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红四军
关注
朱韵和
2个月前
1.兴国县枫边区苏维埃政府发给枫边乡邱光盟的催款通知书 2.红四军第四纵队副官处出具的筹款收据 ---洪荣昌
#兴国县
#苏维埃政府
#筹款通知书
#红四军
#筹款收据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个月前
死于红军内斗的高干名单 (消息来源:二战军事基地论坛网) 宛先希 ─ 湘赣边特委委员。 袁文才 ─ 井冈山绿林好汉,红四军30团团长。 王 佐 ─ 井冈山绿林好汉,红四军30团副团长。 李文林 ─ 中共江西省行委书记。 李白芳 ─ 中共江西省委秘书。 谢汉昌 ─ 红20军政治部主任。 刘 敌 ─ 红20军147 团政委。 刘铁超 ─ 红20军前军长。 曾炳春 ─ 红20军政委。 肖大鹏 ─ 红20军後任军长。 柳直荀 ─ 红3军政治部主任。 万 涛 ─ 红3军政委。 周小康 ─ 湘鄂边特委书记。 孙德清 ─ 红6军军长、红2军团参谋长。 段玉林 ─ 红3军8师师长。 唐赤英 ─ 红3军参谋长。 王一鸣 ─ 红3军7师、8师师长。 王 鹤 ─ 红3军8师政委。 董 朗 ─ 南昌起义24师70团团长,朱德之外另一支残部领导。 段德昌 ─ 红6军副军长。 王炳南 ─ 湘鄂边独立师师长。 宋盘铭 ─ 湘鄂西中央分局委员。 盛联解 ─ 红3军7师政委。 叶光吉 ─ 红3军7师师长。 胡慎己 ─ 红3军8师参谋长。 苏继汉 ─ 红3军8师24团政委。 赵 奇 ─ 红3军7师参谋长。 朱元成 ─ 红3军7师参谋处长。 张应南 ─ 红3军9师参谋长。 童士秀 ─ 红3军9师参谋处长。 戴君实 ─ 红3军8师政治部主任。 刘鸣先 ─ 红3军9师政治部主任。 刘革非 ─ 红3军7师19团政委。 杨嘉瑞 ─ 红3军27团团长。 张 杰 ─ 红3军25团团长。 刘庶值 ─ 红3军20团团长。 蔡祝封 ─ 红3军21团团长。 李孝侯 ─ 红3军27团参谋长。 曾中生 ─ 鄂豫皖特委书记。 李荣桂 ─ 红1军军委书记、红4军10师政委。 许继慎 ─ 叶挺独立团营长,红1军军长,红12师师长。 周维炯 ─ 红1军3师、2师师长,红4军11师师长。 姜镜堂 ─ 红4军12师政委。 熊受暄 ─ 红4军12师政治部主任。 庞永俊 ─ 红4军12师政委。 王培吾 ─ 鄂豫皖军委政治部主任。 陈定侯 ─ 红4军政治部主任。 徐百川 ─ 皖西红军中央独立第1师师长。 肖 方 ─ 红4军12师副师长。 曹学楷 ─ 红13师政委。 舒传贤 ─ 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 黄 刚 ─ 红29团政委。 程绍山 ─ 红10师副师长。 廖业骐 ─ 红1军独立旅旅长。 柯柏元 ─ 红10师参谋主任。 潘皈佛 ─ 红10师28团团长。 丁 超 ─ 红10师28团副团长。 陈新山 ─ 红10师28团副团长。 魏孟贤 ─ 红1师36团团长。 王 明 ─ 红1师35团团长。 高建斗 ─ 红1师30团团长。 封 俊 ─ 红1师30团政委。 陈翰香 ─ 鄂豫皖军委秘书长。 吴精赤 ─ 红12师政委。 关叔衣 ─ 红10师政治部主任。 范 陀 ─ 红10师参谋主任。 高敬亭 ─ 红28军军长,新四军4支队司令。(杀人者被人杀程启波 ─ 红73师政治部主任。 王正进 ─ 红73师27团团长。 胡英荣 ─ 红73师29团团长。 吴保才 ─ 皖西游击司令。 高义升 ─ 赤南特委书记。 吴道芬 ─ 赤南道委书记。 曾昭瑞 ─ 赤南保卫局长。 朱书金 ─ 一路游击司令。 杜昌甫 ─ 二路游击司令。 陈 奇 ─ 红10师师长。 戴克敏 ─ 红1师政委、红75师政委。 徐朋人 ─ 鄂豫边特委书记。 王秀松 ─ 红4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 郑行瑞 ─ 鄂豫皖军委副主席。 焦福兴 ─ 鄂豫皖红军独立第1师政委。 吴永达 ─ 鄂豫皖红军独立第1师副师长。 余笃三 ─ 红4方面军总政治处主任。 旷继勋 ─ 红4军军长、红13师师长、红25军军长、红12师师长。 舒玉章 ─ 红4方面军参谋处主任。 吴 展 ─ 红10师参谋主任。 闻盛世 ─ 红73师217团政委。 陈少卿 ─ 红73师218团政委。 杨 白 ─ 红73师参谋主任。 任炜章 ─ 红4方面军独立师师长。 张逸民 ─ 独立师参谋长。 刘 杞 ─ 独立师政委。 李戴涛 ─ 独立师政治部主任。 谢子长 ─ 陕北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死得莫名其妙。 刘志丹 ─ 陕北红15军团军团长,正史称其战斗中其所部74师并未接敌。 谢汉昌 ─ 红20军政治部主任。 刘 敌 ─ 红20军147团政委。 刘铁超 ─ 红20军前军长。 曾炳春 ─ 红20军政委。 肖大鹏 ─ 红20军後任军长。 盛联解 ─ 红3军7师政委。 叶光吉 ─ 红3军7师师长。 胡慎己 ─ 红3军8师参谋长。 苏继汉 ─ 红3军8师24团政委。 赵 奇 ─ 红3军7师参谋长。 朱元成 ─ 红3军7师参谋处长。 张应南 ─ 红3军9师参谋长。 童士秀 ─ 红3军9师参谋处长。 戴君实 ─ 红3军8师政治部主任。 刘鸣先 ─ 红3军9师政治部主任。 刘革非 ─ 红3军7师19团政委。 杨嘉瑞 ─ 红3军27团团长。 张 杰 ─ 红3军25团团长。 刘庶值 ─ 红3军20团团长。 蔡祝封 ─ 红3军21团团长。 李孝侯 ─ 红3军27团参谋长。 ---楚一杵:长征历史,中华民族最痛的伤疤
#红军内斗
#高干
#历史事件
#井冈山
#红四军
#中共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3个月前
仅仅分地达不到动员应有的深度,必须有暴力和暴力气氛。所以,对富人的肉体消灭,尤其是现场的流血,是必要的。海陆丰苏区刚一开辟,十几天功夫,海丰一个县就有豪绅和其他反革命份子1,686人被杀,没有死的纷纷外逃。 一时间,海丰、陆丰两县,逃到汕头和香港的达万人以上[8]。红四军南下,开辟新区 ,闽西地方党组织暴动响应,“开宗明义的工作便是缴枪杀土豪烧契三种”,“土白暴动三四天内杀了四五十人,而(龙)岩永(定)两县革委成立后,日日都有几十土豪反动份子被农民捆送到前来,致县政府临时监守所常有人满之患。统计(龙)岩、永(定)三县赤色区域中自斗争后到现在所杀土豪总在四五百人以上。现在赤色乡村中的土豪杀的杀,跑的跑,虽然不敢说完全肃清,然大部肃清是可以说的。” [9]海陆丰根据地有“七杀令”,所有富人,都不能幸免[10]。湘赣苏区土地革命,将“十六岁以上卅岁以下豪绅家属的壮丁无论男女都杀掉了。”说是要把“有能力反革命的”预先除掉[11]。赣西南苏区,土地革命的时候,“农村的豪绅地主,简直没有生存的地步,捉的捉,杀的杀,逃跑的逃跑”[12]。没有被当场杀掉的富人家属,如果没有逃走的话,活命的可能也是没有的。川陕根据地的文件《粮食问题回答》中,就有这样的内容[13]: 问:地主豪绅的家属是否留点生活给他? 答:地主豪绅整穷人,不管穷人死活,现在苏维埃只是要穷人个个有吃有穿,地主豪绅家属集中起来在苏维埃监视之下做工开荒都行,不留一寸土地一口粮食给他们。 不仅如此,杀人的时候,往往要造成某种血腥恐怖的气氛,开大会公审,当众处决。海陆丰的行刑大会,不仅喊口号,还吹着冲锋号,行刑者挥舞着钢刀,“一刀一个,排头砍去,很爽利的头颅滚地”。甚至还有妇女组织的“粉枪团”,在几千人的大会上,用红缨枪“刺进宣布了死刑的反革命份子的咽喉、胸膛,鲜血四溅。”[14] 显然,血腥可以唤起革命热情,只要杀戒一开,参加的人就都跟反革命有了血海深仇。起初,“苏维埃政府要拨给两块大洋赏给施刑的赤卫队员,半个月后,不须要赏金,赤卫队员要杀一两个反革命份子雪恨。”[15]仇恨和仇杀就这样被点燃,然后升级扩散。 选择了“立场”的农民,跟另一部分人誓不两立,到了这般田地,动员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当然,很难估量跟着红军走的农民的真实想法。即使据中共自己人当时的考查,有的地方也有相当多的农民实际上是害怕红军,赣东北地区流行一句话:“莫惹红军,惹了遭瘟。”[16] 诚然,中共能够在农村发动革命,前提是近代以来,农村社会与经济的衰败与战乱和变革造成的乡村秩序紊乱。然而,即使存在这样的社会条件,想要在农村发动一场在一般农民看来属于造反的农民革命,并非易事。对于那些真正的庄稼汉来说,分财主的土地粮食和财物,虽然有一定的诱惑力,但顾虑依然很大。 所以,这里就用得着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说的“革命先锋”了,那些在乡里“踏烂皮鞋的,挟烂伞子的,打闲的,穿丝褂子的,赌钱打牌四业不居的”流氓无产者,很快在革命中起了冲锋陷阵的作用[17]。当时苏区的共产党人也承认,“在红军初到来时,一切情形不熟悉,最初起来的大部分是些富农流氓份子,真正的下层工农群众最初不敢起来,所以在过去的政权机关完全是被富农流氓把持”[18]。 其实,任何地方都不存在富农流氓这种“阶级成分”,之所以这么说,一是要强调“阶级观点”,二则很可能是那些流氓无产者通过革命,变成了富农(浮财捞得比较多)。由于土地革命本身并非意在土地,流氓无产者的先锋作用,使得运动在财产(主要是浮财)的剥夺和分配上的色彩更加浓厚。 以至于动员起来的农民,参加革命的动机,往往更在意财产的掠夺和再分配,导致苏区对外的“打土豪”一波接一波,内部反富农的斗争一浪接一浪。每当红军攻城拔寨之际,总有大批的农民挑着空担子,准备一旦城破,就进去发财[19]。 ---红军究竟为什么被迫长征?(证据版) 作者: 张鸣
#暴力
#土豪
#红四军
#海陆丰苏区
#闽西
#革命
#反革命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5个月前
历史:红四军在宁都筹款通知。
#红四军
#宁都筹款
#历史事件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6个月前
中共武装贩毒历史要追溯到井冈山时期 北京人民出版社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版的由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编撰的《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记载:1928年7月4日,湘西南特委军委毛泽东向中共湖南省委报告,反对省委将红四军主力调离井冈山,陈述了6条理由,其中说道:“从经济上 讲,四军人数如此之多,每日至节俭需要现洋七百元。湘南各县焚杀之余,经济破产、土豪打尽。朱(德)部自二月抵耒阳时起即未能筹到一文,仅靠卖烟土吃饭。” ---夜话中南海:“没有大烟土就没有共产党”是千真万确 自由亚洲电台
#中共历史
#井冈山时期
#湘西南特委
#毛泽东
#红四军
#经济破产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