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民国历史
关注
Daniel Fang
2周前
民国第二任总统徐世昌,曾派兵收复唐努乌梁海和外蒙
#民国历史
#徐世昌
#唐努乌梁海
#外蒙
#收复领土
分享
评论 0
0
Daniel Fang
2周前
袁大总统不当皇帝老百姓都不答应啊
#袁世凯
#称帝
#民国历史
#人民反对
分享
评论 0
0
谷风
4周前
早在1914年民国史学家就开始写清史,但是他们是前清的官员,把辛亥革命定性为叛乱而被叫停,从现在更倒退的現象看來我们确实没资格修清史:大清先是“洋务运动”,后是全面仿效英国体制,摄政王载沣也推出预备立宪。大师云集的民国北洋,没有一个是由民国培养。中国最开明的北洋系也是清朝创办。
#清史
#辛亥革命
#大清改革
#北洋时期
#民国历史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1个月前
🔥 轉:民國時期就有電了,為什麼之後還點了四十年煤油燈⁉️ 答:因為紅太陽升起來了‼️👎
#民国历史
#电力发展
#煤油灯
#历史变迁
#红太阳
#能源供应
分享
评论 0
0
挪威小林翠子🐈⬛
2个月前
世人皆知赵元任,却不知其妻杨步伟更是民国鼎鼎大名的女中豪杰。她出身望族,21岁加入同盟会,22岁成为女校的校长;二次革命失败后,她东渡日本学医,最终成为第一位在日本获得医学博士的中国女性。家里督促她回国行医,父亲也在到北京准备买房子给她建医院。她最终和另一位女同学建立了森仁医院。
#杨步伟
#女中豪杰
#民国历史
#医学博士
#女性创业
分享
评论 0
0
悉尼閑人
3个月前
你党在民国时期,是如何利用民国的民主,推翻民国政府的。 今天你党又在利用台湾的民主重蹈覆辙吗?
#民国历史
#民主制度
#两岸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4个月前
检视这位貌似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老人的一生,你会发现她身上一系列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 她是民国生人,从小被迫缠过足,天生记忆非凡,读书过目不忘,熟读“四书五经”,文言基础扎实; 她12岁时,家人被八路军冀豫鲁边区支队崔田民部二大队绑票,半个多月后支付了30万块大洋(见曹县志)才把人赎回 ,可结果崔田民部仍将整个村庄洗劫后付之一炬; 文革中,她惨遭红卫兵殴打致伤,胃被切除了五分之四。她一度被关入医院的太平间,仅靠着好心人每夜接济食物才得以活着,断续时间竟长达8个多月!1966年,她不堪折磨试图服毒自尽,所幸被及时发现而救下; 她是一位杰出的妇科专家,她让许多患有疑难杂症濒临死亡的妇女得以存活,她拯救过的难产、早产儿更是无法计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她领导的妇产科在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贡献巨大,500多病例的治愈率达90%以上。她曾获得过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到过邓小平、胡耀邦的接见; 她65岁退休,却一脚踏进揭露中国艾滋病的惊天骗局之中,从此欲罢不能。她将100万的奖金尽数花在了艾滋病患者身上; 1996—2007年间,她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血祸调查。为了查访中国各地的艾滋病情况,她的足迹遍及十五个省区。她收到过来自艾滋病人和各种其他性病相关的信件15000封,她竟一一回复,未曾忽略任何一位求助者! 此后的年月,对她的打击与逼迫接踵而来。 老伴在她走访艾滋病患期间因病去世;儿子早年被判刑,心身破损;小女儿被剥夺工作权利无以为生。言及亲人,她垂泪说自己不是个好妻子,不是好母亲。可是她亲手安排、救助的艾滋孤儿就有164名。80多高龄,她依然能够一一叫上这些孩子的名字。 2001年,她被“全球卫生理事会”授予“乔纳森·曼卫生及人权奖”,但中国政府禁止她参加在美国举行的典礼,她的原工作单位拒绝给她办理护照。因为他们害怕她会向全世界讲出“中国艾滋病主要是血液传播”的真相; 2002年,她被《时代》杂志授予“亚洲英雄”称号; 同年,她被美国《商业周刊》授予“亚洲之星”称号,并在同年获得菲律宾“拉蒙·麦格塞塞”公共服务奖,但由于政府阻挠她无法去马尼拉参加颁奖典礼; 2007年以来,她因为揭露艾滋病丑闻,遭受到地方政府的各种阻力、刁难和迫害。官方、黑势力甚至家庭内部全都视她为敌人; 老伴儿的去世,儿女的远离,她将成千上万的艾滋病人当作自己的家庭成员,她已然成了他们的守护人,与他们生息与共。 然而,2007年也是她走向世界的一年:她因获得美国的“妇女领导者奖”申请出国领奖,河南当局全力阻止并要求她对外公开表示“自动放弃”,甚至把她遭受精神重创的儿子动员上门,给老人磕响头,跪请母亲“听组织上的话”。老人扶着儿子磕得红肿的额头,泪流满面。 可是她用那双拿过无数次手术刀的手拿起了笔,写下了两行字。第一行是:“儿子曾因我受害坐过三年狱。”第二行是:“本人行为本人负责,一切概与儿子无关。” 最后,还是因为吴仪放行,以及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从中斡旋,她才得以赴美出席颁奖仪式,并在白宫与希拉里见面。 同年,她与蒋彦永同时获得纽约科学院2007年度科学家人权奖。 同年,38980号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 ---湮灭之城:凝望夜空中那颗闪亮的小行星 图1:文革前高耀洁全家福(高耀洁提供) 图2:2000年到河南慰氏县爱滋村为爱滋病病人送药物(高耀洁提供) 图3:2003年,与揭发京城“非典”黑幕的著名军医蒋彦永共同接受媒体访问(美联社) 图4:2002年前后,河南某村的坟场(高耀洁提供)
#民国历史
#记忆超群
#读书过目不忘
#四书五经
#八路军绑票
#曹县志
#文革遭遇
#红卫兵
#村庄洗劫
#传奇人生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4个月前
蒋介石借不到的书 毛泽东轻易借到了 合刊《二十四史》自清代乾隆以后才出现,至今流行的版本主要有三种:一,清乾隆时官刻的“武英殿本”;二,民国由张元济主持商务印书馆影印的“百衲本”;三,1949后由中华书局印行的“点校本”。 《二十四史》历来为治政家、军事家、思想家鉴往知为、治国安邦,士族文 人修身齐家,为人处世的镜鉴。 蒋介石、毛泽东二先生也不例外。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蒋介石想看乾隆武英殿版本的《二十四史》,他亲笔写给马衡一张借条,命秘书陈布雷去找马衡借书。 马衡生于一八八一年,一九五五年逝世,浙江鄞县人,是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金石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精于汉魏石经,抗战期间,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主持故宫博物院西迁工作。 当时,马衡看看蒋介石的借条,要陈布雷在条子上面签上“在一个月内归还”的保证,当即把陈布雷气走了。 陈布雷回去在蒋介石面前发牢骚说:“这《二十四史》是一个月内能看完的书吗?这不是存心刁难我们吗?” 蒋介石苦笑着说:“哪里是刁难啊,就是明摆着不借给我嘛。” 三天后,马衡送了一部由张元济主持商务印书馆影印的“百衲本”民国新版《二十四史》给陈布雷,说:“蒋先生要的书我给您送来了。” 陈布雷只气得眼直翻,他讥讽地问:“马先生,蒋公要的是这个吗?” 马衡当时不客气地说:“蒋先生要是看书,就是这个。蒋先生要是别有图谋,就是那个乾隆武英殿版本的《二十四史》。” 马衡把陈布雷这位笔下生花,文坛老手抢白得张嘴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后来有小人在蒋介石面前搬弄是非,说马衡坏话。欲落井下石,取而代之。 蒋介石决然说:“故宫文物,只可托马衡。国宝由他保管,国人放心。” 无独有偶,一九四九年毛泽东进北京城后,指示秘书田家英,也要他置一部《二十四史》。 毛泽东要看《二十四史》,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于是,田家英费劲心力,终于在琉璃厂一家书画古玩店里,看到了一部一九二三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线装影印版完整的《二十四史》。他如获至宝,二话没说就买下来,兴高采烈地把书运到毛泽东的书房。 谁知毛泽东一看,大皱眉头。说:“你给我把它都搬出去,我不想看这种东西。我情愿看乾隆印的书,也不要看国民党印的书!” 田家英这才明白,毛泽东想要的,是乾隆武英殿版本的《二十四史》。自己费尽心力买下的民国版本的《二十四史》,是出力不讨好了。 于是,田家英第二天就来到故宫博物馆,找到馆长马衡。田家英向马衡说明来意,想为毛泽东要一部乾隆武英殿版本的《二十四史》。 不料马衡一听,数声冷笑后说:“真是异想天开,我这里每样东西都是国宝,任何私人都不能动。别说要,借都不行。此例一开,我这故宫博物馆,岂不成了私人宝库?” 马衡的一席话,当即把田家英说的面红耳赤,甚至有点无地自容。心里对马先生的敬业精神和骨气,钦佩不已。 可钦佩归钦佩,但这事是毛主席亲自交办的,还得交差啊。 田家英无奈,几次跟马老先生商量,委婉说出了自己的难处,也暗示了毛泽东非他人可比。 可马衡就是不买账,傲视君王的派头,一点不比毛泽东差。 就在田家英快要死心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马衡却被调到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担任主任委员,离开了故宫博物馆。 马衡走后,田家英再去借这套乾隆武英殿版本的《二十四史》,自然是一路顺风。 毛泽东如愿以偿,这部乾隆武英殿版本的《二十四史》,整整伴随他终生。据说,毛先生在上面即兴挥毫,抒发了很多感慨。可以推断,他认为天下宝贝物都是自己囊中私物。 不知道在毛泽东死后,故宫博物院敢不敢、能不能将这一国宝收为国有? ---作者: 半醉汉
#蒋介石
#毛泽东
#二十四史
#民国历史
#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
#重庆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4个月前
大帅张作霖遇难以后,杨宇霆以周公自诩,想忠心耿耿、全力以赴地辅佐少帅。少帅张学良是“民国四大公子”之一,他不仅风流倜傥,涉猎广泛,还吸毒成瘾,不问政事。杨宇霆经常苦口婆心地劝他,但他根本听不进去。有一次,某官员有重要情况向张学良汇报,被卫兵拒之门外。无奈之下,他只好找杨宇霆求助。 杨知道张正在抽鸦片,便生气地骂道:“如此下去,抽死得了。”随后,他带领这位官员来到张学良官邸,大声问卫兵:“少帅何在?”卫兵回答说:“少帅尚未起床。”杨宇霆听了这话,不禁怒火中烧,气冲冲地闯了进去。到了张学良的卧室门口以后,他大声喊道:“我是杨麟阁,快起来,有公事!” 杨宇霆的做法让张学良很不高兴。日本方面知道二人不和,便散布流言蜚语,挑拨他们关系,并暗示张学良应该及早除掉这一隐患。没想到张学良真的上了圈套,中了奸计。不过就在动手杀杨之前,张学良还是有点犹豫。一天夜里,他取出一枚银元,想用占卜的方法作出决断。没想到三次占卜都是“袁头”向上,表示应该下手。他让夫人于凤至占卜,结果也是一样。 1929年1月10日晚间,张学良设计把杨宇霆骗至少帅府,以侵吞军饷、贻误战机、图谋不轨等莫须有的罪名将杨杀害。随后,张学良把那枚银元保存在卧室的保险箱里。另外,在这个保险箱里还有一张50万元的收条。这张收条是张学良赞助某日本议员参加竞选所捐的款项。后来该议员在竞选中失败,这50万元也就打了水漂。自己不思进取,却想通过收买别人达到目的,实在是没有出息的表现。难怪胡适得知张学良保险箱中的两个秘密之后,会感慨万端地说:“杨宇霆不死,东北四省不会如此轻易失掉。” ---“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张学良 花花公子不堪大用 作者: 智效民
#张作霖遇难
#杨宇霆辅佐少帅
#张学良吸毒
#民国历史
#官员忠谏
分享
评论 0
0
大雄的微笑
5个月前
1928年,张作霖被炸得血肉模糊,临死时见的最后一个人是他最爱的五姨太。但是张作霖死后,他最爱的五姨太不仅没有给他发丧,反而在他死后,滴泪未落,还整日浓妆艳抹,打牌喝酒。 张作霖的五姨太叫做寿懿,不仅年轻貌美,最关键的是她有头脑、有谋略,十分精干,根本不是那中看不中用的花瓶。张作霖认识寿懿后很快就爱上了她。 可是张作霖整整比寿懿大20岁,尽管张作霖有天大的权力和享不尽的财富,一般的女人都是无法接受这样大的年龄差的,那么寿懿能接受吗? 令众人都没想到的是,寿懿不仅接受了张作霖的追求,还和张作霖结了婚,甘愿做他的五姨太。 于是外头的流言就从没断过,关于寿懿对张作霖是不是真爱,到底是喜欢钱还是追求爱经常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消遣。 哪怕后来张作霖和寿懿恩爱非常,已经是众人的模范夫妻还是有不少人不能信服,直到张作霖去世后,笃定这样想法的人就更多了。 1928年,张作霖中了日本人的轨迹,被他们提前埋伏好的炸弹炸的血肉模糊,但进一步的情况消息却没人知道,只能通过其他人的反应来做判断。 这时候寿懿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观察、判断对象,此前不是说两人恩爱非常吗?如果张作霖出了事那么寿懿就应该成天哭哭啼啼、足不出户才对。 但人们很快发现,寿懿在事发之后不仅没有不高兴,反而还成天成夜的出门打牌、娱乐,笑容满面、容光焕发的好不快活。 “你看我就说他们不是真爱吧,张作霖要是出了事,她就可以得到大把的钱了。” “会不会张作霖根本就没出事啊?” “对呀,兴许张作霖逃走了,或者根本就没被炸中呢?” 大家议论纷纷,你一言我一语却谁也不知道真相。其实,不断对此进行揣测的不止有普通老百姓,还有秘密在暗地里观察的日本人。 当时日本人已经提出了他们的“统治世界”计划,第一步就是侵占中国,而侵占中国的第一步就是入侵东北。当时张作霖坐镇东北拥有最大实权,要想达到目的日本人是绕不开张作霖的。 川岛芳子野心勃勃,她派人秘密打听了张作霖的下落,提前在张作霖要出行的火车上布置好了炸弹,为确保万无一失,川岛芳子可以说是花费了大量心力。 爆炸事件发生之后张作霖的手下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了保护和消息封锁,外人根本不清楚张作霖的真实情况。 其实,张作霖身边的副将被川岛芳子引诱做了叛徒,张作霖出行的最详尽信息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被告知给了川岛芳子,川岛芳子的炸弹精准炸到了张作霖,那时他已经九死一生了。 死前,张作霖要见的最后一个人就是五姨太寿懿。 寿懿看见眼前被炸的血肉模糊的张作霖伤心地泣不成声,但张作霖却没有多余的力气来安慰寿懿了,他用尽最后力气告诉寿懿,一定要坚持等到张学良来。 寿懿很快明白过来张作霖的意思,此时日本人一定对他们虎视眈眈,一旦得知张作霖去世的消息必然会马上张开血盆大口,但只要他们不知道张作霖去世了一切都还好办。 于是寿懿便开始“演戏”,即使张作霖已经去世了,她也既不给张作霖办寿宴,又不哭哭啼啼,成天打牌作乐只为坚持到张学良到来。 日本人见了寿懿的做法果然不敢轻举妄动,最终等来了张学良稳住了局面,为国家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 (信源:《力挽狂澜,拯救东三省的五夫人》)
#张作霖
#五姨太
#历史人物
#寿懿
#民国历史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5个月前
北洋时期的中华民国是政治体制最好的时代,不可否定。
#北洋政府
#政治体制
#中华民国
#历史时期
#民国历史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