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关税削减
关注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1个月前
欧盟官员周四表示,欧盟希望与美国达成一项贸易协议,其关税削减幅度要大于迄今为止美国与英国和中国谈判达成的水平。
#欧盟
#美国
#贸易协议
#关税削减
#英国
#中国
#谈判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1个月前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导,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暂时削减了各自的关税之后,北京的官员本周已开始告知国内航空公司和政府机构,可以恢复接收美国制造的飞机。其中一位人士补充说,已允许航空公司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条件组织交付。 一个月前,彭博报道称,中国要求国内航司暂停接收波音飞机,以及停止向美国购买飞机相关设备和零部件,以反制特朗普的关税战
中国暂停波音飞机交付事件· 9 条信息
#中美贸易谈判
#关税削减
#波音飞机
#特朗普
#航空公司
分享
评论 0
0
蔡慎坤
1个月前
赵晓:90天破冰,但深水才刚开始——中美瑞士贸易谈判速评 2025年5月,中美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经贸谈判意外快速“破冰”,达成了为期90天的关税削减临时协议。这个结果,出乎许多市场人士和观察家的预料,也立即引发全球市场的暴涨反应。 但真正值得评述的,不是这场谈判“谈出来了”,而是为何现在谈成了什么,接下来还要谈什么,以及谁能承受、谁能走远。 一、出乎意料的“破冰” 在中美战略互信几乎归零的背景下,能在短短两天内从“奉陪到底”到“暂停报复”,达成削减超百个百分点加征关税的协议,确实是一个惊人进展。尤其是川普政府打出了“强硬出牌、不轻易让步”的旗帜,此番“阶段性收兵”,让许多原本看空谈判前景的人士大跌眼镜。 二、早有铺垫,不是即兴演出 事实上,这场“破冰”并非完全意外,而是早有“地基”可踩: 中方早前主动豁免了40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关税,涵盖医药、化工、农业设备等131种关键商品。这被视为“技术性让步”,实际是在释放“我们愿意谈”的姿态; 美方虽然表面强硬,但国内供应链企业、农产品出口州选民、资本市场投资人,对全面加征关税的成本压力早有呼声,财政部长贝森特与纳瓦罗的政策设计,也刻意为谈判留出缓冲通道。 这是一次“精心导演的第一幕”,双方都没输面子,同时各自得了时间,缓解国内紧张氛围。 三、目前的谈判结果 中美瑞士贸易谈判达成阶段性成果,出乎市场普遍预期。其主要内容归纳为以下四点: 1. 关税削减幅度与期限:设定90天缓冲窗口。中美双方同意在未来90天内同步暂时下调彼此加征的关税,作为贸易战降级的重要一步。 美方暂停此前加征的24个百分点附加关税,保留10%的基准加征税;中方作出对等回应,暂停24个百分点的附加税,仅保留10%加征税。这意味着一个为期三个月的“谈判缓冲期”,既不升级、也未彻底解决,为下一轮谈判创造空间。 2. 削减总幅度达115个百分点:压舱但非终点。根据美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的说法,中美双方合计削减115个百分点的加征关税: 美国从最高145%降至约30%; 中国从最高125%降至约10%。 这一削减幅度超出市场预期,被认为是自2023年以来中美贸易关系中的最大一次“降温操作”。然而,这仅涉及加征关税中的一部分,其余结构性问题仍未触及。 3. 30%仍属高关税,美方态度强硬但不封死谈判空间。尽管美方对中国产品的实际关税从峰值回落至30%,但这一税率仍高于正常贸易水平(WTO框架下一般不超过10%)。BBC评论指出:“30% is still a high tariff”(30%仍是高税率),显示出美方只是“止战”而非“妥协”。 这表明未来仍有进一步减税空间,取决于中方是否在后续谈判中作出实质性制度回应。 4. 日内瓦协议只是破冰,而非破局。这项协议是在2025年5月中旬于瑞士日内瓦举行的闭门谈判中达成的。根据白宫官网文件,具体措施将于5月14日正式启动。协议虽未触及技术转让、市场准入、国企补贴等核心争议,但其标志性意义在于:中美双方恢复沟通渠道,达成了罕见的同步行动。 也因此,此非终点,而是序曲;真正的结构性难题,才刚刚露头。 四、难以令各方群众满意的“阶段性成果” 这份成果,虽可称“突破”,但也注定“鸡肋”: 看戏不嫌事大,希望中美火并的肯定失望; 喜欢评论谁输谁赢,谁跪谁站的人也失望; 即便川普团队或川普本身,也未必完全满意:强硬派认为让步过多、选民派希望更快兑现承诺; 中方宣传空间也有限:不能高调称胜,也不便承认被迫让步。 但必须指出,川普已破局:因为这样的阶段性成果,别的总统连想都不敢想。中方透露,拜登软弱可欺…… 接下来的谈判将进入深水区:从商品谈判转向制度矛盾——国企补贴、准入壁垒、信息透明、技术主权……没有一样是好啃的骨头。难哪! 五、谈判双方的“最大利器”与“最大束缚” 对川普来说,他的最大底气是选民授权,尤其是那些被全球化抛弃、而因他关税政策感到“重新被尊重”的工人群体。但川普团队的最大制约也是选民:他们希望川普强硬,但也希望生活变好、工作不丢、股市上涨。美式宪政制度下的川普团队软肋就是不可能“不惜一切代价”,他必须算选票、算成本、算节奏…… 对中方而言,它最大优势正是可以“不惜一切代价”,顶得住封锁、熬得住脱钩、咬得住忍痛。但最大的挑战是要决定自己究竟要如何玩:如果这场博弈真拖成长期对抗,那么,中国自己这条路,到底是继续半脱钩自闭化?还是开启结构转轨,重新融入世界? 换句话说:这一次,美国相当于在WTO入世以及中美第一次贸易战之后,再一次给中国“重回全球化桌面”的机会。中国,准备好了吗?是否只是用三十六计再次对付美国鬼子?还是认真思考一次走向契约文明。 六、冷战不是好事,大同更加不易 当然希望中美继续谈、谈出路径。但也应清楚认知:“中美冷战”绝非好事,但“世界大同”更非易事。 现实优选并非“再也没有冲突”,而是“冲突可以被管理”,是“坐下来还能谈”。瑞士谈判的意义就在于此——不撕破脸,不放弃谈。 这90天,不会改变世界,但可能决定这个时代,两个大国接下来的节奏以及未来的世界方向。
中美贸易协议:特朗普的蜜糖,北京的缓兵之计· 109 条信息
中美贸易谈判再进一步,框架协议能否终结贸易战?· 49 条信息
#中美经贸关系
#瑞士日内瓦
#关税削减
#全球市场反应
#战略互信
分享
评论 0
0
韩连潮
1个月前
【美中贸易谈判的短视与隐患】早上看到《华尔街日报》称,美中在瑞士贸易谈判大获进展,双方同意大幅削减关税,感慨良多,分享几点: 1.川普和习近平自始都在虚张声势,彼此不愿脱钩断链。川要面子,中国多买点美国货即可;习离不开美国市场,只得认怂续戏。 2.这正应了曹刿之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政客无大格局,演戏无法强国。不从经济上彻底摧毁中共,党国难改邪归正,更不会政治改革,其对美安全威胁只会加剧。中共合法性和实力来自经济,而美国市场是其支柱,实则维系了极权统治。 3.一旦党国走出经济困境、掌控世界市场、美市场逐渐失去重要性而更依赖党国供应链之时,北京必更肆无忌惮,扩张打压,最终与美一战。这是中共本性所定,非美国能选,厄运难逃。美国坐失击败中共之良机,令人惋惜。 4.美对党国政策的失误,自尼克松、基辛格始,已深陷大坑。何哉?政客自视甚高实则短视,过度追逐民调与短期政绩,民主任期制更放大此弊。无人问责前任失误,后果多年后显,决策者早有借口脱身。古贤哲言,“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以此评习川,盖棺定论。
#美中贸易谈判
#关税削减
#川习会
#中美关系
#政客格局
#政治改革
#经济战
分享
评论 0
0
纽约时报-《纽约时报》
1个月前
美中同意暂时降低关税,美国对华关税削减至30%
两国发表联合声明,称将在未来90天暂时削减关税进行谈判,中国将把对美关税降至10%。协议打破了贸易战僵局。美国财政部长表示,“双方都不希望脱钩”。
中美贸易协议:特朗普的蜜糖,北京的缓兵之计· 109 条信息
中美贸易谈判再进一步,框架协议能否终结贸易战?· 49 条信息
#美中关系
#关税削减
#国际贸易
#经济政策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1个月前
“你不会降低对中国的关税。”——威尔克 “我为什么要那么做?”——特朗普 “你会降低它们吗?”——威尔克 “在某个时候我会降低。否则你没法做生意。”——特朗普
#中国关税
#特朗普
#美国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
#关税削减
分享
评论 0
0
偶像派作手
2个月前
还有一件事,特朗普周二突然转变态度,表示愿意"大幅"削减对中国商品加征的 145%关税。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与沃尔玛、家得宝和塔吉特公司高管会晤次日,特朗普收敛了激进言论。 因为这些零售巨头警告称,进口关税可能扰乱供应链并推高商品价格。其中一位表示,货架可能数周内出现空置的警告似乎触动了特朗普。
#特朗普
#关税削减
#中美贸易
#供应链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