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瑜
5天前
#蹭網發推之一二八 關於 “四中”還得說兩句 總算可以寫推文了。 去年三中全會必須避會,屬於開天闢地,從來中會沒什麼限制,連崗哨都不安排。但去年規矩改了,幾百人的會議,陣仗卻如同黨代表大會,提前就告知必須離京。 今年四中,很多訪民被告知,“沒錢了,不能出去了。”提前就被上了崗。沒想到,對我卻是例外,“三規四隨”。臨開會前兩天,問我想上哪?我回答:沒有想去的地兒。 只能聽安排了。警察開車先接我後接國保,說“咱們就在河北附近轉轉。”我們坐的不是通常的7座別克,換了另一輛車。警察說:“那輛車不能開了,再開就‘廢’了,走哪人家都知道車上是警察。” 我確實不止一次在X上,寫過7座別克,展示過車內人影晃動的照片。只要給我站崗,我照樣發推文,他們也沒有理由阻止我,今年清明之後趕上胡德華病逝,七座別克在我家對面一直停了半個月,街坊四鄰早就認得它了。 離家被旅遊,就不同了,對我的要求是“不發推、不轉推、不跟貼。”我曾問過國保:“為什麼別人被旅遊可以發推?”他們含糊其辭說什麼“要求不一樣。”不過,浦志強告訴我跟他的國保對他說過:“你看,高瑜敏感時期就不發推,你老發推,我們的工資都被扣了。” 一個4天的會議,我被禁言又是小10天。四中應該說是評論精彩絕倫的一次會議。既然必須當馬後砲,我還是要明確地說我對公報的關注點在最後,對人事變動的關注遠高於“十五五”。 其一在於四中的出席率之低,創下毛身後中央全會的最低紀錄。18% 的中央委員與 14% 的候補委員未現身,出席率僅有84%。而軍隊應與會42人、缺席27人、缺席比例竟高達64%。 其二,四中全會共開除14名中央委員及候補委員的黨籍,同時將11名候補委員遞補為中央委員。兩項人數也都創下中共全會紀錄。 中共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的排名是不一樣的,前者按照姓氏筆劃,後者是按照得票多少,但是四中全會的遞補也出現蹊蹺,是越過最前邊8個人,其中5人是軍人,從排名第9開始遞補的,而且遞補的11人都是文官系統沒有一個軍人。 其三,10月17號下午,國防部發言人宣佈開除九名上將黨籍軍籍,移送軍事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其中除了苗華,全都是現役上將。 我曾預料四中將補政治局、補軍委。但是我的預料大部分落空。軍委委員一個沒有補充,全會決定,增補張升民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卻沒有按照慣例升為政治局委員。現在政治局只有張又俠一個軍人,也打破政治局給軍人兩個席位的慣例。 只有一點,政治局四中之後只剩下23人,成為奇數,修復了20大政治局24人的不正常狀況。 就以上三點,誰都看得出軍隊出了大問題,或者說軍權發生激烈爭鬥,導致軍隊遭致重創,除了空軍,五大戰區、陸、海、火箭三大軍種司令、政委全部被抓。 中共一向宣揚的“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是深入中國人內心的,但是四中全會對軍隊問題秘而不宣,只是一味鼓吹“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共同奮鬥,不斷開創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新局面”,如何能夠凝聚人心,又如何能夠阻殺國內外的輿論? 四中之後,令我不悅的是逢中會也要被旅遊,會不會就這麼“一桿子插下去”?
高瑜
1个月前
#蹭網發推之一二四 7天長假有感 昨天,上午領導人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圈,晚上人民大會堂舉行慶祝國慶76週年招待會,十一就算過完了,一切都由領導人代勞了。老百姓就剩休假了。 今天再聽屠洪剛演唱的《江山無限》(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主題歌: 五花馬 青鋒劍 江山無限 夜一程 晝一程 星月輪轉 巡南走北悠悠萬事 世上善惡誰能斷? 巡南走北悠悠萬事 難逃天地人寰。 頗有感觸,國家大事本來就應該是帝王操勞之事。 遙想當年,可不是這樣,五一、十一,最累的是北京市民、學生,十一還有受閱部隊。我從9歲上小學四年級開始,每年這兩個節日早晨5、6點鐘就得到天安門廣場擺方陣,等到下午兩點群眾遊行結束,我們少先隊員得抱着花束跑向天安門,高呼“毛主席萬歲!”接受他最後的揮手。不記得同學們是不是還要集合撤離長安街,我家當年就住在南長街,總是自己回家,父母和弟弟已經在大門口迎接我,鴿子、氣球,大門、屋頂、院子裡的海棠樹上落了不少。 上了中學“五一”“十一”更累了。節前練隊就要練一個月。節日當天4點鐘就得集合,步行到長安街附近集合點,參加少先隊的方陣遊行,下午又得到學校集合,參加晚上的天安門廣場聯歡會,跳集體舞。趕上下雨,就更慘了,白天只能澆成落湯雞,記得我的兩件嶄新的白襯衫都被紅領巾染花了。當年“五一”假期只有一天,真不知道第二天是怎麼上學的。 一直到1960年9月,因為大躍進、人民公社,國民經濟衰敗得不成樣子,國家還要出口糧食換黃金和物資,農村大批餓死人,中共中央、國務院實行“厲行節約、勤儉建國”方針,改革國慶典禮制度,實行“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閱兵”。五一節的慶祝遊行也相應取消。 一直到上大學,我還參加過國慶遊行,也在廣場擺過方陣。 80年代恢復遊行慶典和閱兵,我作為北京市的機關幹部,依然參加過十一遊行。 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的长假,被稱為“黃金周”。“五一”、“十一”和春節一樣,才真正成為老百姓的假期。2008年,五一長假又改為3天.。 距離下一個“逢十”還有4年,現在的北京小學生、中學生,到時將擔任群眾遊行的任務。今天的北京人,都各顧各地忙着休假,鄰居都難得打個照面,好像都沒想的那麼遠。
高瑜
1个月前
四中全會的議題和熱點 今天上午的政治局例會,確定了延遲一年召開的四中全會的日期、地址:於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主要議題是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新華社的通稿,照例還有最後一句話:“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這最後一句話,將會是四中全會吸睛的焦點。正如去年7月 延遲一年召開的三中全會,主要議題是審議通過了建國80週年將完成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但是會議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卻是“全會決定,接受秦剛辭職申請,免去秦剛中央委員會委員職務。 全會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關於李尚福、李玉超、孫金明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審查報告,確認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給予李尚福、李玉超、孫金明開除黨籍的處分。” 今天的香港星島日報報導: “四中全會除了研究《十五五規劃建議》,也可能處理一些高層人事問題。去年11月落馬、已被免去中央軍委委員的原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上將,其罪狀可能在日內公佈。也就是說,政治局會議將通過中央軍委《關於苗華問題審查結果和處理意見的報告》,決定給予其開除黨籍處分,終止其黨的二十大代表資格。四中全會將確認政治局作出的開除苗華黨籍的處分。 除此之外,已被罷免全國人大代表的原武警司令員王春寧上將、原軍委後勤保障部部長張林中將,也是二十屆中央委員,兩人開除黨籍的處分預料也將在四中全會確認。至於身兼政治局委員的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雖然已經「失蹤」半年,但還沒有任何公開的處理,四中全會相信不會涉及其問題。” 依此看來,上月喧囂一時,傳“被帶走”、“被抄家”的中聯部部長劉建超的問題,估計也得五中全會見了。
高瑜
1个月前
#蹭網發推之一二三 中秋添堵 中秋節越來越近了,這年頭,朋友聚餐不易,打個電話總算人之常情吧?我因家裡微信、電話、手機全部被切斷,本月7號被旅遊回京就借手機給東城的一位朋友打了一個電話。沒想到昨天朝陽國保竟然上門興師問罪,說我把借給我手機的人“坑了”。 我回答:“我沒坑人,誰讓你們把我的手機掐斷?”國保馬上搖着雙手否認:“不是我們掐的,不是我們掐的,我們不知道。”我立刻懟回去:“別說你們不知道,你們搜索我們聚餐,通話如同天羅地網,上天入地都行,能不知道誰決定切斷我的全部通訊?你們說,做這個決定的,是離你們近?還是離我近?你們本來就是一個系統!” 還有懶得對他們說的話:從7號到26號,都19天了,你們東城與朝陽之間的溝通效率也太低了吧?這不明明給我們中秋節添堵嗎? 今天一位當醫生的老朋友來給我送家鄉的月餅和鹹鴨蛋,開口也是吐不完的“堵”。不久前國保也竟然了敲開他家的門。原來一家公眾號發表了一篇他過世近20年的岳父懷念老友李慎之的舊文,國保順藤摸瓜找到他家,盤問清楚文章上網與他無關後,竟然警告:“以後不准寫也不準編他岳父和李慎之的文章及書籍。” 李慎之先生一輩都是去世20年的人了,中共封殺言論、羅織罪名的這張網,結得有多密?張的有多大? 我忽然想起語言大師侯寶林先生的經典之作《八大改行》。不妨截一段,給推友增加點中秋的歡樂。 甲 一般相声演员呢,都是在道边上画个圈儿,这就说起来。 乙 噢,道边儿上。 甲 说半天,快要钱了,那边儿官来了。看街的一喊:“闲人散开,大老爷过来喽!”“稀里呼噜”——全跑啦! 乙 噢,这人都散啦! 甲 官来了,谁不怕? 乙 那么,没有给钱的啦? 甲 谁能跑出八里地给你送钱来呀? 乙 这话对呀。 甲 就是这样的生活,平常还不能天天演。 乙 怎么? 甲 皇上家有祭日。斋祭辰,禁止娱乐。 乙 禁止娱乐,怎么样? 甲 歇工。 乙 他有他的祭日,咱们说咱们的、唱咱们的,歇工干吗? 甲 那年头专制,就这个制度。 乙 就得歇工。 甲 哎,皇上要死啦,你就更倒霉啦!皇上死啦,有国服啊。 乙 就是皇上死啦。死啦倒好啦! 甲 啊? 乙 死了就死了吧? 甲 啊,你倒蛮大方。“死了就死了吧!”那年头说这么句话,有罪啦!杀头! 乙 这怎么有罪啦? 甲 轻君之罪。 乙 怎么啦? 甲 皇上死啦,不能说死。 乙 说什么? 甲 专有好的字眼形容他的死。 乙 那“死”说什么? 甲 死了叫“驾崩”。 乙 驾崩? 甲 哎! 乙 这俩字怎么讲啊? 甲 “驾崩”啊?大概就是“驾出去把他崩啦!” 乙 “架出去崩啦?” 甲 反正是好字眼儿吧! 乙 哎,是好字眼儿。 甲 光绪三十四年,光绪皇上死了,一百天国服。 乙 噢,就禁止娱乐。 甲 人人都得穿孝。 乙 那是啊。 甲 男人不准剃头,妇女不准搽红粉。 乙 挂孝吗! 甲 不能穿红衣服。 乙 那是啊! 甲 梳头的头绳,红的都得换蓝的。 乙 干什么? 甲 穿孝嘛。 乙 挂孝。 甲 家里房子那柱子是红的?拿蓝颜色把它涂了。 乙 这房子也给他穿孝啊? 甲 那年头就那么专制。 乙 太厉害啦! 甲 卖菜都限制嘛。 乙 卖菜受什么限制啊? 甲 卖茄子、黄瓜、韭菜这都行。卖胡萝卜不行。 乙 胡萝卜怎么不行呢? 甲 红东西不准见。 乙 那它就那么长来的。 甲 你要卖也行啊,得做蓝套儿把它套起来。 乙 套上?我还没见过套上卖的呢? 甲 那年头儿吃辣椒都是青的。 乙 没有红的? 甲 谁家种了辣椒一看是红了,摘下来,刨坑埋了,不要了。 乙 别埋呀,卖去呀! 甲 不够套儿钱! 乙 对了,那得多少套啊。 甲 商店挂牌子,底下有个红布条,红的,换蓝的。 乙 也得换蓝的? 甲 简直这么说吧,连酒糟鼻子、赤红脸儿都不许出门儿。 乙 那可没办法!这是皮肤的颜色! 甲 出门不行。我听我大爷说过,我大爷就是酒糟鼻子。 乙 鼻子是红的? 甲 出去买东西去啦。看街的过来,“啪”!就给一鞭子。赶紧站住了,“请大人安!”“你怎么回事儿?” 乙 打完人问人怎么回事儿? 甲 “没事呀,我买东西。”“不知道国服吗?”“知道!您看,没剃头哇。”“没问你那个,这鼻子什么色儿?”“鼻子是红了点儿,天生长的,不是现弄的。”“不让出门儿。”“不让出门儿不行啊!我妈病着,没人买东西啊!”“要出门来也行啊,把鼻子染蓝了!” 乙 染了? 甲 那怎么染哪? 乙 那没法染。 甲 就是啊,弄蓝颜色把脸涂上,更不敢出去啦! 乙 怎么? 甲 成窦尔墩啦! 乙 好嘛! 我想請問國保,皇上駕崩,一百天國服,還有個日期。你們對我和東城的那位朋友,一年365天、24小時,不間斷地監控騷擾 ,你們把我們當成“酒糟鼻”還是“赤紅臉兒”?當今的“國服”就沒有個期限嗎?
高瑜
1个月前
#蹭網發推之一二一 “九一三”感懷 本來正在寫"九月感懷",當然是2025年的九月。剛剛過去一半時間,中國和世界發生的新事和舊事的交織, 已經讓我按耐不住,敲起鍵盤來了。 剛寫完“九三閱兵”和尼泊爾Z世代48小時革命兩小節,一位推友給我發來私信,寫了他對新世紀網站轉發我文章的讀後感,令我感動。我打開新世紀,原來是該網站重發我2013年的文章《鮑彤談林彪》,把2011年“九一三”四十週年,林豆豆委託劉家駒在北京召開“九一三研討會”,我寫的紀要為附錄,我重新讀過後,感事傷懷,“九月感懷”一文只能作罷了,改敲這篇“九一三感懷”。 十幾年前兩篇文章涉及的幾位主要人物劉家駒、張清林、鮑彤都先後過世了,張清林是“九一三”的親歷者,當時只是林豆豆結識一個月的男友。“九一三”之後,兩個人一起被帶到北京西山接受審查,審查完畢,被帶到只有一張雙人床的房間,被告知:“要麼你們結婚,要么永遠不得見面。”為保存對“九一三”的見證,就這樣張清林成為了林彪女婿。 劉家駒是解放軍出版社選定的《林彪傳》的作者,後因採訪李作鵬,被李檢舉“要為林彪翻案”,致使傳記創作流產。但是他把蒐集到的大量素材提供給軍隊創作員張正隆,成就了《雪白雪紅》的出版。 鮑彤先生是文革結束恢復工作之後才了解“九一三事件”的,他的這篇談話很多內容是在飯桌上的即興發言,但是像他如此深刻的評論林彪,恐怕中國沒有第二人。 2011年,我們在北京開研討會時,前空軍副參謀長王飛還健在,他可以稱為“小艦隊”的艦長。“九一三”之後,坐了十年秦城,當了十年“華子良”。出獄後考察劉家駒十多年,晚年才接受劉家駒的採訪,當時他已經中風,坐在沙發上經常小便失禁,褲子濕了,他竟然說:“不用換褲子,一會就乾了。”就這樣對劉家駒講述了“一切”,公然承認“小艦隊”當年就是要殺毛澤東,否則“文革”不能結束。 劉家駒的遺著第一部分《光榮的背後——我的軍旅見聞》已經在海外出版。第二部分《走進林彪》,包括採訪王飛,還沒有面世。 我自己的家庭與“九一三事件”的關係,與“六四”一樣,密不可分。1989年6月3日一早我上班途中被綁架。晚上長安街開槍,家里人打遍電話,尋不到我,第二天5點開始,北京的槍聲還未停止,就到醫院尋找,翻遍了北京40多所醫院的停屍房,直到三天后,接到羅點點的電話:“高瑜在呢,被抓了。”家里人又開始找看守所和監獄。 “九一三”是我結婚之後的第一場劫難。正在空軍政治部上班的老公進了“毛澤東思想學習班”(就是當今的“雙規”),一年之後結束,8年的黨籍沒了,理由是“你是吳法憲黑黨委批准的,不算數,你可以重新爭取入黨。”但是他介紹入黨的一些人,同樣是”黑黨委“批的,黨籍還在。我只對他說了一句話:“8年的黨費退不退?“他始終沒回答我,因為根本要不回來。 1978年他要被發配到陝西武功下部隊,我找到我的領導北京市文化局宣傳處的王處長,她是空軍政委高厚良的夫人,就這樣老公在北京轉業了。摘下紅色的帽徽紅領章,穿着一身鬆垮的軍衣,看着確實不咋地。兒子正好六歲上學了,我得到學校老師的一句好評:“趙萌的媽媽真好,不跟他爸離婚。”
高瑜
1个月前
#蹭網發推之一一八 斷網一年, 頭一次看了央視直播 因為“九三閱兵”,我被拋出1700公里,禁言14天。 唯一收穫,是被斷網一周年之餘,頭一次看了央視的直播,平時我家電視和座機一樣,只能閒置。當然,今年“兩會”在2000公里之外,也有機會看央視直播,但是興味索然,十多天我竟沒有打開電視機。“九三閱兵”不一樣,不僅是十年一遇,它講究的是中國排場。這個排場不僅是整齊劃一的方陣,各種令敵人膽寒的武器,還有應邀前來的元首和政要群。 今年的特色是前來參加閱兵式的元首和政要與45個方陣一樣,整齊劃一,不見西方領導人。其中大亮點是金正恩乘坐金氏家族的豪华防弹慢车抵京。 韓國朝鮮日報報導“朝鮮躍升為新冷戰時代的核心軸”,天安門城樓上重現66年前“冷戰正酣時期”,1959年中共建國十週年閱兵式上“共產主義國家領導人並肩站在觀禮台上”,“這比1959年閱兵式時金正恩的爺爺金日成、2015年閱兵式時作為西方首腦唯一出席的朴槿惠總統受到的禮遇更高”。“北京上演了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京、朝鮮國務委員長金正恩的“三角組合”。 同樣奪睛的是朝鮮中央通訊社對金正恩參加今年中共抗戰勝利80週年閱兵式的報導: “舉世無雙的偉大統帥、時代最光輝的太陽、無敵的革命戰略家、偉大的思想和實踐的化身、社會主義強國建設的偉大舵手、朝鮮勞動黨和民主主義共和國的尊嚴與榮光、我們黨和人民無限崇敬和熱愛的偉大領導者、朝鮮勞動黨的總書記、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國務委員長、共和國武力的最高司令官、全世界進步人類衷心仰慕和頌揚的偉大太陽般的領袖金正恩同志,繼承發揚了偉大領袖金日成主席和偉大領導者金正日總書記革命遺志的莊嚴事業中以無以倫比的膽識和卓越的遠見,引領我黨和人民開創了自主尊嚴的新時代,贏得了全民族和全人類無限信仰和信賴,應兄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黨和政府的盛情而隆重的邀請,我們偉大的元首、光輝的民族太陽金正恩同志將於9月3 號親臨中華人民共和國舉行的抗戰法西斯80週年的盛大閱兵儀式。偉大金正恩同志的光輝步伐,將為世界反法西斯勝利歷史的宏偉慶典添增無比的尊嚴和榮光,正如天地供養的太陽,驅散陰霾,照耀大地。偉大元首金正恩同志的臨席,將使這場慶典熠熠生輝,顯示出不可動搖的……” 感謝YouTube 主播大康先生為聽眾引用了朝中社這篇報導最前邊的422個字符,他說他唸不下去了,也就停止了。我在國內打不開朝中社的這篇報導,查新華社的轉發,竟然省去329字長句中對主語“金正恩”修飾的絕大部分的定語從句,只保留職務;對後半部的動賓結構,省略了88字述語和26字對主語“金正日”再修飾的定語,只保留了主、動、賓的簡明結構,說明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應邀將參加北京93閱兵式。 朝中社這種可謂驚世的、無可比擬的句式結構,對朝鮮學子可能習以為常,倘若放進今年的中國高考試卷,也不知會讓多少中國學子蒙圈。 唐貞觀十七年(西元643年),直言敢諫的魏徵病死了。唐太宗很難過,他流著眼淚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在21世紀第一個四分之一即將過去的2025年的9月,東朝鮮 “全世界進步人類衷心仰慕和頌揚的偉大太陽般的領袖金正恩”蒞臨天安門,令我只能回憶起近一個甲子之前毛澤東發動的“文化大革命”。 一年有餘,唯一一次觀看央視直播的“九三閱兵”,每一個鏡頭都有感觸,回到北京,也只能談談東朝鮮“最光輝的太陽”而已。
高瑜
2个月前
高瑜
2个月前
#蹭網發推之一一六 江油事件中觸目驚心的數字 江油事件被警察和特警極其殘暴地鎮壓下去已經一個星期了,但是公眾拍攝的一系列視頻中呈現出來的一系列數字,一直在我頭腦中縈繞,已經到了不吐心緒不寧的地步,只能寫下這篇推文。 震驚我的數字可以分為以下幾組。 第一組是8月2日晚被傳播上網絡的3分鐘霸淩視頻中出現的一組有規律的數字升序:“1-6”。 視頻開始一個穿黑衣和一個穿淺色長襯衫的女孩把一個穿白短衫的女孩拳腳相加打倒在地。接著就是穿淺長衫的用飛腳狠踢倒在地上的白衣女孩,先對脊背狠踢3下,又對頭部猛踹3腳.,共6下。 她們強迫被淩女孩把白上衣脫掉只留下內衣,接著打。畫面又出現一個穿紅衣的女孩,揪著被打女孩的頭髮連扇5個耳光,又用棍子打了1下,也是6下。 接著是黑衣女對被打女孩喊“站好!”左右開弓扇耳光,黑衣女口裡還自己數著數:“1、2、3、4、5、6。” 視頻最後淺色長衫把被淩女推倒在地,再次用飛腳猛踹她的背部,三女一起數數;“1,2,3,4,5,6。“ 視頻只有3分鐘,但是“1—6”,這個數字升序,實際持續了4個小時。其中還有霸淩者口中“ 又不是沒進去過,都進去十多次了,沒得二十分鐘就出來了。”中的數字。, 第二組是時間,霸淩事件發生在7月22日,距離視頻上網整整經歷11天。 7月22日當晚賴靖涵的父母就到派出所報了案,同時多次到江油一中要求校方處理。直到11天后霸淩視頻傳到網上,未見公安和學校做任何處理,三個“行刑“的霸淩者一直逍遙法外,自由出入台球廳。 11天不立案、不處理,這是個帶有極為強烈的中國特色的數字,只能證明學校和警方的不作為。同時也證明正在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與現實的衝突,即預防不了青少年犯罪,又給予不了青少年學校和社會的安全保障。正因此,才有“1-6”那濺血的數字升序。 第三組是江油市公安局8月4日一早發的《警情通報》上的數字和引發出的數字。 《警情通報》公佈了三個施暴者和賴靖涵的年齡,對賴的傷情只做“輕傷鑑定”,忽略掉涉及刑法的“搶劫手機”案情。對施暴者15歲的劉某甲、14歲的彭某某做出治安處罰,同時按程式開展送往專門學校進行矯正教育的相關工作。對施暴者13歲的劉某乙和圍觀者只進行批評教育。 據悉傷情未癒的賴靖涵看到《警情通報 》之後痛苦得要跳樓。她的殘疾人父母只能到市政府乞求公道。一個環拍的視頻拍到殘疾夫婦跪在江油政法委書記傅壽軍的腳下磕頭,1下、2下、3下、4下、5下、6下、7下,沒有停,鏡頭搖上,傅壽軍一直用高音喇叭對市民喊話,對腳下匍匐的的兩個人沒做任何表示。 聚集到市政府門前的市民越來越多,其中幾百名市民湧進市政府內部,不僅是抗議校園發生的霸淩事件,而且是對避重就輕的《警情通報》向政府問責。傅壽軍做的唯一正確的事是請市民到會議室對話。但是主持對話的是公安局副局長陳震,結果對話失敗,在市民高喊“下臺!下臺!下臺!“聲中不歡而散,市民情緒激憤。很快江油市公安局發出第二份通報,對兩名”造謠者“進行拘捕。 第四組是8月4日16時——8月5日凌晨3點清場,最聳人聽聞的數字是“1秒8 棍”。 有網民搜索到4日當天綿陽公安公眾號現招了90名附警。 下午4點,江油市民拍到綿陽特警的黑色大巴車隊駛進江油數千人聚集的廣場,畫外音是:“1輛、2輛、3輛、4輛、5輛、6輛,還有2輛防爆車。“ “打人了呀!”在民眾驚呼聲中清場開始,現場指揮是陳震。監獄的校園暴力開始升級為國家暴力。 有一段視頻陳震正在威脅一名老年婦女,一個人高馬大的小夥子上來維護這個婦女,陳震一聲“拖起走!“一個警察立馬用右前臂勒住小夥子的咽喉,這正是勒死雷洋的動作,數名警察撲上來把小夥子按倒在地,上背拷帶走。滿廣場是被抓、被拖。被抬走的男男女女。 光天化日之下,最令江油民眾憤懣的是把8名”阻礙交通者“裝進豬籠車裡運走。 行動起來的江油市民沒有被暴力清場嚇到,直到午夜12點,廣場人越聚越多,民眾喊出的“還我民主、拒絕霸淩!“面對相持的特警,高唱國歌。 第二次清場是在國歌聲中進行。這次特警使用了警棍,採取的是標準的鎮壓方式,4人一組,抓住一個人,4棍齊下,鮮血迸濺,”1秒8棍“,打夠了,再把人抓走。特警不但使用警棍,還使用辣椒水。 廣場還出現了軍用信號屏蔽車。 很快是第三次清場,直到5日凌晨3點,才算把廣場上的幾千民眾清理乾淨。 抓走多少人、打傷多少人,有無死亡,都是未公佈的數字。 5日6點鐘還有源源不斷的特警大巴開入江油。 六四北京屠城之後,,李鵬一次出訪被問到“為什麼對和平請願的學生使用機槍坦克?“他的回答是:“我們沒有準備高壓水龍頭……”36年之後,六四暴力鎮壓模式大大更新迭代,一個縣級市,幾千人的抗議行動,不到12小時用碾軋式的警力優勢即可暴力解決。 2025年,政治、經濟、社會危機都在迅猛加劇,中共的治理矛盾已經積累到無法修復的程度,對民眾的問責,從來不回應,而是要解決掉提問題的人。未來必將是不可挽回的社會斷裂。江油人民做出榜樣,用街頭行動進行政治參與,用手機拍攝衝破中共的資訊封鎖 ,他們的抗爭為全中國樹立了榜樣。
高瑜
2个月前
#蹭网发推一一五 這是今天的人民日報頭版頭條。 忍了又忍,忍不住,還是要說兩句。 黨媒的職能就是“吹喇叭、抬轎子”,依此出發,這篇報導能達到“筆桿子”上頭條的要求,甚至比最近大外宣喧囂的“把計劃和市場結合起來的中國模式成功推向世界”的調子更高。 如果把該文白紙黑字標榜的“今天的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正以最直觀的方式向世人展示其世界性影響—— 我們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全面消除絕對貧困;更好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7%;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與中國眼前的現實相比較,只能顯示慣有的語言的無邊浮誇和內容的空洞無物。 不知人民日報兩位記者完成這篇報導任務時,如何面對密雲暴雨致31死的養老照料中心牆上清晰的泥手印?如何面對天水幼兒園200餘孩子鉛中毒?如何面對杭州余杭142萬人的食用水嚴重污染?當然還有“高端人口”的“五連跳”?…… 剛查了查,網絡上有關“密雲養老照料中心牆上清晰的泥手印”的報導和照片已經“404”了。杭州百姓喝“糞水”的高潮似乎過去了,但是有4000多年建城史和1500多年建都史的洛陽又爆出暴雨之後,街面留有“黃金甲”的事實,百姓沒吃屎卻經歷了踩屎、粘屎和聞屎。 看來四中全會前的兩個月,中國人又將經歷一次黨媒宣講高峰和網絡刪貼並舉的時間段。當然無論對媒體還是網民已經是尋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