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学生绝食
关注
朱韵和
1个月前
1989年5月19日,绝食的学生抗议者在停在天安门广场的公交车顶上。 Catherine Henriette/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六四事件35周年:对话、镇压与未竟的追问· 228 条信息
#天安门抗议
#1989年
#学生绝食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1个月前
赵紫阳亲临广场,一再劝学生们赶快结束绝食。可惜广场上的学生没有给出正面回应。如果在当时,学生立刻宣布停止绝食,后面的事就会大不一样。。。。
#赵紫阳
#广场事件
#学生绝食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见面摊牌 5月18日下午,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人民大会堂与学生代表见面。当时是北师大三年级学生的程真,作为绝食团的代表,参加了这次谈话。 程真回忆说,当时学生先在大会堂坐下等李鹏。由于绝食了几天身体很虚,她在统战部工作人员搀扶下去洗手间,在走廊里碰上了刚进门的李鹏一行。 “统战部的 工作人员就介绍说,总理,这位就是绝食团的代表。李鹏就问我的名字,我说我叫程真。他说,哪个程啊?我说,就是民主化进程的‘程’、新闻要说真话的那个‘真’。我的本意是想用幽默的口吻调节一下当时的气氛。但想不到李鹏的脸一下子就拉下来了,一句话没有,转身就走。” 等到坐下来谈时,更是话不投机,双方不欢而散。 但是,中国老百姓却通过中央电视台实况转播,看到了中共建政后绝无仅有的一个画面。 国务院总理李鹏与时年21岁的北师大学生吾尔开希有这样的交锋: 李鹏:如果我们今天一味的要在这个问题上(4.26社论的“动乱”定性)纠缠,我认为是不合适的、是不理智的。 吾尔开希:纠缠的不是我们这些学生代表。我没有必要再把我一开始说过的话再重复一遍,但好像一些领导同志还没有明白,我愿意再重复一遍:现在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是说服我们在座的这些人,而是怎么让他们(广场学生)离开。他们离开的条件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只有这一种可能性,这是客观现实。我们只要还有一个人不离开,还在绝食,就很难保证其他所有的人离开。 吾尔开希后来回忆他当时的感觉是,政府已经摊牌了: “大会堂见面是先放出来这样一个明确的政治信号:我们要镇压了。我们这些学生骨干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我记得我和王丹曾探讨过,如果坐牢的话,他会被判多少年,我会被判多少年。” ---25周年特辑:六四始末之二——绝食博弈 BBC中文网
#李鹏
#八九学运
#学生绝食
#北京师范大学
#人民大会堂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1989年成都镇压──一个被遗忘的天安门事件(组图) 世界媒体捕捉到了1989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那场抗议和镇压。但在中国各地也发生了类似的抗议。北京的学生绝食数日后,在四川成都,学生们开始在天府广场绝食。 NPR长期在中国的记者Louisa Lim说,中国政府这25年来在竭尽所能要抹去人们对这场抗议 的记忆。在Lim出版的新书《失忆的人民共和国》中,讲述了1989年如何改变了中国,及中国在其官方版本中如何改写在1989年发生的事。她的故事,包括调查了在西南城市成都一个被人们遗忘的镇压。在Lim报导之前,成都的镇压从未被报导过。 在成都,Lim见到了现在70多岁的唐德英(音)(图2)。 1989年6月4日,当戒严部队在北京对平民开火时,这场暴力立即被广播到全世界家庭的客厅里。然而,用了25年,在成都发生的致命事件的细节才浮出水面。正是该事件夺去了唐德英17岁儿子的生命。 25年来,唐德英活着只为一个目标:要将造成她儿子周国聪(音)死亡的人绳之以法并寻求赔偿。她的儿子在1989年的成都镇压后失踪了,后来在警方的拘押中被殴打致死,警方后来给了她一张照片,显示了他被打得变形的尸体。 她坚定地告诉Lim:“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就是这句简单的话语让Lim横跨三大洲找寻证据线索,包括目击者的描述、老照片、痛苦的日记、美国的外交电报和中国政府官方版本对事件的记录。这些不同的线索交织在一起,展示了成都这出几乎被遗忘的悲剧。 1989年6月4日在成都的天府广场,警方最初用催泪弹和眩晕手榴弹来对付示威者,试图驱散拥挤的人群。(图3) 在成都的抗议活动几乎是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对应。1989年4月15日,学生们悼念因突发心脏病去世的改革派领导人胡耀邦。随着5月中旬的开始绝食,很快演变成了大规模抗议活动。 学生们占领了成都的天府广场,在100英尺高的毛泽东雕像下露营,并自豪地宣称这是一个“小天安门”。6月4日上午,警方最初将抗议者清出天府广场的行动还相对平静。 但当听到在北京军队朝手无寸铁的平民开火的消息后,成都市民又一次走上街头。这一次,他们知道危险,他们携带横幅声讨“六四屠杀”及带有哀悼标语的花圈,上面写着“我们不惧怕死亡”。 不久,警方就动用了催泪瓦斯,天府广场上爆发了激战。抗议者们向警察投掷铺路的石块,警方用警棍殴打示威者。 1989年6月4日,当局派出武警对天府广场清场,警方和愤怒的人群发生了激战。(图4) 在附近的一间医疗诊所里,地板上躺着一排排警察暴力下流血的受害者。住在成都的美国人Kim Nygaard回忆说,他们恳求她“告诉全世界!告诉全世界!”长凳上坐着一排患者,他们的头骨破裂,裹着绷带,衬衫的衣领附近沾满了血迹。Nygaard的证据显示,警方的战略是针对示威者的头部。据当地政府的官方陈述,当天有8人被打死,其中包括两名学生,并称这场战斗令1800人受伤,其中1100人是警察,大多是轻伤。但美国的外交官员当时告诉《纽约时报》,他们相信当天有多达100名重伤者被抬出天府广场。抗议活动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晚上,在6月5日晚进入6月6日时,一群人闯进了成都的锦江宾馆。在那里,在国外客人们的注视下,发生了成都镇压最残酷的场景。安全部队抵达后,在宾馆的庭院内抓捕了数十名示威者。一名要求匿名的西方游客在电子邮件里描述说,她从5楼的阳台看下去,看到大约25人跪在庭院里。他们的头被推到面部朝地,双手被捆在背后。那些看守围着他们转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接到命令了。这时,“那些穿着白衬衣黑裤子的男子们走过去,用铁棒砸那些在地上的脑袋”。这一残酷的场景令她跑进卫生间里呕吐起来。几天后,她逃离了中国,并告诉一家《斯堪的纳维亚》的报纸说“他们杀了他们,一个接一个,此时其余的人仍在求饶”。 十几名最初在美国总领事馆住处避难的西方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当宣布事态已得到控制,一些人返回宾馆时,一些人看到了一些发生的事。那天清早,Nygaard回到宾馆,看到院子里堆着象一个个沙袋一样的东西。当她还在揣测这是用来做什么的时候,突然发现“沙袋”动了一下,寒意爬上她的脊梁,她惊恐地意识到那些沙袋其实是面部朝地横在地上的人,他们的双手被捆在背后。她对Lim说,“我记得很清楚,因为我在想,‘噢,我的天啊,他们那么做时在折断他们的胳膊。’”最终,开来了两辆卡车。对那一刻Nygaard记得清清楚楚:“他们把这些身体堆上卡车。我们就觉得,这样子没人能活下来。被压在最底下的人可能会被窒息而死。他们抓起他们就象提沙包一样,象扔垃圾一样扔上卡车的后面。”五个单独的证人描述了同样的场景,美国的外交电报中也提到这个。目击者们估计,他们看到30到100具尸体被扔上了卡车。当地政府并不避讳拘捕事件。《成都暴乱始末》这本中文书记述了该事件的官方版本。书中称,在锦江宾馆有“70名暴徒”被抓。对于那些被拘捕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有的话——有多少人死亡,这无从得知。成都的抗议立即被当局贴上“政治风波”的标签,与北京的相提并论,并污蔑抗议者是“暴徒”。立即改写历史是要地毯式地让国民对1989年事件“失忆”的第一步。25年来,唐德英因为拒绝遗忘而一直遭到惩罚。6月6日那天,她的儿子骑自行车回家时被拘捕,从此消失在警方的拘押中。另一名被关押的人告诉她说,她儿子是被打死的。为了要求当局解释儿子的死因,她曾5次到北京上访。每一次她都被截住,送回成都。她遭到警方的拘捕、殴打、监视,并两次被关进铁笼子里。但她的倔强终于为她在2000年获得了一张她儿子尸体的照片,这证实了那痛苦的信息——他是怎么死的。血凝结在他的鼻孔周围和嘴巴的一侧。鼻子上有一大块瘀伤,面部看上去肿胀变形。他的一只眼睛微微睁开。当她看到这张照片时就晕了过去。在死亡中,她儿子仍在看着她。2006年,她接受了近9000美元的困难补助,成为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因为与1989事件相关政府给出的补助。当局希望她停止活动,但是她没有。她说,那些责任人仍须认罪。 1989年6月4日,一名受重伤的男子被抬进成都一家医院,目击者形容了警察的暴行。人们仅仅因为出现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就被毒打昏迷。 二十几年前在成都发生的事,其重要性足以让当地政府继续投入金钱和人力来钳制唐德英。她的遭遇展示了中共政府对于自己最近的历史是多么的惧怕。二十几年前,政府用枪支和警棍镇压自己的人民。现在,它在部署更复杂的工具来控制人民,通过媒体审查制度及篡改自己的历史来打造爱国主义和民族认同感。虽然无可否认中国的国民变得越来越富有,比天安门事件后要更自由,但唐德英的经验表明这种自由是有限的,仅仅是要留住记忆都被视为威胁到社会稳定。在成都发生了什么很重要,因为它显示了中共政府的成功:不仅仅是控制人民,而且控制着他们的记忆。在当今的中国,记忆已成为了一种政治工具。
#成都镇压
#天安门事件
#1989年抗议
#学生绝食
#中国政府
#记忆抹去
分享
评论 0
0
吴仁华
10年前
89年5月18日住院治疗的绝食学生已达3504人次,其中32人病情严重。官方仍对学生的要求置之不理。北京持续第二天百万人游行声援学生,场面壮观。#图说八九六四 http://t.co/hXKaVqp1uv
六四事件35周年:对话、镇压与未竟的追问· 228 条信息
#八九六四
#学生绝食
#北京游行
分享
评论 0
0
吴仁华
10年前
89年5月18日学生绝食请愿第6天,官方仍对学生的要求置之不理,并积极调兵准备镇压。北京持续第二天各界百万人游行声援绝食学生。#图说八九六四 http://t.co/z1cGs7tnP6
#八九民运
#天安门事件
#学生绝食
#六四事件
#北京游行
分享
评论 0
0
吴仁华
10年前
89年5月13日北京高校学生在天安门广场绝食请愿,要求:1、摘掉动乱帽子;2、平等对话。这是一个重大转折,各界开始游行声援,学生运动转变为全民运动。最初绝食的有八百多学生,两天后增加到3144人。#图说八九六四 http://t.co/XfoQe7XIYt
六四事件35周年:对话、镇压与未竟的追问· 228 条信息
#天安门广场
#学生绝食
#八九六四
#历史事件
#全民运动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