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信仰缺失
关注
𝙩𝙮≃𝙛{𝕩}^A𝕀²·ℙarad𝕚g𝕞
2天前
真正的“1984”,诞生于Vibe的真空 让我们回到最根本的问题。 一个像“1984”那样的极权社会,是如何成为可能的? 它恰恰诞生于一个Vibe彻底真空的环境。当一个社会失去了共同的信仰,充满了猜忌、误解和认知摩擦时,它就为那个最简单、最极端的“超级叙事”的入侵,提供了完美的温床。 Big Brother,正是Vibe死亡后的终极产物。 因此,我们所做的一切,不仅不是在构建1984。 我们是在构建一个强大的组织免疫系统,去抵抗那些可能导致1984的思想病毒。我们通过持续不断地培育健康的、自下而上的Vibe,来确保那个巨大的、有毒的Vibe永远没有机会趁虚而入。 我们不是电幕。
#1984
#极权社会
#Vibe真空
#信仰缺失
#组织免疫系统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人研究院
4天前
中国人有个几把信仰,中国人信的是升官发财,长生不老,当人上人! 信耶稣基督也好,佛教也好,法轮大法也罢,信什么都是一个味,实用主义至上! 你看中国人去寺庙都是求姻缘,求上岸,求考试及格的,去教会都是求治病上天堂的。 当耶稣不能治病,佛祖不能保佑中国人, 你看中国人还信不信了?
#中国
#信仰缺失
#实用主义
#宗教功利化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1周前
哎,觉得做项目发币的人或者团队,真正全心全意信仰、守护、赋能自己的代币,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因为绝大多数项目方在做的事,都是想尽办法出货,把代币倾销给散户,忽悠给机构,然后自己换成 BTC/ETH。毕竟 EOS 珠玉在前,赢麻了。 所以看到发币的项目方或者创始人在吹 BTC/ETH,心里常常会嘀咕一下,丫是不是又要卖币了。
以太坊突破4200美元,投资者止盈与持仓的博弈· 113 条信息
#项目方出货
#代币倾销
#EOS模式
#信仰缺失
#警惕卖币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3周前
教育畸形封闭国, 腐败恶物熬成魔。 无神论下法非法, 要活弃共求神佛! 善良已没好土壤, 成长时间浪费多。 人生不过百十年, 想想到底为谁活?... 🍁 可能,我们都低估了中国社会许多年轻人的绝望—— 今天看到一位大陆女孩写的真实故事: 📝 昨天下班的时候,我骑车路过了一个路口。 一名外卖小哥骑车摔倒了在路边,浑身是血,看起来相当严重。 我停下车,帮忙把他摔倒的电动车扶起来,把甩出来的电池重新装了回去,然后又把散落在地上的外卖箱重新放了回去。 外卖小哥看起来大概 20 岁出头,他坐在路边,一只手用纸巾擦拭脸上的鲜血,用另一只手给延误了的客户打电话。 我确认了他虽然看起来比较严重,但是只是一些皮外伤,然后就骑车离开了。 他没有道谢,捂着脸上的伤口一直坐在路边,眼神里面似乎什么都没有。 当时路边经过了很多车,也有一些人路过,除了我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停住脚步,他们只是默默绕开一些,当做一切都没有看见。 我晚上想了很多。 1、如果我没有路过那里,那么估计不会有任何人会帮助他,我是这个社会的异类,其他默默路过的人才是这个社会的正常人。 2、这些年轻人没有任何出路,甚至包括我,其实也没有什么未来可言,我所知的几乎所有行业,都处于衰退和收缩状态,我和一些同事和朋友聊天时,所讨论的也大多是裁员以及裁员之后怎么办。 3、在学历大幅度贬值的今天,他去学习似乎也无法给他什么光明的未来。 4、在中国这个推崇从来法则的社会,他们作为外卖员事实上会被持续的公开的贬低和侮辱。 5、同龄的女孩大多也是看不上他们这些没有房车,没有前途的男性 6、文化产品无视他们,电视剧上全是俊男美女王子公主帝君仙子,没有他们的存在。 7、家庭对于他们来讲是更大的压力,很难给他们提供物质或者心理上的支持。 8、这个社会也没有任何的 NGO 为他们提供哪怕一点点的...
民生维艰:欠薪蔓延,底层挣扎· 1554 条信息
中共统治下: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 1133 条信息
多地欠薪维权频发,底层民生困境难解· 1939 条信息
民生凋敝:欠薪潮激化社会矛盾,底层陷生存危机· 1584 条信息
#社会冷漠
#外卖员困境
#年轻人绝望
#阶层固化
#信仰缺失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4周前
🔥 轉:没有信仰的人大多如此,因为灵魂太空洞‼️
#信仰缺失
#灵魂空洞
#价值观缺失
#社会现象
#负面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1个月前
🔥 一图惊呆世界!中国百姓太可怜了! 28日,评论人蔡慎坤在X平台发文指出,中国寺庙香火之盛,不是出于真正信仰,而是官员和商人“捧场”炒作、百姓“舍财免灾”支撑的结果!疫情、失业、天灾频发,社会整体弥漫着恐慌与焦虑,越来越多普通人把上香当作“最后的心理出口”! 但在地方政府眼中,寺庙更像是成本低、利润高的“摇钱树”。 根据格隆汇一图数据图显示,2023年中国“寺庙经济”市场规模已达800至900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超过10%。峨眉山、九华山、灵隐寺分别年入8.2亿元、7.2亿元、6.7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千亿元。今年,“年轻人不卷职场卷上香”的现象更成风潮。调研显示,近七成消费者去过寺庙,其中19至30岁者占近五成。 加拿大华裔作家盛雪分析,这股热潮的背后,是社会的精神危机。政治高压、经济失速、信息封锁与信仰缺位,使年轻人“退无可退”,只能向寺庙寻求片刻心安。北京学者刘铭指出,所谓佛教兴盛,实是青年对国家前途和个人未来的绝望所致。 然而,寺庙经济真的是“心灵避难所”吗?事实上,许多寺庙不仅收门票、香火费,还开发出各类周边商品和旅游地产:如灵隐寺售卖58元/瓶的“陈皮酱油”、五台山推出自有白酒品牌,甚至在短视频平台打造“佛门男团”直播卖货。部分寺庙还直接涉足公寓开发、酒店运营、网络科技等商业项目。 盛雪指出,中共对所有宗教严密控制,寺庙设有党支部、供奉党魁像,住持带头“拥护党中央”,早已背离宗教本义。寺庙热不过是中共操控下的又一场“精神商品化运动”,青年只是其中的“韭菜”。 普陀山、五台山、少林寺等名山大寺早已转型为“超级企业”,有的还冲击IPO,设有文化公司、客运公司,形成跨领域商业帝国。少林寺更在海外设立200多个文化中心,全球敛财。 阿波罗网评论员王笃然指出,当信仰变商品,安慰变套路,真正可怜的,或许不是烧香的年轻人,而是在钢筋水泥与官僚资本之间,早已无处可逃的中国百姓。一图惊呆世界的“寺庙热”,不是复兴文化,而是信仰的荒凉与现实的沉沦‼️ 源:阿波罗网王笃若报道
#寺庙经济
#精神危机
#信仰缺失
#中共操控
#百姓困境
分享
评论 0
0
iPaul
1个月前
信仰缺失的人才会信这种教,贩卖信仰。
#信仰缺失
#贩卖信仰
#负面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iPaul
1个月前
善男信女们只是想跟菩萨做个“交易”,没想到被“中间人”截走了
#菩萨交易
#中间人截取
#善男信女
#信仰缺失
#负面情感
分享
评论 0
0
Gancheng Wang
5个月前
论龙应台的投降主义 一、龙应台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台湾的时间不多了》,说“台湾不确保和平,就不会有民主”,而且她怀疑海峡有事美国会帮助,这显然是投降主义,是要台湾人民向中共跪求和平,结果一定是台湾既没有民主,也没有和平。 二、龙应台是台湾文化的标杆性人物,四十年来是台湾卓有影响的意见领袖,但是她不信基督,是胡适一样的公知。胡适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鼓吹“非基运动”,排斥基督教,三十年多代主张对日妥协,看来不信神的人一贯喜欢投降。 三、国民党高层人物与中共拉拉扯扯,有的公然为鼓吹“武统台湾”的陆配站台,不避讳与中共统战官员频繁交往,甚至是在两岸情势特别紧张的时候,看起来他们就是台奸,就是卖台,但眼睛往往欺骗我们。 四、根据台湾最新民调,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包括“也是台湾人”)的已经不足20%。赖清德已经是民进党连续第三届总统,立法院之所以国民党占优势,完全是台湾人民为了约束民进党送给他们的,防止民进党激发两岸战争。 五、台湾蓝绿两党恶斗严重,党争已经压倒政争,尤其是媒体上,舆论生态相当恶劣,抹黑、攻奸、诋毁,各种手段几乎没有底线。双方不仅不可能坐下来和平地交流,几乎随时要捅刀子。作为民意弱势一方的国民党,他们除了“携陆自重”,似乎没有其他资源了。 六、因此,虽然国民党高层人物几乎赤裸裸地“卖台”,也未必是真台奸。两党的政治愿景大体上仍然是:民进党要独立,国民党要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虽然他们不再直接公开这样讲,这应该仍然是他们的政治理想,不然这个党早灭亡了。 七、鉴于国民党在台湾的真实民意越来越少,且经常被民进党追杀到刀刀见肉,他们攀附中共,甚至最后真地依附中共,都不是不可能,但他们未必抛弃他们的政治信仰,正如国共二次合作时期中共奉国民政府为正统以图存,最后推翻国民党。 八、两党之所以恶斗如此激烈,甚至在中共海空绕台威逼的时候,就因为他们信仰基督的人非常少,信偶像或者没信仰的人非常多,如龙应台,一到危急时刻,身形就特别柔软。 九、假如两党有众多基督徒,他们在中共威胁之下,就会共同祷告上帝,求得在主里合一,“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言27:17),“一人抵挡千人,二人抵挡万人”(申命记32:30),怎么可能像现在这样恶斗呢?怎么可能逼得国民党“卖台”呢? 十、胡适那代知识分子,因为抵挡基督逼迫基督徒,给中国带来百年左祸。他们的嫡传子弟今天在台湾仍然不信基督,大敌当前还斗得不可开交。他们庶出的子弟在大陆天天谩骂川普,却不肯顺服基督,遂让一人高居十四亿人民头上为所欲为。悖逆、顽梗的中国人啊,你们一天不顺服基督,你们的苦难就不会休止。
#龙应台纽约时报发文引发两岸舆论风暴· 8 条信息
#龙应台投降主义
#台湾政治恶斗
#国民党亲共
#信仰缺失
#两岸关系紧张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