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土豪

1个月前
2个月前
一个红军打土豪实例 洪荣昌:我曾经在一个收藏家处一次性购买了三张苏区建立初期关于打土豪的信件。 图1:这是一封派款公函,兴国县第四区第二乡根据群众举报,该乡的潘亮恒户很富有,家中存有几百块大洋,经区苏维埃政府讨论决定,向潘亮恒借大洋150元,以助区政府公用。 落款是兴国县第四区苏维埃 政府,代委员长李家铎,11月29日,加盖“兴国县第四区苏维埃政府”条形印章。 图2:12月3日上午,因不见潘亮恒前来交款,兴国县第四区苏维埃政府又给“亮恒”户发出公函,指出:前一次已经给你说了,借大洋100元(其实,前面说的是150元,可能是条子发出去之后,没有留底,具体数量给忘了),至今天还没有交来,如果还不交来,定要采取革命手段。从文字口气和100块大洋数量看,这个“亮恒”肯定是一个土豪或者地主。字面说是借,那是客套话,其实就是“打土豪”。 图3:接到区苏维埃政府派款公函后,潘亮恒觉得很冤枉,于是找到乡里比较了解情况的几个人作证明,给区政府写了一封哀求信。要求苏维埃政府调查弄清家庭经济情况,并且,还请潘亮遗等4个人证明。 这些信函反映了苏区政权建立初期红军部队和苏区政府打土豪的实际情况,非常难得。至于此后这件事情怎么处理,因没有找到下文,无法推断。 作者简介: 洪荣昌,笔名:红歌,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红色收藏》杂志主编,《中国钱币》杂志特聘审稿专家,龙岩学院中央苏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红色收藏鉴定师,评估师。
3个月前
到了1932年,国民党政权逐步敉平了各地军阀的反抗,稳定内部之后,红军的扩张势头就逐渐遭到遏制。苏区面临的围剿的军事压力,逐年增大,与之相伴的政治与经济封锁也日趋严厉。在这种情形下,“打土豪”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是,多年形成的行为惯性并未因此而消失,而且苏区内部恶劣的经济状况,也不容 红军很快改弦更张。各个部队调整了打土豪的方式,采取派小部队不定期进入白区的方式进行。龚楚这样描述这种“游击式打土豪”方式[29]: 他们还不断的深入到国府统治区内筹粮、筹款、就食;所以红军没有作战时,便开到“白区”去打游击。这是红军官兵们最喜欢的工作。因为到“白区”去打游击,就有土豪打。不仅是可以有充足的粮食,而且可以吃一顿猪牛肉下酒。他们打土豪的方式,是由政治部负责调查出某家是土豪之后,再由经理机关派出征发队,由政治人员率领,协同红军部队到土豪的家里,将其家所有尽数没收。在屋内墙壁里及地下埋藏的金银首饰,也要搜劫净尽。要是土豪家中还有人留在家里,无论男女老少,一律拘回勒榨罚款,甚至枪毙处死。 不过,越界打土豪的方式很快变了味。土豪是有限的,而且是长腿的,财产可以隐藏、转移,加上白区的防范愈来愈严,因此,打土豪愈发困难。土豪难打,但军队和政府的开支又必须解决,各地的地方部队各行其是,各显神通,于是大量的抢掠和绑票行动出现了,在中共自己的文件里,称绑票为“越界吊羊”[30]。 更有甚者,抢掠绑票的对象,并不一定限于有钱人,有的时候,甚至连穷人也被捉来罚款,“向贫农强借米物”,以致被白区人民呼为“游击贼”[31]。据曾志回忆,她的丈夫陶铸,就曾绑过一个地主的孩子,得到赎金3,000多元[32]。 这样的“打土豪”,势必会引起国民党统治区老百姓的反感,甚至对红军和苏区的敌视,这就是所谓的“赤白对立”(或者红白对立)[33]。绝大多数资料在提到“赤白对立”的时候,往往要加上“严重的”或者“非常严重的”这样的定语。 传统的中共党史学解释,往往把苏区的经济困难归咎于国民党的封锁,其实,苏区多在落后山区,像赣南闽西、鄂豫皖、湘鄂西这样地方,山峦重迭,交通不畅,而且地域辽阔,切实实行封锁无疑是很难的。 恰是这种严重的“赤白对立”,才将苏区真正封锁起来。黄克诚在谈到苏区没有盐吃的问题时说过,国民党的封锁,固然是一个方面的重要原因,“而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实行过‘左’的政策,把私商这条线也割断了,等于自我封锁起来,这样就只好没盐吃。”[34]毛泽东在抗战时期总结这段历史时,也曾对那时左的政策造成“赤白对立”,进行了反省,将之视为苏维埃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35]。 ---红军究竟为什么被迫长征?(证据版) 作者: 张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