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

Morris
1个月前
容易生气的人,不是因为你脾气不好,而是因为你有一个错误的思维习惯。把这个习惯改掉了,你的脾气会好很多。这个错误思维其实就两个字:应该。应该这两个字其实是你给自己造的相。就像你期待回家有热饭菜,没等到就发火,是执着于家人应该体贴我的相,你判孩子主动学习,没看到就焦虑,是执着于孩子应该懂事的相。一切有违法,如梦幻泡影,生活哪会按你的应该走,伴侣可能忙忘了,孩子可能当天状态差,这些都是现实不是错。可你偏要跟应该的幻影比,比不过就生气,本质是跟自己的执念过不去。你或许没发现,总念应该,还藏着童年的小遗憾,小时候没被及时回应,就盼爱人应该时刻懂我,小时候没被充分认可,就逼孩子应该做到最好,你想让亲近的人补童年的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依赖别人补遗憾,还是在执着,别人应该为我做什么的相,不如试着自己接住自己,情绪崩溃时问问自己,我在意的是不是小时候没得到的,看见那个委屈的内在小孩,抱抱他就是破相的开始。其实解气的法子很简单,就是观照与破执,是内观。生气时别先怪别人,想想我为什么这么在意,是不是又在等,应该看清执念,气就消了一半。二是换位思考,别只站自己角度想他该怎么做,也想想他的难处。伴侣可能累了,孩子可能尽力了,多份理解,就少份应该的苛责。当你放下应该的执念,心无挂碍,允许爱人忘事,允许孩子犯错,允许付出没结果,这份允许不是妥协,是看清了相的的虚妄,守住了自己的平和。原来不生气,不是脾气变好是不再跟应该的幻影较劲,心定了,情绪自然就稳了。
Morris
2个月前
为什么说急性子的人都很难有好命呢?因为急躁这种心态啊,其实蕴含着很深的因果道理。当我们深入观察便会发现,急躁的本质是内心贪欲的一种显现,它如同烈火般炙烤着我们的心神,让本应清明的心智变得浑浊不安。仔细观察那些容易着急的人,他们的生活往往充满紧张感,做任何事情都迫切想要看到结果,而且必须是符合自己预期的结果,一旦事与愿违,内心就会陷入巨大的波动。这种状态不仅无法带来真正的进步,反而会让人心浮气躁,在重要时刻频频出错。更值得警惕的是,急躁的情绪会像涟漪般扩散,影响周围人的心境。急躁的根源在于对结果的执着。当我们过分在意得失时,心就容易散乱,心一乱,判断就会失准,做事就会失去章法。 古语云,欲速则不达,正是因为过于急切的心态会蒙蔽智慧,让人看不清事情的本末先后。急躁其实反映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贪念,想要跳过必要的因缘过程,直接获得理想的结果。但世间万物的运行都有其自然规律,就像春种秋收一样,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最终的收成。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强求不得。保持平和的心态,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节奏,才是明智之举。经典中常说心平气和,正是因为平静的心,才能升起智慧,才能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像流水,不会刻意争先,却能长流不息。竹子不会急于生长,却能在适当的时节节节高升。人生也是如此,重要的不是一时的快慢,而是持久的稳定。当我们学会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不急不躁,不贪不求,自然就能避开许多无谓的烦恼。记住,真正的进步往往发生在看似缓慢的积累之中。让我们以智慧之光照亮内心的急躁,以平和之心对待生活的起伏,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