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奥威尔
关注
江河老于
3周前
赫胥黎致奥威尔的信: ……我相信下一代世界统治者会发现,把婴儿训练与麻醉催眠作为统治工具,会比棍棒和监狱来得更有效。藉由暗示人们去热爱自己所受的奴役,如同鞭打逼迫他们服从一样,统治者的权力欲望也能完全满足。《一九八四》的噩梦将调整成更接近于《美丽新世界》中所想像的,必须提高效率
#赫胥黎
#奥威尔
#统治工具
#婴儿训练
#麻醉催眠
#监狱
#奴役
#鞭打
#服从
#权力欲望
#一九八四
#美丽新世界
#效率
分享
评论 0
0
程益中
4个月前
“自由即奴役,战争即和平,无知即力量”——这句来自乔治·奥威尔小说《1984》的著名口号,看似悖谬,实则揭示了极权统治的深层逻辑。它不仅是语言的扭曲,更是思想的征服,也是对现实的改写,让人类甘愿沉溺于虚假的秩序之中。 “自由即奴役”:真正的自由意味着思考、选择和质疑,而极权主义却将自由重新定义为:当个人被剥夺独立思考的能力,被灌输唯一的“正确”观念,他们便会误以为顺从这唯一绝对真理即是自由。思想的枷锁比镣铐更可怕、更难以解脱,因为被奴役的人若不自知,便不会反抗,甚至会在绝对的桎梏中找到死一般的安全感。 “战争即和平”:持续不断的战争消耗社会资源,转移人民对内政的不满,使民众始终团结于政府设定的敌人之前。在敌对状态下,质疑和异议被视为叛国,而统治者则稳固权力,维持表面的内部和谐。战争成为维持和平的工具,而和平则是战争的幌子。 “无知即力量”:知识赋予个体洞察力和批判力,而无知却带来顺从和统一,反智成为掌权者的武器,也成为无知者勇气的源泉。当真相被操控,历史被篡改,人们便只能接受灌输的现实,丧失思考的能力。在统治者看来,集体的无知正是他们权力的基石——唯有无知的大众,才能轻易被引导、被塑造、被利用。 这三句话是对极权社会的深刻讽喻,它们不仅仅存在于文学中,也在现实世界的阴影里悄然回响。真正的自由,是在意识到思想控制的存在之后,仍然勇敢追求真理;真正的和平,是在人性得到尊重之后,才会自然降临;真正的力量,不在于盲目的顺从,而在于认知、求索、质疑,并最终摆脱无形的锁链。
#极权主义
#奥威尔
#1984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4个月前
列宁式党国体制有一个特点,就是它需要不停地对国民洗脑,因为稍一放松,自由的思想就要萌芽、传播。而洗脑的第一要义就是指鹿为马。当然,洗脑必要以暴力为支撑,没有暴力,人们不会认可鹿是马。奥威尔在《一九八四年》中极精彩地描述了这个过程。在真理部的墙上刻着三条标语:“战争即和平”、“自由 即奴役”、“无知即力量”。专管仇杀的部门叫仁爱部,专管战争的部门叫和平部。不要以为这有什么荒谬的,久而久之,人的心中会习惯这个叫法并信以为真。但要想保持这种盲信,一定要配之以“仇恨时间”,每天两分钟。时间不必多,盲信的张力就可以保持下去。为了让盲信有效果必须创造一种“新语”,使用这种“新语”,人就能具备“双重思想”,也就是能够“明知是假而信以为真”。“文化大革命”就是典型的新语。这套把戏从列宁建政就开始玩,中共不过是拾其余唾。所以索尔仁尼琴在批判列宁党国体制时,苦口婆心地讲,拒绝谎言是得救的必由之路。为什么暴政之下最爱焚书?因为焚书可以使谎言永恒,因为好书意味着自由思想。中国人的不幸,在二十世纪还要再受焚书之苦。而今虽不见焚书,但见封网,封网乃焚书之技术版。天下苦秦久矣。 ---文革是一场文化革命吗? 作者: 赵越胜
#列宁式党国体制
#洗脑
#自由思想
#暴力
#奥威尔
#一九八四
#真理部
#言论控制
分享
评论 0
0
仲維光
6个月前
【概述】 仲維光-2020: 觀念論•觀念主義•觀念主義學說-意識形態與與近代學術研究——奧威爾的《評註民族主義》與古典哲學及現代...
#仲维光
#观念论
#意识形态
#奥威尔
#民族主义
#古典哲学
#现代哲学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