量很难达到100万,「放弃个人汽车的顾客没那么多」; - 而且还要考虑到Robotaxi也会对特斯拉自己的汽车业务造成冲击,这些新增的收入远远无法替代特斯拉在美国每年卖掉的那60多万辆车,而且特斯拉有2/3的营业额来自海外市场,但像Robotaxi这种和服务市场高度绑定的产品,很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在美国本土售卖,其他国家因为担心受到冲击不会轻易批准让你进去; - 副总裁Rohan Patel告诉马斯克,所有的预测模型都显示,FSD和Robotaxi的回报周期会非常长,尤其是在美国市场之外,但马斯克反对这种纸上谈兵的理论依据,表示「模型根本不懂Robotaxi代表的未来将有多么辉煌」; - 高管们几乎是以恳求的口气,希望马斯克至少妥协到允许Robotaxi和Model 2同时推进的地步,两款车型甚至都能共用生产线,Model 2也能帮助Robotaxi这个不确定性更高的业务分摊风险,但马斯克还是不愿接受,他提议给Model Y减配实现降价,但团队告诉他已经没有太多功能可砍了; - 随着争论的火药味渐浓,马斯克的助手半开玩笑的说「你们是不是要搞叛变」,最后马斯克拍板决定停掉Model 2项目,特斯拉以后将成为一家人工智能的领先公司,亲历整场事件员工认为,马斯克对于制造一辆类似大众高尔夫的经济型小车没有任何兴趣,他的态度是,「让别人去做吧」; - 会议结束后的两个月内,支持Model 2项目的2名副总裁和1名总监辞职走人,而剩下的人开始理解马斯克的转变——Model 2的立项当初就是马斯克主导的——马斯克觉得自己推动汽车行业降低对于化石燃料的依赖这个主要目标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工作变得平庸而乏味,比如一代代的更新车型、和华尔街开会之类,而马斯克的心态则变成了「我能做的下一个大事是什么」; - 特斯拉去年交付的汽车数量首次同比下降,而马斯克对电动汽车的兴趣下降则始于2023年——和他收购推特的时间「恰好」重合——马斯克分配特斯拉的时间急剧减少,但他同时拒绝引入联席CEO之类的人来分担权力,加上后来对于政治事物的投入热情,特斯拉更加频繁的陷入无人看管的状态; - 马斯克原本也不看好Model Y,认为不会卖得很好,他希望Model Y能够直接开发成一款为自动驾驶场景而生的产品,但在下属们全都表示FSD根本没有做好准备之后才勉强同意让Model Y投放市场,然而Model Y实现了巨大的销量,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最畅销的车型,这让特斯拉的团队意识到马斯克的判断并非永远正确; - 熟悉马斯克想法的人透露,马斯克在经历了Model 3产能不足的那几年后,产生了某种类似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开始对小型车失去热情,觉得这类产品毫无趣味,接着扩大到所有「缺乏独特性」的新车迭代上,除非是像反乌托邦风格的Cybertruck这种异类,否则就很难在汇报上引起他的关注; - 时值特斯拉鼎盛时期的2020年,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上狂热的谈论建设超级工厂、汽车保险、续航立场,充满激情的说「让汽车变得负担得起非常重要,这将决定我们的使命能否成功」,但在4年后,情况看已经完全不同,还是在电话会议上,他说「有一条路将使特斯拉的市值将会超过所有公司,但这条路不在电动汽车这条赛道上,而是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我们将不遗余力的朝那个方向努力」。
#埃隆·马斯克
#特斯拉
#电动汽车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2个月前
哈哈哈……「纽约客」的新刊封面,一如既往的极简和内涵。
#纽约客
#封面
#极简
#内涵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2个月前
基于超过1000小时的评测数据,做了一张全网最权威的主流大模型梯度榜,不服就是不客观。
#评测
#大模型
#梯度榜
#权威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2个月前
ChatGPT对个人用户的算力额度竟然是不同设备分开计算的,网页端生图触发了「由旧版图片生成功能制作」之后,我切到App上就又能继续用4o出图了。
#ChatGPT
#算力额度
#网页端
#App端
#图片生成
#新版功能
#个人用户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2个月前
小红书独立开发者大赛今天颁奖,其中有几款获奖App还是我当评委时选出来的,很有感触。 之前和orange聊AI编程时,就说过AI这波对于生产力的解放,有机会顾及到以前那些因为规模不足而被放弃的长尾需求。 说人话就是,终于可以做一些取悦少数人、甚至是取悦自己的产品出来了,去他妈的DAU。 这次在小红书上获客无数的那些App,共同点是都很小而有趣,比如测算每天要晒多久太阳的SunAlly,只为航班上断网场景服务的专注飞机,分享宠物友好路线的考骨地图,等等。 有种回到了十多年前、iPhone出现「iBeer」时刻的错觉。 2007年上市的第一代iPhone其实不怎么好用,因为没有应用商店,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官方App以外,用户并不能拿它做太多事情。 是App Store的上线,才让iPhone真的实现了「可以揣进兜里的一台小型电脑」这个愿景,而「iBeer」又是让App Store大获成功的神级助推。 现在来看,「iBeer」这个App简直可以说毫无用处,它唯一的功能就是是把屏幕变成一杯啤酒🍺的横截面,然后倾斜手机就能模拟喝酒的动效。 但那是2008年,没人知道能用iPhone做些什么,App Store里也只有几百个陌生的App——软件大厂都还在观望——「iBeer」的出现,让大家意识到原来能够这么使用陀螺仪和触控系统,而且用户都玩嗨了,直接让「iBeer」成了当年下载次数最多的App之一。 所以后来苹果开发平台的负责人才说,「iBeer」不是计划内的产物,却为App Store奠定了更为广泛的认知基础,人们头一次发现原来还能有这样离谱的应用可以下载,而App Store也就成了一个天天都能发现新产品的入口。 怎么讲呢,现在的小红书,就给我一种十多年前App Store的氛围感,这不夸张,我那会儿Google Reader里订阅了好几个限免网站,每天不下几个新App就浑身难受。 这一年来肉眼可见的,活跃在小红书的独立开发者越来越多了,而且普遍很真诚,真诚到会把小红书当成开发日志来用,不是甩个文案就走的那种,而是会和用户在评论区讨论下个版本要怎么做改进。 这固然有幸存者效应的影响——不真诚的也拿不到足够的正反馈,更留不下来让我看到——但所谓真诚是必杀技的实际台词是,你要当个人,才能获得人。 App Store里上架的应用,已经有几百万之巨了,Android那边更是只多不少,以前的分发模式,无论是编辑精选还是搜索找寻,都失去了绝大多数价值,用户也难得会再频繁下载新的App,再多的「iBeer」,都卡在了被看到这个最致命的环节上。 于是买量几乎成了所剩无几的解法,但这种ROI至上主义天然就和孤身作战的独立开发者无缘,你要么买不过专业的投放团队,要么只能买来流量,买不到活人。 而这也是小红书顺水推舟办了这么一场独立开发者大赛的原因——作为跟了全程的场外参与者,我应该有资格这么来做总结——「能找到App」和「App被发现」的双向奔赴每天都在社区里上演,才让小红书成了这个时代的国民级应用商店。 啊,不应该再叫商店了,应该叫应用集市。 说到底,这倒不是因为小红书对App相关内容有多优待——扶持当然是有的,但小红书的运营在各条赛道都有扶持动作——而是开发App这件事情,和OOTD一样,都属于生活片段的分享,可被小红书无限容纳。 应用集市、传搭集市、游记集市、八卦集市⋯⋯有人的地方,就会自然产生集市,这是无需指导的社交本能。 前面说了,AI放大了Build的能力,但在一个程序员过剩的互联网大国,Build的供给并不是卡点——或者说唯一的卡点——更稀缺的,是Sell的能力。 都说小红书能让产品出圈,这个所谓的圈到底是什么? 其实就是开发者们的能力圈,在技术社区里聊实现方案可以聊出几十页来,但挤进人流去感知用户到底想要什么,却在某种意义上违背了训练记忆,以致于「记账日记Todo」成了独立开发三件套,只有做自己也要用的产品才能确定需求。 一些开发者跟我说用多了小红书的体验,获客反而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说多了没压力,这里的沟通和他们在以前推广时强迫自己沟通是不一样的,不需要在文案措辞上抓破脑袋唯恐表达不周,就像写开发文档一样,把做的事情摊开讲完就好,用户自己会在评论区提出新的话题。 当在能力圈之外也能自处,原本的圈当然就成了画地为牢的虚无之物了。 我也看到一个独立开发者的新两件套概念,很是合理::Cursor+小红书,一个解决Build的问题,一个解决Sell的问题,合作起来天衣无缝。 过去十几年来,独立开发这个行当的韧性还挺足的,在中文互联网几无生存空间后,出海赚美金的开发者倒是越来越活跃了,但是现在小红书能够重新指明一条路,那就是在国内市场开发应用依然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未必和出海场景一样直接变现,但它把人设和产品绑定的一体化表达模式,可以涌现出更多的非标准化玩法。 小猫补光灯的开发者花叔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一直认为,他这个人的活跃,是比App更好的一款产品。 产品会过气、会下架、会出Bug,但人不会,人的想象空间,比任何产品都大,要理解集市和商店的差别,小红书没有货架,亦不存在价签,自我介绍和打招呼的勇气,才是最关键的,而这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 人成事则成,希望明年继续参加小红书的独立开发者大赛。
#小红书独立开发者大赛
#AI编程
#生产力解放
#长尾需求
#获客
#有趣App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3个月前
如何评价球技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3个月前
这些最近各种刷屏的文章段落,都是营销号们拿DeepSeek编的⋯⋯DeepSeek写这类内容的句式非常固定,而且编造数据和细节特别自信,属于用多了的人隔着八百米还是一眼就能认出来的那种。
#DeepSeek
#营销号
#编造数据
#写作风格
分享
评论 0
0
阑夕
3个月前
我以为的俄罗斯中国籍雇佣兵:富贵险中求,哪怕去当绞肉机呢,拿一天卢布是一天; 真实的俄罗斯中国籍雇佣兵:自己掏30万托关系入伍⋯⋯ 我为自己低俗的精神境界感到惭愧。
#俄罗斯
#中国籍雇佣兵
#富贵险中求
#精神境界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