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高耀洁
关注
热风 Zephyr Society
1个月前
好天气别浪费!无论你今年被糟糕的政治环境弄得抑郁还是焦虑,不妨在下周六带上喜欢的食物,和热风一起在中央公园野餐,回望自己的政治启蒙时刻,给高耀洁、李文亮与刘晓波长椅献花吧! 报名链接: #热风 #zephyr_society #李文亮 #刘晓波 #高耀洁 #政治
#热风
#Zephyr_society
#李文亮
#刘晓波
#高耀洁
#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吴朝阳
3个月前
今天应邀参加一个空间的聊天。网友问我一些关于傅希秋牧师和陈光诚的问题,我做了实事求是的回答。我声明:我没有说陈光诚不是盲人。我说我和他一起的时候生活上我会照顾他,例如吃饭上厕所等。我只是听说高耀洁医生说陈是弱视。但我认为陈达到了医学级别的残疾人标准。我还澄清了当年间谍软件的真相。
#傅希秋
#陈光诚
#空间聊天
#高耀洁
#间谍软件
分享
评论 0
0
Vivian Wu
3个月前
高医生经常说,知恩图报。帮助过她的人,她都记着。并努力想法报答。她又说过多次,“人不讲可以,不要说瞎话”。看这个大声的视频吧。我们记录的是高耀洁医生临终前最后一年里的影像。很珍贵。
#高耀洁
#医生
#临终关怀
#生活哲学
#感恩
#诚信
#珍贵影像
分享
评论 0
0
周锋锁 Fengsuo Zhou
3个月前
中央公园高耀洁医生的纪念长椅位置?
#高耀洁
#纪念长椅
#中央公园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3个月前
一个人的战争 高耀洁教授是退休之后开始全力展开阻止艾滋病扩散和救治工作的。 这是一个人的战争: 13年来,这项慈悲事业耗去了她所获得的全部奖金100多万人民币。 为调查艾滋情况、救治艾滋患者、宣传防艾知识、揭露输血感染,她的足迹(后来走不动则以出租车代步)遍布大半个中国,她沿着那条看 不见的血河,明察暗访过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安徽、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15个省区。 她走入过100多个村庄——出访一天,一般情况是查访2、3个村庄,多的时候一天查看过7个。 她访问过近1000个艾滋家庭。到访之处,她留下金钱、药物、资料和口述的防艾方法;分享患者的悲愁、绝望和怨怼;延长前方探访的道路,增加未来救治的工作量和新方案。 她亲自编写、自费印刷的各式不等的艾滋病教育普及读物100万到150多万册。 她没有发行网络和渠道,只能利用邮局按照地址寄出去。她有两个巨大的地址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全国各地艾滋家庭的地址和需要寄出的各机构单位地址。 她曾背着12000张自费印制的防艾宣传纸,风尘仆仆奔到火车站,站在寒风中向往来过客散发。后来则与医院、学校、报亭、报章杂志社建立联系,请求帮助,定点散发,或者请自己的熟人带往农村……。 她发往中国公安机构的防艾资料就有30万分,据信全部从邮局消失,没有抵达。 她收到过来自艾滋病人和各种其他性病相关的信件15000封(已经出版)。12年4380天,平均每天她要收到3、4封救援的信件。而她没有让任何一封来信泥牛入海:每个写信人都会得到她的回复。 回复信件的背后,是具体的救助工作。她亲手安排、救助的艾滋孤儿就有164个,至今以八十高龄的记忆,她能一一叫上这些孩子的名字。这样的孤儿,即便救出一个,也不是一件易事。而通过她的努力,受到她的鼓舞,香港那位慈善家杜聪拯救的艾滋病孤儿,总数已超过10000名。 她的家成了艾滋病患者求助中心,每天都有人来访问,多的时候一天接待过58位。 高耀洁教授没有机构和组织、没有经费和资助、没有办公室和工作人员,当然也没有薪水和报酬。13年来,她先后有过100多位追随而来的“防艾”义务工作者,却“绝大多数危难而退”了。 这天大的事,中国国家总理应该过问的事,中国国务院、中国卫生部、中国民政部、中国教育部,以及各省市、地县、区乡各级政府和官员应该负责的工作、恪守的职责,高耀洁教授以耄耋之年、一人之力担当了。 2007年,八十高龄的高耀洁教授突破封锁到美国首府华盛顿领奖,这是她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七个奖项中的第六项:美国维护女性权益组织的捍卫人权“环球女性领袖奖”。这是她第一次能够出国领奖。在颁奖会上,一位未受邀请、自费乘机、自购昂贵门票、专程远途而来的美国老妇人,握着高耀洁的手,急匆匆地表达自己对高教授的钦佩。凭着美国普通人的直觉,她将高耀洁教授与特丽莎修女(Mother Teresa,1910-1997)相提并论,同时正确地指出:高教授的工作条件比特丽莎修女还要困难,高教授不仅是善良人,还是一个英雄。 ---北明:民国最后一个背影 —— 记中国医生高耀洁 图:高耀洁走访艾滋村,与当地村民在一起。拍摄日期不详。(高耀洁提供)
#高耀洁逝世:揭露河南艾滋病疫情真相的斗士· 12 条信息
#艾滋病
#个人抗争
#高耀洁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4个月前
晚年,为了艾滋病人,她不仅耗去了一生的积蓄和各种奖励上百万元,最后还不得不流亡美国。 2010年3月,高耀洁被哥伦比亚大学聘为访问学者,住在了附近的一个公寓里,由护工照顾她的生活。“我来到美国也没有闲着,虽然美国政府给我混吃混喝的待遇,但我没有混吃混喝。”高耀洁笑说。 来到美国的几年间 ,她写了7本有关艾滋病疫情的书和一本诗词:《血灾:10000封信──中国艾滋病泛滥实录》(开放杂志社,2009年11月)、《揭开中国艾滋疫情真面目》(博大国际文化有限公司,2010年9月)、《高洁的灵魂》增订版(明报出版社,2010年11月)、《疫症病案一百例》(明报出版社,2011年5月)、《我的防艾路》(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镜头下的真相》(明报出版社,2013年)、《高耀洁回忆与随想——高洁的灵魂续集》(明镜出版社,2015年)、《诗词忆百年》(五七学社出版公司,2011年8月),超额完成了起初她的写书计划。 高耀洁明白,中国艾滋病祸的真相很难有公布的一天,自己也很难重返故土:“最好的我能死在回中国的飞机上。” 2007年4月20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38980号小行星命名为“高耀洁”,这份荣誉是高耀洁最为看重的:“人在做,天在看。即使我的生命结束了,这颗小星星还要高高地在太空中注视地球,注视着中国,注视着艾滋病这场世纪灾难的结局,注视着造成这场血祸的罪人们走上历史的审判台。” ---愤怒仁医高耀洁:说出真相,是我天定的使命、生存的目的 特约撰稿人 罗四鸰 端傳媒 图:2022年3月的高耀洁(依娃摄)
#高耀洁逝世:揭露河南艾滋病疫情真相的斗士· 12 条信息
#艾滋病
#高耀洁
#留美生活
#晚年生活
#学术研究
#社会责任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4个月前
2003年,吴仪副总理来到河南考查艾滋病疫区,接见了高耀洁,河南省随后向艾滋病疫情最严重的38艾滋村排出了工作组和医疗队。中国官方基本承认了这场灾祸的存在,但高耀洁的愤怒依然无法停止,因为官方依然掩盖艾滋病祸的真实原因,把原因归结为吸毒和性交;其次艾滋病突然又变成了一些人的“摇钱树”, 当地官员的黑手直接伸向世界卫生组织和海内外慈善机构的捐款。 为此,高耀洁非常注意钱方面的问题。她从不接受捐赠,她对对艾滋病人的捐助都来自她个人收入,花了上百万,几乎是她所有的积蓄和获得各种奖项所拿到的奖金。此外,高耀洁不得不多次发表声明和写下遗嘱,她不接受任何以艾滋病名义进行捐款,也不承认任何以她的名义成立的基金会。这就是她在遗嘱里一再写下的:“我生前的建树和去世不应成为他人沽名钓誉的工具”。 获得吴仪接见并没有让高耀洁的调查和呼吁变得少一点阻碍,反而在那之后,高耀洁发现,她的人身自由越来越受到控制了,电话被监听,出门被跟梢,发展到最严重的时候,几十个警察日夜包围她的家,她不允许出门,电话被切断,连女儿也禁止来看望。 ---愤怒仁医高耀洁:说出真相,是我天定的使命、生存的目的 特约撰稿人 罗四鸰 端傳媒 图:高耀洁与艾滋儿伉伉。(照片由高耀洁提供)
#高耀洁逝世:揭露河南艾滋病疫情真相的斗士· 12 条信息
#艾滋病问题
#吴仪副总理考察
#高耀洁
#政府承认
#艾滋病村
#慈善捐款
#吸毒与性交
#河南艾滋病灾祸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4个月前
在高耀洁以及这场艾滋病祸的研究者看来,这场大灾难其实是可以控制的,之所以弄到最后这么可怕的地步,与当局的不作为,甚至刻意隐瞒打击有关系。 虽然高耀洁被视为“民间防艾第一人”,但实际上,她说自己并不是第一个发现血浆经济所致的艾滋病祸的。 “第一位提出警告的是河北省防疫站主任医师孙永德 ,他在1988年就上书卫生部,闹到国务院,但没有人听他的。我们必须记住他,他才是第一人。第二位是王淑平,她当时是河南周口地区主管血库的医生,她把发现的情况写成报告上报,河南省卫生厅派专家前往‘调查处理’,结果却认为王淑平的实验不合格,不允许她发表报告,1996年11月,王淑平所在的临床检验中心被关闭,此后失业的王淑平不得不离开河南。我是第三个,我是1996年4月才遇到第一位艾滋病人的。此后,还有湖北的桂希恩教授,1999年他发现艾滋村,他多次去艾滋村还把病人请回家。中国医学界的医生那么多,目前我知道的站出来的医务界人士也就这么几位吧,非常可悲。” ---愤怒仁医高耀洁:说出真相,是我天定的使命、生存的目的 特约撰稿人 罗四鸰 端傳媒
#高耀洁逝世:揭露河南艾滋病疫情真相的斗士· 12 条信息
#艾滋病
#高耀洁
#疫情控制
#政府不作为
#血浆经济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5个月前
粉红:艾滋村(当然这三个字是不能直接说的)是多年前的错误,早已改正并且高耀洁(这三个字也是不能直接说的)已经得到了感动中国人物。 你再拿这个话术攻击给美国卖血洗地就是间谍。
#艾滋村
#历史错误
#高耀洁
#感动中国
#间谍指控
#美国卖血
分享
评论 0
0
佛瑞德里希4th😷
5个月前
“排华”,排斥中共对出身于中华沦陷区各族后裔的洗脑、裹挟、胁迫,应该“从我做起”,成为一股在海外华人社区自发涌现的风潮。 这会是一场汉唐苗裔对马列子孙的排斥。 这也会是一场从琼瑶小说里知道了“情”,从金庸小说里知道了“义”的中文使用者们对中共党员、党性、党组织的排斥。 是人对蛆的排斥。 那么多人抛离故土远渡重洋,所为何来? 是谁,逼得高耀洁医生以八十多岁高龄不得不孤身出海,埋骨异乡? 又是谁,让“六四”一代星散四海,让“白纸”一代有家难回? 被许多人看不起的海外黑工,曾游荡在欧洲街头的东北大婶,那些不要身份只为赚钱而来的中共国底层,又是为什么不能安居在他们最熟悉的语言环境里? 他们在逃避什么? 他们在逃避暴政,他们在逃避因暴政而长期存在的匮乏。 一部海外华裔社区发展史,就是一曲逃避暴政者谱写至今的哀歌。 面对暴政,他们逃了,冒了那么大的风险,把那么多血泪抛洒在路上。 他们游过大海,游向香港,他们穿越南美丛林,进入美国,他们死了,死在欧洲货柜车里,死在偷渡的路上,他们活着,以黑工的身份在餐馆里刷盘子,全年无休。 “有办法”的人都试图远离“同胞”,所以,留在海外华人社区的人,往往都是“没办法”的人,所以,面对暴君延伸到海外的黑手,许多人敢怒而不敢言。 海外华人社区是由这样一些人组成的,是由曾身体力行用脚投票的人组成的。 他们中的许多人渴望有机会站在中国共产党的对立面,只是,他们不敢。 在欧美列国与中共政权仍然保持着良好关系时,在欧美对中共设立的海外警务室仍视而不见时,他们不敢。 在微信散布的谣言、中共在海外设立的外宣中文媒体散布的谣言面前,在“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恐吓面前,他们不敢。 在仍然受中共控制的海外中文环境里,在仍然有“老大哥看着你”的欧美华人圈里,在亲友仍居住墙内,随时会被中共派人上门威胁的困境中,他们只能谨言慎行,保持低调。 很多人连在X上给我点个赞都不敢。 更不要说出钱出力支持海外反共人士、反共组织。 大部分海外华人在想要进一步逃离中共暴政的影响时,选择的努力方向都是通过学好现居国语言,通过拓宽择业之路,离其他海外华人更远一点。 有些人为此不惜让自己的孩子不再学中文,不再吃中餐。 因为在他们眼里,中文、中餐,不是自己的文化根源,而是把自己锁在中文圈也就是锁在离暴君更近区域的铁链。 他们没有想过把海外华人社区的控制权从中共手里夺回来,拿到自己手里。 因为即使你身在海外,在中共政权与欧美列国仍保持良好关系时,在中共的影响力通过种种手段仍延伸到海外各国各个角落时,站在暴君的对立面仍然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 但时移世易,风水轮转,中共的“强大”并不是永恒的,中共政权和欧美列国政府的良好关系也不是永恒的。 海外华人社区受到的威慑和压制,正在松动。 而且事情正在走向反面。 当中共在欧美列国面前露出其狰狞面目,当各国都开始应对中共的安全威胁,当已经成功居留海外的华人,感受到与中共割席的政治压力,在海外华人社区中清除中共的影响,让海外华人社区成为让现居国放心,让移民群体“踏实”的安全区,就成为各方势力一致的需求。 而且是所有头脑清醒,已及时把财产转移到海外、身份转移到海外、自己和家人搬迁到海外的,出身于沦陷区的海外华人的一致需求。 海外华人社区的政治氛围将被重塑。 过去跟中共走的最近的那些人,最需要自证清白的那些人,要么滚回墙内去,要么,就得拿出比过去对中领馆的趋奉更多十倍的力气来彰显自己的反共立场。 否则,没有人能救他们。 因为外逃的中共官员,投诚的中共间谍,会拿他们的名字填充自己的功劳簿。 海外华人社区很快就需要重新“站队”了。 在欧美列国,需要勇气才能做的事,将不再是顶着华裔面孔举起横幅向中共国官员提出抗议,在中领馆门口提出抗议了,而是在自由世界为中共办事,是挥舞着五星血旗殴打异议人士。 是让成功外逃的前中共官员感到中共的黑手仍在自己身边,是对海外中文圈的异议者进行恐吓。 自由世界将在自己的本土收复失地。 海外华人社区不会继续是中共的势力范围,是中共的海外辖区。 因为如果连这件事也做不到,欧美就不可能有能力与中共这样的邪恶势力抗衡。 但当海外华人社区被自由世界收复,它就会自然而然成为整个中华沦陷区重获自由的新起点。
#排华
#中华沦陷区
#海外华人
#汉唐苗裔
#马列子孙
#琼瑶小说
#金庸小说
#中共党员
#党性
#党组织
#高耀洁
#异乡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