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精神危机
关注
0xWizard
1周前
宗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心理疗愈机构,三大宗教你信哪个都行,但要真心去信,去看真正的大师曾经解读的经典。 而不是听假和尚念经,假上师供养,赎罪券上天堂这些鬼话。 为什么提这个话题?我发现身边心理遇到问题的人,比想象中多的多,哪怕是从事一个看起来极其稳定工作,家庭幸福安定的人。 新冠之后,感觉宇宙的时间线好像进入了一个更魔幻的版本,不管是大瘟疫,还是经济停滞,或者气候异常,以及释永信之流的佛门魔子,都一副末法时代的景象。 每个人最大的课题,反而在自己内心。 宗教也好,王阳明心学也好,在我看来,都是最高智慧的一个切片,仔细看,总会有帮助的。 这是我能给的唯一建议。
#心理疗愈
#宗教信仰
#精神危机
#末法时代
#内心探索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2周前
🔥 一图惊呆世界!中国百姓太可怜了! 28日,评论人蔡慎坤在X平台发文指出,中国寺庙香火之盛,不是出于真正信仰,而是官员和商人“捧场”炒作、百姓“舍财免灾”支撑的结果!疫情、失业、天灾频发,社会整体弥漫着恐慌与焦虑,越来越多普通人把上香当作“最后的心理出口”! 但在地方政府眼中,寺庙更像是成本低、利润高的“摇钱树”。 根据格隆汇一图数据图显示,2023年中国“寺庙经济”市场规模已达800至900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超过10%。峨眉山、九华山、灵隐寺分别年入8.2亿元、7.2亿元、6.7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千亿元。今年,“年轻人不卷职场卷上香”的现象更成风潮。调研显示,近七成消费者去过寺庙,其中19至30岁者占近五成。 加拿大华裔作家盛雪分析,这股热潮的背后,是社会的精神危机。政治高压、经济失速、信息封锁与信仰缺位,使年轻人“退无可退”,只能向寺庙寻求片刻心安。北京学者刘铭指出,所谓佛教兴盛,实是青年对国家前途和个人未来的绝望所致。 然而,寺庙经济真的是“心灵避难所”吗?事实上,许多寺庙不仅收门票、香火费,还开发出各类周边商品和旅游地产:如灵隐寺售卖58元/瓶的“陈皮酱油”、五台山推出自有白酒品牌,甚至在短视频平台打造“佛门男团”直播卖货。部分寺庙还直接涉足公寓开发、酒店运营、网络科技等商业项目。 盛雪指出,中共对所有宗教严密控制,寺庙设有党支部、供奉党魁像,住持带头“拥护党中央”,早已背离宗教本义。寺庙热不过是中共操控下的又一场“精神商品化运动”,青年只是其中的“韭菜”。 普陀山、五台山、少林寺等名山大寺早已转型为“超级企业”,有的还冲击IPO,设有文化公司、客运公司,形成跨领域商业帝国。少林寺更在海外设立200多个文化中心,全球敛财。 阿波罗网评论员王笃然指出,当信仰变商品,安慰变套路,真正可怜的,或许不是烧香的年轻人,而是在钢筋水泥与官僚资本之间,早已无处可逃的中国百姓。一图惊呆世界的“寺庙热”,不是复兴文化,而是信仰的荒凉与现实的沉沦‼️ 源:阿波罗网王笃若报道
#寺庙经济
#精神危机
#信仰缺失
#中共操控
#百姓困境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1个月前
🔥 “东亚病夫”一词, 并不是说中国人生理上不健康, 而是说精神上呈病态表现。 他们如太监般麻木、萎缩、愚昧, 面对极权统治逆来顺受、苟且偷生。 他们迷信权力、追逐金钱、没有信仰, 他们自高自大、却又容不下批评。 从个人到社会, 整个国家迷漫着呛人的精神危机。
#东亚病夫
#精神危机
#极权统治
#社会问题
#文化批评
分享
评论 0
0
程益中
6个月前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生产和增长的迷狂,如同死亡幻觉一般。它佯装生机勃勃,掩藏着迫近的致命性灾难。生产越来越趋同于毁灭。“人类的自我异化已经达到一种能将自身的毁灭当作审美快感来体验的程度。”瓦尔特·本雅明对法西斯主义的评价,同样适用于今天的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受困于死亡,对死亡的无意识恐惧驱使着它,死亡的威胁挟制资本主义不断积累和增长。这种胁迫性不仅带来生态上的灾难,也产生精神灾难。破坏性的绩效压力将自我确证和自我毁灭合而为一。人不断优化自我,直至死亡。肆无忌惮的自我剥削致使精神崩溃。 尽管弗洛伊德与死亡有着矛盾的关系,但他完全意识到了生死和解的必然性……【字字锥心】
#生产和增长
#资本主义
#瓦尔特·本雅明
#死亡幻觉
#生态灾难
#精神危机
#法西斯主义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