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已晚,巨变将至》 --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最新文章 有些人认为随着更多谈判的进行以及对关税结构如何合理运作的深入思考,关税扰动将会平息。 然而,我现在听到越来越多不得不处理这些问题的人说,现在已经为时已晚。 例如,许多对美国的出口商和从与美国有贸易往来的其他国家的进口商表示,他们必须大幅减少与美国的往来,认识到无论关税如何变化,这些问题都不会消失,与美国的相互依赖性急剧减少是必须规划的现实。 最明显的是,在中国的美国生产商和投资者、与美国人打交道的中国生产商和中国投资者、与中国人打交道的美国生产商和在美国的投资者,以及与美国人打交道的中国生产商和在美国的投资者,现在都必须制定替代计划,无论下一轮贸易谈判如何。 虽然这种需要最小化美中相互依赖性并担忧冲突的观点现在已被广泛认可,但这种观点现在正被大多数国家的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些人正在处理与美国的贸易关系、资本市场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和军事关系的大多数问题。 尽管尚未完全实现,但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成品消费国和最大的债务资产生产国为其过度消费提供资金的角色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假设一个人可以向美国销售和借贷,并通过他们持有的美国债务获得硬通货(即未贬值)美元的偿还是天真的想法,所以必须制定其他计划。 更简单地说,巨大的贸易和资本不平衡正在创造不可持续的条件和被切断的重大风险,因此它们必须下降——即,过度不平衡 + 去全球化 = 更小的贸易和资本不平衡。 更广泛地说,根据我的许多指标,我所说的是: 1) 由于可以轻易看到和衡量的不可持续的不良基本面,我们正处于货币秩序、国内政治和国际世界秩序崩溃的边缘, 2) 导致这些不断增加的混乱的事件进程类似于历史上多次发生的进程,所以这看起来像是关于货币、国内政治和社会以及国际地缘政治秩序如何变化的古老故事的当代版本, 3) 越来越多的风险是,美国强加这些挑战来应对,将越来越被一个适应与美国分离并在美国周围创建新突触的国家世界所绕过, 而且 4) 如果这些情况以最佳方式管理,结果将比以最糟糕的方式管理要好得多 在我看来,最好的方法是冷静、分析性和协调的工程和实施,将不平衡和自给自足的需求视为共同的挑战,以产生需要发生的"美丽"去杠杆化和再平衡。 例如,正如我在新书《国家如何破产:大周期》中解释的那样,有一个"三部分、百分之三的解决方案"来处理美国政府债务问题,这将比我们似乎正在走的道路带来更好的结果。不幸的是,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更好的方式,而是看到了令人不安的斗争和波动,这些正在教导导致不可逆转的不良后果的教训。 因此,我担心我们正在超越了解和适当规划这些世界秩序重大变化的理想时机,并相信投资者、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决策者需要停止因应日常市场波动和政策公告而波动观点和立场,而是冷静、智慧地,理想情况下是合作地处理世界秩序的这些重大基本变化。
大名鼎鼎的桥水基金老板达里奥最新重磅长文: 《当下的局势远不止与关税战》 “我们正在目睹货币、政治和地缘政治秩序的瓦解” 此刻,众人正合理地关注已宣布的关税及其对市场和经济的巨大影响,而对导致这些关税出台的背景以及可能在未来带来更大破坏的根本性变革关注甚少。别误会,虽然这些关税公告是非常重要的事态发展,而且我们都知道这是特朗普总统促成的,但大多数人已经忽视了促使他当选总统并最终带来这些关税的根本性背景。他们也大多忽略了驱动几乎一切现象(包括关税)的更加重要的力量。 更大、更重要的是,我们正目睹着一个经典的货币、政治和地缘政治秩序的瓦解。这种瓦解大约一生中只会发生一次,但历史上在类似不可持续的条件下,这种情形却屡见不鲜。 更具体地说: 1、货币/经济秩序的瓦解: 原因在于现有债务过多,新债务增加速度过快,而现有的资本市场和经济体正依赖这种不可持续的大额债务。 债务之所以不可持续,是因为债务借款方(例如美国)负债过重且不断借入更多债务以维持其过度消费,而债权人(例如中国)已经持有大量债务,并且对向债务国销售商品以维持其经济增长上瘾。这种不平衡存在巨大的纠正压力,且其改变将从根本上重塑货币秩序。 例如,在一个去全球化的世界中,主要国家都无法相信其他大国不会切断他们所需的物资供应(这是美国的担忧)或支付他们应得的钱(这是中国的担忧),如此大规模的贸易和资本不平衡显然是不协调的。这种局面源于各方正处在一种把自给自足视为至关重要的战争状态中。 历史学者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风险屡屡导致我们目前所见的问题。 因此,那种老式的货币/经济秩序——中国低成本制造、向美国销售,再获取美国债务资产,而美国则从中国借钱以进行购买并积累巨额债务负担——必须发生改变。 这些显然不可持续的情况进一步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的衰退,既削弱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就业,也迫使美国从一个日益被视为敌人的国家进口必需品。在去全球化的时代中,反映贸易和资本相互联系的大规模贸易与资本不平衡终将以某种方式缩小。 此外,显而易见的是,美国政府债务水平及其债务增长率也是不可持续的。(你可以在我的新书《国家如何破产:大周期》中找到我的详细分析。)显然,为了减少所有这些不平衡和过剩,货币秩序将不得不经历重大的颠覆性变革,我们正处在这一进程的早期阶段。这将对资本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并进一步影响经济,而这些我将在另一时间详细探讨。 2、国内政治秩序的瓦解: 主要由于人们在教育水平、机会、生产率、收入和财富水平及价值观方面存在巨大差距——以及现有政治秩序在解决问题方面的无能为力。 这些状况表现为左右两派民粹主义者之间不惜一切代价争夺掌权的斗争,导致民主制度的破裂,因为民主制度需要妥协和遵守法治,而历史已经表明,在当前这种时期,两者都在瓦解。 历史也表明,当典型的民主和法治壁垒被移除时,强势的独裁领导人便会出现。显然,当前不稳定的政治局势将受到我在此提到的其他四股力量的影响——例如,股市和经济问题很可能会制造出政治和地缘政治问题。 3、国际地缘政治秩序的瓦解: 因为一个主导大国(美国)单独掌控其他国家应遵循的秩序的时代已经结束。美国所领导的多边合作世界秩序正被单边主义、实力至上的新秩序所取代。在这一新秩序中,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力量,但正转向一种单边的“美国优先”策略。 我们正看到这种趋势在美国主导的贸易战、地缘政治冲突、技术战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的军事冲突中显现出来。 4、自然因素的破坏作用: 干旱、洪水和疫情等自然现象越来越具有破坏性。 5、科技变革: 诸如人工智能之类的惊人科技变革将对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包括货币/债务/经济秩序、政治秩序、国际秩序(通过影响各国之间的经济与军事互动)以及自然灾害的成本。 我们应当关注的是这些力量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 因此,我敦促你不要让新闻上那些引人注目的戏剧性变化——比如关税——分散你对这五大力量及其相互关系的注意力,因为这些才是推动总体大周期变化的真正驱动力。 如果你被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你将会:a) 忽视这些大力量的条件和动态正如何导致这些新闻事件;b) 未能深入思考这些新闻事件又将如何反过来影响这些大力量;以及 c) 忽略总体大周期及其关键驱动部分的典型运行方式,而这正能告诉你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我还敦促你思考那些至关重要的相互关系。 例如,考虑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的举措将如何影响: 1)货币/市场、经济秩序(将对其产生颠覆性影响); 2)国内政治秩序(可能会破坏他本人的支持基础); 3)国际地缘政治秩序(将在金融、经济、政治和地缘政治等多个显而易见的方面造成破坏); 4)气候(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世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能力); 5)科技发展(对美国来说可能在某些积极方面推动更多技术生产回流,同时在其他方面,如对支持科技发展的资本市场造成破坏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在此过程中,记住当前的局势仅是历史上无数次类似情形的当代表现。 我敦促你研究政策制定者在过去处于类似境地时所采取的措施,以便帮助你列出他们可能会采取的举措——例如,暂停向“敌对”国家偿还债务、建立资本管制以防止资本外流、征收特殊税收等。 许多举措在不久前还难以想象,因此我们也应研究这些政策是如何运作的。 货币、政治与地缘政治秩序的崩溃,往往以经济萧条、内战和世界大战的形式出现,随后又催生出新秩序,直到这些秩序再次崩溃——这一过程反复出现,理解这一过程至关重要。我在《应对变革中的世界秩序原则》一书中详细描述了这一过程,总体大周期分为六个明显阶段,随着一个秩序向另一个秩序的演变,过程清晰易辨,从而可以判断当前周期所处的阶段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在撰写那本书和其他著作时,我希望—也依然如此— 1)帮助政策制定者理解这些力量并与之互动,从而制定出更好的政策以取得更好的结果 2)帮助那些虽无法单独影响政策但集体可以改变现状的个体更好地应对这些力量,从而为自己及其关心的人争取更好的结果 3)鼓励与我观点不同的聪明人进行开放而深入的交流,以便我们共同探寻真相并探讨应对之策。 文中所表达的观点仅代表我本人,并不一定代表桥水基金的立场。
“禁止伤害中华民族感情”这个《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让我想起了肯尼迪大法官那句著名的判决意见“星条旗保护焚烧它的人”。 这个判决意见来自于德克萨斯州诉约翰逊案(Texas v. Johnson)。 该案发生于1984年,一名名叫格雷戈里·李·约翰逊的男子,在1984年的共和党全国大会上焚烧美国国旗,被德州政府起诉,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最终高院判德州政府败诉,焚烧美国国旗属于言论自由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 “星条旗保护焚烧它的人”就是来自于最高法院布伦南大法官的判决意见,英文原文是: It is poignant but fundamental that the flag protects those who hold it in contempt 关于这个案件还有后续,本案判决仅仅两周后,国会通过了《国旗保护法》(Flag Protection Act),将焚烧国旗定为联邦罪。 然而就在该法律生效的当天,一位名叫艾奇曼的人在国会门前焚烧国旗。她被当场逮捕,案子又到了最高法院,9位大法官再次以5比4的票数判决了《国旗保护法》违宪。 此后国会曾数次试图重新通过宪法修正案禁止焚烧国旗,但均已失败告终,因为修宪必须同时满足参众两院2/3多数,再由3/4的州立法机构通过,门槛实在太高。 判决意见书中还有一句话,我觉得特别适用于今天这个场景: “如果有一个植根于第一修正案之下的基本原则,那就是政府不得仅仅因为社会发现这个观点本身令人反感或不同意,就禁止表达这个观点。” “If there is a bedrock principle underlying the First Amendment, it is that the government may not prohibit the expression of an idea simply because society finds the idea itself offensive or disagreeable.” 最后,为表示对那些争取言论自由而不惜“伤害民族感情”努力抗争的普通人的敬意,援引部分判决书原文结束此文: “今天的判决将使我们更加坚信,禁止对约翰逊焚烧国旗的行为施以刑事惩罚,不会危及国旗作为特殊象征之地位以及它所传达的情感。援引霍姆斯大法官的话来说亦即,任何人都不能想象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士的一次表达行为,会断然改变我们的人民对于国旗的态度。事实上,德州关于焚烧国旗行为“极有可能破坏社会治安”的主张,以及该州法律认定对国旗的物质损害将会导致“严重冒犯”的观点,恰恰表明国旗的特殊角色并未处于危险当中。否则根本不会有人认为焚烧国旗就意味着震撼社会和构成冒犯。 我们说,今天的判决事实上将加强而非削弱国旗在我们社会中理应受到尊敬的地位。我们的判决重申了国旗本身所最能反映的自由和宽容原则;我们能够容忍类似约翰逊在本案中的批评,乃是我们力量的标志和源泉。事实上,国旗之最为我们自豪的一幅图景,亦即伴随着我们的国歌永远不朽的,是麦克亨利要塞的隆隆炮声。是这个国家的自强不息,而不是顽固不化,才是德克萨斯州所看到的反映于国旗中的精神,而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要重申的。 维护国旗之特殊地位的合适方法,并非去惩罚那些对国家事务持有不同想法的人们,而是说服他们看到自己的错误。”而且,正因被烧毁的是我们的国旗,人们对焚烧国旗者的反应才展现了国旗自身的力量。可以想象,没有比挥舞自己手中的国旗更为恰当地回应焚烧国旗的行为了,没有比向被焚毁的国旗致礼更能回应焚烧者试图传达的信息了,也没有比满怀敬意掩埋国旗的残片更能保存对国旗的敬意了--正如事件的目击者所做的那样。我们惩罚亵渎,并不能使国旗变得神圣,因为如果这么做,我们就淡化了这个珍贵的象征所表达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