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程序员转型
关注
NanYi
2周前
感觉程序员转型当老板在前期挺难的,这个难,在vibe coding的时候就能体现出来。比如,你用Claude Code的Subagents定义了产品agent、后端agent、前端agent、code review agent、测试agent,然后你把自己想成一个老板,说我要个xxxx功能,然后Claude Code的主agent就会将这些任务逐一下发,这时候你应该等Claude Code忙完了看结果就行。但对我或者很多有代码洁癖的程序员,可能挺难的,我连变量命名不是自己的风格都很难忍受,这是病,得治!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906 条信息
#程序员转型
#Vibe Coding
#代码洁癖
#Claude Code
#老板思维
分享
评论 0
0
Barret李靖
4周前
“编程”这门手艺的价值会持续贬值,但“程序员”不会减少,反而会激增,发生变化的是编程语言和编程界面。 程序员的核心竞争力,会从 Coding 转移为懂业务、懂架构和懂技术品味。 未来的顶尖程序员更像是「设计师 + 工程师 + 产品经理」的混合体,从 Coder 走向 Problem Solver。
#AI编程:自学or科班?新旧码农之争· 104 条信息
#编程价值贬值
#程序员转型
#Coding -> Problem Solver
#技术品味
#设计师+工程师+产品经理
分享
评论 0
0
Susan STEM
1个月前
关于 Vibe coding,我的看法是:无论你是否在职,现在都没必要过多纠结这个问题。它更像是一种长周期的练习,而不是立刻要解开的难题。就像我练长笛时的体会一样。有一首曲子,巴赫的 Bardinerine,难度极高,我从学长笛起就断断续续在练习,并收藏了很多年。但它从来不是一口气能练好的,而是隔一段时间拿出来试试,看看自己到了哪一步。 如果把技术发展理解为一条线性增长的曲线,那么在前期“匹配度”不足的时候去硬练,不仅收效甚微,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你和曲子,只有匹配,没有高低。你个人,跟一首曲子争什么高低。 Vibe coding 也是类似的道理。至于它会不会取代你,这个问题没有太大意义。你可能现在比他写的好,也可能比他写的差。但是总有人写的比你好。不管结果如何,先放在一边,做好几手准备,每一手都能让你站在赢家的位置。 过去,程序员的纠结主要是“代码写得好不好”“架构是否优雅”。但如今,AI 已经能够生成大部分代码,代码本身已不再是核心稀缺资源。真正的焦虑在于:你是否还能看懂整个系统的结构逻辑,当 AI 快速生成模块时,你能否判断其合理性与可融入性;你是否理解新的业务模型,因为商业逻辑已从“写好产品 → 慢慢变现”转向“结构即业务,协议即商业”,代码只是执行层的皮肤,真正的壁垒在于业务模型与协议设计;你是否完成了角色转变,不再纠结“这段代码是我写的还是机器写的”,而是能否调度结构、验证逻辑、衔接业务路径。 换句话说,程序员未来的竞争力,不在于手指敲下多少行代码,而在于脑子能否跟得上结构迁移。business model 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如果还停留在“写代码还是生成代码”的纠结,那就如同工业革命时期还在争论“织布是手工还是机器”。
#Vibe Coding
#程序员转型
#AI代码生成
#业务模型
#结构迁移
分享
评论 0
0
Susan/STEM MOM
5个月前
一个猜测:除了原本就活跃的币圈群体,最近因为AI商业化浪潮,大量程序员和科技从业者感到迷茫而转向社交媒体发声(比如我)。同时,还有一批高密度知识型用户从知乎迁移至推特,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谁能解释一下?)。这几股力量交汇,使得简体中文推特的内容质量和社区活跃度在短时间内显著提升。
#AI商业化
#程序员转型
#社交媒体
#加密货币
#中文推特
#知乎迁移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