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瑜

高瑜

0 关注者

3天前

#蹭網發推之一一一 悼念傅國涌 昨天看到傅國涌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猝然離世的消息,心臟猛然緊縮。一天一夜,他親和、易激動的面龐一直在我眼前晃動。 我和他結識在獨立中文筆會一次境外的會議上,總有小20年了。因為南北地域關係,我們見面機會都是在境外會議上,國內少有見面機會,尤其在我的微信被封,寬帶、手機、座機再被封之後,可以說被阻斷了聯繫。 今天國內多家“公眾號“,都刊登了他的紀念文字。江澤民任上推出“三個代表”,還提出“政治精英、經濟精英、文化精英”的概念,但是他這位被各大報章網站紀念的著名學者,到底能不能進入江澤民劃定的“文化精英“的範疇呢? 傅國涌畢業於溫州教育學院,當過鄉村中學語文、歷史課教師,後來就職於企業,世紀之交遭遇政治厄運,只能靠賣文為生。沒想到他發奮圖強,著書立說,十幾年時間,便進入著作等身的的名人行列。維基、百度都稱他為“自由撰稿人”,但是在體制看來這相當於“無業”,如何能進入江氏”文化精英“的範疇? 像傅國涌這樣有文化建樹的人,重新進入體制按說也不困難,92歲的游本昌都可以加入共產黨,何況60後的傅國涌呢。傅國涌與體制的主要隔閡在於他的自由主義思想。他推崇的是民國歷史,他傾注一腔熱血,書寫民國報業、出版業的歷史,大知識分子們的歷史、民族資本家的歷史、中國第一代律師們的歷史,甚至為民國中小學寫傳,以那時的學生為幸 。所有的寫作激情都來源於思想的共振。甚至他的寫作計劃裡,還有為中國思想解放的先鋒林昭寫傳。 當今公共知識分子中流傳著這樣四句話:“活得長;病得晚;老得慢;死得快。“因為他們即使有高俸祿和高津貼,仍舊比不上國家級別的高幹,還是經受不了長臥病床給家庭帶來的消耗。而作為布衣學者的傅國涌,沒有前三句,只落下了第四句。 7月7日凌晨,他突發心梗,兒子傅陽就伴在身旁,但無任何回天之力,他只有58歲半,但願他的靈魂已經順利升入天國。2008年傅國涌已經信仰基督教。 2014年我被傅政華魔爪構陷,傅國涌曾發文聲援,如此俠肝義膽,令我銘記於心,畢生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