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备忘录

3个月前
截至现在这一刻,美国已经正式启动了对乌军援的停止流程。当然了,这个流程比较复杂,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比如已经向军工企业发布的重炮订单,并完成了炮管交付并移交给了乌克兰,还剩基座没有交付的,现在如何处理,还要不要继续交付并移交给乌克兰。这些问题都需要给出方案。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即便是这些尾货全都实际交付并移交乌克兰,最迟到四月份,乌克兰军队也将面临弹药耗尽的问题。 有很多人总是拿布达佩斯备忘录出来说事,声称美国有义务捍卫乌克兰的安全。是的,确实有道义上的义务,我认可这件事。只不过是,作为受赠人,即使是面对有义务援助你的人,你也应该保持谦卑。在捐赠人面前作妖,是不可容忍的。 泽连斯基在根本不需要赴美签约的场合,坚持要求赴美;在最高拉达授权了其他人签约,根本不需要自己出面的时候,坚持自己出面;在不需要安排媒体仪式的时刻,坚持举办公开媒体仪式;在仪式进行到最后一刻,即将完美结束,即将达成协议的前一秒钟,坚持要展开一段明显是提前准备的长篇辛辣发言,那他就要面对这一番刻意安排的政治演出失败的后果。 悲凉的是,这个后果,将由英勇无畏的乌克兰军民承担。至于泽连斯基自己,他即使在这场刻意谋划的政治投机性演出中失败,他也成为了世人眼中的悲情英雄,收获了无数掌声。 而英雄的乌克兰军民,在4月份之后,只能拿着欧盟提供的虚假军火合同,用手里的镰刀和锄头抵抗侵略。这将是这个世界最悲凉的事。
在社交媒体上,出来谈《布达佩斯备忘录》的,大多可归入中国大陆的翻墙群体。因为墙内充斥着《布达佩斯备忘录》美国负有对乌克兰安全义务这种观点。但是你会发现,不论欧洲国家、还是乌克兰自己都不在正式场合提《布达佩斯备忘录》,为什么呢? 虽然不一定提到这件事的人都是网军,却也反映出中文圈的信息匮乏。在外交文件中的《备忘录》,约束力还弱于政府会谈的《联合声明》、或公报。 《备忘录》要么是一方向另一方提供的信息——有这些这些事,是我们要解决的。另一方接受了《备忘录》不表示认同。 也可以是会谈后的会议记录,表示我们谈了这些事,有这些初步共识,以后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达成政府间的《联合声明》,或更进一步形成条约。它是一种过程中的文件,《布达佩斯备忘录》属于这种性质,它是一种协商后的、建议性质的文件。不代表政府确定的立场,所以弱于《公报》和《联合声明》。 政府公报、和联合声明,又弱于国际条约。条约需要签约国的立法机构(议会)批谁,视同于同国内法效力。 如果美国和乌克兰签有安全保障条约,类似于美日安保、美菲安保条约,则有硬约束力,任何一任总统都需要遵守。如果只是公报、或声明,下一任总统有完全的权力视需要而调整。不对前一任的政策性声明负责。《台湾关系法》是美国的国内法,对任何一任总统都有约束力。 以上只是科普,不代表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