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改革派
关注
纽约时报-袁莉
4周前
习近平为何没有成为他父亲那样的改革派?
中国问题专家唐志学在习仲勋传《党的利益在第一位》中探讨了这一问题。书中揭示了中共运作的深层机制,以及塑造习近平执政风格和权力观念的人类苦难。
#习近平
#改革派
#中国政治
#父亲
#政治理念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5月16日晚间的常委会 赵紫阳在16日晚间与戈尔巴乔夫会晤之后,紧接着又在中南海开了一次常委会。说实话,这次会议不太重要,但俺也简单聊聊。从中可以看出——对立双方(改革派 VS 保守派)之间的矛盾冲突。 在会上,双方再次围绕“426社论”的定性展开激烈争论,互不相让。以下是杨继绳所著的《中 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一书的记载: 5月16日晚的常委会上,赵紫阳再次提出“4·26”社论要有个说法,他认为这个社论对学生运动定性不恰当,要改。 赵紫阳说:“虽然我没有看这个社论,但我可以承担责任。”他说,“4·26”社论的定性要改,但无论如何不能涉及小平。小平只要说一句话就行:“现在看来学生的问题并不像原来说的那么严重。”剩下的工作由我们来做。 李鹏说,让你承担责任,没有那个必要,这不是政治家的态度。 姚依林和李鹏态度一样。 李说,“4·26”社论是邓的讲话。 赵说,不是,是常委会定的调,向邓汇报后才有这个讲话。 李说,你在朝鲜回的电报中说同意制止动乱。 赵说,动乱这个词是中性的。问题不是出在动乱上,而是出在“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定性上。而这个定性是常委作的。 这次会不欢而散。 16日晚间的常委会,一直开到次日凌晨才结束。唯一达成共识的是——在17日以政治局常委的名义发表一封公开信。但即使对这封公开信的措辞细节,双方也爆发争吵。以下摘自《改革历程——赵紫阳回忆录》一书,引文中的小括号是俺加注滴。 5月16日夜,在会见戈尔巴乔夫后,我召开常委会议,讨论发表以五位常委的名义劝说学生停止绝食的公开讲话(公开信)。 讲话稿中有“学生的这种爱国热情是可贵的,党中央和国务院是肯定的”这句话,遭到李鹏的反对。他说:“说可贵就可以了,还要什么肯定?” 杨尚昆说:“学生反腐败,可以说肯定”。 我当时对李鹏这个说法很反感,所以我就说:“既然说他们的爱国热情是可贵的,为什么不能肯定?如果这句话也不说,就等于什么话也没有说!那发这个公开讲话还有什么意义?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使讲话(公开信)能够缓解学生的情绪,不要老在字眼上计较。” 多数常委都主张保留这句话,结果算勉强通过了。 ---编程随想:5月17日,“戒严令”出笼的经过
#常委会
#赵紫阳
#戈尔巴乔夫
#中南海
#改革派
#保守派
#426社论
#政治斗争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政治局的批胡“生活会” 朝中的保守派得知老胡要倒台,欢呼雀跃。他们精心准备了一个专门针对老胡的“生活会”,其目的是:不光要让老胡下台,还要把他的名声搞臭。因此,朝廷中的保守派事先都进行了充分准备,写了很长的发言稿,罗织了种种罪名;而朝廷中的改革派(比如习仲勋),很多都不知情,直到会 议前一天才被通知去开会。 在元旦过后的1月10日到1月15日,中央政治局的部分委员和中顾委的几个老家伙,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了针对胡耀邦的“生活会”。老邓大概是考虑到他和老胡长期的私交,拉不下面子,没有参与此会。陈云和李先念,不知何故也未参加。最终由另一个元老薄一波主持会议。 前面的帖子俺介绍过,老胡这个人比较耿直。因此,他没有想到保守派会玩花样。生活会的第一天,他按照安排,首先做了自我检讨,并提出辞职。他的发言一结束,那几个准备很充分的保守派元老,就纷纷站出来,声讨胡耀邦的种种罪行。声讨最起劲的,当属保守派的干将邓力群,唾沫横飞地讲了5、6个小时。 保守派针对老胡罗织的罪名,主要是政治立场问题,包括:没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没有强调“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在政治立场方面,不光保守派同老胡有分歧,老邓作为改革派的头头,同老胡也是有分歧的。俺在之前的《胡废帝是如何失宠的》有专门介绍。显然,政治立场问题是废黜皇上的主要依据。 除了政治立场这个主要罪名,还有其它一些捕风捉影的事,也被拿到台面上来说。比如老胡长期主持团中央的工作,自然会提拔很多年轻干部。(俺写这篇博文的时候)当今皇上是胡面瘫,当朝宰相是温影帝,这俩都曾被老胡提拔过。于是保守派就以此为罪名,说他“提拔亲信、组织小团体、搞小帮派...”还有其它一些子虚乌有的罪名,俺就不一一列举啦。 长达6天的生活会,对胡耀邦的精神打击非常大。据说某次散会后,老胡在怀仁堂门口大哭了一场,这是从未有过的。可见他内心的痛苦和委屈。这种精神上的压抑,想必持续了很长时间,并最终导致老胡过早去世。 ---编程随想:胡耀邦被废的经过
#政治局
#批斗
#保守派
#改革派
#胡耀邦下台
分享
评论 0
0
Ignatius Lee
2个月前
Substack更新: “改革开放为什麽会失败”系列读书笔记《府院之争与改革派内讧》 本文主要讲1980年代胡耀邦、赵紫阳、万里等改革派内部失和的问题。改革派内部失和不仅是互相削弱,还暴露出改革派自身的软弱性。 地址:
#改革开放
#改革派
#内部失和
#中国政治
#胡耀邦
#赵紫阳
#万里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