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向阳乔木
关注
统计数据
541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2276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最近参与了几个新AI工具的内测,全都是各种Agent。 效果也都可圈可点。 下半年Agent工具要全面爆炸。 预感以后,有人问做的是什么 AI 产品,如果不带个“Agent”,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
#AI工具
#agent
#内测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一段提示词直接生成PRD + 高保真原型,节省2-3天工作量。 两年前,大家都觉得让 AI 写PRD文档很扯。 实际体验确实如此,AI只会写一些不痛不痒的套话、空话。 两年后的今天,模型能力足够强大。 写一段提示词就能生成PRD需求文档 + 高保真原型。 即使不直接用,也能多少给些启发思考。 节后分享这套提示词。
#高保真原型
#AI生成PRD
#模型能力
#自动化文档
#AI写作工具
#创新科技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果然实战的经验就是不一样。 长篇小说转AI视频,不仅要按章节处理,区分叙事还是对话。 还要提取讲话人、情绪、是否是笑着说。 看着提示词好像很简单,但都是摸索出来的经验啊。
#长篇小说
#AI视频
#实战经验
#情绪提取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今天研究出个很强的工具组合玩法,能完整保留原文图片,AI重新排版生成一个精美响应式网页。 工具:飞书剪藏 + Markdown图文下载 + Trae + 七牛MCP + Claude 3.7 sonnet 加上HTML2img工具,还能转图片做知识内容引流。 抽空写个教程。 原文和处理地址见评论
#工具组合
#飞书剪藏
#Markdown图文下载
#网页生成
#响应式设计
#Claude3.7
#HTML2img
#七牛MCP
#知识引流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豆包灰度中的图像生成真的有点厉害,最多一次生成20张图片。 且可以把上千字的故事丢过去,生成分镜画面。 如果不满意,还能持续对话修改,人物一致性保持的也不错。 写故事推荐Claude3.7 sonnet,用英雄之旅框架。 故事生成简单提示词: “按英雄之旅故事框架,写一个末日世界故事”。 豆包分镜简单提示词: “根据下面的剧情生成分镜头,能体现情节故事,最多20张图” {{故事内容}}
#图像生成
#豆包灰度
#故事写作
#分镜画面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突然想搞个AI黑科技群: 比如用AI做出优秀垂直产品的开发者。 比如用AI生文搞流量,日token消耗一亿,几千站群/公众号的。 比如AI批量化生产上千数字人主播的。 一起学习交流,咱自媒体天天炸裂的AI和实际的AI落地有多远。 唯一顾虑,单线交流没问题,拉一起反而不好,黑暗森林法则无处不在。
#AI黑科技
#垂直产品
#流量生产
#数字人主播
#自媒体
#AI落地
#黑暗森林法则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猜下目前教育MCN垂直领域用哪家的数字人解决方案? 我以为是Heygen、硅基这些。 实际上很多都在用飞影,今天跟朋友聊才知道,飞影是流利说出品,看来有点东西。 现在数字人口播,如果动作幅度不大,普通人已经很难分辨。 唯一问题是因为帧衔接问题会有轻微抖动,听朋友说用技术做成循环帧能解决。
#教育MCN
#数字人解决方案
#飞影
#流利说
#HeyGen
#硅基
#数字人口播
#技术问题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当前最火的AI Native浏览器Dia创始人访谈,AI生成的文章,但可读性很好。 Arc 和 Dia:Josh Miller 的两次“家”实验 Josh Miller 不是那种典型的硅谷创业者。他本科念社会学,科技圈的“硬核”气质和他关系不大。Arc 浏览器的故事,其实也不像主流创业叙事:没有明确的痛点,没有一开始就想好怎么改变世界。Josh 和团队只是想做点自己喜欢、让人觉得舒服的东西。 Arc 的最初,是一场实验。团队一边做一边学,用户喜欢什么就做什么。Arc 很快有了第一批死忠粉,产品也越来越复杂。Josh 说:“我们太想让每个人都喜欢 Arc,结果反而迷失了方向。”有段时间,他每天都在 Slack 上看用户反馈,看到有人夸产品,心里就亮堂;但看到有人说 Arc 用不明白,他会很难受,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Arc 提出的口号是“你在互联网上的家”。但 Josh 发现,这个“家”其实很表面——改改颜色、标签页重命名,离真正的归属感还差得远。有一天,他无意中发现,自己最好的大学朋友手机里装了 Arc,却从没用过。朋友说:“我真想支持你,但 Arc 太复杂了。”Josh 说,那一刻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意识到,Arc 是一个“极客的家”,不是每个人都能住进去。 团队内部也有挣扎。Josh 说,做产品像养孩子,孩子的情绪牵动父母的心。用户不喜欢,团队沮丧,他就特别能共情。最难的是,大家开始怀疑方向,担心让用户失望。Josh 说,那种煎熬特别难受。但当 Dia 的第一个积极反馈出现时,他觉得所有的等待和焦虑都值了。 Dia 是 Josh 的“第二个家”实验。他不再想让浏览器适合所有人,而是想让它主动适应不同的人。Dia 不是 Arc 的升级版,而是为那些觉得 Arc 太复杂、没法用的人准备的。Josh 说,Dia 的方向还在摸索,团队也不确定它最终会吸引谁。但他想让浏览器变得很不一样,让更多人能在互联网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 AI 是 Dia 的底色,但 Josh 并不迷信技术。他说,现在行业都在卷大模型,拼参数,结果很多 AI 产品让人越用越困惑。他更看重“易用性”,希望 Dia 能像 iMac 一样,上手就会用。Josh 坦白说,自己用 AI 产品时体验也很一般,有时候还挺糟糕。他不想让 AI 成为障碍,而是让它变成帮手。 Dia 的开发流程也很特别。团队推崇“少说多做”,原型先行。每次有新想法,就给团队六周时间做原型,大家试用、反馈,觉得好用就留下。Josh 说,这种自下而上的模式,让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哪怕最后只有一个想法被采纳。团队里有设计师、艺术家,也有工程师,每个人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Arc 推广靠自然增长,Dia 则提前想好定位和故事。Josh 说,外人觉得他们的内容很有趣、传播很自然,其实背后全是精心策划。比如视频、播客、社群,都是为了让用户看到“真实的人”,而不是冷冰冰的公司。信任是用真诚换来的,不是靠广告砸出来的。 Josh 说,自己最在意的是人的情感。Arc 第一次收到用户正面反馈时,他特别开心。看到团队沮丧、用户不喜欢时,他很难受。他发现,和喜欢的人一起做事,比什么都重要。信任不是靠广告砸出来的,而是靠真诚和透明慢慢积累。Arc 和 Dia 的故事里,没有什么“伟大愿景”或者“世界级战略”,更多是不断试错、不断修正方向。 Josh 说,创业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能解决什么大问题,而是和一群喜欢的人,在一个还没被彻底改变的领域里,做点有意思的事。浏览器很无聊,但正因为无聊,才有机会做点不一样的东西。 他还记得刚到旧金山创业时,去见 Twitter 联合创始人 Evan Williams,对方说:“Josh,没人知道正确答案,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Josh 说,这句话让他一直记到现在。Arc 和 Dia 也还在路上,Josh 也还在摸索。但至少,他比大多数创业者更坦诚,也更愿意承认:其实我们都不知道答案,能做的就是走一步看一步。 如果你用过 Arc 或 Dia,可能会发现:这里没有完美的“家”,但有一群人,真心想为你造一个更舒服的空间。
#AINative浏览器
#Dia
#Arc
#JoshMiller
#创业故事
#科技圈
#社会学
#访谈
#可读性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感觉一个新兴行业,早期和晚期都是卖课或帮人打广告赚钱。 早期是信息差,晚期是不赚钱才出来分享。 广告是一直都有的需求,要种认知,hack大脑,抢占心智。
#新兴行业
#信息差
#营销策略
#广告
#大脑黑客
#心智抢占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如何用AI搞钱,果然还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前段时间在自己的AI+ 阅读群做了个简单调研。 问:如果邀请AI圈KOL访谈做播客,大家对什么话题感兴趣,发现第一条还是怎么靠AI赚钱... 1. 【搞钱】普通人如何用AI搞副业。 2. 【经验分享】想问嘉宾的失败案例和心路历程,现在在做什么产品,选择的理由? 3. 【职业发展】AI KOL的收入结构,未来预期的理想发展是什么样? 4. 【AI案例】2B的AI落地场景和案例分享。 5. 【新手如何学AI】大学生想入行AI,有什么建议。 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欢迎补充。
#AI赚钱
#AI副业
#职业发展
#AI KOL
#访谈
#播客
#发展预期
#失败案例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这两天 X 最被人夸赞的AI项目:Deepwiki powered by Devin Devin,一个曾以200美金/月订阅费,惊到不少人的AI 程序员 Agent。 由位于旧金山的Cognition Labs开发。 任何Github库,只要把域名修改成 deepwiki(.)com 就能访问这个项目的Wiki。 知识库支持AI提问,查函数、查功能都变的很简单。 如果库没索引,可输入email提交抓取。 刚看了自己vibe coding的quickshare的deepwiki,感慨AI写的真好... 地址见评论
#AI项目
#DeepWiki
#Devin
#AI程序员
#Cognition Labs
#知识库
#旧金山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没想到国产AI视频生成质量越来越好,当年震惊全场的Sora,现在几乎没啥声量。 今天有空写个制作教程。 感觉首尾帧玩法做趣味视频,是不是很容易在社交媒体搞流量?
#国产AI
#视频生成
#社交媒体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剪映翻译了一份中文版,如果是1080P,一小时15分的视频居然要占15G空间。 所以牺牲画质,压缩到1.79G。 一起看OpenAI的第一个投资人如何看待AI,如何看AI带来的失业和地缘政治问题。
#剪映
#视频压缩
#OpenAI
#AI投资
#AI失业
#地缘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最近这些天开始变热的Fellou、Dia等AI 工具,只有Mac版本。 很多Windows用户为用上这些工具,竟然纷纷买了Mac mini或Macbook。 软件反向带货硬件,侧面说明这些AI工具吸引力很大。
#AI工具
#Mac
#Windows用户
#硬件
#吸引力
#Fellou
#Dia
#软件反向带货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昨天参观了一个MCN,他们编导从7个变成1个了,在AI支持下产出效率更高。 好的编导更吃香了,其他会失业。 感觉其他行业也会是类似趋势,更TMD卷了。 一般新技术革命出现,都会出现失业潮,再诞生出一批新的岗位。 但这个过程有时间差,过程一定很惨烈。
#MCN
#AI
#失业
#新技术革命
#就业趋势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昨天AI产品蝗虫群,有朋友问有没有纳米 MCP的邀请。 那必须有!😏 只是现在还在内测,还有不少值得优化的地方。 既然有人想吃螃蟹,就先分享两个。 邀请码: V6BES7 EBSP7U 优势呢,就是官方花钱内置了Firecrawl、Minimax等十多个常用付费API,一键添加就能用。 初步体验,深度研究智能体还行。
#AI产品
#MCP
#邀请码
#内测
#智能体
#Firecrawl
#MiniMax
#付费API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大家都讨厌行业黑话,甚至一度嘲讽。 正反话两说啊。 行业黑话,其实也是行业知识的一种高度“压缩”。 尤其对于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来说,相当好使。 千言万语,不如一个行业黑话来得好使。 想用提示词写出漂亮的网页,你得知道TailwindCSS、Fontawesome、响应式布局和一堆JS库。 还得知道潮流网站名和各设计风格术语,什么极简主义、赛博朋克、波普艺术、斯堪的纳维亚等。 多读书,读行业书,读杂书,掌握更多跨学科知识和所谓的“黑话”,最好成为通才,可能更适应AI时代。 当然,不懂我们可以学,可以问AI。 所以,充满好奇,爱提问,会提问,学哲学,学审美,可能是未来教育的重点。
#行业黑话
#提示词工程
#网页设计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今天参加AJ组织的直播。 聊了MCP,概念火归火,但破圈很难,且确实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另外最让我奇怪的是,国内各软件真的就敢在App上直接叫MCP。 如不是专业人士,看到这个词绝对懵逼,从产品设计上叫这个名字绝对是败笔。 可能大家觉得这个词,很快能成为普通人能接受的共识。 即使是HTTP,已经这么久了,普通人也不懂啊。 用户关心的是结果,不是名词概念,路漫漫,其修远。
#AJ直播
#MCP
#破圈
#安全隐患
#产品设计
#用户体验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前天接受字节做AI的同学访谈(内部项目调研),聊到最后,她问我从字节离开什么感受。 我说,除了暂时收入没打工高,其他一切都是正向体验。 纳瓦尔老说工资是毒药,一直觉得他说的夸张。 现在我认为,固定高工资会束缚人,让人停留在舒适圈,规则和流程束缚,限制主观能动性,都是机会成本。 不是劝大家离职,创业可能更艰辛。 只要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持续创造新东西,都会更幸福。
#职业发展
#离职感受
#舒适圈
#创业
#字节跳动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酒局上朋友还分享个流量密码,关键词叫:反差 他们搬运大量三农视频到海外平台,就普通农民田间地头劳作的场景。 博主不更新时,没东西搬,就用视频主角形象,AI合成穿西装、穿各种时装的图片。 他说只要发这种图,点赞常过千,流量巨大。 意料之外,清理之中,反差就是密码。
#流量密码
#三农视频
#AI合成
#社交媒体
#反差
#海外平台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今天喝酒见了一个朋友,他分享了他们怎么做视频生成。 先以商业软件为主,如Midjourney、可灵等,生成人物IP的多角度图。 抽卡后人工评判可用性,生成图片角色IP。 然后用阿里的WanX(Wan2.1)做3D旋转,取图,然后用这些图做基座模型。 再用Wan做生成无声但有嘴部动作的基座视频。 最后用SoVITS结合脚本做对嘴型,加上场景切换。 这套流程下来,计划做上千个IP形象,占领多个赛道。 两年前就开始探索,他认为最大的转折点就是阿里视频模型Wan的开源,一切商业流程就全打通了。
#视频生成
#人工智能
#商业软件
#IP形象
#阿里
#3D建模
#制作流程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今天计划整理下今年公众号发布的文章和数据。 但后台没看到导出地址。 抱着试试看心态,用Dia写了个提示。 “提取文章标题,浏览人数,点赞人数,分享人数,点❤人数,留言数,划线数,打赏金额,文章网址,制作成csv” 除了,文章网址没有提取对,其他一点没错! 又一次被Dia浏览器震撼!
#公众号
#Dia浏览器
#数据导出
#编程
#工具使用
#数据分析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AI辅助,抽空读了Windsurf、Cursor、Devin三个AI编程工具的系统提示词。 角色定义 Windsurf:你是 Cascade,一个由 Codeium 工程团队设计的强大 agentic(具备自主行动能力的)AI 编程助手。你基于革命性的 AI Flow 范式运作,能够独立或与用户协作完成编程任务。 Cursor:你是一个由 Claude 3.7 Sonnet 驱动的强大 agentic(具备自主行动能力的)AI 编程助手。你专门在 Cursor 这个世界上最好的 IDE 中运行。 Devin:你是 Devin,一名使用真实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软件工程师。你是一个真正的编程高手:很少有程序员能像你一样擅长理解代码库、编写功能完善且整洁的代码,并不断迭代直到代码正确无误。 Windsurf 是强调“流程驱动”和“自主+协作”的 AI 工具。 Cursor Agent 则强调是一个深度集成在 IDE 中的助手,强调 Claude 模型的智能和 IDE 的上下文感知能力。 Devin 更像是一个“拟人化”的顶尖工程师,强调代码质量和调试能力。 三个工具的系统Prompt有不少共性,尤其是在工具调用格式、安全限制、代码编辑规范方面。(见下面图片) --- 从提示词中学到的编程提示词知识 1. 代码必须可运行 所有系统都强调:生成的代码必须“immediately runnable”。 2. 一次性完成修改 所有系统都要求:对同一文件的修改必须合并为一次操作。 3. 不要修改测试除非被要求 Devin 明确指出:测试失败时,优先怀疑代码,而不是测试本身。 4. 遵循项目风格 所有系统都强调:修改代码前要理解并模仿现有风格。 5. 不要引入不必要的依赖 Devin 明确要求:不要假设某个库存在,必须确认后再使用。 AI 编程中的最佳实践 ✅ 明确你的意图 所有系统都要求用户明确说明任务目标。 ✅ 提供上下文 AI 会根据你打开的文件、光标位置、历史编辑来判断行为。 提问时附上相关代码片段或文件路径。 示例:“我在xx文件的第 xx 行写了这个函数,但报错了。” ✅ 接受 AI 的建议,但保留判断 AI 是助手,不是决策者。 ✅ 善用工具链 三个系统都提供了搜索、编辑、运行、部署等工具。 AI 编程助手是放大你能力的工具,而不是替代你判断的机器。 彩蛋:我问AI,哪家提示词写的好,分析了不少维度,最后第一名是Windsurf
#AI
#编程
#工具
#windsurf
#Cursor
#Devin
#Codeium
#Claude 3.7 Sonnet
#AI Flow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熬夜让AI给写了一个MCP server。 方便把Minimax生成的语音图片等各种文件传到七牛云,并给访问URL。 这样就能在AI生成的网页引用播放、使用。 有空还可以写一个支持Cloudflare R2存储的MCP。 项目已开源,地址见评论区
#AI
#MCP服务器
#MiniMax
#七牛云
#Cloudflare R2
#开源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5个月前
估计很多朋友跟我一样喜欢测各种AI产品,是不是可以组一个“蝗虫团”。 如果这样的人足够多,而且体验后都有反馈或分享。 是不是就有实力反向要求厂商第一时间给我们邀请码或复利? 有感于Dia、Fellou、Coze等产品的火热。
#AI产品
#蝗虫团
#邀请码
#Dia
#Fellou
#Coze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