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科技革命
关注
XinGPT🐶
2周前
我建议币圈的朋友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则你只能注意到互相挖角吵架的纷纷扰扰,上了合约与狗庄的盘前博弈,这些都很好,有可能能赚点小钱,但这些都无法改变世界,最终也无法让你赚改变一生的财富。 要知道,今天发生了很值得铭记的两个大事件: 1. 英伟达秋季GTC大会 英伟达GTC上,老黄公布了2025-26的业绩展望,23年到25年 Hopper 系列卖出了4百万颗,总收入1000亿美金,而未来一年,Blackwell将预计售出2000万颗,总收入将超过5000亿美金。 你没听错,一年的收入超过一个以太坊市值。 而营收预期大大超过分析师预期,市值逼近5万亿美金,即将成为第一个人类历史超过5万亿美金市值的公司,超过去年除美国和中国以外所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 这意味着此前市场对于AI过热或者需求不足的担忧完全被打消,上游的半导体制造、电力能源产业链,下游的AI应用、云服务商等产业都会被带动起来。 除了炸裂的业绩预测,英伟达还公布了新的量子计算平台、新的超算集群、新的自动驾驶平台等等。 未来人类和机器人们的计算和思考,大概率都会装着一颗英伟达的心脏。 2. 中美元首确定会晤 中美之间的贸易纠纷从4月份开始继续大半年都在边打边谈,如今两边老大即将会面,说明大概率要有结论了,中美双方谈妥对市场是个极大的稳定信号。 根据WSJ等报道,中美trade deal如下: 中方:1年稀土审查展期➕购买大豆➕芬太尼合作 VS 对价 美方:美国不加征100%关税➕对等关税更长延期➕美国出口管制部分冻结➕芬太尼关税下降(10%)➕两边同时roll back靠港费(301)。 核心是芬太尼关税下降一半,美对华关税从30%下降至20%。 具体内容等明天公告,但核心是这件事大概率要尘埃落定一段时间了,两边都要抓经济。 我们不妨把这两件事连起来看,就能洞悉未来1-2年的大趋势: - 中美关系缓和,两边在科技领域的互相合作更加密切,美国的芯片+人才,中国的用户量和产品力,有机会把AI浪潮推向新的高度,AGI时代加速到来; - 走出通胀的良性路径不是仅仅加息,而是同时提高生产效率,美国经济的困境将又一次通过科技大跃进解决:上一次,90年代的IT革命让美国高速增长了20年。 未来是AI的,人工智能已经改变我们的生活并将更深刻地改变每一个人,机器人和AI将在五年之内替代人类的大部分的重复性工作和体力劳动,超级计算机和量子计算将推动科学技术以指数级向前发展,人类的组织方式和社会关系将再一次被重新建构,能源、电力、稀有金属、顶尖科学家成为大国必争的战略资源,未来已经来了。 在未来面前,币圈人士除了拿着比特币,炒作概念批量制造电子加密泡沫之外,还应该做什么呢?不知道加密从业者此刻是否有人和我一样,感到有些羞愧。 加密行业的从业者,我们需要一些荣誉感。
#英伟达GTC大会
#中美关系缓和
#AI发展
#科技革命
#加密行业反思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1个月前
很多人觉得我们生活在这个物质丰富的世界很幸福,科技革命信息革命,躺在床上就能刷小红书,实在是再也没有比今天更适合女性出生的时代了 可现实往往比你想的更残酷 先抛开100年来,美元接近一千倍的通胀不说 以前的东西别说虽然比较稀罕,也没有这么多花里胡哨的智能,但是build to last,几乎没有塑料部件 铁就是铁,钢就是钢,铜就是铜 而现在的东西,那可是build to fail。 什么电器能用5年不坏就谢天谢地了 10年质保那可是珍贵玩意 该腐蚀的,该牺牲的 一个不拉下。。。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901 条信息
#物质丰富
#科技革命
#女性困境
#通货膨胀
#质量下降
分享
评论 0
0
话梅女人
1个月前
正式发布!售价 789 美元的特斯拉 Pi 手机彻底改变了智能手机市场,这绝非炒作。它现在配备免费的 STARLINK 连接,用户无需 SIM 卡或 Wi-Fi 即可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访问互联网。 没错,它真的做到了。从沙漠到山顶,只要卫星能探测到你,你就连接上了。 埃隆·马斯克直言不讳地说:“苹果应该担心”,他确实有理由担心。Pi 手机的性能超出预期,拥有太阳能充电、Neural Link 同步潜力、加密货币挖矿功能,现在还提供免费全球互联网接入。 想象一下:无需包月流量套餐,无需漫游费,无需“无信号”区域——随时随地,纯粹的卫星互联网。这不仅仅是一部手机;它是一个自给自足的通信生态系统,这是苹果从未提供过的。 而且它正在不断完善。有传言称,Pi OS 将集成特斯拉汽车控制系统、AI 摄影功能,并与 SpaceX 合作实现实时视频流传输。 Pi Phone 并非试图与苹果竞争,而是在构建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由天空而非手机信号塔驱动的世界。一个专为数字游牧民、探险家和前瞻性思维者设计的世界。 这正是火箭科学家用手机做的事情。它不仅更智能,更是无与伦比。 #TeslaPhone #StarlinkInternet #TechRevolution #ElonMusk It's official! The $789 Tesla Pi Phone revolutionizes the smartphone market, and it's no hype. It now comes with free STARLINK connectivity, allowing users to access the internet anywhere on Earth without a SIM card or Wi-Fi. Yes, it really does. From deserts to mountaintops, as long as satellites can detect you, you're connected. Elon Musk bluntly declared, "Apple should be worried," and he has reason to be. The Pi Phone surpasses expectations, boasting solar charging, Neural Link synchronization potential, cryptocurrency mining capabilities, and now, free global internet access. Just imagine: no monthly data plans, no roaming fees, no "no-signal" zones—pure satellite internet, anytime, anywhere. This isn't just a phone; it's a self-sustaining communications ecosystem, the likes of which Apple has never offered. And it's getting better. Rumors suggest Pi OS will integrate Tesla car controls, AI-powered photography, and collaborate with SpaceX for real-time video streaming. The Pi Phone isn't trying to compete with Apple; it's building a whole new world. A world powered by the sky, not cell towers. A world designed for digital nomads, explorers, and forward-thinkers. This is what rocket scientists do with their phones. It's not just smarter, it's unmatched. #TeslaPhone #StarlinkInternet #TechRevolution #ElonMusk
#特斯拉Pi手机
#星链免费互联网
#埃隆·马斯克
#科技革命
#颠覆性创新
分享
评论 0
0
人民网-人民网-人民日报
2个月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将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产业,推动实现各行业的数智化转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
#习近平
#人工智能
#科技革命
#产业变革
#数智化转型
分享
评论 0
0
Tigris 会讲课教授是好老师
5个月前
绝大多数人或许没有意识到:上一次真正颠覆世界的科技革命,不是互联网,不是智能手机,而是60/70年代的集装箱。重构码头和全球贸易,效率提升让美国失去制造业霸主。纽约转型金融服务,蓝领扫地出门,美国铁锈带一地鸡毛。今天AI干的事,也一样。这一次它不是搬走工厂,而是搬空你的办公室。Why❓👇 不是岗位没了,是你不再是最优解。不是白领不重要,而是定义彻底重写。就像上次,它流血,也致命。 📉 上次是“去工业化”, 📉 这次是“去白领化”。 潮水退去 谁在裸泳?AI不会取代你,取代你的是更会用AI的人 ✅
#科技革命
#AI
#集装箱
#美国制造业
#全球贸易
分享
评论 0
0
谢嘉琪
5个月前
🔥和马斯克同为早期 PayPal 黑手党成员的 David Sachs: 🚨未来5年内,可能每个人可以有一个机器人,这项技术必将成为现实!机器人理论上能完成人类所有的体力劳动。 它们将能观看YouTube视频,并模仿视频中人类的任何动作。如果让你的私人机器人跟随左右,它就能模仿你的行为!
#机器人
#未来科技
#人工智能
#科技革命
#自动化
分享
评论 0
0
宝玉
8个月前
曾经被炒作的互联网技术,最终真的改变了世界——从互联网泡沫破裂,看今天 AI 热潮的未来 作者:Rolfe Winkler 本周是纳斯达克指数达到顶峰 25 周年,历史教训或能照亮 AI 投资之路 25年前的这周,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达到互联网时代的历史巅峰,五年内飙升超过500%。随后,这场泡沫的破裂迅速而残酷。 无数普通投资者被新兴的互联网技术所吸引,却损失惨重,经济也陷入困境。曾风光无限的公司,如、以及Webvan等纷纷破产。 今天,当AI热潮席卷全球时,很多投资者担心同样的历史可能会重演。然而,即使AI真的是一场新的泡沫——尽管这个结论还无法确定——当年互联网泡沫的历史教训仍然值得深思: 曾经被炒作的互联网技术,最终真的改变了世界。 投资者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现在很多AI公司估值动辄数百亿甚至数千亿美元,其中一些甚至还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投资者却依然不惜重金,纷纷涌向这些公司,希望通过大量投资兴建AI数据中心,以及购买昂贵的AI芯片,来押注未来。 但是,回顾当年的互联网泡沫,人们发现:大量资本疯狂投入革命性的技术,最终可能带来极大的长期回报。如今,全球最有价值的前七家公司中,有六家都是互联网泡沫时期诞生或壮大的科技巨头。 换句话说,那场互联网泡沫是一种所谓的「良性泡沫」,它推动了革命性技术的迅速普及。与之相对的则是「恶性泡沫」,例如曾经炒作过的郁金香球茎、玩具「豆豆娃」或亚利桑那沙漠中的空置房屋,这些资产本身并未真正提高社会的生产力。 创新经济学家卡洛塔·佩雷斯(Carlota Perez)指出: 「想要成为激进的创新者非常困难,他们必须让供应商、员工、投资者都相信一个尚不存在的未来,最终才能开创出新世界。」 在这种狂热的追逐中,人们开始尝试新的理念并搭建基础设施。尽管许多公司最终失败,但他们的尝试却为未来打下了基础。2000年建设的大量光纤网络,就像1900年代的电网、1800年代的铁路和1700年代的运河一样。每次大繁荣之后都有剧烈衰退,但基础设施依旧存在,并催生了新一代产业。 如今的AI公司也在进行巨大的资本投资,尤其是大量购买英伟达(Nvidia)生产的专用芯片GPU。今天的英伟达已成长为全球最值钱的公司之一,市值高达2.7万亿美元。 关键问题在于,这些庞大的投资究竟能否像当年的互联网那样真正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AI究竟会成为一种良性泡沫,还是昙花一现? 目前还难以给出明确答案,但AI领域已有明显的实际进展。如今的搜索引擎变得更加智能;AI机器人已经能写代码、撰写求职信,甚至帮你订机票、报税、安排会议。未来,这类智能助理的普及有望显著提升社会生产效率。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AI公司都能成功。如今,已有一些AI初创公司开始崩溃。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的投资人戴维·卡恩(David Cahn)就指出,目前很多AI公司面临巨大的收入缺口,可能无法支撑庞大的数据中心开销,未来可能会迎来一波淘汰潮。不过他依然乐观,认为AI技术最终将创造巨大经济价值。 如何区分「良性泡沫」与「恶性泡沫」呢?曾研究多个泡沫时代的华平投资集团前副主席比尔·简维(Bill Janeway)表示,这要看投资的对象本身是否有实际价值。 比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因为人们盲目投资于难以负担的房地产,最终引发全球金融体系崩溃。相较之下,特斯拉(Tesla)尽管很多人认为股价虚高,但公司正在利用资本大量研发电动车、太阳能电池板、自动驾驶技术,甚至是以AI驱动的机器人。 图2: 2000年建设的光纤网络,相当于1900年代搭建的电力网络 许多被过度炒作的AI公司可能最终破产,但它们的某些出色创意可能会被后来者继承并发扬光大。 例如,1994年一家名为General Magic的公司曾推出了第一代智能手机,但当时环境根本不成熟——没有数字网络,也没有丰富的互联网内容,手机必须通过拨号调制解调器上网。结果它的产品销量惨淡,公司于2002年倒闭。 但General Magic的创始人马克·波拉特(Marc Porat)所设想的数字触屏手机概念,后来被史蒂夫·乔布斯在2007年推出的iPhone实现了。当时移动网络、互联网、触摸屏和存储技术都已成熟。 而参与General Magic研发的工程师后来都在行业取得成功:托尼·法德尔(Tony Fadell)主导研发了苹果的iPod与iPhone;安迪·鲁宾(Andy Rubin)则创办了全球最大的手机操作系统安卓(Android)。 今天,大量资金正涌入AI领域,人们再次感受到一场泡沫的迹象。无论这场泡沫真假,佩雷斯预计AI将如电力取代蒸汽机一样,再一次彻底提升社会生产效率。 General Magic当年还有一个超前但未完成的创意:能帮人们完成任务的AI助理。这个项目的工程师约翰·詹南德雷亚(John Giannandrea),如今已成为苹果公司的AI负责人。
#互联网泡沫
#纳斯达克指数
#AI投资
#科技革命
#历史教训
#经济困境
分享
评论 0
0
挪威小林翠子🐈⬛
8个月前
俄罗斯在一战到二战期间,它有大量的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科学家,结果被苏联这样一搞,100年后,经济体量还不如一个广东省,完全错过了计算机革命、互联网革命、移动互联网革命,甚至是由丰田汽车带起的JIT供应链管理、苹果公司发扬光大的工业制造2.0。
#俄罗斯历史
#苏联影响
#科技革命
#经济发展
#文化艺术
#科学家贡献
#工业革命
分享
评论 0
0
高伐林
10个月前
六神磊磊说:我们网民的基本盘不只是打一个假、一处假,我们是枪挑一条线,从古希腊开始一路平推到AI,横跨多次科技革命,打的是古往今来、时间简史。任何好东西,如果别人有,那就是假的;如实在没法说是假的,那就是剽窃的。总之要实现四个目的:根本性摧毁,系统性否定,闭环式打击,骑脸式输出。
#六神磊磊
#打假
#科技革命
#AI
#剽窃
分享
评论 0
0
fin
10个月前
文明发展一定是朝着信息自由流通阻碍越小的方向行进,每一次信息流通门槛大幅降低,就会带来一次新科技革命 从信息流通门槛底层逻辑,看LLM这一波浪潮能走多远,想清楚这一点,是我2024年最大收获之一 LLM在信息流视角上实现了两个历史第一次: 人和信息流交互做到双向互动 用token统一了多维度信息 ----------------------------------------------- 信息流通门槛大幅降低,主要从两个视角来看 ----------------------------------------------- 第一个视角: 科技的发展换一个视角来说,本质上是人和信息流的交互方式的进化 ----------------------------------- 电脑(操作系统OS)革命,互联网革命,移动互联网革命,从更高抽象层都是对于人和信息流交互的革命 电脑革命,也就是操作系统革命,是人机交互最早的形态。比尔盖茨最初的愿景就是创建一个图形界面GUI,windows就是一种抽象层,让人可以忽略底层的硬件资源管理,构建一个虚幻的可以任意使用硬件的幻觉,用图形化的方式让人们更容易操控硬件(电脑),和电子数据/信息流交互 而人机交互界面本质上是人和信息流交互界面的具象化 互联网革命让地域上的信息交流在物理距离上和成本接近零,大幅降低了人和人创造出的信息流交互的门槛 移动互联网本质上是人机交互界面的迭代,UI的易用性,使用门槛,使用场景渗透,即时性和笨重的电脑比都得到了大幅增强 移动互联网在形式上更方便,比如触摸屏,碎片化时间利用率大幅提升以及视频/音频/LBS的随处采集,再一次降低了人和信息流的交互门槛 为什么所有的公司都需要app?本质上是因为要适应于这个新的UI(人和信息流)交互模式 为什么AR被寄予厚望?就是因为这可能是比手机更高效易用的UI(人和信息流)交互模式 ------------------------------------ 解释了这个视角之后,再来看LLM在这个视角下的历史进程地位 科技历史上看,从人和信息流的有限固定交互(书籍/电脑或静态网页),到人主动去定向低效捞取信息(搜索引擎),到推荐系统去猜人的心思推送信息流方式的交互(社交网站,Twitter),再到人可以主动高效和信息流双向互动(LLM)。 LLM让信息流第一次有了“生命”,有基本的模拟推理能力,agent flow让信息流可以和人进行双向互动(互相启发思考),信息流对人的理解能力,反馈精度提高了太多。任何历史上人类创造的方法/经验,编程方式,都以“活的信息流”和人互动的方式大幅降低了信息流的获取难度 甚至在此基础上信息流的“拟人化”模仿人类调用外部工具处理/分析信息,更贴近理解人的上层意图,让自动化范围更广,本质上是把人交互信息流的抽象层又抬高了一层 这种主动贴近人类意图(agent flow)的像是有生命的拟人化信息流,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 如果说web1.0到web2.0,从静态网页单向展示,变成了人和人之间有了互动,那么AI1.0和AI2.0的区别,就是从推送系统信息流个性化单向展示,变成了人和信息流双向互动 ----------------------------------------------------- 那么AI3.0在信息流视角的下一步加强会是什么?也许就是人和多个独特信息流的多向互动 每个人都是自身独特人生经历所过拟合函数的产物,只有过拟合才能保持作为人的独特优势,人和人的交流之所以有价值,正是因为能取得自己的过拟合函数所无法取得的视角,信息以及方法论,从而修正自身 人 = 过拟合函数 群体智慧不仅仅只是广度互补,更重要的是各个过拟合函数之间,会有新的组合火花碰撞出来,对新组合的价值评估也更为容易和准确,因为A和B排列出来的新组合的价值很可能是在第三个过拟合函数C眼里才得以闪光 而新组合得到价值超于预期的验证之后,就会正式成为创新 所以多个独特过拟合的信息流和人交流,会碰撞出比单个"全拟合"平庸的LLM信息流多的多的灵感 AI4.0在AI3.0基础上的下一步加强是什么?多人(包括数字分身)和多个独特信息流的多向互动 加入多人在实际世界中的经历之后,带来的碰撞和消除信息差会效果更好,因为人作为消费者的视角和实时反馈,可能是会比信息流更新的信息 数字分身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式:从人类历史信息获取门槛的角度,印刷从10万门槛降低到1万,交通发展从1万降低到1千,互联网/搜索从1千降低到100,在线教育从100变成50,chatGPT把门槛50变成了5,数字分身则把门槛进一步降低,打通了历史上信息流通最大的障碍:人与人之间1v1低效的交流,以及场合所限的物理隔阂 功利的信息交流角度,这是一种高效打通人和人之间信息流通的渠道,现在非常多信息和机会其实是很需要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交流的,这样的1V1互动交流其实是很低效而浪费时间的。 而有了这种新的方式,你去调研一群人的想法,以后不需要一个一个走访了,大家的数字分身交谈完了,来个总结就行 --------------------- 比如未来的AI/agent scale的方向,很可能就是复制人类的文明史:分工带来更好的过拟合结果,执行层和管理层分离带来更高效率,不同领域过拟合的个体交流碰撞才能出来更多的组合火花 ------------------------------------------------- 第二个视角: 在历史上第一次,LLM打通了不同维度信息之间流动的障碍,把所有的信息,从视觉,听觉,文字,图表用同一个格式统一了起来:token 信息流动门槛在多个维度的大幅降低,为什么会带来无数组合的机会? (组合=创新) 1.互联网上不同信息流的互联快捷性以及易用性,打破学科/产业之间的隔阂更容易,让更多不常见组合成为了可能性,创新的速度更快了起来 就像一种“化学反应”:原本看似不相关或难以结合的元素,如今能被灵活地拆分、重构、重组。每一次的组合都是对社会、商业和技术形态的一次新探索,因而能够催生出数量级增长的创新与应用机会 2. 不同维度,不同格式的信息流之间,拥有了一个通用超级接口 信息流之间理解力强,降低了interface接口精确性要求(一般接口种类繁多,各有自家定义,格式严格精确性要求高,还要考虑兼容,做到通用性不容易),大大提高了接口的通用性 相当于把各种接口一统江湖,降低了各个子领域技术组合的门槛 当信息可以用统一的方式(token)进行处理,各种原本分散、隔阂或需要大量人工解析的内容就能够更顺畅地打通。不同学科、不同产业之间的数据、知识更容易被整合、交叉引用、自动调用。 比如说,视觉、听觉、文本、图表等都能以统一的“token”形式表示和处理,也让机器人,或者具身智能,成为了可能性: 通用信息流有了"生命",自身的“理解”/“推理”能力,让视觉、听觉、文本信息流之间障碍减少几个数量级,可以在同一套系统中对多模态信号进行综合判断。不仅降低了对各模块“精确接口对接”的依赖,在数据训练上scale up效果也非常好,甚至能接入游戏GPU生成数据scale up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是另外一个证明,端到端的自动驾驶策略在scale up效果上,充分发挥了统一各种信息流的优势 --------------------------------------------- 从这两个视角来看,LLM在信息自由流通门槛上大幅下降,没有任何疑问 LLM在这个视角下的历史进程地位,有没有达到了和互联网革命相似的水平?2024年的chatbot水平也许还没有,但在可预见的未来是很有希望能达到的。 就像Sam今天发的那样,未来有更长的context,有更好的memory,造就出更好的agents,也就是更有生命力更拟人(能在open ended task有更好表现)的信息流。 那么这两个视角的信息自由流通门槛的下降,与人交互信息流的抽象层提高程度,未来不是梦 不需要纠结LLM像不像理想化中的完全替代人的AI,不需要纠结LLM不像人类那样有0-shot的推理能力,只要能达到信息自由流通门槛的大幅下降,已经足够引发一轮类似互联网革命的科技浪潮了。 还是那句话,科技的发展,甚至文明的发展,一定是向着信息流的networking交互越来越多,交互门槛越来越低的方向前进,因为这才是探索新组合(也就是创新)更高效的方式,最后活的更好的一定是信息流自由交互门槛更低的文明,这是必然的趋势。
#LLM
#信息流
#交互
#创新
#科技革命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