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社会心理学
关注
作业本
1个月前
是如何一步步把人变成这样的……
#人性
#社会心理学
#行为模式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3个月前
斯大林绝对是一个顶尖的社会心理学家。他透视了人性的弱点,将“胡萝卜加大棒”的驭人之道提升到无以附加的极致——子弹加香肠。 子弹的目的,制造恐惧。 对于和他的意志相左、不服从他、对他的权力构成威胁的人,他可没有说服、辩论的耐心,一颗子弹杀死了之。 自他掌权以后,被他杀死的高官可以组成 一个军。 著名的“列宁遗嘱”中提到过6位苏共领导人,斯大林、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皮达可夫,列宁死后,斯大林将那5人全部处死(托洛茨基先被流放,再被驱逐出境,最后在墨西哥被斯大林派去的杀手用冰镐砸死);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中的15名成员,斯大林掌权时已有5人去世,其余9人全部处死;苏共15大政治局中的7人,除斯大林外,全部处死;苏共11大中央委员会中的27人,20人被处死;苏共第17届全国代表大会共有71名中央委员,只有19人活了下来,而在这届选出的173名中央委员中,110人被从肉体上消灭,1966名党代会代表中的1108人被逮捕和枪毙;5名元帅中的3人、4名一级集团军将领中的3人、12名二级集团军将领的全部、67名军长中的60人、199名师长中的136人、397名旅长中的221人……处死! 被斯大林消灭的苏联精英,比死在包括二战在内的所有“外国敌对势力”之手的总和都要多出不知多少倍! 不仅如此,斯大林在重要官员的任命上,实行的是双名单系统。现职一份名单,台下还有一份备用名单,如果有官员不听话或者他看不顺眼了,成了“叛徒、内奸、特务”而被清洗,那么其职务立刻由备用人员替代。 他要让所有人知道,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没有人是不可被消灭的,但是什么时候被替代被消灭,却是个未知数。 红军将领乌博列维奇在日记中说,每天去上班时,他都要带上一个装着日常用品的小包,因为他不知道今天出去了明天是否还能回家。 那个未知数,就像一把高悬在头顶的、随时会落下的达摩克里斯剑一样,使所有官员战战兢兢地,始终处于巨大的恐惧之中。 香肠的目的,喂养鹰犬。 列宁时代,由于是政权初创时期,相对于后来的官僚制度还算清廉。那时规定,所有党政、企业等高层,工资都不能超过最好的技术工人。领导干部的演讲、稿酬等收入,超出部分要拿来做公用基金,这就是所谓的partmaximum规定。 然而斯大林掌权后,为了收买、喂养效忠于自己的鹰犬,他不仅将官员的工资大幅度提高,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将高级官员的工资提高到了技术工人的40-50倍,而且还实行“大信封”制——对于他所信任的、卖力效忠他的、为他做核心操作的人,他会让办公室主任不定期地在私下里给这些人分发装满卢布的大信封。这些卢布从国库提出,是不上账的。 除此之外,别墅、小轿车、高档酒和食品以及其他紧俏物资,都是斯大林用以收买“忠心”的手段。 通过这些“喂养”,斯大林很快就在全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官僚阶层,这个阶层以他马首是瞻、对他惟命是从,是他得以稳坐最高权力宝座的牢固基石。 事实证明,斯大林的“子弹加香肠”的驭人之道非常成功,他使得那样一个庞大的国家整体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每一个人都非常惧怕他,他出现在哪里,哪里的人都要露出“兴高采烈”的表情对他热烈鼓掌,在他没有示意前,没有人敢停止鼓掌;同时,每个人又都渴望得到他的青睐,对他极尽谄媚之能事,以期得到巨大的利益。 然而,可想而知,当把一个国家的精英和具有独立见解的人都交给了子弹,那么占据高位的会是什么人呢?只能是领取香肠的庸才蠢才。 二战初期,德军之所以能把几百万苏军打得落花流水,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原来苏军中的杰出将领被斯大林宰杀殆尽,之后提拔的“香肠”将军毫无指挥才能。生死存亡之际,斯大林不得不从监狱中释放出幸存的将军并委以重任,这才在战场上扭转颓势。 不过,二战结束后,一切归于“常态”,斯大林就不再需要难以驾驭的能人干才了,有维护其统治的鹰犬足矣。 以苏联战时经济最高管理者沃兹涅先斯基为例。二战中,他一手统筹苏联的军工生产和战略物资体系,使得苏联在遭受毁灭性打击之后,迅速组织起高效的战时经济。然而二战结束后,他就被斯大林处决。 让人们在子弹和香肠之间进行选择,对于维护斯大林的权力来说,他非常成功。可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是一场灾难。而且,他树立了一个很坏的榜样。 ---斯大林的驭人之道——子弹加香肠 作者: 陋兰
#斯大林
#社会心理学
#权力
#恐惧
#历史事件
#苏联
#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3个月前
仅仅观看1分钟的民族主义短视频,就能显著降低人们提出异议的可能性。
#民族主义
#异议
#短视频影响
#社会心理学
分享
评论 0
0
凤凰网-饶议科学
4个月前
“瓦釜雷鸣”:为何可以出现群体多数与坏人/蠢人共鸣?
#社会心理学
#群体行为
#大众心理
分享
评论 0
0
曹操说
4个月前
川粉(Trump supporters)的心理特征分析 川粉(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涵盖不同社会阶层、年龄和教育背景,但他们在心理特征上存在一些共性。这些特征可以从社会心理学、政治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 1. 认同政治与群体归属 • 强烈的群体认同感:川粉往往认为自己属于一个受排挤、被边缘化或被忽视的群体,并将特朗普视为“为他们发声”的代表。 • 对“美国第一”的认同:他们强调民族主义,认为全球化、非法移民和政治正确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 对“建制派”的不信任:认为传统政客腐败、不关心普通人,而特朗普是“反建制”的代表。 2. 权威主义倾向 • 偏好强人领导:许多川粉支持特朗普的“强人”形象,认为政治需要一个敢于挑战体制、不畏强权的领导者。 • 对秩序和传统价值观的执着:他们通常支持强化法律执行、加强边境管控、限制移民等措施,以维护他们认定的社会秩序。 3. 认知偏差与信息处理方式 • 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川粉倾向于只接受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排斥主流媒体,偏好右翼媒体(如Fox News、Newsmax)。 • 阴谋论思维(Conspiracy Thinking):他们更容易接受阴谋论,如“深层政府”(Deep State)、2020年大选被操纵、疫苗阴谋论等。 • 二元对立思维(Black-and-White Thinking):他们往往将世界分为“我们vs.他们”(比如,爱国者vs.社会主义者/全球主义者),缺乏对复杂问题的多元化视角。 4. 经济和社会不满 • 经济焦虑:许多川粉来自美国中下层,尤其是蓝领阶级,他们对全球化和产业外流感到愤怒,认为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如贸易战)能保护他们的利益。 • 文化焦虑:随着美国社会日益多元化,一部分川粉担忧自己的文化身份受威胁,如“白人身份危机”或基督教价值观的衰落。 • 对政治正确的反感:他们认为政治正确过度限制了言论自由,造成了对白人、男性、保守派的不公平待遇。 5. 情感驱动的决策 • 强烈的情绪化支持:川粉对特朗普的支持常常带有个人崇拜色彩,他们不只是认同他的政策,更是认同他的风格(敢说、敢做、不妥协)。 • 对特朗普个性的认同:他们欣赏他的直率、攻击性、反精英立场,甚至将他的争议言论视为“真性情”。 • “受害者心态”:许多川粉认为自己是社会变革的受害者,如经济衰退、移民问题、进步主义政策等,特朗普的言论让他们产生共鸣。 6. 现实与信仰的冲突 • 抵制不利信息:即使面对特朗普的法律问题、政策失败或不实言论,川粉往往倾向于否认、合理化,甚至强化对他的支持。 • 对“假新闻”(Fake News)的执着:他们普遍不信任主流媒体,认为CNN、纽约时报等报道带有政治偏见,甚至主动寻找右翼信息来源。 • 宗教信仰的影响:部分川粉,尤其是福音派基督徒,将特朗普视为“神选之人”,即使他个人道德存疑,也认为他是对抗“邪恶力量”的工具。 总结 川粉的心理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强烈的群体认同,认为特朗普代表了“被遗忘的美国人”。 2. 权威主义倾向,偏好强势领导人和传统社会秩序。 3. 认知偏差严重,倾向于相信阴谋论和右派媒体,排斥主流信息。 4. 经济与文化焦虑,害怕全球化、移民、进步主义带来的社会变革。 5. 情绪驱动决策,对特朗普形成近乎宗教式的个人崇拜。 6. 抵制现实,即使面对不利证据,依然坚定支持特朗普。 这种心理特征塑造了川粉群体的稳定性,使得他们即使在特朗普遭遇法律和政治危机时,仍然保持忠诚,并可能在未来继续影响美国政治走向。(来自chatgpt) —— 我的总结是,一群丧失了独立思想的可怜人。
#特朗普支持者心理
#川粉心理特征
#群体认同
#社会心理学
#政治心理学
#认同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Mia
4个月前
人是孤独的,即使在人群中。
#孤独
#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
#存在主义
#社会心理学
分享
评论 0
0
高伐林
5个月前
《狂热分子》一书作者埃利克·霍弗指出:孤零零的个人面对巨大压力时,是不能抵抗的。“他力量唯一的源泉在于,他不只是他自己,他乃是某种强大的、光荣的、不可战胜的东西的一部分”。要是你无法相信自己与主同在,与神同在,与人民同在,与历史同在,,你就会发现自己极其软弱无力。
#狂热分子
#埃利克·霍弗
#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自我认同
#信仰
#历史
分享
评论 0
0
李麦麦
5个月前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很出名的行为理论,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换言之,倘若你做错1件事,你就可能需要做9件事去弥补它,追着错误跑你会越错越远。 如果想要改变自己,就请永远不要对自己做这 20件事情。
#费斯汀格法则
#心理学
#行为理论
#社会心理学
#生活哲学
分享
评论 0
0
阿橡
6个月前
要不然我开个poll吧 你认为颜值会影响你对交往对象的容忍程度吗?
#颜值
#交往
#容忍程度
#恋爱观
#个人看法
#爱情
#社会心理学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