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月前
🔥蔡慎坤:习近平180度大转弯! 李克强当总理时就公开表态支持“地摊经济”,结果遭到习近平一帮亲信的抵制和反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初反对搞“地摊经济”的李强如今却大张旗鼓宣传,把这件事视为国务院的重大利好政策。这说明中共体制内的政策并不是基于理性或现实考量,而是严重依赖是谁说的,听谁的! 李克强在任总理期间曾多次强调“地摊经济”,甚至把它形容为中国的烟火气,是稳定就业、活跃经济、帮助底层民众自救的重要方式。他当时是在疫情冲击、就业困难的大背景下提出这套思路的,试图用小成本、低门槛的方式激活基层经济。 然而,当时李克强的“地摊经济”提法很快遭遇习近平系统内部的集体“降温”甚至抵制:各地政府迅速“理解上头精神”,撤摊、查摊、封摊;官媒一边假装支持,一边频频发出“地摊不等于乱象”“不能变成退化”的调子;习近平的人马认为这是李克强“另起炉灶”“争夺话语权”的政治表达。 结果李克强一退场,尤其是在他莫名其妙去世之后,风向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地摊经济被包装成“新业态”“新消费场景”;各地纷纷搞“夜市经济”“城市烟火计划”;政策支持、摊位免租、网红直播带货……全都又“被允许”甚至鼓励起来。(来源:蔡慎坤)
1个月前
🔥【石破天惊】温家宝主导?中共同意开放媒体新闻出版互联网? 在5月10日至11日的瑞士日内瓦美中贸易谈判中,双方意外达成90天内大幅撤销关税的临时协议,引发外界高度关注。外媒分析此次谈判能迅速达成协议,是因为主导谈判的并非习近平派系,甚至传出已有五位中共政治局委员与习近平划清界线。 中共谈判代表李成钢在谈判前就“预告”,无论声明何时发布,“都会是世界的大新闻”,显示北京方面早有定调。 路透社在5月11日报导,中共派出的谈判阵容除对外公开的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外,还包括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公安部副部长徐大彤。华尔街日报记者魏玲灵更在5月9日披露,公安部部长王小洪亦现身日内瓦,这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对谈判背后主导权归属的疑问。 时评人李大宇在自媒体上分析,谈判之所以顺利,与非习近平系人马实际掌控主导权密切相关。他指出,中共官方仅对外公布由何立峰率团赴瑞士,但何立峰素来是习近平的坚定亲信,对美立场强硬,按常理不会轻易让步,因此谈判能取得突破显得反常。他说:“实际上名单另有其人,直到路透社披露才真相大白。” 其中,李成钢刚刚取代习近平亲信王受文,出任国际贸易谈判代表。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并拥有德国汉堡大学法律经济学硕士学位,是李克强的学弟,曾长期因政治派系问题无法晋升,被视为团派背景鲜明的专业型干部。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同样毕业于北大经济系,曾赴英国留学,撰有《全球金融何处寻求再平衡》等著作。他在财政部负责关税事务,与习近平并无直接派系联系。 公安部副部长徐大彤并非公安系统出身,长期在天津任职,后调任山西担任副省长兼公安厅长,也不属于习派人马。 李大宇进一步指出,虽然何立峰和王小洪都被视为习近平亲信,但实际的谈判成果却更符合温家宝所代表的“改开派”路线。他直言:“这不是习近平风格下的结果,而是温家宝主导下的产物。”他认为,温家宝一向倡导通过机制化协商处理中美贸易分歧,不同于习近平的对抗式逻辑。 评论员苏小和则在自媒体透露,有五位政治局委员已与习近平划清界线,其中就包括参与谈判的何立峰。他指出:“习近平现在要么被控制,要么就是不得不屈服。他身上承受着来自军中、改开派以及美国川普政府的三重压力。”苏小和表示,协议最大的一个看点不是关税,而是中共同意开放媒体、新闻、出版、互联网等领域。 阿波罗网评论员王笃然表示,这种内容如果真有,当然是“突破性内容”,可以说是石破天惊。但这种说法缺乏其他信源佐证,几无可能。因为一旦放开舆论监督,有了新闻自由,打开互联网的封锁人人都可以上外网,中共积累的历史罪责势必曝光,不仅将引发剧烈社会反弹,而且会导致中共崩盘。 综合来看,此次日内瓦协议不仅暗示中共内斗进入新阶段,也显示习近平已失去对党政外交的全面控制。李大宇称:“真正的主导者,已经不是他了。” 来源:阿波罗网王笃若报导
1个月前
🔥 习着急忙慌叫她回国,她却反手向中共开枪! 自从华南理工大学的两位教授林影和韩双艳联名公开发表公开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呼吁大学生“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与自由”,打响终结中共独裁第一枪! 评论人士今涛拍暗撰文说,日前北大副教授张颖婕再次撰文《困局无解体制无救》,抨击“习天下的共产党新时代”,但却逆转为“改良”。目前原始发文的《议报》已经删除该文。 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张颖婕,曾就职于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在美历时10年。 从其背景看,张颖婕在疫情期间的2021年回国,疑似“爱国”海归。2023年升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营销系副教授。 关键是,张颖婕教授是中共党魁习近平2025年着急忙慌高叫发展人工智能的高级人才,她的研究领域就有“人机协作”“大数据与智能城市”。 那么,这位专家级别的高端人才,是如何看待习近平政权并希冀“政治体制改革”的。 文章从中共公布的“2024年GDP增长”5%的话题说起,以其专业知识与角度质疑数据真实性,从“中微观层面”的“百业凋敝”来嘲笑数据,又以高知“想往外逃”反唇相讥GDP增长,而这一情况在北大已成为共识。 张颖婕直言不讳,对中共一直画的大饼的做法甚为反感:中国式现代化难以充饥,GDP增长“保5”糊弄国际社会与民众,靠进出口来拉动1/3的经济增长,5%背后的经济结构等都是尖锐要害问题。 不过,张颖婕在“政治体制改革”层面上的分析,本身还是带着“改良”色彩的。其大体内容也不过是在保证中共执政党地位上的“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完善“党内民主与基层民主”使其“权力制约与监督”步入正轨,但中共独裁政权之下,是绝对不可能有完全的“人权与自由”,所以,这只是一个空泛的提法不可能付诸实施。 所以,当张颖婕奋笔疾书“政治体制再不改革,将亲手掐死很多原本有益的发展机会”之后,提到李克强的一些“改革”,也差不多是在无可奈何之下的“自降标准”。 但张颖婕还是只能这样说:政治体制再不改革,当前和之后一段时间的困局就将无解!按照张颖婕的说法,中共遮天蔽日的“光明宣传”是无救的,“黑诸如神话悟空、Deepseek”也拯救不了中共,这可以说是她在智能研究中的真实成果。 但结论还是说了三遍的“政治体制改革”,表达了主旨与终结的诉求。“上层建筑不改革,改革开放释放的发展红利也就快到头了。” 网友Frank留言说,又一个半吊子。 全球突发说,政治体制改革这事儿得习死后了。 LilianK9表示,体制改革的前提是民众的觉醒。就像福泽谕吉说的,先是思想的启蒙,然后是制度,最后才是器物……没有民众的启蒙,最终都会失败。 zhuganglie认为,重新改革开放行不行?答案是不行。为什么不行?因为共产党已经露馅儿了,人们不再轻易相信承诺,除非能建立起保障承诺可信的机制。 JJM说,问题是以中国人的脑袋思维,中国人永远选不对体制,因为体制不是选出来的,是由人心,心魂自发而生的。 来源:阿波罗网孙瑞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