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隐私权
关注
今日澳洲App
2周前
10月29日,一法律博主就郑智化事件深圳机场监控视频公开的合法性发文,指出公共安全视频调取与传播受《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严格限制。他质疑媒体获取渠道与公开权限,提醒此举或侵犯隐私权。呼吁建立严格管理与问责机制,防止以舆情、公关为名突破法律底线。#郑智化
#郑智化事件
#深圳机场监控
#隐私权
#法律博主
#舆情公关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4周前
10月17日,清华大学法学教授劳东燕在微博转载一篇评论文章,题为《DNA数据库与权力的隐秘延伸》,关注内蒙古锡林浩特警方集中采集男性DNA一事。 文章从“技术的权力延伸”“法律的失语”“隐私的再政治化”“效率与权利的冲突”“身体政治的隐忧”等八个方面,对这一事件背后的社会与法律风险进行了系统分析。 文章指出,人脸识别和指纹录入之后,DNA信息采集意味着治理技术的又一次跃升。但与前者不同,DNA不仅识别“我”,还识别“我们”。它是家族、血统与潜在亲缘的社会档案。一名男性的采样,就可能将整个家系纳入国家监控的半径之内。 评论认为,这种以Y染色体为基础的“家系排查”虽在刑侦领域屡有突破(如白银案、南医大案),却也拓展了公权力在生物层面的边界:从追踪个体到追踪基因共同体,技术的精准同时扩大了权力的范围。 文章批评称,锡林浩特的采样并无法律依据。按照《刑事诉讼法》,DNA采集仅限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与案件直接相关人员。而以“完善公民身份信息”为名的全员采集,显然超越了法律授权。所谓“自愿”采样,在基层行政压力下往往流于形式,“当警察上门、村医随行、干部动员时,自愿还能剩下多少?” 评论进一步指出,技术中立的神话掩盖了权力的不对称。技术的中立性一旦脱离法律监督,就可能成为无边界的权力工具。 文章还提出,“Y库”不仅是侦查手段,更是一种“血缘化治理”的象征。它复活了传统父系社会的宗族逻辑,把“家族”重新带回政治场域。当国家在基因层面标定公民身份,公民就不再仅是基于权利义务的个体,而被重新定义为“某一血脉的一员”。 如果侦查效率成为唯一目标,那么强制安装摄像头、全员基因采样也会让犯罪“无所遁形”。但那样的社会仍值得追求吗?现代法治的意义不在于最大化控制,而在于限制控制。真正的文明,不在于破案速度,而在于不因破案而牺牲无辜者的权利。 作者还警示,DNA数据几乎无法“退出”,其时间上的“永久性”意味着一旦入库,信息可能伴随整个家系被长期追踪,而中国尚无明确的立法规定采集程序、使用范围与退出机制。 锡林浩特事件曝光后舆论反响平淡,缺乏广泛的社会讨论。作者指出:“隐私的丧失往往不是剧烈的剥夺,而是缓慢的滑坡,每一次以安全和便利为名的采集,都是一次权力边界的后退。” 评论结语写道,DNA数据库不仅是一项技术工程,更是一场权力实验。它让国家在“安全”与“控制”之间不断试探底线,也迫使社会重新面对一个根本问题:在追求秩序的名义下,我们究竟愿意交出多少属于身体、属于自己的东西?而谁又能保证,这些数据不会被用在另一个“合法”却危险的方向?
内蒙古锡林浩特警方集中采集男性居民血样引发争议· 13 条信息
#DNA采集
#隐私权
#权力滥用
#锡林浩特
#法学教授劳东燕
分享
评论 0
0
搜狐新闻(镜像)
1个月前
【 #内蒙古一地集中采集男性居民血样 知情人士称非强制】9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公安局对外发布通告称,9月5日起,集中采集辖区内男性居民血样,录入本地DNA数据库。此次血样采集引发社会关注:是否强制,为什么只采集男性血样,个人DNA信息如何保护?锡林浩特市公安局楚古兰派出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开展这项活动是出于Y库建设的需要,坚持居民自愿原则,“我们不强制性采集”。Y库的全称为Y库家系工匠系统,该技术曾被应用于白银杀人案、南医大女生被害案等案件的侦破工作。一位接近锡林郭勒盟公安局的知情人王童(化名)表示,很多大案要案侦破时要靠DNA信息。此次采集之所以专门针对男性,是考虑到生物遗传因素。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蒋舟介绍道,利用Y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来建立数据库,是理论上目前用于排查犯罪嫌疑人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据报道,此前已有多地推进此类血样采集工作。2024年12月,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融媒体中心报道,该县近日有序开展男性家族DNA血液信息采集工作。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呼伦贝尔等地的部分街道办事处也曾在微信公众号发文,提到配合辖区派出所采集居民DNA。另据媒体公开报道,云南、福建也曾有县市开展过Y库血样采集。据王童介绍,“此次采集活动,要求居民配合,但不会强制。”9月23日,《中国新闻周刊》也致电锡林浩特多家派出所了解具体执行情况。宝力根派出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采集工作采取自愿原则,“我们负责通知到个人,居民是否参与采集不会产生任何不利影响,也不用承担什么后果”。希日塔拉派出所一名工作人员也表示,采集不作强制要求,“如果人在外地,我们也不可能强制要求返回参与”。北京才良律师事务所律师曹宗文分析道,我国现行法律其实并没有授权公安机关可以无差别采集居民血样,仅在刑事诉讼法、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中授权公安机关在特定条件下对犯罪嫌疑人、被害人采集血液等生物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采集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应当事先告知人类遗传资源提供者采集目的、采集用途、对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个人隐私保护措施及其享有的自愿参与和随时无条件退出的权利,征得人类遗传资源提供者书面同意。曹宗文认为,理论上居民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是否前往派出所接受血液采样。如果当地强制或变相强制采集,就侵犯到了公民的隐私权等合法权利。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37938417_120094090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Q5VxumhM0#搜狐新闻
内蒙古锡林浩特警方集中采集男性居民血样引发争议· 13 条信息
#内蒙古
#男性DNA采集
#自愿原则
#隐私权
#社会关注
分享
评论 0
0
澳洲护士卡子弟
5个月前
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已经满18岁了,成年了,更别提硕士或者博士了,但是一旦学校里出点事,第一时间就是通知家长,让家长收拾学生,这在一般国家就有点难以想象了,毕竟你18周岁了,成年了,你的所有信息,比如学习成绩,学校的表现,都属于你个人行为,在没有获得你同意的大前提下,是绝对不允许告诉你家长的。 事实上,法律上讲,把18岁成年学生的信息(成绩,学校表现,健康情况)未经本人允许,告诉其父母,也是非法的。只不过绝大部分人没有这个意识罢了。又或者是有这个意识,怕老师给穿小鞋,不敢说罢了。 而且学校怎么会知道你家长的信息? 澳洲成年人入职,或者入学的时候,确实会填一个紧急联系人,但是这玩意可以是任何人,比如可以是你朋友,万一真出车祸啥的,给紧急联系人打个电话。 没必要一定是家长。但是在中国,大学入学第一件事,就是填家长信息表。(我当年就是开学第一天第一个班会,填家长姓名联系方式职业年收入,真的牛批)。。。 成龙那句话确实是实在话啊。
#大学生
#成年
#通知家长
#隐私权
#法律
#教育制度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5个月前
生理期不舒服去校医室开假条,被要求脱裤子证明。 5月15日,、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一名女生在生理期不舒服时前往医务室请病假,被要求脱裤子以证明其身体状况。 随后该校在抖音发布情况通报称学校医务室值班人员工作开展符合相关流程,并指出网络传播的相关视频经处理后存在失真等问题。
#生理期
#校园安全
#隐私权
#校医室
分享
评论 0
0
张贾龙
7个月前
最近清明时节,一大早就和家人坐车去给长辈扫墓,想起他们60多岁就离开了,和普通国人一样劳累一生,心里难受。刚进车站就遇到居委会书记,她质问我,为什么前几天她来敲门我为何不开门。我说我为什么要给你开门,有谁进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拍照发维稳工作群的!共产党每月发你几千块钱你就什么坏事都敢做
#清明扫墓
#家庭纠纷
#隐私权
#社区管理
#社会观察
分享
评论 0
0
说真话的徐某人
7个月前
于公的部分。我们几个的钱包始终是公开的,赶紧去查。至于用途,前有611后有牛马,不想看的人事实摆在面前也看不见。 于私的部分,我们是YouTuber不是职业活动家。靠做节目挣广告费养活自己,合情合理合法,跟你们没有半毛钱关系。 别说买房子,就算买了核动力航母也不需要公布。
#钱包公开
#用途质疑
#YouTuber收入
#广告费
#私生活
#隐私权
#核动力航母
分享
评论 0
0
岁静小能手
9个月前
每个国家都有大量的岁月静好的日子人, 尤其是在发达国家这种人更多,但不一样的是人家都会站出来。有次跟一个整天喜欢吃喝玩乐的日本女生谈起公权力侵犯隐私的问题,她一反常态立即表示自民党敢这么干,她第一个上街把它推翻了。对比支那女人"吃了煤油但没死你急什么"感觉中国人每天就跟死了妈一样。
#社会观察
#公民意识
#隐私权
#中日比较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