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沦陷区

有很多问题是必须通过“成长”来解决的。尤其是中华沦陷区那些看似不可解的困局,那些因文明还处于幼稚状态,在巨婴族群与巨婴族群之间看似解不开的恩怨缠结。 较成熟的文明才有能力与他人和平共处,才能以非暴力的方式解决冲突。 所以想在沦陷区缔造永久的和平,你最好让矛盾各方都变得“不再幼稚”。 如果帝国崩解后,在废墟上兴起的,全都是和今日台湾一样的国家,国与国之间长期保持非暴力关系,会是件难事吗? 相信每个了解日、韩、台关系的人都能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国际社会里,凡是能保持一定成熟度的国家,都能与同样保持着一定成熟度的国家和族群保持较为和平稳定的关系。 最尖锐的冲突永远发生在不够成熟的族群之间,较缓和的冲突则持续发生在较成熟和较幼稚的族群之间。 究其根本,暴力,本就是幼稚族群最偏好的手段。 在中华沦陷区,许多人至今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他们认为“中国人是需要管的”,意思是想统治这片土地就必须使用暴力压制异议。 压制,压制!从压制自由灵魂对独立空间的渴望,到压制跪伏如羊的奴隶们的维权诉求。 他们认定压制是保持和平,或者说维持“稳定”所必须。 但他们不会告诉你,当受压制的族群停滞在幼稚状态,当暴力是受压制的族群和个体唯一懂得的解决问题手段,问题会永远得不到真正的解决。 在中共国,所谓的民族矛盾,所谓的官民矛盾,其根源都在于此。 那些本应由成长来推进其解决的问题,那些成熟的、理性的族群可以坐下来协商解决的问题,因为各族群被迫滞留于幼稚状态,因为中共国仍是个“巨婴国”,就看似无解。 我们看到了问题的根源。 所谓的民族矛盾、社会矛盾,所谓的“中国没有共产党会天下大乱”,乱自何来? 来自沦陷区每个本可顺利接受现代化观念,本可在政治上迅速成熟起来的族群、社区、个体,长期被迫停滞在“只会哭闹”的婴儿状态。 这些族群,都是“阁楼上的疯女人”。 她不是因为疯狂才被锁在阁楼里的,她是因为被锁在阁楼里才看似疯狂的。 只要有了成长的自由,她将回归理性。 但当然,成长需要过程。各族群在政治上的成熟需要内外部条件的促成。 例如上海民族在政治上的成熟就需要有欧美援助和上海在地独派的积极推动。 目前更幼稚的族群想举办“成年礼”,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资源投入。 而一切的起点,在于中共帝国先要解体,在于对成长的全方位压制先要被解除。 在思考所谓的“民族问题”时,你们不能忽略上述事实。 在批评东突厥斯坦、图博特、香港、台湾、上海、江、浙、闽、粤、满洲国的独立诉求时,在对中华沦陷区的社会民主转型感到绝望时,你们也不能忽略上述事实。 如果忽略了上述事实,你们就会误以为寻求独立的人是在“制造问题”,就会看不明白我们是在试图解决问题,试图通过推翻中共帝国对本族群成长的压制来恢复本族群应有的成熟程度,然后坐下来,象成年人一样和其他恢复了成熟程度的族群谈和平共处,谈友好合作。 我们选择的路径是“独立➡️成长➡️和平”,不是“大一统➡️幼稚➡️内耗”。 我们对未来的期望,是中华沦陷区既不继续是一个大一统的超级巨婴国,也不变成一组零散存在但互相攻伐的小巨婴国。 而上海,准备在这一场成长历程里做诸国的“长姐”。 身为巨婴国里人口基础、秩序建构能力最强的城邦,我们责无旁贷。 我们知道自己是特殊的。 在中华沦陷区这个曾经的超级猪圈里,我们是唯一首先意识到需要摆脱猪圈式国家建设思路的族群。 在未来,显然我们也将是沦陷区首先完成现代化国家政治秩序建构的样板国家。 一个能首先拿出成熟姿态,和邻国,和其他追求独立建国的族群谈合作、谈互助,而不是争抢地盘,清算历史恩怨的国家。 在“走向成熟”的道路上我们已经先人一步,以后仍会继续是先行者。 不但是先行者,也会是后来者的引路人。 那些最担忧中华沦陷区陷入长期动荡战乱的人实在应该想想,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政治理念才能真正结束乱世。 文明史已经告诉了你们。 成长,成长到某个成熟程度以上的文明才有能力使用暴力之外的手段解决利益冲突,让各方达成共识。 而在沦陷区首先能跨入“成年人”行列的显然只有上海。 在沦陷区内,上海一直被公认为“洼地的天花板”,在海外,沪民党也是首先意识到需要以“成长”为目标的政治组织,是首先尝试在自己的组织方式、活动形式上摆脱党文化痕迹的政治组织。 文明史告诉我们,和平的希望总是握在成年人手里的。 而上海显然会是沦陷区这个昔日巨婴国里第一个真正成年的人。 和平的希望在我们手里。 在愿意成长,愿意以成年人姿态与友邻和平相处,也期待友邻们迅速明晰目标,同样成熟起来的我们手里。 所以,如果你向往和平,请和我们站到一起。
很多人对未来没有信心。 因为在探索的过程中很少能有人对“获得幸福”有足够的把握,而且确实,我们常常遇到挫折。 在中华沦陷区建构起现代化的国家政治秩序,是个象让起点极低的年轻人寻得幸福一样渺茫的梦。 但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寻梦。 而且,即使对寻获幸福没有把握,我们也有把握结束痛苦。 我们有把握斩断伤害链的传承,只要我们不“滥生无辜”,不在暴君治下为他生育小奴隶,就算这片土地仍要承受蹂躏,往后的蹂躏也可以和我们无关,和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后代无关。 我们可以拒绝以“即使活得不象个人样也要活下去并且生儿育女”为信仰,拒绝把它当成必须让自己和晚辈一体遵循的人生信条,我们可以让传承了数千年的伤害到此为止,可以过一种没有软肋的人生。 对此我们有100%的把握。 所以,这份把握,可以成为我们抗争的起点。 不为暴君生育小奴隶,不让暴君拥有更多人口基础,从而保证暴君的统治无以为继,保证暴君必将失败,暴政必将失效,就是我们抗争的起点。 如果你愿意把暴君的失败视为抗争者的胜利,那么请你记住,我们追求幸福的努力是以此为起点的。 当我们从延续了千百年的麻木愚昧状态中清醒过来,学会拒绝传承痛苦,我们就可以坚守住这份拒绝,并对自己承诺,只有能感受到快乐时,只有对自己的幸福有把握时,才试着去生儿育女,去诞育后代。 我们可以为自己树立这样的原则。 只传承幸福不传承痛苦的原则。 并用对这原则的坚守,让自己的人生稍微容易一点,同时让这个世界的苦难总量减少一点。 没有能力婚育,没有条件婚育,那就不婚不育。 不进入没有爱的婚姻,不生育没时间精力陪伴的子女。 养儿防不了老,那就干脆不养儿。 放下对传承的执念,放下对建立家庭的执念,只要这一生。 先把这一生活好,先允许自己少些痛苦多些快乐,在寻求幸福的道路上摸索前行。 想改变世界,我们先要改变自己。 想让这个世界不再充满痛苦,我们首先要令这个世界不再拥有伤害链的人口基础,并且,为了让这个世界拥有更多快乐,我们需要让自己成为从传承痛苦的链条中脱离出来投奔幸福阵营的链环,让自己从制造痛苦、感受痛苦的伤害链系统成员,转变为创造快乐、感受幸福的“新人类”。 由此令两大阵营的人口基础此消彼长。 这世界是由人组成的,而人,是可以改变的,人口结构也是可以改变的。 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也在相当程度上有能力改变自己家庭的人口结构。 手段并不难想到。 通过学习改变自己,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改变自己,通过把收入投资于自身而不是婚育改变家庭,这些都是手段。 同样既隐蔽又有效的手段,还有通过迁徙改变地区人口结构,例如搬到远离父母亲戚的城市去工作和生活,这既能改变自己个人的处境,也会在客观上改变地区的人口组成。 这些改变是每个清醒过来的人都做得到的,这几乎没有风险,因为当局无法分辨你这些举动里有没有政治含义。 但这些改变能重新塑造社会的人口基础,能重新设置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人口基础,从而令这个时代、这个地区,为抓住历史机遇,建构与人口基础相适配的政治秩序做好准备。 寻求幸福的人可以抱团取暖,可以通过脱离充满伤害的家庭和社区,聚集到一起,来建构属于自己这类人的新社区,并让这样的社区成为城市主体,由此令这样的城市有条件成为建构新秩序的基地。 一切准备都可以是无声无息的。 这抗争可以长期持续,如果暴君的统治继续,那么就让生育率持续低迷。 而如果暴政被推翻,如果上天让寻求幸福的人群重新看到希望,如果在漫长的准备过程里,你终于学会了如何令自己快乐,如何与人相爱,如何找到幸福,那就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运用你的所学。 我们可以用拒绝传承苦难来结束苦难。 并用决心只传承幸福来增进这世界的幸福。 坦白说,要让世界发生真正的、深刻的改变,并不需要每个人都学富五车,都完成社科理论上的准备,都完成全套的公民教育。 需要的只是作为社会人口基础的大多数人都接受生活的启蒙,激活趋乐避苦的动物天性,摆脱麻木愚昧,以延续痛苦传承的生育观念为信仰的牲人状态,作出“不快乐就不生育”的人生抉择。 并在建构新秩序时,以“是否能让我放心生育”为标准,去衡量每一项与己身利益相关的决策。 很多人说,中华沦陷区愚民太多,想完成社会变革是天方夜谭。 很多人都认为在沦陷区这样的环境里,不可能培养出足够数量的,有能力建构新秩序的公民。 但人口基础是可以被改变的。 当不婚不育的年轻人聚居到对不婚不育者更友好的城市,当重视个人幸福,厌恶伤害链式家庭传承观念的年轻人搬往对他们包容度更高的城市和地区,当暴君的剥削令盲目生育的家庭因贫困缩减子女数量,伤害链的人口基础走向消亡,而至少在局部地区,更适合新秩序的人口基础成为主体,在学会了拒绝痛苦的人群中,就会有人能学会寻获幸福,并把这样的经验、技能分享出去。 世界就是这样改变的。 由人组成的世界,将因人的改变而改变。
“排华”,排斥中共对出身于中华沦陷区各族后裔的洗脑、裹挟、胁迫,应该“从我做起”,成为一股在海外华人社区自发涌现的风潮。 这会是一场汉唐苗裔对马列子孙的排斥。 这也会是一场从琼瑶小说里知道了“情”,从金庸小说里知道了“义”的中文使用者们对中共党员、党性、党组织的排斥。 是人对蛆的排斥。 那么多人抛离故土远渡重洋,所为何来? 是谁,逼得高耀洁医生以八十多岁高龄不得不孤身出海,埋骨异乡? 又是谁,让“六四”一代星散四海,让“白纸”一代有家难回? 被许多人看不起的海外黑工,曾游荡在欧洲街头的东北大婶,那些不要身份只为赚钱而来的中共国底层,又是为什么不能安居在他们最熟悉的语言环境里? 他们在逃避什么? 他们在逃避暴政,他们在逃避因暴政而长期存在的匮乏。 一部海外华裔社区发展史,就是一曲逃避暴政者谱写至今的哀歌。 面对暴政,他们逃了,冒了那么大的风险,把那么多血泪抛洒在路上。 他们游过大海,游向香港,他们穿越南美丛林,进入美国,他们死了,死在欧洲货柜车里,死在偷渡的路上,他们活着,以黑工的身份在餐馆里刷盘子,全年无休。 “有办法”的人都试图远离“同胞”,所以,留在海外华人社区的人,往往都是“没办法”的人,所以,面对暴君延伸到海外的黑手,许多人敢怒而不敢言。 海外华人社区是由这样一些人组成的,是由曾身体力行用脚投票的人组成的。 他们中的许多人渴望有机会站在中国共产党的对立面,只是,他们不敢。 在欧美列国与中共政权仍然保持着良好关系时,在欧美对中共设立的海外警务室仍视而不见时,他们不敢。 在微信散布的谣言、中共在海外设立的外宣中文媒体散布的谣言面前,在“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恐吓面前,他们不敢。 在仍然受中共控制的海外中文环境里,在仍然有“老大哥看着你”的欧美华人圈里,在亲友仍居住墙内,随时会被中共派人上门威胁的困境中,他们只能谨言慎行,保持低调。 很多人连在X上给我点个赞都不敢。 更不要说出钱出力支持海外反共人士、反共组织。 大部分海外华人在想要进一步逃离中共暴政的影响时,选择的努力方向都是通过学好现居国语言,通过拓宽择业之路,离其他海外华人更远一点。 有些人为此不惜让自己的孩子不再学中文,不再吃中餐。 因为在他们眼里,中文、中餐,不是自己的文化根源,而是把自己锁在中文圈也就是锁在离暴君更近区域的铁链。 他们没有想过把海外华人社区的控制权从中共手里夺回来,拿到自己手里。 因为即使你身在海外,在中共政权与欧美列国仍保持良好关系时,在中共的影响力通过种种手段仍延伸到海外各国各个角落时,站在暴君的对立面仍然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 但时移世易,风水轮转,中共的“强大”并不是永恒的,中共政权和欧美列国政府的良好关系也不是永恒的。 海外华人社区受到的威慑和压制,正在松动。 而且事情正在走向反面。 当中共在欧美列国面前露出其狰狞面目,当各国都开始应对中共的安全威胁,当已经成功居留海外的华人,感受到与中共割席的政治压力,在海外华人社区中清除中共的影响,让海外华人社区成为让现居国放心,让移民群体“踏实”的安全区,就成为各方势力一致的需求。 而且是所有头脑清醒,已及时把财产转移到海外、身份转移到海外、自己和家人搬迁到海外的,出身于沦陷区的海外华人的一致需求。 海外华人社区的政治氛围将被重塑。 过去跟中共走的最近的那些人,最需要自证清白的那些人,要么滚回墙内去,要么,就得拿出比过去对中领馆的趋奉更多十倍的力气来彰显自己的反共立场。 否则,没有人能救他们。 因为外逃的中共官员,投诚的中共间谍,会拿他们的名字填充自己的功劳簿。 海外华人社区很快就需要重新“站队”了。 在欧美列国,需要勇气才能做的事,将不再是顶着华裔面孔举起横幅向中共国官员提出抗议,在中领馆门口提出抗议了,而是在自由世界为中共办事,是挥舞着五星血旗殴打异议人士。 是让成功外逃的前中共官员感到中共的黑手仍在自己身边,是对海外中文圈的异议者进行恐吓。 自由世界将在自己的本土收复失地。 海外华人社区不会继续是中共的势力范围,是中共的海外辖区。 因为如果连这件事也做不到,欧美就不可能有能力与中共这样的邪恶势力抗衡。 但当海外华人社区被自由世界收复,它就会自然而然成为整个中华沦陷区重获自由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