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买机票后另要花钱选座 别轻言航司宰客】 #中消协斥民航不该加价选座 1月13日,中消协发声指出,航空公司加价选座行为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也侵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建议相关主管部门主动作为,强化行业引导,规范经营行为。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民航大片锁座背后,是民航业细化舱位增加盈利空间的一种手段。廉价航空就不用说了,乘客对购买规则心知肚明,对加价选座有稳定预期,所以争议不大。
【评论|买机票后另要花钱选座 别轻言航司宰客】 #中消协斥民航不该加价选座 1月13日,中消协发声指出,航空公司加价选座行为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也侵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建议相关主管部门主动作为,强化行业引导,规范经营行为。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民航大片锁座背后,是民航业细化舱位增加盈利空间的一种手段。廉价航空就不用说了,乘客对购买规则心知肚明,对加价选座有稳定预期,所以争议不大。国外一些航空公司,也是把选座的生意做到了“极致”。不仅靠窗和靠走道、更大伸腿空间的座位额外收费,甚至要想提前选座就得付费,否则就只能在值机的时候等待座位分配。虽然国外一些乘客对此也非常不满,但是阻碍不了航空公司赚得盆满钵满。有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航空公司大约从“选座费”中收取了42亿美元。民航业的利润率并不高,通常只有1%-2%,尤其经过三年疫情后,国内航司的整体处境还没完全好转,要想让它们自动放弃“选座费”这块香饽饽,恐怕是难上加难。民航业一直流传着一组数据,“航司70%的收入来自25%的高端客户”,有人就此分析,“不是座椅越多越赚钱,而是经济舱越少越赚钱。所以客舱布局的关键不是空间利用率,而是空间溢价。”在盈利压力下,航班选座就得加价,恐怕是大势所趋。加价选座实质是一个是市场选择问题。航空公司能不能把加价行为进行到底,关键取决于消费者用脚投票。如果大部分人对付费选座忍无可忍,宁愿选择规则更为透明的廉价航班,或高铁等其他出行方式,航司也不得不退让。反之,乘客尽管心里不爽,但也觉得可以接受,机票销售没受多大影响,航司就不会取消。消费习惯的改变需要时间,所以“选座费”之争时不时会浮现。目前来看,保证乘客的知情权,让“加价选座”的规则尽量公开透明,合理分配“加价选座”的比例,在满足乘客出行需求和保证企业盈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许才是航司的长远发展之道。 #洞见计划 更多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55012896?serialId=3968d3145189e595194ff5da42e96c65&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9opghkKL#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