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

一文看懂:带你了解经侦工作【公安机关如果通过大数据分析涉案资金】 在公安机关资金分析鉴定工作中,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需结合案件需求(如打击非法集资、电信诈骗、USDT洗钱、涉税犯罪等), 以“还原资金流向、锁定涉案主体、揭示犯罪模式” 为核心目标,常用方法可分为基础数据处理方法、关联分析方法、特征挖掘方法三大类:(鉴于安全需要进行了内容节选) 一、基础数据处理方法:保障数据“可用、可靠” 此类方法是后续分析的前提,主要解决资金数据“量大、杂乱、不完整” 的问题,确保数据符合鉴定标准(依据《公安机关资金分析鉴定工作程序规定(试行)》中“数据完整性校验、保全备份” 要求)。 (一)数据清洗与标准化 1.核心作用:去除无效数据(如重复交易记录、格式错误的账户信息)、补全关键字段(如缺失的交易时间、对手方账户名)、统一数据格式(如将不同银行的交易流水字段“交易金额 / 发生额”“付款方 / 转出方” 统一命名)。 2.应用场景:诈骗案。 (二)数据归并与去重 1.核心作用:对同一主体的关联账户(如同一嫌疑人控制的多个个人账户、空壳公司账户)进行“账户归并”,对同一笔交易的重复记录(如银行系统多传的流水)进行去重,确保分析对象 “不重复、不遗漏”。 2.应用场景:非法集资案。 (三)数据时间轴重构 1.核心作用:按“交易发生时间” 对零散的资金记录排序,构建 “账户 - 时间 - 金额” 的三维时间轴,还原资金 “从流入到流出” 的时间逻辑。 2.应用场景:电信诈骗案。 二、关联分析方法:挖掘“人、账户、资金” 的关联关系 此类方法是资金分析的核心,旨在通过数据关联,揭示“涉案人员 - 涉案账户 - 资金流向” 的隐性联系,还原犯罪网络。 (一)资金流向追踪法(链路分析) 1.核心逻辑:以“源头资金”(如受害人转账账户)或 “终点资金”(如嫌疑人取现账户)为起点,沿 “转账记录” 逐层追踪资金的流转路径,形成 “资金链路图”。 2.应用场景:洗钱案。 (二)账户关联分析(社交网络分析延伸) 1.核心逻辑:将“账户” 视为节点,“资金交易” 视为节点间的连线,构建 “账户关联网络”,通过分析网络中的 “核心节点”(交易频繁、资金量大的账户)、“密集子群”(账户间频繁互转的小团体),锁定涉案核心账户和关联人员。 2.应用场景:地下钱庄案。 (三)交易对手画像分析 1.核心逻辑:对某账户的所有交易对手进行特征提炼(如对手账户的开户地区、开户时间、行业属性、交易习惯),判断对手是否为“可疑主体”(如大量对手为异地个人账户、且无合理交易背景)。 2.应用场景:虚开增值税发票案。 三、特征挖掘方法:识别“异常交易” 与 “犯罪模式” 此类方法基于 “正常资金交易规律”,通过对比发现异常特征,进而揭示犯罪行为的典型模式,是从“数据” 到 “犯罪线索” 的关键转化。 (一)异常交易识别法 1.核心逻辑:设定“正常交易阈值”(如个人账户单日转账金额、月交易频次、夜间交易占比),超出阈值的交易即为 “异常交易”,需进一步核查。 (二)资金集中度与分散度分析 1.核心逻辑:通过计算“资金归集率”(多账户资金向少数账户集中的比例)或 “资金分散率”(少数账户资金向多账户拆分的比例),识别犯罪中的 “资金池” 或 “分赃” 行为。 2.应用场景: (1)非法集资案; (2)电信诈骗分赃。 (三)模式匹配法(基于犯罪案例库) 1.核心逻辑:基于已破获的同类案件(如“杀猪盘” 诈骗、地下钱庄洗钱),提炼典型资金交易模式(如 “受害人→第三方支付账户→多级个人账户→境外账户”),将待鉴定案件的资金数据与 “模式库” 匹配,快速定位可疑链路。 2.应用场景:“杀猪盘” 的典型模式。 四、方法应用的核心原则 公安机关资金分析鉴定中的数据分析方法,需严格遵循“合法、科学、关联” 原则: •合法性:所有数据均需来自合法委托(如办案单位提供的银行流水、第三方支付数据),分析过程符合《刑事诉讼法》及鉴定程序规定; •科学性:方法选择需匹配案件类型(如洗钱案侧重链路分析,非法集资案侧重归集率分析),避免“方法与目标脱节”; •关联性:分析结果需与案件事实关联(如某账户的异常交易需结合嫌疑人的供述、其他证据链,避免仅靠数据下结论)。 综述:以上这些方法的组合应用,最终实现“从资金数据中还原犯罪行为、锁定涉案人员、固定证据” 的鉴定目标,为打击经济犯罪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公安机关资金分析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试行)》与《公安机关资金分析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试行)》 8月14日,上海经侦对这两项办法的法条进行了逐条解读【金析为证资金分析鉴定】,但依据制度框架建设的逻辑与《公安机关资金分析鉴定工作程序规定(试行)》的对应要求,它们主要为规范资金分析鉴定机构及鉴定人的登记管理工作而设。 《公安机关资金分析鉴定工作程序规定(试行)》强调资金分析鉴定工作应当由具备相应资格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进行,并由公安部统一制发资格证书,由部省两级负责登记管理。两个《办法》内容是围绕上述机构及人员的登记、资质审验、变更、注销以及对应的监管处罚等内容制定具体的落实规则,进而保障鉴定机构规范建设与鉴定人员专业培育,支撑资金分析鉴定体系的有效运行。 总体来说,一个《规定》及两个《办法》共同推动公安机关资金分析鉴定从辅助侦查工具向法定鉴定项目转型,既助力公安经侦等警种打击资金密集型、涉众型经济犯罪等,也为整个执法司法实践提供更可靠的科学证据支撑。
德潤傳媒
1个月前
1995年12月1日,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的女儿褚映群在洛阳市看守所死亡,年仅37岁。这个消息传到褚时健耳中时,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企业家情绪崩溃。 1995年,那会儿国企改革正闹得欢呢,褚时健大佬,红塔集团的掌门人,硬是把个小地方烟厂搞成了亚洲烟草界的老大哥。可谁能想到,这时候查账的来了,搞得人心惶惶。到了8月份,褚大佬的夫人马静芬和闺女褚映群就因为“收了点不该收的东西”,被警察叔叔请到了河南洛阳的看守所“喝茶”。结果,12月1号那天,闺女褚映群在看守所里头没了,才37岁啊!这事儿一传到褚时健耳朵里,这位平时铁打的汉子,眼泪鼻涕全下来了,这对他来说,可真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大跟头。褚映群,这家伙1958年就来到了人间,1977年还跑去参加了高考,后来就在昆明开始了她的工作生涯,还生了个闺女叫任书逸。到了1995年8月,她和老妈马静芬俩人,不知道咋的就被警察叔叔请去“喝茶”了,最后还住进了洛阳市看守所的“VIP套房”。根据洛阳市公安局的小本本记录,1995年12月1日下午,看守所的哥们儿照常查房,结果发现褚映群已经“领盒饭”了。到了2015年,河南省检察院公开的司法档案里头说了,褚映群被扣了个大帽子,说她利用老爹的职权捞好处呢。 说到褚映群的老爹褚时健,那时候人家可是红塔集团的董事长,这红塔集团在中国烟草界那可是数一数二的大佬。1979年褚时健刚接手玉溪卷烟厂那会儿,年产值连1亿都不到,可到了1995年,这哥们儿愣是把年利税干到了200多亿!不过话说回来,褚时健自己一个月就拿个3000块的死工资,但没想到他一家子的命运却因为体制和权力那点事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褚时健的大律师马军,在2018年跟《中国新闻周刊》聊天时回忆说,褚老爷子一听说闺女没了,那叫一个激动,立马在12月3号自己跑到洛阳去料理后事了。他闺女褚映群走的时候,正好是严打经济犯罪那会儿,这事儿也让司法部门开始琢磨,看守所里头的心理辅导得搞起来。 到了1999年1月,褚时健被判了个无期,不过后来表现好,给减成了17年有期徒刑。2002年,老爷子糖尿病严重,就被批准回家养病了,这一养病,就在云南新平县种起了冰糖橙,还整出个名头响亮的“褚橙”,一年能卖上亿呢!他外孙女任书逸后来也加入了褚橙大业,现在是云南褚氏果业的董事,管销售的。 2019年3月5号,褚时健在玉溪驾鹤西去,享年91岁。官方发的讣告里头,头一回提到了“长女褚映群”,褚家也第一次在大家面前缅怀了她。褚映群这一走,不光是家里头的一件伤心事,简直就是那段特别历史的小缩影嘛。她这一闭眼,连铁打的褚时健大佬都在大伙儿眼前露了回软肋,让人瞅见在规矩和权力堆儿里头,小老百姓的命是怎么被悄悄翻篇儿的。 褚时健老爷子晚年那是相当的励志,又杀了个回马枪,用实际行动告诉大伙儿啥叫硬气和盼头。反观褚映群这事儿,就成了心里头一道永远好不了的疤。虽说她这辈子跟流星似的,一闪而过,但在他们家和那时代的大浪里头,可是留下了重重的脚印子。她闺女任书逸现在正忙着在褚橙这块宝地上撒欢儿呢,这活儿干得,简直就是给老妈的最佳致敬。褚家那点事儿,说起来就像是咱们中国改革大潮里的一朵小浪花,但里面讲的家庭、责任和命运,那可是杠杠滴深刻。 希望那些在时代大风大浪里扑腾的朋友们,都能被人懂,被人记住。
Daniel Fang
2个月前
(转)最高院前法官:很多无罪的都被判刑入狱了 黄应生|曾任最高法院法官 我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就当法官、办案件,判过一些投机倒把、非法经营类案件。现在回头一看,当年被判刑的企业家,如果根据现在的法律、政策,好多都不构成犯罪了。 可是,他们最宝贵的年华,是在监狱里度过的,或许有的人现在都还没有出狱,真是造孽啊! 不仅我经办的案件,看当年其他的经济犯罪案件,多少企业家是无罪的,最后却被判刑入狱了,真是悲剧啊! 这不仅是企业家的悲剧,也是全社会的悲剧。 我有时甚至想,其实不是企业家在犯罪,而是机械执法的办案人员在“犯罪”,是他们无意中将最具开拓精神、最有创新能力的创业者、企业家送进了监狱! 假如马斯克、乔布斯生在中国,他们还能有现在的成就吗?是不是也将在监狱里了却残生?大家不妨扪心想想: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每年查办、抓捕这么多企业家,以至于民间调侃“企业家不是在监狱里,就是走在监狱的路上”?! 说实话,当时年轻气盛、一身正气的我,不仅不知道自己是在“造孽”,还洋洋自得以为立了大功。现在下海创业,身份转换了,真正实现了换位思考,才知道当年的自己是多么无知、肤浅! 当然,我也可以自我安慰,这是无心之过。因为当年的法律政策就是规定这些行为可以定罪的,虽然觉得有违人性、不近情理,但本着“恶法亦法”的原则,就随大流判决有罪了。 幸好,当年能轻判的尽量都轻判了,且没有判一个企业家死刑,这是我至今还可以原谅自己的原因。但无论如何,这也是一种平庸之恶。我永远记住,自己是“作恶”过的人,余生要努力为法治进步、个案公正鼓与呼,为曾经的过错“赎罪”。 当我到最高法院以后才发现,外地同期同类不少诈骗数额更大的案件,好多都没有顶格判处无期徒刑。难怪个别当事人家属听到判决结果后,一出法庭就当面诅咒我。 分析原因,主要是自己少见多怪,没有见过大世面,或许是自己穷怕了,没有物质上富裕过,才会把钱看得太重,以为两三百万元就是天大的数字,所以才理直气壮地对被告人下了狠手! 正所谓无知者无畏,有了偏见就更加心狠。痛定思痛,我逐渐跨越学科界限,更多地涉猎史学、经济学、心理学甚至佛学方面的知识,以克服无知和偏见。 见多识广后,确实比较中正平和了。比如,对诈骗犯罪就不再有偏见,而是相当客观理性,会更加认真地倾听诈骗犯罪被告人的辩解,也会更加审慎评估被害人所遭受的损失和痛苦,在全面把握社会危害性的基础上,作出让各方都基本满意的判决。 横向对比,成熟法治国家,一般要40岁,且有丰富的律师从业经验后,才能当法官。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只有到了这个年龄,有了丰富的阅历、富足的生活、淡定的心态、足够的智慧之后,才能洞察人性、深谙法理、驾驭案件、平衡利益。 而一些法治欠发达国家,让初出校门、尚无社会经验、定力不足的穷书生承办重大刑事案件,不仅承办法官,而且司法体系,甚至整个社会都要为此承担不可预知的风险。 现在的司法改革,正在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已经遴选出来的员额法官都是专业化、精英化,且比较资深的法官,他们的地位和待遇也有了一定提高,假以时日,比如十年二十年,当法官们真正备受尊荣、衣食无忧、充满智慧、心平如水时,司法公正和权威就不再是一句口号了。 总结办案的那些年,虽然自己年轻气盛、无知偏见时办的个别案件略有遗憾,比如量刑重了一些,判的非监禁刑少了一些,但始终怀着“惩恶扬善、伸张正义”之心,没有办冤假错案,也没有以案谋私,总体表现,差强人意,自评合格!同时,也对个别案件中可能偏重的判决,向有关被告人及其家属致歉。 如今,下海创业多年,其中甘苦自知。再次呼吁全社会宽容创业者、善待企业家,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修改完善我们的体制机制、法律政策,营造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环境!如果没人创业了,企业家都躺平甚至外逃了,请问每年一千多万大学生到哪里就业? 希望法律人都具前瞻眼光、怀悲悯之心,拒绝平庸之恶,积极行动起来,改变现状、创造未来!
朱韵和
8个月前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为什么中国的经济犯罪这么严重,而一些民主国家、一些法治国家没有那么多的经济犯罪?因为我们在前期没有建立有效的制度体系以使官员们在前期不敢犯罪。 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经济犯罪?美国的官员也不少,为什么很少听说美国的官员因贪污受贿而被判处死刑?因为他们没有办法贪污受贿, 他们的政治制度中有三个因素使官员们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去工作而不敢贪污腐败。 第一个是他们的议会制度。 议会是干什么的呢?民选代表组成这样一个机构天天监控政府官员,,, 第二个是司法制度。 独立的司法制度,独立的司法体系构成了官员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巨大的震慑。,, 第三个监控手段是新闻媒体。 自由的媒体是官员们廉洁最重要的制度性的保障之一。,, 人性这个东西你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只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你就看这几年来涉案的金额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涉案官员级别越来越高。坦率地说现在不敢彻底地去追究,如果彻底追究,如果我们国家司法真变成独立了,那这个国家绝大多数官员都将面临死刑——要知道贪污受贿判处死刑的起征点很低啊,十几万就可以判死刑了,如果这样的话,恐怕计划生育也不用搞了,(笑声)几千万官员瞬间就没有了。这倒好,但是我们更应当加强制度建设,,, ---贺卫方关于官员犯罪的精彩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