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

WY
4天前
优秀产品经理这件事是很难说的,即便过往成功过,下一次也未必行。有些人都出过书了,但之后似乎也没搞出大名堂来。 在前司的时候我们研究院出过不少产品,但我不算一线产品经理出身,我不认为我对产品的理解约等于零,但也不觉得自己懂多少,在自己做成功之前。 相对来说,张小龙确实是比较佩服的,不仅是因为微信能从最开始的发个语音经历摇一摇、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做到现在这个大格局,还因为当年张小龙带团队做QQ邮箱的时候给我们带来极大压力。他的战斗力是真的强,这里也包括他在腾讯内部争取资源的战斗力。 大家讨论的时候比较关注细节的体验,但我认为优秀产品经理的优秀更多的来自于他的格局和架构能力。刚已经说了张小龙的例子,我认为乔布斯的大成也是因为他从iTunes到iPod、iPhone、App Store、iPad、iCloud等几个重大的战略或者架构。 如果说细节体验的话,Mac也有不少可以吐槽的地方,比如为什么连个Ctrl + X都没有,为什么装软件不能双击一下,还得拖到Application。但这不影响Mac的销量。 我没有资格,也没有精力去评价别人哪里做的不好,有精力学习到别人哪里做得好就不错了。因为好的是少数,不好的或不知道好不好的是多数,学习到一个好的就是学到了,避免了一个不好的可能还是会掉到另一个不好的里面去。
感觉张小龙很好拿捏了人性: 1、觉得编辑器不好用的,大概率是资深用户,往往已经在公众号获得粉丝、收益等正反馈。有了正反馈,编辑器难用点,也不会离开的。 2、大部分用户,在接触公众号编辑器之前,大概率只用过 Office Word。这种情况下,公众号的编辑器很简单,用户一看就能上手去用,已经很不错了。 3、至于 Markdown 这种源自程序员的用法,程序员自有办法去搞定,也就不是问题了。 从微信的大多用户视角看,一切都是合理的。张小龙也确实是洞悉用户人性 + 简单做产品的神。 同样的,飞书文档也非常有意思: 1、我一度非常不喜欢飞书文档。在字节内部,也有大量文档,只会 List 套 List,整篇文档,只有 bullets,排版像面条一样。 2、后来我意识到,飞书是服务先进团队的,先进团队里大都是先进个体。先进个体真的很喜欢各种列表,以及划词评论等功能。 3、然后我推荐飞书文档给一个非互联圈的朋友用,他用了半天,吐槽:飞书文档怎么连上传图片功能都没有。我告诉了他窍门,他知道后直说太难用了。 可从飞书文档的目标人群来看,飞书文档是真好用。 同样的,Notion 也是门槛超级高。我一度怀疑,只有程序员才会用 Notion。 还有最漂亮的 Craft,我自己非常喜欢。但其实,我知道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切换 Craft 的阅读和编辑状态。 都是一个个只为目标用户服务的产品,没对没错。真正服务大众的产品,我只看到过 Apple Notes。 最后回到要讨论的点:微信是服务大众的产品,但公众号编辑器明显不是服务大众的产品,可张小龙觉得公众号编辑器应该服务大众,这是张小龙的“贪”和“痴”,特别糟糕。
宝玉
5天前
1. 它编辑器本身就是上个时代的,排版功能很少,大标题小标题都没有,只有字号颜色加粗,这就意味着要借助外部编辑器去排版 2. Markdown是好用的,但它就是不支持 3. 发出去几乎都不能修改,让你修改一次还限制字数,把所有用户都当坏人防着 4. 外部文本复制进去,图片很可能下载不了,然后就要一个个手动上传 5. 复制粘贴浏览器的图片,不是直接粘贴图片,是通过图片的URL,比如 X 上的图片,就不能直接粘贴到编辑器,必须下载到本地,然后手动上传,一篇文章十几张图片,要花多少时间上传,请问哪个平台是这样的? 6. 一堆人洗地说做这么难用是为了生态? 做生态要把自己作难用么,飞书文档、Google Docs 本身编辑器就很好用都可以支持外部插件,直接编辑器就可以用插件,生态也很好 做生态好歹开放API吧,这样我自己也可以写插件,但是支持API发布吗? 7.正文插入视频要单独先去上传视频,每一条视频都要繁琐的流程,弹出一堆窗口 8. gif 图片超过多少帧就不能上传了,你就不能像X一样转个mp4吗? 9. 为什么一定要封面图? 10. 图文本来挺简单的,但也不让你粘贴图片,非得要你下载图片再上传,字数还要限制1000,微博都5000了吧 这么多够了吗?! 张小龙自己也不算算,这些事情浪费了多少创作者的时间,这不是犯罪吗?!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吐槽微信公众号难用,他们有改过有听吗?反而到处透露出一种我在你头上拉屎你不得不吃的得意劲:“我不改咋滴?你爱用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