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3天前
「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中国政治犯:刘晓波」八年前的今天,2017年7月13日,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在中共当局的严密监禁下因肝癌病逝,终年61岁。他的逝世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为一个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刘晓波是吉林长春人,早年以文学评论和美学研究崭露头角。他曾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并一度赴海外担任访问学者。他人生的转折点发生在1989年。当时,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的他,毅然决定提前回国,投身于当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发生的学生运动。他与其他三位知识分子在广场上发起绝食,呼吁和平对话,被称为“天安门广场四君子”。 此后的二十年间,刘晓波成为了中国当代一位重要的思想者和异议人士。他持续写作,针砭时弊,并多次因此入狱。1995年,刘晓波被北京市公安局以“监视居住”的形式关押。1999年以“扰乱社会秩序”被处劳动教养三年。2009年,因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逮捕,并于同年12月25日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 2010年,刘晓波获得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从获奖至辞世未能恢复完全人身自由的诺贝尔奖得主。颁奖典礼上,他的座位被空置出来,这一场景成为诺贝尔和平奖历史上一个令人难忘的画面。 2008年,刘晓波深度参与起草了《零八宪章》,这是一份旨在推动中国宪政改革的宣言。该宪章由三百多名中国各界人士首批签署,呼吁修改宪法、保障基本人权、建立分权制衡的现代政治体制。这份文件的发布,被认为是中国民间力量一次重要的集体发声。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刘晓波被确诊为肝癌晚期,随后获准保外就医,但始终处于中共当局严密的监控之下。其家属及国际社会曾多次呼吁允许他出国治疗,但未获批准。最终,这位毕生倡导和平与对话的知识分子,在禁锢中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他的离去,被许多人视为一个时代的悲剧。
昨天
4天前
「四次获刑累计35年的中国政治犯:秦永敏」七年前的今天,即2018年7月11日,中国资深人权捍卫者秦永敏被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颠覆国家政权罪”的重判,处以有期徒刑13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这是他投身民主运动四十余年来第四次入狱。自2015年1月被中共当局带走后,他已在狱中度过近十年,刑期至2028年1月20日。 秦永敏生于1953年8月11日,被认为是中国当代在押政治犯中坐牢时间最长的人之一。他的人生轨迹,是中国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异议人士遭遇打压的缩影,也展现了一个个体对自由信念几近偏执的坚守。截至目前,他累计被判刑期长达35年,经历过超过40次的抓捕与拘禁。 四次重刑,一部“反抗史” 秦永敏的牢狱生涯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作为武汉一名钢铁厂工人,他于70年代末在武汉主编民主刊物《钟声》,并参与筹建中国民主党。1981年,他被当局逮捕,次年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 1993年,出狱不久的秦永敏在北京参与发起《和平宪章》运动,该宪章是1949年后中国首个公开的民运纲领,明确要求平反“六四”并释放所有政治犯。为此,他被当局处以两年劳动教养。 1998年,秦永敏再度成为时代的先行者。他公开发起成立中国民主党湖北省筹委会,并前往民政厅申请注册,这被视为对一党专政体系的直接挑战。同年,他还创办了旨在报道中国人权状况的《中国人权观察》通讯。中共当局迅速以“颠覆国家政权罪”将其逮捕,并判处12年重刑。 2010年11月刑满出狱后,年近花甲的秦永敏并未选择沉默或流亡。他继续以温和、理性的方式倡导变革,推动成立民间组织“玫瑰中国”(又称“玫瑰团队”),并坚持“全民和解、人权至上、良性互动、和平转型”的政治理念。然而,这些活动再次遭到了中共当局的打压。 晚年再遭重判 2015年1月,秦永敏与妻子赵素利在武汉被警方秘密带走。此后,他被长期秘密羁押,长达三年之久未获公开审判。直至2018年7月,案件才开庭审理。据报道,庭审期间,已年过六旬且患有高血压的秦永敏身体状况堪忧,但庭审并未因此中止。他的辩护律师因抗议司法程序严重不公,拒绝在庭审笔录上签字。 国际社会的持续关注 秦永敏温和而坚韧的形象,为他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1999年,狱中的他曾与徐文立、王有才等中国民主党同仁一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他的案件持续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包括人权观察、无国界记者在内的多个人权组织及多个国家的政府、外交机构,长期以来持续发声,谴责中国政府对秦永敏的政治迫害,并敦促立即无条件将其释放,保障其健康权与基本人权。 在高墙之内,秦永敏已步入古稀之年,近十年的铁窗生涯再次夺走了他宝贵的时光。然而,他的名字,连同他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已然成为中国当代抗争史中一个关于良知、信念与不屈的象征。
昨天
1周前
“四通桥勇士”彭立发被判刑九年,已秘密送往监狱服刑 根据“昨天”频道收到的可靠消息,在被秘密羁押两年多之后,“四通桥勇士”彭立发近日被中共法院以“寻衅滋事罪”与“纵火罪”数罪并罚,判处九年有期徒刑。彭已于两个月前被送入监狱服刑,外界此前一直无法确认他的安危与法律状况。 彭立发,网名“彭载舟”,1974年出生于黑龙江泰来。他因在2022年10月13日,于中共二十大召开前夕,在北京市海淀区四通桥上公开挂出反对习近平与清零政策的横幅,而成为全球瞩目的异议象征。 他高悬两幅横幅,内容分别为:“不要核酸要吃饭!不要封锁要自由!不要谎言要尊严!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领袖要选票!不做奴才做公民!”以及“罢课罢工罢免独裁国贼习近平”。在全面封控与高度审查的时代背景下,这场孤身一人的抗议震惊社会,也迅速被封锁与清除。 然而,他的行动并未被彻底抹除。在数小时内,相关照片与文字在海内外社交平台迅速传播,引发广泛共鸣,被视为激发“白纸革命”的导火索。2022年11月起,全国多地爆发反对清零政策的抗议浪潮,延烧至高校、工厂乃至海外华人社群,在中国近年政治气氛中极为罕见。 自事件发生当日被捕后,彭立发一直处于失联状态,外界对其法律状况与身体健康一无所知。人权组织多次发声,要求中共公布其下落并给予公正审判,但中共政府始终未予回应。
昨天
1周前
陈西:3次获刑、共计坐牢23年的中国政治犯 陈西,原名陈友才,1954年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是中国资深的异议人士与人权捍卫者,也是“零八宪章”的首批签署者之一。他曾是贵州贵阳市轴承厂职工,退伍后担任金筑大学讲师和政保处成员,也曾创办图腾科技实业公司。因持续参与政治改革与民主运动,他三次入狱,被判刑累计23年,成为中国政治犯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陈西的第一次被捕是在1989年“六四”运动期间。彼时,他在贵阳组织“沙龙联谊会”并发起成立“贵州爱国民主联合会”,公开声援北京的民主运动。因言论与组织行为被当局定性为“反革命罪”,他被判处3年徒刑,剥夺政治权利3年。出狱后,他依旧坚持推动中国的民主化。 1995年,陈西与友人筹建“中国民主党贵州分部”,主张党禁松动和政治多元。他的公开言论和组党行为再次遭到当局打压。1996年,贵阳市中级法院以“组织、领导反革命集团罪”判处他10年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5年。他于2005年刑满释放,但长年监禁未能磨灭其政治信念。 2011年,陈西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与地方人大代表选举,成为维权群体中的突出人物。之后不久,他再次遭逮捕。官方指控他在海外网站发表了36篇“煽动性文章”,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他坚持认为自己无罪,拒绝上诉。服刑期间,他被关押在贵州省兴义监狱,遭受严格监控,与外界联系几乎完全中断,探监也受到严格限制。 2021年11月,陈西刑满出狱,但生活仍在监控之下。他的住所周边常驻警力,亲友来访受阻,个人行动亦受限制。更为棘手的是,由于服刑期间无法缴纳社保,贵阳市社保局至今未承认他应享的养老待遇,使他生活陷入困境。2020年,独立中文笔会授予他“刘晓波写作勇气奖”,以表彰其在高压下坚持书写真相的勇气。 陈西的经历,是中国当代政治异议人士命运的缩影。他始终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追求民主法治,却因此付出自由与生活的沉重代价。出狱后的他,依然是一位被边缘化的“自由人”,但其不屈精神仍激励着中国社会中渴望言论自由与政治改革的人们。
昨天
1个月前
今天是工人领袖、民主斗士、人权捍卫者李旺阳先生被害13周年纪念日 今天是李旺阳“被自杀”13周年纪念日,他是湖南工人,两次入狱22年、被酷刑致残,出狱后仍坚持为“六四”与民主发声。他说:“砍头我也不后悔。” 李旺阳,1950年生,湖南邵阳市陶瓷厂、玻璃厂、水泥厂工人。八十年代创办《资江民报》,组织“邵阳市工人互助会”,倡导工人自治。 1989年六四前后,他成立“邵阳市工人自治联合会”(简称“工自联”),组织悼念、张贴大字报、声援北京学运。6月9日被捕,后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判刑13年。 狱中遭长期酷刑,转押多所监狱与劳改农场,健康严重恶化。2000年减刑后提前出狱;2001年再因接受境外采访和生活资助,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刑10年。 再次入狱期间,李旺阳双目近盲、双耳全聋、牙齿被撬、几乎瘫痪。妹妹李旺玲也因接受媒体采访被劳教三年。 2011年出狱后,被送至医院治疗。2012年5月,他接受香港有线新闻采访,坚定表示:“为了中国的民主,我就是砍头也不回头。” 6月6日,李旺阳被发现“吊死”在病房窗边,双脚着地、手扶窗台,无遗书。中共仓促宣称“自杀”,抢走遗体迅速火化,家属毫无知情权。 6月10日,香港万人上街,呼吁查明真相。中共一度宣布刑事调查,但2012年7月,湖南省委书记周强仍称“证据确凿,属自杀”。 此后,其妹李旺玲与妹夫赵宝珠遭强力监控、失联数月。港媒调查采访期间,记者也被拘留长达44小时。 李旺阳先生为民主自由奉献了一生,我们不能忘记。
昨天
1个月前
纪录片:「许昌三中事件:初一女生不堪教师霸凌跳楼自杀,上千学生、市民讨说法砸学校」 近日,一名13岁女中学生的不幸死亡,在河南许昌引发了一场千人级别的学生抗议活动。 起因:初中生遭班主任长期霸凌后自杀 事件起因是许昌第六中学的初一学生吴怡佳,在长期遭受班主任老师的霸凌和体罚后,不堪重负跳楼自杀。据死者的亲属及同学描述,吴怡佳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务工,由其他亲属照看,学习成绩优异。然而,情况在新班主任张XX接手后急转直下。家属和同学指控张老师出于对吴怡佳长相和学习成绩的嫉妒,对其进行了长达半年的系统性欺凌,包括频繁的公开辱骂、罚站、一整天不让她进教室上课、在酷暑天气下强迫跑步,并煽动班内其他同学孤立她。吴怡佳的表姐表示,长期的虐待导致吴怡佳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并曾向远在外地的母亲哭诉,请求转学。5月23日,吴怡佳在被连续罚站三天之后,从其居住公寓楼的16层跳下身亡。 2025年5月24日:学校、班主任推卸责任 事件发生后,家属称校方不仅未能积极承担责任,反而试图将责任归咎于家庭监管不力。据称,学校及涉事班主任张XX在与家属的沟通过程中表现冷漠,毫无悔意,班主任张XX甚至被目击在会谈时浏览手机,这一态度进一步激化了家属和公众的情绪。 2025年5月24日晚:家属到学校门口讨说法 5月24日晚间,吴怡佳的家属开始到许昌六中门口,向围观民众哭诉其遭遇,寻求社会关注和支持。与此同时,死者的同学们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发布信息,讲述其遭遇,声援逝者并呼吁网民关注这一事件。 2025年5月25日上午:家属再次到学校门口讨说法 5月25日早上,吴怡佳的母亲、爷爷等亲属再次来到学校门口,手持吴怡佳的照片,公开控诉班主任张XX的所作所为,坚决要求学校给予说法。 2025年5月25日中午和下午:学生撒传单、砸玻璃、遭警察镇压 当天中午开始,大量学生、家长、市民陆续聚集到许昌六中门口,抗议学校和老师的作为,为死者讨公道。学生们还打印了涉事教师的照片,在现场散发并张贴,此外,他们还在学校的外墙和地面上用粉笔和喷漆写下了“血债血偿”等标语。期间,一名成年男子用脚踹了学校校长。 至当日下午,现场人数已增至上千人,部分抗议者开始抛撒传单,向学校投掷鞭炮。由于学校大门紧闭,临街的一栋学校大楼便成了学生们的目标。愤怒的学生用投资硬物、脚踹等方式砸毁了部分窗户玻璃。 随后,大批警察和特警赶到现场驱逐抗议学生,并与学生发生冲突。现场视频片段显示,警察对学生使用了辣椒喷雾,有目击者称警察殴打了部分学生并抓走至少五人。 2025年5月25日晚上:警察封锁学校 之后,警察封锁了学校周边的主要道路,截至当晚深夜,仍有大量警察、警车以驻守在学校周边。同时,学校对面仍有大量学生和市民聚集。 尾声:吴父发布视频 学生网络留言寄哀思 5月26日早上,事件中一直未露面的吴怡佳的父亲,疑似在当地政府压力之下发视频表示,“事情已查明原因,相关部门已妥善处置”并表示:“感谢大家关心,希望大家别在网上继续议论。” 同时,大量学生涌向吴怡佳的快手账号并留言,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对她所遭遇不公的愤怒。一名学生留言道:“宝宝,你很美,我们都帮你讨回公道了,下辈子过的开心点希望有爱你的人,当然,我们也会在你背后一直保护你。” (转发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