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李幺傻
关注
统计数据
1227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14186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李幺傻
1个月前
中国人自上而下都有一种权力崇拜意识。有一年,去西南某县的党史办公室,看到桌子上放着一本书,垫着红绸缎,罩着玻璃罩,玻璃罩下面写着“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县长视察党史办公室,翻阅此书。”当时我想,如果市长来视察这间办公室,中途吐了一口痰,他们会不会也把这口痰供奉起来?
#权力崇拜
#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
#县长视察
#党史办公室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俄罗斯这个欧洲小国是如何成为幅员最辽阔的国家》 我最初对俄罗斯的了解,来自于俄罗斯文学作品。一百多年前,俄罗斯井喷似地涌现了一大批杰出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契柯夫、蒲宁……他们的所有作品,我都看过。他们影响了中国好几代作家,也包括我。 在我的想象中,俄罗斯那片土地异常辽阔,铅色的乌云,漂浮在低空。地平线的那边,响起了沉闷的雷声。一辆马车踽踽独行,笔直的车辙两边,野花烂漫,草长莺飞,嘤嘤不绝…… 俄罗斯是全世界幅员最辽阔的国家,也是当今唯一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国家。它的土地面积,向北一直延伸到北极圈之内,向南却一直到温带;向东,通过白令海峡与美洲一衣带水,而它曾经在120年内,土地面积包括北美的阿拉斯加;向西,与世界上最发达的北欧国家接壤。 它怎么会拥有如此辽阔的土地? 因为它曾经拥有一支非常剽悍的骑兵武装,叫哥萨克。哥萨克是马背上的民族,是俄罗斯的游牧民族,是将残酷与冷血、光荣与征战发挥到极致的民族。 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引用了哥萨克民谣:“我们的土地不是铁犁来翻耕/ 哥萨克的土地是哥萨克的马蹄踏出/光荣的土地上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静静的顿河到处装点着年轻的寡妇/我们的父亲,静静的顿河上到处是孤儿/滚滚的波涛是爹娘的眼泪…… ” 这首哥萨克民谣让我想起了中国作家韩少功在短篇小说《西望茅草地》中引用的一首诗歌“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这是新四军军歌,作者是陈毅元帅。 很早以前,欧洲有一个小国家,名叫基辅罗斯,这个国家太小了,势力范围只在基辅一带。这就是后来那个俄罗斯国家的雏形。 而当时东方的宋朝,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海上丝绸之路让宋朝富甲天下,丝绸和瓷器,给宋朝从海外换回了巨额财富。那时候的丝绸和瓷器,相当于现在的手机和电脑。 1240年,成吉思汗的铁骑一路西进,剿灭了基辅罗斯。蒙古骑兵也许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没有哪支军队能够和它抗衡,就连那么强悍的金国和西夏都不是对手。它比后来的纳粹希特勒走得更远。 1328年,蒙古军队灭亡基辅罗斯已经88年,原基辅罗斯国有个贵族后裔叫伊凡,他从蒙古人那里得到了大公的称号,分封了莫斯科公国,暗暗地扩张势力,准备复国。蒙古人占据的地方太多了,蒙古人又太少了,无法消化,只能采取“当地人治理当地人”的方法。 1480年,基辅罗斯已经灭亡240年,莫斯科公国已经诞生152年,伊凡家族已经到了第三代,这才把蒙古人赶出去。这比华夏民族把蒙古人赶出去,已经晚了 年。 赶走了蒙古人的莫斯科公国,大肆扩张,到1533年,它把版图,从当年伊凡接受封地的4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了280万平方公里,一跃成为了欧洲幅员最辽阔的国家。 即使这样,他们还不满足,到了中国的明朝末年,他们已经占据了乌拉尔山、乌拉尔河的西面。乌拉尔山、乌拉尔河,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下一步,他们把目光盯上了亚洲。 那时候的中国呢?明清两朝都奉行闭关锁国,片帆不得下海。别说朝廷不会开疆拓土,就连民间出境,抓住了也会被砍头。所以,乌拉尔山以东的辽阔土地,尽管距离明清更近,但没有人想过纳入版图。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以东,是异常辽阔的地区,冰封的冻土,一望无际的草原,人们叫它西伯利亚。西伯利亚是蒙古语的称谓,翻译成汉语就是“沉睡的土地”。 当时,世界进入了大航海、大冒险时代,整个欧洲国家都在大肆扩张,谁占到就是谁的,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瑞典、西班牙、葡萄牙……走的是海路,而俄罗斯走的是陆路。 而当时世界GDP第一的我们,却与世界隔绝,满足于守着自己祖宗留下的家当,不与外界来往。汉朝的陆上丝绸之路,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此时已经全部被荒废断绝。我们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机。 太监郑和曾经下过夕阳,但他的目的只是宣扬皇恩浩荡,每到一地,就大肆赏赐,炫富摆谱,从没有想过把这些地方变成我们的。 那片名叫西伯利亚的“沉睡的土地”,本该是我们的,几千年来,我们一直与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蛮人——匈奴、乌桓、突厥、瓦剌……交战。这片土地距离我们,比俄罗斯近得多。可惜的是,明清一代代皇帝,只是忙着争权夺利,消除异己,对内杀人,哪里会把眼光投放在这片土地上。这片土地,现在发现了大量煤炭、石油、天然气……如果当年明清做个人,我们的油价根本不可能会这么高。 俄罗斯进入西伯利亚时,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民族有:鞑靼、奥斯恰克、聂尼茨、鄂温克、雅库特、吉尔吉斯、布里亚特、尤卡基尔、科里雅克、堪察加……这些民族中,除了鞑靼人和吉尔吉斯人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大多还处于部落联盟和氏族社会状态。 1582年,800名哥萨克骑兵,越过乌拉尔山,向西伯利亚进发。 为什么要向西伯利亚进发?因为当时欧洲市场上的毛皮生意很兴旺,俄罗斯境内的毛皮,已经无法满足欧洲市场,而西伯利亚动物众多,是毛皮的天然宝库。草原上奔跑的,那不是动物,那是钱啊。 哥萨克,原本是躲避压迫和剥削的俄罗斯和波兰农民,来到俄罗斯南部荒芜的草原,在那里放牧,练就了高超的骑术,代代相传。他们性格剽悍,好勇善战,被俄罗斯收为雇佣军。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俄罗斯东部辽阔的版图。 几百名哥萨克,几乎是以势如破竹的姿态,占据了西伯利亚。奔跑在西伯利亚辽阔大陆上的动物毛皮,给俄罗斯换来了巨额收入。1589年,俄罗斯卖给欧洲的毛皮收入,仅有15000卢布,沾国库收入的3.7%;而到了1605年,毛皮收入达到了45000卢布,占国库收入的11%,可见当时的西伯利亚对俄罗斯有多重要。 俄罗斯人的更厉害之处在于,他们不但掠夺西伯利亚的皮毛,逼迫当地土著缴纳税收,而且,他们在西伯利亚设置城堡,比如秋明城堡、托博尔斯克城堡,托木斯克城堡……有了城堡,就能够将整个西伯利亚连成一线,有利于长期占领,缺乏火器的游牧民族想要攻占这些城堡,是没有可能的。 俄罗斯人还有一个厉害之处,就是测绘勘探,他们每占领一地,就绘制地图,山川河流,道路村落,气候植被……历历在目。地图的作用太大了,一地发生战争,其余的地方就会迅速增援。 而且,哥萨克每占领一地,俄罗斯就会向该地派出行政长官,同时,也向这些地区大量移民,这些移民包括:俄罗斯的流放犯、贫困农民,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瑞典、法国、日耳曼的俘虏,强制他们搬迁到西伯利亚。甚至在1945年,日本战败,苏联还把日本关东军中的极大一部分,押解到西伯利亚,从事苦力。 俄罗斯将世代荒蛮的西伯利亚,纳入了现代化管理。那些连文字都没有的西伯利亚土著,哪里能斗得过拥有现代意识的俄罗斯人。 到了17世纪末期,西伯利亚的俄罗斯移民,已经有了30万,超过本地土著人口。在俄罗斯人的眼中,西伯利亚暂时平安。 俄罗斯人占领了1200多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土地——这个地区已经比满清疆域更大——却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向北向东扩张。 1679年,俄罗斯人向勘察加半岛进发,并在两年后,在这里设立了勘察加堡。 1711年,由75名哥萨克组成的一支小分队,从勘察加半岛出发,向千岛群岛进发,很轻松地占领了占守岛和幌筵岛。当时岛上的是日本土著,连枪支弹药都没见过。他们的武器是日本武士刀。而这种武士刀的源头,是中国唐朝将领李靖发明的斩马刀,又叫唐刀。日本遣唐使把唐朝很多科研成果带到了日本,包括唐刀。而唐朝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1000年。1000年来,千岛群岛上的日本土著都裹足不前。 俄罗斯人发现千岛群岛的十年后,一个名叫伊万.艾佛莱诺夫的俄罗斯地理学家来到这里,绘制了勘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的地图,进献给当时俄罗斯的皇帝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看到地图后,双眼放光,他想知道再往前是什么,他狂妄叫喊:凡是俄罗斯人留下足迹的地方,都是俄罗斯的。 然后,他派出了一支探险队,继续向东进发。 而此时,中国的皇帝是乾隆,这个号称“十全武功”的人,此时正坐在金銮殿里,研究所谓的养生之道:手常搓,齿常扣…… 1725年,受彼得一世委托,探险家白令带着一支探险队,从圣彼得堡出发,横穿欧亚大陆,历尽千辛万苦,于两年后到达了鄂霍茨克海岸。 两年后,白令又带着一支舰队,来到了亚洲陆地的最东端,在插上了俄罗斯的旗帜后,继续向东进发,穿过海峡,来到了美洲的阿拉斯加。 这是第一个欧亚大陆的人,来到了北美的极寒之地。那道海峡,以后叫白令海峡。 1777年,一支俄罗斯船队,驶抵阿留申群岛,宣布阿留申群岛是俄罗斯的。后来,又到达阿拉斯加,建立了科迪亚克城,这是第一个俄罗斯人的居住地。而此前,这里冰封千年,只有棕熊和北极狼、与世隔绝的爱斯基摩人生活在这里。 甚至,你绝对想不到,俄罗斯探险家在太平洋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建立了19块殖民地,然后让沙皇大量移民。然而,俄罗斯人不愿意远涉重洋去往美洲。这19块殖民地被放弃了。后来,墨西哥人和美国人都在抢夺这块地方,然后一分为二,上面的归美国,下面的归墨西哥。上面属于美国的那一块,目前属于全世界最富裕的地方,著名的硅谷就在这里。如果加利福尼亚属于一个国家,他的GDP高居世界第五位,超过法国。俄罗斯人肯定很后悔。 俄罗斯人同样后悔的,还有阿拉斯加,因为太过遥远,1867年,俄罗斯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每平方公里4.74美元。后来,美国人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石油、天然气、煤炭、黄金……仅仅2010年的年收入就高达456亿美元,是当时买入价格的6300多倍。 俄罗斯肠子都悔青了。 现在的俄罗斯,面积还有171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涵盖亚洲北部和欧洲东部,横跨11个时区。这个非常恐怖,东面的俄罗斯人迎来了太阳升起,而西面的俄罗斯人送走太阳沉落。而太阳,只是同一个太阳。 最后,还是让我们再回到俄罗斯艺术吧。 俄罗斯不但有一大批世界一流的作家,也有一大批世界一流的画家。 比如:布留洛夫的《庞贝城的末日》、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苏里柯夫的《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希施金的《橡树林边》、列维坦的《弗拉基米尔大道》、瓦斯涅佐夫的《三勇士》…… 俄罗斯绘画和俄罗斯文学一样,都关注现实,非常厚重,远非同时代的其他国家作家和艺术家可比。 为什么俄罗斯作家艺术家呈井喷之势?你懂的。
#俄罗斯扩张
#哥萨克骑兵
#西伯利亚
#领土掠夺
#历史反思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红一方面军刚到陕北时,还没有驻扎在延安,你知道驻扎在哪里?我在一本延安内部资料《中央红军到陕北》中看到,很多人回忆第一次见到毛,都说他坐着滑杆。
#红一方面军
#陕北
#延安
#毛泽东
#滑杆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朝鲜战争时期,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多次提出,对中国进行核打击,都被美国政府否决。而且,麦克阿瑟还提出向中国开战,也被美国政府否决……所以,如果你至今还认为,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保家卫国”,那只能说明你接受的是单一信息,不了解真实的历史。朝鲜战争时期,美国压根就没有想过占领中国。
#朝鲜战争
#麦克阿瑟
#核打击
#美国政府否决
#抗美援朝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时至今日,想要侵占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只有两个国家:俄罗斯、朝鲜。如果你连这个都看不明白,把就说明你的脑子有问题。
#中俄关系
#中朝关系
#负面舆情
#国家主权
#历史警示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非常有必要说明一下:那些说美国看病贵的,其实都是没有美国绿卡,也没有美国护照的。拿到美国绿卡美国护照,如果没有钱看病,可以申请白卡,给你免费治疗。当然,如果你没有美国护照没有绿卡,有了病,就直接去医院,看完病,说你没有钱,付不起账单,也会给你免费的——医院,本来就是以救人为目的。
#美国医疗
#绿卡
#白卡
#免费医疗
#医疗费用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我在中国的时候,年年都有人说要杀我。多亏我跑得快,跑到了美国,要不然,真的可能会把命丢在那里。我就纳闷了,我不过就是说了几句真话而已,又没有和他姐姐谈恋爱,犯得着对我喊打喊杀的吗?
#中国
#美国
#人身安全
#言论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刚到美国,学英语,老师是波多黎各人。她说:“波多黎各一直想要加入美国,但是美国不要。”我瞬间清醒了,多年的谎言教育,让我一下子看穿了……波多黎各比中国富裕,距离美国近,难道美国会舍近求远,要占领中国?美国占领中国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让月收入低于2000元人民币的9.64亿人过上幸福生活吗?
#波多黎各
#美国
#政治
#经济
#质疑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很简单的道理,可惜很多人不懂,相信什么“朝鲜成为中国的战略缓冲,挡住了美国”这样的屁话。首先,美国为什么要占领中国?为了让你享受免费医疗吗?为了让你能够领到免费食物吗?其次,中国漫长的海岸线,美国从哪里不能登录?为什么偏偏要先占领朝鲜,再占领东北?
#中美关系
#战略缓冲
#朝鲜半岛
#地缘政治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我的师姐是国内一家报社的总编辑,她说她有一次在地铁口听见两个中年男子对话,一个说:“我今天赚了28元。”另一个说:“你比我强多了,我还没有赚到钱。”当时已经快天黑了。师姐说:“我非常伤心,现在,很多中国人已经非常贫穷了。”
民生维艰:欠薪蔓延,底层挣扎· 1884 条信息
中共统治下: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 1346 条信息
多地欠薪维权频发,底层民生困境难解· 2352 条信息
民生凋敝:欠薪潮激化社会矛盾,底层陷生存危机· 1916 条信息
#地铁口
#中年男子
#贫穷
#生活艰辛
#社会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读了大眼的文章《跳舞的妈妈》,一群女人疯狂跳舞直播,为给孩子凑医药费……想起我认识的一个女人,住民宿,穷,多年前从云南来到洛杉矶。她患有乳腺癌,去医院治疗,医生二话不说,先看病。看完病后,给民宿邮寄了医疗账单,好几万美元。她没有钱,医疗费就免了。她没有花费一分钱,治好了乳腺癌。
#乳腺癌
#医疗免费
#美国
#女性
#生活困境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我认识一个牧师,他说,那些搞阅兵的国家,目的在于服从。让你在烈日下暴晒,让你不断重复同一个动作,让你遭受身体折磨和心灵折磨,目的在于让你变成听话的机器。然后,众多的机器在一起表演,让观众受到感染,观众也学会了服从……仔细一想,很有道理,你赞同吗?
#阅兵
#服从
#身体折磨
#心灵折磨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时至今日,还有把九一八不抵抗的屎盆子,扣在蒋介石头上。真令人费解!九一八当晚发生的事情,蒋介石根本不知道。第二天,蒋介石才接到电报,说日军占领沈阳。当时,蒋介石在从南京到南昌剿匪的船上,怎么可能下“不抵抗”的命令?得知沈阳沦陷,蒋介石立即下令,回航南京。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引发争议,东北沦陷背后真相揭晓· 31 条信息
#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
#不抵抗
#历史
#南京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我在写《抗战3000个瞬间》的时候,查阅了九一八事变的资料,在一本人民出版社的书籍中,这样写道:在沈阳,日军占领了张学良公馆,从里面搜出金条八万根,张家公馆的钱,比当时沈阳中央银行的钱还要多……你看看,土匪出身的,钱多得去了。
#九一八事变
#张学良
#财富
#负面
#历史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现在比的是谁用华为手机。用华为手机的都是有钱人……哈哈哈
#华为手机
#有钱人
#炫富
#中国
#民族自豪感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有些人还在嘴硬,说朝鲜战争就是打胜了。看看现在的38线南方的韩国和38线北方的朝鲜,你好意思说你胜利了,朝鲜人如果觉醒了,会用大嘴巴子抽你!
#朝鲜战争
#失败
#韩国
#朝鲜
#负面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看到这张表,有些人就不怀好意地问:这一百多年,中国有什么发明?让我给你算算:说抗战是游击战打胜的,这算不算发明?帮助了金家三代独裁者,这算不算发明?生活在现代社会里,还天天喊着谁谁谁万岁,这算不算发明……我觉得这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
#中国近代史
#负面情绪
#政治批判
#社会现象
#反思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看到国内那些小粉红骂梁朝伟,我就想笑。喜欢日本怎么了?你们有什么权利阻止别人喜欢什么!
#小粉红
#梁朝伟
#日本
#文化喜好
#负面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这就是人生,坚持啊,万一出现奇迹哪?
民生维艰:欠薪蔓延,底层挣扎· 1884 条信息
中共统治下: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 1346 条信息
多地欠薪维权频发,底层民生困境难解· 2352 条信息
民生凋敝:欠薪潮激化社会矛盾,底层陷生存危机· 1916 条信息
#人生
#坚持
#奇迹
#希望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脑回路,至今还有很多人对我说,朝鲜战争,中国打胜了……朝鲜战争,以中美伤亡数字来计算,中方损失了97万多人(志愿军后勤部卫生部的数字,包括死亡、受伤、失踪)。美军损失142091人,其中阵亡33629人,负伤103284人,被俘或失踪5178人。美军的数字精确到个位数。
#朝鲜战争
#中国
#美国
#伤亡
#历史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有一次,陕西文化界开会,一个领导语重心长地对陈忠实说:“老陈啊,你以后要多写写正能量。”陈忠实毫不客气地反击:“你懂个锤子!”领导满脸通红,羞赧离去。别以为你当个领导,就什么都懂,又指导科研,又指导种田,还要给人类指导方向,你以为你是金正恩?!
#陈忠实
#文化界会议
#正能量
#领导
#批评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把儿童卷入战争中,是不符合国际法的,是不符合人道主义的。你看看,他们一直这样宣传,海娃、雨来、潘冬子……还有后来的刘文学等等,让儿童做无谓的牺牲。这些孩子都是平民的孩子,没有一个是县长市长的儿子。
#儿童
#战争
#国际法
#人道主义
#平民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金庸见到陈忠实,悄声说:“你胆子太大了,你的《白鹿原》是给地主翻案啊。”陈忠实哈哈大笑:“他们看不懂 。”你看看白嘉轩这个地主,其实是个大善人,是个乡绅。你看所谓的革命者黑娃,其实是个烂货。
#金庸
#陈忠实
#白鹿原
#地主
#白嘉轩
#黑娃
#乡绅
#历史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有人问:“国共内战,为什么国民党败得那么快?”公开的书籍中,说什么国民党腐败,什么翻身农民踊跃参军,什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真实情况是这样的——苏联占据中国最富裕的东北,交给林彪,林彪军队接收了一部分日本关东军,接收了朝鲜军队,接收了伪满洲国的军队,接收了关东军的装备,还有苏军装备…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引发争议,东北沦陷背后真相揭晓· 31 条信息
#国共内战
#国民党失败
#苏联援助
#林彪
#东北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我们报社以前有个小粉红,对毛泽东非常崇拜。有一年,和我一起去湖北咸宁向阳湖采访,看到当年的五七干校遗址,听当年走过来的农民介绍那些大作家们怎么劳动改造,怎么困苦交加,怎么得病没法医治……其中有八个人死在那里。我问他:“你有何感想?”他说:“老毛疯了。”
#五七干校
#毛泽东
#向阳湖
#劳动改造
#历史反思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50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