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王慧玲评价 Taylor Swift 结婚,说点我的想法。 王慧玲的观点多数太极端了,很多自相矛盾的逻辑基点,多是情绪性输出,尤其是她的一些短视频。 就比如,她让人“永远不要有受害者心态”,但她经常用受害者视角去收割流量。 前阵子朋友推给我她的《基层女性》,看完了我觉得她很难代表基层女性。 不如去看《少有人走的路》。 我不是说这本书毫无价值,都不可取。 但一个人如果要写这么“宏大”的主题,要代表这么一类人,结果内容极度狭隘,戾气也很重,阐释事实不客观,各种标签化,还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价别人美其名曰“骂醒”,显然是不合格的。 基层女性如果完全听她的,听着可能爽,因为她总是从受害者的视角出发,迎合了很多人的受害者心理,但最后大概率只会更拧巴、更不幸福。 你想啊,你总觉得别人要害你,别人对你不公,你能幸福吗? Taylor Swift 结婚,她扯什么“父权”“女象群”“带领女性”,还说人家这么有影响力,却用行动强化了“婚姻是女性归宿的文化叙事”。 说句抬杠的话,王慧玲女士自己也挺有影响力的,各平台那么多粉丝,还为基层女性写书,那为什么她自己不用离婚来削弱这层文化叙事呢? 我就不懂了,人家幸福,人家结婚,怎么就和这些扯上关系了。独立女性的独立,也包括独立选择是否要结婚、和谁结婚,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幸福开心,又有何不可。 对了,看到有人拿她和曲曲比,我想说没得比,她和曲曲差远了,不管是自身理论体系的逻辑性还是流量变现能力。
很喜欢王川老师说的一句话: “重要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以什么方式和过程赚到钱。” 一个让你痛苦和内耗的方式,是无法长久的,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去打工不去考研升学。 你通过什么方式赚钱,就会决定了你遇到什么样的人,学习什么样的技能,形成什么样的思维模式。 你靠信息差赚钱,你会对商业机会极其敏感,但也可能停留在“赚快钱”的层面,难以建立壁垒。 你靠大哥带混圈子赚钱,会让你变得投机、油滑,需要不断维持关系,内心充满不安全感。 你靠专业技能赚钱,你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但也很可能因此不具备独立跑通商业模式的能力。 你靠满足用户需求、创造价值赚钱,这会把你锤炼成一个解决问题、整合资源、洞察人性的多面手,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它带来的个人成长是指数级的。 如果说,之前的我还能靠以上几种拿到点成绩赚个小六位数,在同龄人中看起来不算狼狈; 那么今后,我要刻意放弃掉前面这些,只专注于用最后一种方式赚钱。 我不怕打破固有的赚钱认知和习惯重来,大不了就是失败了没钱了,子弹空了就去赚子弹,赚到几个月生活费了租个房子买箱泡面继续猛干。 只要次数够多,总会成功一次大的。更何况目前手里子弹短时间也不会花完,我自己好养活,试错的机会还很多。 失败是常事,成功是偶然。放宽心。从逻辑上来说,这次的选择一定且必然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