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措施

1个月前
以下是通过 #GROK 搜索对于特朗普行情的梳理,关键节点涂色: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开启第二任期,签署《美国优先贸易政策》总统备忘录,提出改革全球贸易体系,保护美国工人,但未立即实施具体关税措施,为后续政策调整预留空间。 2025年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来自加拿大的商品征收25%关税,对来自墨西哥的商品征收25%关税,对中国商品征收10%关税,并取消T86清关政策(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 2025年2月4日:中国宣布自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包括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 2025年2月7日:美国暂停对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的低价值货物(800美元以下)最低限度豁免,以减轻海关负担,但后续政策继续调整。 2025年2月10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自3月12日起生效,取消此前多项豁免,要求钢铁和铝在北美“熔化、浇注”或“冶炼、铸造”。 2025年3月3日: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将中国输美商品额外关税从10%上调至20%,部分商品综合税率超40%。 2025年3月4日:中国宣布自3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关税,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关税。 2025年3月2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所有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自4月2日起生效,零部件关税延至5月3日。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最低基准关税”(4月5日起生效),并对与美国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对等关税”(4月9日起生效),中国被施加34%对等关税,叠加此前税率后总关税达54%。特朗普称此为“解放日”,宣布国家紧急状态。 2025年4月4日: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作为对美国“对等关税”的反制。 2025年4月5日:美国10%“最低基准关税”正式生效,原油、药品、半导体等商品获豁免。 2025年4月8日: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的“对等关税”税率从34%提高至84%,总关税达104%。 2025年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关税提高至125%,立即生效;同时对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暂停“对等关税”90天,但保留10%基准关税。白宫随后澄清,对华关税实际为145%。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84%报复性关税生效,并向世贸组织(WTO)提出申诉,指责美国违反WTO规则。 2025年4月10日:中国宣布自4月1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关税从84%提高至125%。 2025年4月11日:香港和澳门被纳入与中国相同的145%关税范围,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3.22%。 2025年4月13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关税豁免为“暂时性”,将审查半导体和电子产品供应链。 2025年4月14日:特朗普会见萨尔瓦多总统,表达支持汽车制造商调整供应链。英伟达收到通知,其H20芯片出口中国需许可证,规定无限期实施。 2025年4月15日:中国要求国内航空公司暂停接收美国波音飞机及相关设备,作为反制措施。美国白宫发布“232”调查清单,称中国面临最高245%关税。 2025年4月16日:特朗普宣布对华245%关税,称因中国“不屈服”。 2025年4月29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撤销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的部分关税。 2025年5月2日:美国正式取消对中国内地及香港的低价值货物(800美元以下)免税待遇,需缴纳30%关税或每件25美元(6月1日起增至50美元)。 2025年5月3日:美国对汽车零部件正式加征25%关税。 2025年5月5日:特朗普授权对所有国外制作的进口电影征收100%关税。 2025年5月8日:美国与英国达成新贸易协议,部分撤回特定领域关税。 2025年5月13日: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特朗普称双方“达成大量共识”,中国态度转趋温和,但警告美方纠正单边加税做法。 2025年5月14日:美国将对包括香港和澳门在内的中国低价值货物的关税下调至54%。 2025年5月16日:特朗普威胁对欧盟汽车启动“301调查”,指责欧盟贸易做法“不公平”。 2025年5月20日:印度与美国讨论分三阶段的贸易协议,预计7月前达成临时协议。 2025年5月25日:欧盟请求将关税谈判期限延长至7月9日,特朗普同意。
1个月前
中国官方新华社、央视网发出权威报道,中美在瑞士日内瓦举行贸易谈判后发表联合声明,双方认识到经贸关系对两国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可持续的、长期的、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性。根据声明,双方承诺将于2025年5月14日前采取以下举措,大致內容包括:美方:1、将4月2日对中国加征的34%对等,在90天内暂按10%征收;2、取消4月8日和4月9日的报复性对等关税。即125%对等关税在90天内暂按10%征改;90天后若双方仍未谈妥,恢复到34%(后两次报复性的累加的对等关税已经取消)。 中方:1、相应修改4月2日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的关税,仅保留剩余的10%;2、取消之后根据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和第6号实施的报复关税;3、中国也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可能涉及稀土出口管制等)。 声明表示,采取上述举措后,双方将建立机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根据需要,双方可就相关经贸议题开展工作层面磋商。 中美双方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达成这个成果,远远出乎全球市场预料之外,也出乎所有投资人预料之外,媒体和财经观察人士普遍认为这个成果不可思议!香港恒生指数当天收盘大涨2.98%。消息公布时中国内地股市已经收市,当日上证指数涨幅为0.82%,深成指涨幅为1.72%。美国股指期货应声大涨:标普500上涨2.8%,纳斯达克上涨3.6%。同时,人民币也涨到六个月以来的新高。 如果是这样的结果,此前剑拔弓张的口水战不过是虛晃一枪浪費时间,在中方舆论兴高采烈又喊赢了的时候,压根不提川普上台之前加征的“双反关税”,上台之后又加征的20%芬太尼关税,每件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关税,以及美国对全球加征的钢铝、汽车和汽配加征25%“行业关税”,在联合声明中没有涉及,也根本不受影响。川普上任之前,美国对华关税整体大约是13.7%;如果加上20%芬太尼关税,10%对等关税,钢铝、汽车和汽配件25%的行业关税,加起来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关税按美国进口总额计算未来90天内大约是44%,与美国财长之前透露的50%大致相等。 125%的对等关税本来就是双方堵气的结果,90天内暂降至10%,在90天暂缓期过后,最多只会恢复到34%,看来中美贸易硬脱钩不是那么容易,美国商界对川普的关税政策施加了巨大压力,在压力之下,川普也不得不退让,而对中共来说,50%以下的总体关税能夠承受。
这期和前面几期直播里我简单推演了一下美中关税博弈到目前为止的过程和重要时间点,这里罗列一下,日后验证: 4月2日,川普宣布对全球征关税 4月4日,中共报复,因为他们觉得川普惹众怒自取灭亡 4月9日,川普突然食言宣布除中国以外关税暂缓90天,中共发现不但没人响应自己,反而自己被单独晾了起来,紧急开始调研拟定对美免税清单(彭博社) 4月16日,任命李成钢为新的贸易谈判代表,替换“斗牛犬”王受文 4月17日或更早,开始私下联络美方要求别打脸(彭博社) 4月17日川普在白宫对记者说,不会再提高关税,可能会降低关税 4月22日川普在白宫对记者说会很友好地跟中方谈,预计达成协议后,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到零;如果谈不成,美方会自行设定条件 4月23日或更早,中方把免税清单提交给美方,并在此后分步骤向不同的媒体放风,透露中方对不同类别的美国产品免税 4月23日,媒体报道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关门投资人会议中表示“美中关税对抗会降级”,川普也公开表示会搞定的,美股大涨 4月24日,财政部长蓝佛安访美秘密拜见贝森特。美方没给贵宾通道,结果在门口被韩国记者逮住,甚至不排除是美方给韩国记者刻意泄漏的消息 4月29日,中国外交部发布视频《不跪》,因为之前几天川普和贝森特连续放话说跟中方在谈,而中国外交部连续否认 5月2日,中国央视宣布,美国多次希望跟中方谈,中方正在考虑 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