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叙事

MYX近期在Binance Alpha上的表现确实引人注目,其“控筹拉现货+双盘联动”的操盘模式堪称经典:通过控制流通筹码推高现货价格,同时在Alpha和永续合约板块同步做多,形成价格闭环,24小时内涨幅高达268.68%。这一案例为市场提供了清晰的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AI叙事正在持续升温,WLD也在短期内实现了价格翻倍。在Binance Alpha板块中,类似MYX具备“Alpha+Perps”条件且可能复制其行情的项目值得关注,其中 AIN(Infinity Ground) 尤为突出: AIN (Infinity Ground):AI Infra 的重量级选手 AIN致力于为“Vibe Coders”提供去中心化的Agentic IDE,允许开发者通过自然语言快速生成 UI、智能合约及前后端代码,显著降低 DApp 开发门槛。该项目还集成了 AI 应用商店,支持一键将 DApp 部署至多链生态,其底层 ING 网络旨在打通 AI 与 Web3 的执行层。此外,AIN已入选 Nvidia Inception Program,并与Aptos达成合作,背后有 DWF Labs、Animoca Brands 等一线机构投资。在“AI Infra + Alpha”双重叙事下,AIN 有望成为引领板块的核心标的。 其他值得关注的候选项目包括: M (MemeCore):首个为 Meme 2.0 打造的 Layer1,将 Meme 作为资产类别固化到链级别,从底层优化 Meme 流动性,旨在将 Meme 流量沉淀为生态护城河。 b2 (B² Network):专注于扩展比特币应用和收益场景的 BTC Layer2,通过 L2 + DA Layer + 矿池产品的组合,将比特币从“价值存储”转化为“可组合资产”。 $MYX 已成功演示了“控筹+Alpha+Perps”的模板,市场正密切关注哪些项目能复刻这一行情。
阑夕
7个月前
看完阿里这次财报的会议记录,感觉最大的功臣是IR(投资者关系)这条线,把吴妈的意志贯彻得非常成功,肉眼可见的把阿里作为被抖拼追赶威胁的电商公司定位,改换成了中国互联网最信仰AI叙事的一家剧透,我愿称之为胡迪尼式的以旧换新。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电话会议上投行提了6个问题,其中5个都是在问AI业务的进展,已经不怎么关心电商了,突出一个对资本市场的预期管理太成功了。 因为财报整体算是超预期,参会管理层的表态都很激进,而且抖了一些目测不会出现在通稿里的具体数字和主观判断,我提部分重点你们看看: - AI是时隔几十年才会出现一次的机会,阿里的战略要为终局服务,也就是80%的人类劳动被替代,同时全球GDP里约有50%是工资,这会是天翻地覆的产业重组,要为这一天的到来做准备; - 认为未来95%的大模型Tokens会在云上传输,本地只会占到5%,所以会更加坚定的在云计算这项基础设施上投钱,接下来3年会花掉过去10年花掉的钱之和; - 阿里云在底层设计上心思缜密,从一开始就考虑到要兼容各种不同的芯片,用以应对不可抗的政策变化(比如禁售),投资者不要担心我们的钱花不出去;[doge] - AI是电力,各家提供的商品差异开始变小,而盈利的位置转移到了电网上,阿里云就相当于电网,负责托管市面上的主流模型并输送到千家万户; - 阿里自己也有强大的产品线去落地Qwen系列,点了三个产品的名字,夸克、钉钉、高德,夸克是中国2C市场用户最多的AI应用,钉钉是2B市场最核心的当家资产; - 从今年春节开始,推理需求开始爆发(没明说但很显然是DeepSeek带动的),新增的调用需求里60%-70%都是推理,但强调了中国市场的竞争烈度,表示不能用国际市场的利润率来要求中国市场; - Qwen开源但不免费,能够产生API收入,但很微薄,也别指望它能大赚特赚,Qwen是一个口碑很好的钩子,在客户使用Qwen期间,会产生很多交叉销售的机会,有助于把其他云产品卖出去; - 基础模型的能力虽然趋同,但后训练市场很大,不同的行业、公司都有需求让选中的模型去适应它们的私有数据集,而这些工程都会跑在云上,所以云,云,云,重要的事值得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