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精神阉割
关注
佛瑞德里希4th😷
1个月前
所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家庭? 是伤害链式的家庭,是统治者以“爹”自诩,不准任何人乱说乱动的,充满压抑感的旧式家庭,是不允许独立思考、自主决策存在的,用精神阉割和暴力手段强迫每个下位者停滞于巨婴状态的恐怖家庭。 想成长,你首先就要摆脱这种“家庭”,要“离家出走”。 要独立。 我们别无选择,必须站在帝国的对立面高竖反旗,我们别无选择,必须独立。 因为独立是成长之路的起点,不成长我们就永远无法以负责任的态度面对现实世界中的种种问题,无法以成年人的姿态进入国际社会并寻求承认。 你能理解这件事吗? 为什么上海需要寻求独立,为什么香港需要寻求独立,为什么图博特、东突厥斯坦和江浙闽粤蜀晋湘楚要寻求独立? 因为不以独立为起点,不摆脱帝国中央政权的干扰,不先争取到自主决策的权利,想在文明层面获得成长就是不可能的。 而对想摆脱巨婴状态的族群来说,对渴望摆脱“中华民族的民族劣根性”的每个人来说,成长,是必须的。 你得理解,成长,是必须的。 如果你无法理解成长的必要性,那么你的“无法理解”就反证了你自己的不成熟。 家国同构。 那些执着追求大一统的那些人,那些坚决不允许任何一个族群开启成长之路的人,那些声称“中国一点都不能少”,不惜高呼“留岛不留人”的人,可能有一张年轻的面孔,但你想想,他们和坚决不让孩子在穿衣、吃饭、交朋友、谈恋爱、选专业、找工作等事务上自主决策的控制狂家长有什么两样? 什么样的家长会不在意孩子的成长,只在意孩子“听话不听话”? 巨婴式家长。 到今天这个时代还无法理解成长的重要性的家长,是愚昧到残忍的家长。 至少也是自身在精神上仍然不够成熟的家长。 在政治层面,同理。 如果作为一个政党,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你仍然不能理解台湾独立的正当性和必要性,不能理解图博特、东突厥斯坦寻求独立本质上是在寻求象今日之台湾一样建构符合民众需求的政治秩序的前提,不能理解在上海独立、香港独立等诉求背后,人们寻求的到底是什么——是自主决策的权利即成长为更好的自己的机会——你就该反思自己的幼稚了。 是的,独立的方式、过程是可以谈的。 未来是否重新联合也是可以谈的。 但独立诉求本身的正当性,任一族群寻求独立的权利无可置疑。 就象一个成年了的孩子离家出游、离家工作的权利那样无可置疑。 把门关起来不让走,打断他的腿不让走,甚至把他杀死在家门口,是家长的正当权利吗? 用铁链锁住一个成年人并声称“因为她是家庭成员”,这样的逻辑,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敢声称是天经地义。 而认同这套逻辑的人,在文明层面上是何等的幼稚。 我知道有很多人今天仍是“统派”。 很多人反共但“不反华”,甚至反暴政而不反共。 我尊重这些人保留这类观点的权利,但我也不得不指出这类观点的幼稚。 成年人该想想如何建设。 而不是停留在只敢在“大家长”面前发出微弱的异议,盼着“大家长”听到自己的诉求之后纡尊降贵照顾一下自己需要的层次。 不要以比较会撒娇的巨婴自居了。 请想想成年人面对问题该有什么样的姿态。 请想想你希望拥有的秩序是该由你自己亲手建构,还是该等待着“党妈妈”赐下一点怜惜。 如果你是一位成熟的统派,你该做的不是吓阻独派,否定他们的独立诉求,你该做的是拿出一个对各族各地的独派有足够吸引力的政治方案,吸引他们走向你认为更合理、更具建设性的联邦或邦联道路。 如果你是一位成熟的统派,你该懂得独派是什么人——是一群决心亲手建构自己所需要的政治秩序的人,是一群决意建构本族群的生活方式,拒绝停滞于受压制受操控的巨婴状态的人。 成熟的“统一”应该是什么样子? 应该象成年人与成年人组成的家庭的样子。 现代社会的家庭,是由同样具备边界感,懂得尊重对方的人,在自愿协商达成共识后组成的。 如果你是个成熟的“统派”,你努力的方向就该是促成各个独派“谈恋爱”,促成各独派的合作、共赢,把事情向你想要的方向引导。 如果你真的想解决民族矛盾,想让曾被硬塞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族能放下历史恩怨和平共处,你该做的是促成各族在政治上尽快成熟起来,成熟到能与友邻以非暴力方式解决争端的程度。 而若你真想做成“启蒙”这件事,同理。 你该加入独派的行列,让沦陷区亿万民众在分别归属于不同族群,分别独立后,踏上成长的起点,通过成长逐渐摆脱巨婴状态,逐渐获得与他人和平共处,与政治异见者和平共处,以非暴力方式解决争端的能力。 中华沦陷区完成现代化转型的希望在哪里? 在这里。 希望在于成长,在于以独立为标志,脱离蒙昧被动的巨婴状态的成长。 而上海,已用自己的独立诉求,点亮了沦陷区各族群趋向精神成长的希望之光。
#中华民族大家庭
#压抑
#独立思考
#自主决策
#精神阉割
#暴力手段
#恐怖家庭
#成长
#帝国对立面
分享
评论 0
0
佛瑞德里希4th😷
1个月前
独立是成长的起点。 许多从父母控制欲过强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只有在独立生活之后,才有机会决定自己吃什么穿什么,交什么朋友,乃至找什么工作,建构怎样的生活状态。 在刚离开父母,还没“找到自我”时,他们会显得格外幼稚。 被伤害链帝国压制着的各族也一样。 但不独立,就没有机会成长。 在中华沦陷区,在这个千百年来反复遭受精神阉割的族群里,我们总是看到处于文明幼稚期的群体和个体身上呈现出“巨婴”特性。唯利是图,不守信诺,肤浅短视,欺软怕硬,缺乏边界感,太多太多值得批评的弊病呈现在我们眼中,有时我们会对这个族群整体感到绝望。 我们会认为这就是“中国人的民族性”,甚至会将之泛化到整个沦陷区不论民族身份为何的所有人。 但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是你能在任何一个婴儿身上找到所有这些问题,在一个还没有学会如何制衡人性中的软弱,还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相处的婴幼儿身上看到所有类似的行为模式。 巨婴是一种肉体成年了精神却处于幼稚状态的人类。 巨婴国、巨婴族,则是肉体成年了精神却仍未成年,肉体成长了精神却从未有机会成长的社群。 为什么他们没有机会成长?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机会学习,从独立自主的生活中学习,从全程由自己掌控的试错中学习,因为他们从未获得过独立自主的权利。 所以他们显得幼稚,然后他们明显的幼稚又会被当成不允许他们独立自主的理由。 被父母长期过度管束的孩子会在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的初期,显得格外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许多这样的孩子会无法妥善安排自己的饮食、穿着——实际上是无法理顺自己被长期压抑的欲望和真实需求之间的冲突。 同样的困境,也属于许多刚刚摆脱伤害链系统寻求独立的族群。 甚至也属于许多刚开始寻求平等权利的社会阶层。 “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这是个问题。 只有从成长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你才能看清解决之道。 只有先独立,以独立为成长的起点,从个体到族群到阶层才能慢慢在独立自主的生活状态里,在能自主决策后的一次次试错里,成长起来,成熟起来。 所谓的“支性难改”才会不再是什么问题。 中华沦陷区所谓的“民族劣根性”,本质上是帝国统治模式对各族各地的长期阉割导致的“巨婴性”。 想破除这种巨婴属性,各族各地需要的是成长,是在得到独立自主,为自己建构秩序的权利后成长,而不是继续接受某个新中央的控制,不是换个主子继续为奴,换个“妈”继续吃奶。 一个人,只有独立了,只有能自己作主了,才能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才能在心理上能把自己的决定和自己该承担的后果关联起来。 一个族群也一样。 在中共的宣传论调里,中国人永远是“需要管”的,少数民族也永远是需要中央政权养着和需要中央政权约束压制,否则就会“爆发民族矛盾”搞得天下大乱的。 你可以在现实里找到很多支持中共这套说法的论据。 但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是人无法生而知之,无法不经试错就在每一项从未尝试过的事务上,从一开始就做到最好。 在为自己的生活建构秩序上,在进行人生中从大到小的各项决策时,同样如此。 在作为一个族群为本社区建构秩序时,在为本族本地本国的各项事务进行决策时,同样如此。 真正的问题是,如果各族各地不能独立,不能为自己作主,不能自行决策,就永远无法通过成长摆脱巨婴状态,永远无法摆脱“支性”。 就会永远呈现出需要喝党妈妈的狼奶才能活下去的扭曲状态。 当你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族群的巨婴状态感到悲哀的时候请不要忘记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是伤害链系统为维系其统治进行的精神阉割,是当事人因无法自主而无法成长。 是大一统帝国对整个社会趋向文明的成长进程的超强抑制。 而保持巨婴态的后果是什么? 是娇弱,是面对天灾人祸时的不堪一击。 是因不堪一击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那些生命的代价,那些血泪,哭声。 对仍然执迷于大一统迷梦的朋友们,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真的希望解决所谓“民族矛盾”,真的想改变中华沦陷区的所谓“民族劣根性”,请看过来。 请看清独立对改变你所关心的这些问题的必要性。 請看清政治上的独立和整个族群的精神独立之间的关系,请看清政治上的独立和整个族群在文明程度上的成长成熟之间的关系。 上海为什么要独立? 图博特、东突厥斯坦为什么要独立? 满洲国为什么要独立? 江、浙、闽、粤、蜀、晋、楚等国为什么要独立? 请看看韩国、台湾、新加坡。 请看看在得到独立发展的机会后这些社会这些族群在成长方面获得了什么。 不独立,成长无法开始。 对个人而言对族群而言道理是一样的。 对解决民族矛盾,令各民族成长为能和平共处,能放下历史恩怨携手共建未来的“成年人”来说,独立是必须的,是一切的起点。 对所谓的“脱支”或者说“启蒙”来说,对令亿万沦陷区民众摆脱巨婴状态,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来说,独立也是一切的起点。 是我们想要的新生活、新秩序必须拥有的起点。
#独立
#成长
#家庭控制
#自我发现
#中华文化
#精神阉割
#文明幼稚期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