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用户习惯
关注
orange.ai
19小时前
昨天我在 CSDN 演讲的 PPT 核心想表达的观点是这个公式 在存量用户时代 新用户=突破点-惯性 比如中国用户没有给软件付费的习惯 这句话不太对 直播投流就是为软件付费 只要ROI是正的,就没有花钱的不是 只要ROI巨大,就能打破原有习惯 AI 软件也是如此 让用户赚到钱,获得流量 就能打破惯性,获得收益
#存量用户
#ROI
#用户习惯
#AI软件
#流量变现
分享
评论 0
0
黄赟
3周前
昨看到消息,Get 笔记被腾讯点了。1万多付费会员,总收入没过 500万。有点儿唏嘘 笔记类软件,抢夺的是用户长时间培养的习惯。 我 2016年切换到电笔,就一直没换。所有的记忆都在里面,一打开,那熟悉的气味儿,很上头 俞军老师的一条产品价值公式,值得再分享: 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迁移成本
#Get 笔记
#腾讯
#笔记软件
#用户习惯
#产品价值
分享
评论 0
0
哥飞
3周前
当有某个需求时: 海外用户第一反应,打开搜索引擎搜一搜; 国内用户第一反应,打开应用市场搜一搜。 为什么老外会养成这样的习惯? 因为以谷歌为首的搜索引擎,帮助海外用户养成了这个习惯。 因为站长和搜索引擎共同维护的网站生态,让各种需求,都有对应的解决需求的产品。 因为搜索引擎,会真的给网站流量。 因为站长会去挖掘各种需求之后做网站来满足需求。 因为有求必应,于是用户就更是有求就搜。 因为有各种搜索需求,于是各个站长都能从里边分到一杯羹。
#搜索引擎
#用户习惯
#海外市场
#网站生态
#需求满足
分享
评论 0
0
徒步的骑手
3个月前
中国自来水跟日本自来水的区别,ChatGPT这样说:“中国自来水和日本自来水在水源保护、净化处理、输送系统、标准体系和用户习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下面我们从几个维度做个对比: ⸻ 一、是否可以直接饮用 •日本: 自来水几乎全国范围都可以直接生饮。政府明确鼓励生饮,学校、餐馆、家庭、公共场所普遍使用自来水直接饮用,水龙头处无需再烧开或安装净水器。 •中国: 虽然自来水出厂时符合国家标准,但由于管网老化、二次供水不规范,绝大多数地方仍不建议直接生饮,普遍需要烧开后饮用。部分高标准小区或试点区域除外。 ⸻ 二、水质标准和监管机制 •日本: •自来水标准比世界卫生组织(WHO)还要严格,包括51项核心指标和106项附加指标。 •水务公司多为地方政府运营,高度自治,严格监管。 •日本厚生劳动省定期抽查,各地自来水公司定期公开水质检测报告,公众可随时查阅。 •中国: •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涵盖106项指标,近年已逐渐接近国际标准。 •实际执行中存在地方执行力差异、监管盲区和信息透明度不足的问题。 •很多地方用户无法查到实时水质信息。 ⸻ 三、管网与二次供水 •日本: •城市管网普遍使用不锈钢或防腐材料,几十年如新。 •绝大多数地区没有“二次供水”(即中转水箱),自来水从净水厂直接通过管道供至用户家中。 •即使有水箱,也依法定期清洗并接受政府监管。 •中国: •很多城市仍使用老旧铁管或塑料管,存在锈蚀、沉淀、渗漏风险。 •大多数高层住宅、小区都有“二次供水”,水箱清洗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成为水质变差的重要环节。 ⸻ 四、用户习惯与文化差异 •日本人: •从小习惯喝冷水、生水。 •对水质信任度高,自来水被看作“可以直接喝的资源”。 •即使是洗米、冲茶,也直接用自来水。 •中国人: •习惯“喝热水”,且根深蒂固地认为自来水必须烧开才安全。 •自来水多用于洗菜、做饭,日常饮水则更信赖瓶装水、桶装水或净水器。 ⸻ 五、基础设施与技术水平 •日本: •水厂采用先进的多重过滤、臭氧消毒、活性炭吸附等工艺,确保口感与安全性。 •水压稳定、服务周到,用户几乎察觉不到水质问题。 •中国: •一线城市水厂逐步升级,但二三线城市仍存在设施陈旧、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某些地区停水、爆管、混浊等问题仍较常见。”
#中日自来水区别
#直接饮用
#水源保护
#净化处理
#输送系统
#标准体系
#用户习惯
分享
评论 0
0
阿橡
7个月前
我发现我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还是被大公司驯化了。 我记得刚开始那几年我喜欢小而美的app,一个app做一件事。 现在我都是尽量用Omni app,恨不得所有的功能都在一个app里实现。
#移动互联网
#大公司
#小而美app
#Omni app
#功能整合
#用户习惯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