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营销

Y11
1个月前
在社交媒体营销这个领域,我见过不少企业栽跟头,其实很多时候,他们并非不懂“该做什么”,而是没避开那些“不该做的事”。 我发现这一点尤其关键。 很多企业主会花大量时间研究各种社交媒体指南,看别人怎么成功,怎么发内容、搞互动。但根据我的观察,真正决定营销效果的,往往是那些我们“不做什么”的选择。 首先,最常见的错误是“盲目跟风”。 看到别人做什么火,自己就马上模仿,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品牌定位和目标用户。 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色,硬搬别人的模式,只会让自己变得不伦不类,反而失去了自己的辨识度。 其次是“只发广告,不做互动”。有些企业把社交媒体当成了单向的广告投放渠道,只想着推销产品,却很少和用户交流。 用户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冰冷的消费机器,他们需要被尊重、被理解。 只有真诚地和用户互动,才能建立起信任,而信任,才是营销的基石。 再者,“内容没有价值”也很要命。 很多企业发的内容,要么是空洞的口号,要么是和用户毫不相关的信息。 用户刷社交媒体是为了获取价值,无论是知识、娱乐还是情感共鸣。 如果我们提供的内容对他们没用,他们自然会划走,而且是再也不会回来的那种。 还有一个容易犯的错误是“忽视数据”。 社交媒体平台提供了很多数据,比如阅读量、互动率、用户画像等等。但有些企业从不看这些数据,凭感觉发内容,凭感觉调整策略。 数据就像航海的罗盘,能告诉我们方向对不对,哪里需要调整。不看数据,就好比在大海里没有罗盘,很容易迷失方向。 最后,“缺乏耐心和坚持”也会导致失败。 社交媒体营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时间积累,需要持续投入。有些企业一开始热情高涨,发了几天内容没效果就放弃了,这是非常可惜的。成功从来都不是偶然的,它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不断优化和坚持。 其实,社交媒体营销的核心很简单,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我们要思考的是:我们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我们如何和用户建立连接?我们如何让用户记住我们?只要抓住了这几点,避开那些常见的“雷区”,成功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希望这些经验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营销之路没有捷径,但只要方向对了,方法得当,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成果。
Bear Liu
2个月前
如何在2025年推广一款爆款App 最近在 YouTube 上看到一个视频,是 Blake Anderson 讲如何推广爆款 App 的,他是那种把 App 做到百万下载量的创业者,所以干货满满。这个视频是系列中的第四期,他把营销这件事总结成了"三大原则"和"三大方法",非常直接,毫无废话。 我的个人感受: 看完这个视频,我感觉像被当头棒喝。我们做产品的人,总喜欢花大量时间去打磨产品,但营销呢,可能只花了20%的精力。但 Blake 提出的观点完全相反,他提倡80%的时间用来"做",20%的时间用来"学"。这个理念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有几个点我印象特别深: 不要告诉我你的 App 有多好,要告诉我它能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 成功的营销,其实是在利用人类最基本的冲动,比如追求社交地位、自我提升等等。营销不是关于产品的"功能",而是关于它能给用户带来的"情感价值"。这对我在对外介绍自己的产品和工作时,是一个非常大的启发。 快速迭代是王道。 他的方法是先测试四种不同的"钩子"(hooks),找到效果最好的那个,然后集中火力去推广。这种把创意工作和科学方法结合起来的方式,我觉得非常有效。 营销是一个可以学习,更可以练习的技能。 我以前总觉得营销是"别人"做的事情。但 Blake 的视频让我意识到,每个创业者都必须是自己的营销官。我已经决定从现在开始,每天至少花一个小时做营销,特别是社交媒体营销。因为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技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 UGC(用户生成内容)是关键,先自己摸清内容方向,再引导用户帮你创作。影响者合作要广撒网—-pitch 100 个,按播放量付费。平台广告可以放在后面再做。 他强调,每个创业者都必须学会营销:你要卖产品,也要会推销自己。这是可以练习的技能,而且是"做"比"学"更重要的技能—-至少 80% 的时间要用在实操上,20% 用来学习。 我特别认同他"多做少学"的观点。营销不是看几篇教程就能掌握的,尤其是社交媒体营销,你必须亲自下场试、发、聊,才能知道什么内容、什么节奏对你的目标用户有效。我自己会每天至少花一个小时做营销,不只局限在社媒,也会试试其他渠道。就像设计一样,这是一门越练越敏锐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