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Arc浏览器
关注
lencx
2周前
今天终于体验到了 Dia,刚进去还以为误打开了 Chrome。布局怎么看都像是变形的 Chrome,远没有刚上手 Arc 时的那种惊艳感… 那个收藏栏、右上角的下拉箭头简直一模一样。很好奇是 Chromium API 支持这种定制,还是 Dia 团队又重新实现了一遍 😅!!!
#Dia浏览器
#CHROME
#用户体验
#Chromium
#Arc浏览器
#UI设计
分享
评论 0
0
JimmyLv (🐣, 🐣) 2𐃏25
1个月前
我对 Arc 浏览器唯一的缺憾就是 —— 它不支持 sidepanel 侧边栏啊,😭
#Arc浏览器
#sidepanel
#侧边栏
#软件缺陷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1个月前
arc 和 dia 浏览器
#Arc浏览器
#Dia浏览器
#浏览器比较
#现代浏览器
#互联网工具
分享
评论 0
0
歸藏(guizang.ai)
1个月前
我最近感觉最能代表接下来一年时间的主流AI产品方向的三个产品:Lovart、Youware、Dia 同样这三个产品的创始人对于 AI 应用下一波爆发的的主要方向 Agents 产品的思考也都足够深刻 如果你也在做产品,强烈推荐看一下这三篇内容 极客公园对Lovart 创始人陈冕的访谈 晚点对 Youware 创始人明超平的访谈 ARC 浏览器创始人昨晚写的 ARC 浏览器复盘文章 我刚看完 晚点对 Youware 创始人明超平的访谈,摘录了一些我觉得重要的内容: 我们不是为了社区而做社区,是希望激发更多创作。它是在构建一个环境——用户行为和创作行为,本质是环境,而非工具决定的。 今天判断一个 AI 产品的价值,也应该看它对它的 token 消耗是在加速还是放缓?它是不是在最大化利用智能红利? 好的公司,必须被一个技术周期里最主流的趋势赋能。就像苹果一直在压榨摩尔定律的极限,字节则是以短视频信息流的形态,把移动互联网的带宽速度和快速增长的移动端用户发挥到了极限。 从最开始追求 token 消耗,到追求 value per token(单个 token 的价值)。 社区则进一步放大了单 token 的价值,当一个 vibe coding 作品被放到社区,不仅能被复用,还能激发其它人的创作和消费。这种指数级的扩散是我们真正关注的杠杆。 很多人在做 coding 的 “摄像头”,Anthropic 一马当先,OpenAI 和 Google Gemini 也跟着卷。但更大的机会,可能在于谁来承接这波新创作者,AI coding 一定也会解锁新的 Snapchat、Instagram、YouTube 和 TikTok。 目前的 AI 产品都太效率导向,这个世界也需要更多元的东西。我们今天在思考这些取舍,我希望工具足够易用、效果足够好,也希望用户在能享受作为人和创作者的创造过程。有趣总是重要的。 这是一个非常初期,但明显在增长的群体。当你看到有人一天能 prompt 500 多次、boost 60 多次,花很久做一个网页时,你知道,这件事开始了。 这时就需要有一个东西点燃普通人的创作欲。点燃的方式,是找到那个有 go viral(病毒传播)潜力的 “神奇品类”,就像 Musical. ly 最早的 “对口型”。 我们团队在这方面有优势(点燃普通人的创作欲):一是我们对内容敏感,能造出一些爆款;二是我们已经在持续观测用户在创作什么,什么内容会传播得更好,所以我们可以更快复制和放大爆款。 我们做的不是 “网站创作” 社区,而是 AI coding 创作,coding 的本质是一种灵活呈现信息的方式,未来 coding 创作还会和多模态结合,出现更多新形态。 一件有意思的事是,YouWare 里很少有擦边内容。人还是会对环境做出反应——你进入一个社区,看到的是创意类作品,还是搞笑段子,还是擦边内容,会直接影响你的后续行为。就像你走进一个图书馆,自然不会大声说话。 Knot 就是 YouWare 的 “奖励模型”,它是用浏览量、推荐值和其它用户的 reaction(YouWare 里其它用户的表情包反馈)算出来的。 你想到的耐心又激进的增长方式是什么?还是 go viral。历史上 viral 过的产品,都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无论是品类、还是人群。我们现在觉得可能有两帮人:一是设计师,一是学生。前者是创意驱动、美感驱动,他们有专业能力;后者是时间驱动、活力驱动,他们有破坏性的创造力。 我觉得未来大头应该来自广告,订阅是去摊平 token 成本。如果有能力,我是希望 token 免费。第一阶段是我们充当广告商,knot 激励就是 YouWare 官方付的广告费;第二阶段是我的广告费和三方广告费平摊给作者;第三阶段,纯粹靠三方广告去激励作者就行了。 未来可能会形成一个 Agents 网络,这里有三重网络效应:人和人之间、人和 Agent 之间、Agent 和 Agent 之间。我也理解了为什么 Google 要推 A2A(Agent to Agent 协议),因为未来可能每个人有一个自己的 Agent,它帮你跟几百万 Agent 通讯。这个网络理论上会有巨大价值,一是 Agents 的数量会很多,也就是网络中的节点会很多,而网络价值和节点数的平方成正比。二是 Agent 之间的通讯带宽远超人类。 一个 Agent 的早期用户是谁、沉淀了什么数据。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几十万个用户任务,每一个任务背后又有 5 到 10 步 planning(规划)数据,这些东西就是经验,是品位、偏好和差异化的能力。 核心价值还是模型提供的,我们是基于自己的场景用好模型。长期看,Agent 能力会是重要壁垒之一。 你如果想颠覆苹果、Google、微软,你就要拿到他们拿不到的上下文。 你过去积累了许多产品经验,你觉得其中最重要的内核是什么?一是用户:你得真的知道用户是怎么用产品的,这必须贴近观察。二是用科学方式做产品,三是以终为始:要基于未来可能发生的事,而非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推演产品。 自行车竞速中,何时是超车的最好时机?有人会以为是下坡,其实是上坡。这就像做公司,今天大家都太顺了,一直在下坡。但我们一定会遇到上坡。上坡,才是我们真正超车的时候。
#AI产品趋势
#下一代AI
#Lovart
#Youware
#Dia
#Agents产品
#极客公园
#晚点
#Arc浏览器
#创业访谈
分享
评论 0
0
orange.ai
1个月前
Arc 创始人写了一篇文章,把人们对于 Arc 和 Dia 的疑惑都解答了出来。 文章深度坦然地讲述了团队的初心,认知和思考。 特别是对浏览器未来的思考,非常宝贵。 文章包含这些内容 1. Arc浏览器怎么了? 2.我们会开源Arc吗? 3. 为什么不在 Arc 内部追求 AI? 4. Dia 的意义是什么? 在这里阅读
#Arc浏览器
#Dia
#开源
#AI
#团队思考
#浏览器未来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2个月前
昨天求了个Arc浏览器团队出的Dia浏览器邀请。 自带广告屏蔽,自带ChatGPT网页对话,能同时问多个Tab内容,速度超级快。 还能总结,讨论Youtube视频内容。 选中任何文本,按Command +E 都能调用AI处理,体验像Cursor、Windsurf等编辑器。 一个邮件地址邀请就能白嫖,真的香啊!
#Arc浏览器
#Dia浏览器
#广告屏蔽
#ChatGPT
#网页对话
#AI处理
#Cursor
#windsurf
#速度快
#Youtube视频总结
分享
评论 0
0
Yachen Liu
3个月前
不是说好 Arc 不维护了吗,怎么一个更新把 WebKit 进程名都改了,导致我一系列代理规则失效。
#Arc浏览器
#WebKit更新
#代理规则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