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规律

今天给程序大佬们分享一下 对于程序员来说,什么叫正确迭代吧? 1. 你读完经济学才明白:原来世界本身不是0和1的,而是黑的、白的、灰的都有。最关键的是,非程序世界的人看到这些黑白灰以后,他们不是像程序员那样去较真,为什么那件事情是对的?那件事情是错的?他们只会想一件事情,我做那件事情的成本是多少?我不做的成本是多少?外面的世界很多都是根据执行成本相关的,因为非程序的世界除了物理规律还有一条是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本质是什么?本质是几千年人的人性,符合人性的就是对的,不符合的就是不对的 2. 你真的跑过商务就能明白:原来技术牛逼在真正的商务合作来看,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剩余的大部分是,你个人或者公司在业界出名不?出名就是品牌背书。不出名呢?找一个名人给你担保,在中间给你背书。如果都没有了,那就谈钱。至于程序是不是第1,在大多数行业其实不是那么重要的。所以,这时候你会发现,程序里面你骄傲的东西在现实世界有时候很孤独,因为大多数人有钱,不懂技术,不听你讲 3. 创业过你才能明白:原来自己写代码强没用,自己写代码强,你的同事只会看着你干活。反而是那些自己写代码弱的老板,明白自己的弱势,拿钱去请互补性仁人才。他们的队伍反而越来越强。这是为什么?因为创业的根本是,创始人的品德和远景,团队的团结和稳定,产品的强大和价值。而技术在创业过程中也只占很小一部分
朱韵和
8个月前
自1952年1月开始搞五反运动,半年后草草收兵,没有科学与事实的依据,不要实践检验,以“革命”理念代替国家发展的需求,“无往而不胜”的虚幻心理极度膨胀的情况下,不断制造虚幻的“敌情”和虚幻的“经济目标”,在遭遇民意与自然规律阻遏以及经济规律抵抗之后,仍不以为然、一味蛮干。 从最根本的、最高的 层次来说,认为工商业的世界观是金钱万能,以为钱是一切事业之母,有了钱,一切困难都能战胜,为了有钱才需有权。这种狭隘的阶级观念就是我们在上世纪50---60年代的悲剧成因。当一个阶层普遍受到精神与肉体的折磨,普遍感到对前途绝望,更感到生活毫无尊严时,“自杀”实际是他们的一种绝对的最后抗议。当时“自杀”成了一种普通行为。 有文献报导:一位研究“三反”和“五反”运动的学者,曾在文章中这样描述过当时的情景:自2月中旬起,各地即噩耗频传。仅上海一处,自杀、中风、与发神经病者,即不下万人。医院是最忙碌的单位,内科、外科抢救自杀者的工作量最大、接诊中风、神经病人成了急诊大夫们最大的任务。 自杀方式,以跳楼、投江、触电、吊颈者为最多,毒烈药品,尤其是安眠药片,早已禁止发售,故欲求安卧而死,亦不可得。法国公园与兆丰花园楼丛中,经常吊死者3---5人不等,马路之上,常见有人自高楼跳下死亡,跳黄浦江死者更多。有人说中国在三反、五反运动中死亡人数在25万以上,从官方查不到具体的死者数字。当地棺材店一扫而空,中共为节约木料,以“反浪费”为名,禁止添制棺木,遂大开火葬场,而亦时发出爆满。 自杀者的遗书有一个普遍特点,为了死后不给家庭找麻烦,总是痛骂自己一顿,然后再歌颂人民政府的“德政”。 ---高耀洁:三反、五反运动中,自杀出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