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AI辅助学习
关注
宝玉
2周前
看到这条留言有感而发随手写了一点:为什么依赖“自驱”的学习这么难坚持? 答案很简单:你没有获得持续的正反馈。 所有依赖自驱的学习,想要有效果,都离不开两个核心引擎:正反馈和学习循环。 🆙 引擎一:正反馈(提供动力的“燃料”) 正反馈,就是那些能让你“爽”到的点,是你坚持下去的核心动力。 比如说: - 你写下 "Hello World",代码真的运行输出了。 - 你写的一个小脚本,真的帮你节省了半小时的重复劳动。 - 你做的小软件,真的帮朋友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这些,都是价值千金的正反馈。 相反,什么是负反馈? 比如说: - 花了一整天搭环境,最后还是跑不起来。 - 花了一个通宵调试,Bug 还是没找到。 - 精心写了很久的软件,压根没人用。 人是无法靠意志力对抗持续的负反馈的。 一直得不到正反馈,放弃才是最符合人性的选择。 ♻️ 引擎二:学习循环(内化技能的“发动机”) 光有“爽感”还不够,那可能只是短暂的兴奋。想真正“学会”,你需要一个能不断运转的发动机,一个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真正技能的完整闭环。 拿学习编程来说,这个循环至少包含这三步: 1. 学习理论知识(学) 这是基础。通过看书、视频、课程,学习算法、数据结构、设计模式等。这是你的“弹药库”。 2. 动手实践(练) 这是最最最重要的部分。你必须去写代码、编译、运行、调试、修复错误,才能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为什么现在都强调“干中学”?因为你看再多游泳视频,不下水,你永远学不会游泳。 很多人学不好编程,不是因为理论不懂,而是因为练得太少。 3. 解决真实问题(思) “练”一定会遇到问题。新手和高手的区别,就在于此。 你必须经历分析问题 -> 尝试解决 -> 撞墙 -> 查资料 -> 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人,只有在解决问题的挣扎中,才能真正积累经验,掌握知识。 请注意:这一步,是 AI 无法替代的。 AI 可以帮你写出代码,但它无法帮你体验那个“从卡住到豁然开朗”的完整思考过程。这个经验,必须你自己去赚取。 那些所谓的高手,不过就是这个循环跑得多了,积累了海量的“问题-解决方案”范式,仅此而已。 关键:让“循环”产生“反馈” 现在我们把两个引擎连起来: > “学习循环”是产生“正反馈”的最佳途径。 当你完整地跑完一次循环(比如,学了一个新框架,动手做出了个小功能,并解决了所有Bug),你获得的正反馈是巨大的! 这种“我能行”的成就感,会给你充足的“燃料”,让你兴奋地开启下一次循环。 如何打造你自己的“正反馈学习循环”? 场景一:“简单模式”(在企业中) 在企业里有个巨大的好处:你不需要自己找循环,公司会“喂”给你。 - 接任务(识别问题) - 了解需求(学习理论) - 动手开发(动手实践) - 联调测试(解决问题) - 上线发布(获得正反馈:任务完成/用户使用) 而且,你身边有同事和导师。遇到问题,总有人帮你。如果你的 Leader 水平很高,能“刚刚好”给你安排那些“跳一跳才够得着”的活,你的成长会快到飞起。 场景二:“困难模式”(独自摸索) 如果你是一个人学习,情况会难很多,你必须刻意为自己设计这个循环。这里有几个关键建议: 1. 从 Side Project 开始,而且必须“小” 不要一上来就想做“一个 ChatGPT”。你的目标是快速获得正反馈。 - 一个自动签到的脚本。 - 一个批量处理图片的小工具。 - 一个帮你管理书单的简单网站。 谨记:先去发现你或朋友身边的“真实需求”再动手,成功率最高。 2. 把 AI 当“领航员”,别当“代驾” AI 是革命性的工具,但它很容易中断你的学习循环。 ❌错误用法(代驾): “帮我写一个xxx功能的代码。” -> 你只是复制粘贴,错过了“实践”和“解决问题”的环节。 ✅正确用法(领航员): “我遇到了xx错误,可能是什么原因?” “我想实现xx功能,有哪几种方案对比?” 如果你只是让 AI 帮你完成,你永远无法真正掌握知识,循环没有跑通。 3. 用“费曼学习法”倒逼理论输入 很多人“干中学”久了,会变成“野路子”,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快会遇到瓶颈。 怎么办?用“教”来倒逼“学”。 把你项目中的思考、遇到的坑、解决方案,记录下来,尝试分享出去(写博客、做分享)。为了能给别人“讲明白”,你就必须去补习那些背后的理论知识,确保自己真的懂了。 这,就是最高效的理论学习方式之一。 4. 别闷头造车,去社区“求助”和“帮助” 一个人学习,最怕卡在一个问题上几天都出不来,负反馈爆棚。 AI 能解决一部分,但很多复杂或特定领域的问题,还得靠人。 我们这一代程序员成长时,都泡在 CSDN 论坛、Stack Overflow、知乎里。当你在社区里提问,得到解答,是正反馈;当你用你的经验去解答别人的问题,更是强烈的正反馈。 真正的成长,从来不发生在看视频或者让 AI 写代码的舒适区里,而是来自“学习 -> 实践 -> 解决问题”这个完整、甚至有些痛苦的循环。 可以从一个身边的小问题开始:动手去解决它,积累经验,获取正反馈!
#自驱学习
#正反馈
#学习循环
#AI辅助学习
#解决问题
分享
评论 0
0
Frank Wang 玉伯
2周前
YouMind 0.5 有三大产品特性: 1、资料收集整理:通过 Chrome 插件和 iOS 应用,可以便捷剪藏、搜索、上传各种资料。无论是网页、播客、视频还是文件,都可以通过 Pick 功能一键 Highlight 或添加笔记。 2、AI 辅助学习:随时可调用 GPT、Gemini、Claude 等一流模型,进行问答,或进一步搜索更多资料。还有社区提供的大量 Shortcuts,可快速调用各种 AI 能力。 3、有人味的创作:在 YouMind 里,不仅支持一键生成文档,更支持的是,结合你在学习过程中的 Highlight、笔记等记录,产出属于你的最终作品。作品可以是文档,也将支持播客,还有正在研发中的视频。 YouMind 期待能与你一起,大胆创作,不止于学。
#YouMind
#AI辅助学习
#资料收集整理
#创作工具
#知识管理
分享
评论 0
0
澳洲护士卡子弟
3周前
我在高中的时候,某一次做题的时候,发现,哎哟,sin函数怎么有点像幂函数?然后我就设计了几个幂函数去逼近sin函数,最后以失败告终,后来读了大学才发现,哦,泰勒公式是吧? 所以可以想象,ai时代,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必然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高中数学
#sin函数
#幂函数
#泰勒公式
#AI辅助学习
分享
评论 0
0
Y11
1个月前
在未来十年,想要快速成长、抓住机遇,最核心的能力或许不是你已有的知识储备,而是持续学习的能力。 就像在快速变化的森林里穿行,跑得快不如看得清、学得快,能不断适应新环境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首先,得找到自己的“学习密码”——也就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有人喜欢边听边学,开车时听书、看纪录片能记住更多;有人看文字更专注,书本和文章能让他们理清逻辑;还有人动手做过一遍,才会真正理解,比如学编程时写几行代码,比单纯看教程更有效。 就像不同的食材要不同的烹饪方法,学习也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火候”,这样才能把知识“消化”得更好。 其次,要学会“借工具”。 现在的AI就像一个贴心的学习助手,它能把复杂的知识变成你喜欢的形式。 比如一本厚厚的专业书,你不喜欢看文字,AI可以帮你转换成音频,让你在通勤时“听”懂;如果是历史知识,它能做成互动问答,像玩游戏一样帮你记住重要的时间和事件;如果是技能类知识,比如怎么用新软件,AI还能生成步骤清晰的操作指南,连截图和动画都有。善用这些工具,就像给学习装上“加速器”,让知识以更轻松的方式进入你的大脑。 但光“学”还不够,关键是“用”。就像学游泳,光看教程、在岸上比划,永远也游不起来。学了新东西,要立刻找机会用起来:学了沟通技巧,就试着在团队会议上更清晰地表达;学了时间管理方法,就马上调整自己的日程表。哪怕只是在小事上用一次,比如用新学的方法整理办公桌,也能帮你加深理解,发现哪里没掌握好,再回去针对性地学。 最后,学习是个“循环”,不是一次性的事。今天学会的东西,过一周可能就忘了大半,这很正常。所以要不断重复:看完一个知识点,过几天回顾一遍;用了新方法遇到问题,再查资料解决;遇到新挑战时,想想之前学的哪些知识能用上。就像种一棵树,需要浇水、施肥、修剪,学习也是这样,不断重复、不断实践,才能让知识真正长在自己身上,成为能力。 说到底,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练出来的。找到自己的节奏,用好身边的工具,大胆去尝试、去应用,然后在这个循环里不断迭代。当你能比别人学得更快、用得更活,机会自然会向你走来。未来十年,谁能把学习变成习惯,谁就能在变化中始终站在前面。
#持续学习
#AI辅助学习
#知识应用
#学习方法
#适应变化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1个月前
如果说有什么最值得付费购买的知识或者技能,应该是:可以学会任何事物的能力 元认知能力、元学习能力 只需要和 AI 聊个半小时,就可以入门任何领域的能力 (只是这样的产品,在商业上很难成立) 曾经的,上学 18 年然后再去找工作,这个只适合静态的社会,不适合动态的社会 18 年后最热门的那个工种,现在还不存在于地球上,你上学有啥用 一个大四学生,7 月份大学毕业,某大公司 8 月份发布一个王炸产品,然后这个大学生 9 月份就失业了 只有可随时迁移到另外一个工作、另外一个行业的元能力才有价值 「我是 xx 专业的」、「我本科是学 xxx 的」这种表述以后会出现在喜剧电影里,被下一个时代的人当笑话讲
#元认知能力
#元学习能力
#快速学习
#AI辅助学习
#未来职业
分享
评论 0
0
DN-Samuel 🧑💻
1个月前
现在大学应该这样, 所有课上来就考试, 可以用AI, 通过了就不用再上了
#大学教育
#AI辅助学习
#考试改革
#自主学习
#通过制
分享
评论 0
0
LinearUncle
3个月前
AI写代码容易,看懂它写的却难。 拿AI当学习助手也一样:有工具不等于学得会。 线性代数的课本汗牛充栋,真学进去的没几个。 所以,怎么用AI带人学,是一门手艺。 这手艺,我看得跟文科大佬学。
#AI学习
#代码理解难度
#线性代数学习
#AI辅助学习
#文科学习方法
分享
评论 0
0
LinearUncle
3个月前
生活在了最好时代,有了AI的协助,学习和记忆越来越便捷。 vibe coding了一个db storage engine, 目的是尽量搞懂bplus tree如何存储db数据,数据结构不复杂,但是如何存储到文件系统,反向如何加载到内存一直没彻底搞清楚。 另外又vibe coding了数据结构可视化。
#AI辅助学习
#B+树存储
#数据结构可视化
#Vibe Coding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卫斯理
3个月前
都在聊自学计算机编程,其实我也是自学的 最早是学习C++编程语言入行的,后面才去做iOS开发,个人觉得计算机编程根本就不需要老师教 需要的只是时间,现在有AI学起来就更快了 但是 现在学计算机编程是无法享受到红利的,这点要明确 老鸟都找不到工作,你自学的新手还想找到高薪的工作嘛? 对此我很怀疑 如果是玩一玩,还是可以的,作为职业,我并不赞成哈 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意见
#AI编程:自学or科班?新旧码农之争· 151 条信息
#自学编程
#C++
#iOS开发
#就业难
#AI辅助学习
分享
评论 0
0
Dash
3个月前
额… 计算机自学不是理所应当的吗?早在 25 年前,搜索引擎都还非常早期的年代,我就自学了前后端,服务器运维数据库优化等等等,靠这些创立了 VeryCD,修改编译了自己的 eMule 版本。 不止我,当年的大部分同行,加入公司的大部分同事,都是靠自学的。今天他们很多都成为了成功的创业者,和各个公司内的核心高管。 今天有了 AI,全世界最博学、最勤奋、态度最好的老师就在身边。自学起来比25年前简单太多了!连我都膨胀了,又重新开始学编程了😅
#AI编程:自学or科班?新旧码农之争· 151 条信息
#计算机自学
#VeryCD
#eMule
#AI辅助学习
#编程
分享
评论 0
0
Susan STEM
4个月前
前段时间我推理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尤其是对 Ty 兄这类深度探索者来说。 我完全认同他的感受:当外界无回应时,就转向内在。但还有一点更关键—— 只要结构是对的,就一定会有回应。 哪怕曲高和寡,哪怕延迟反馈,真正结构对称的人一定能感知到。 至于那些说“看不懂”的? 说实话,我一直很疑惑——你看不懂,是你的问题,怎么就成了我的问题了? 看不懂就多学一点,这年头还有 AI 可以帮你拆解。 如果你还是看不懂,那就是结构不同构;如果你根本不愿学,那连成为潜在同构者的机会都没有,那就更无所谓了。 我的内容不是为了谁“能看懂”而写,而是为了寻找结构同频者而发。
#结构同频
#深度探索
#内在探索
#结构对称
#AI辅助学习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7个月前
凯恩要参加英文辩论赛,在录英文陈述。我用AI在帮他提高,方法如下:1)用Claude 3.7把英文稿所有需要重读的地方强调出来,这是中国孩子说英文的主要问题之一。2)用迅飞文书听写他的英文读音,一旦AI识别错了,他就得改到AI能准确识别。这样1个小时下来,水平提升很大。
#凯恩
#英文辩论赛
#AI辅助学习
#英语发音
#语言学习技术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