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学生心理健康
关注
搜狐新闻(镜像)
3周前
【乡镇小学里,一次关于“造黄谣”的班会】今年是26岁的林庄第一年当班主任,也是成为教师的第三年。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后,她原本想继续读研究生,再开一家心理咨询室。但考研失利后,她考上了这所离家二十多公里的乡镇小学。校长告诉她,学校里主课教师人手不够,她需要给孩子上数学课。排课不多时,她会抽空给学生做心理咨询。得知班里出现女生被造“黄谣”的情况,林庄决定严肃对待和处理,否则可能会给孩子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于是,她在这所乡镇小学里召开了关于“造黄谣”的班会。开班会的前几天,班上的一名女生小安告诉林庄,有男生跑到她面前,用带有性羞辱的词语骂她。她还说,班上被辱骂、被造“黄谣”的女生很多。林庄很愤怒。她先安抚了小安,鼓励她勇敢一点,回家后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周一时,她会请双方家长到学校处理此事。到了周末,林庄从班上另外一个女生晴晴那里了解到,班上不止一个男生有造“黄谣”的行为。晴晴告诉她,之前班上有女生的卫生巾不小心掉在地上,一个男生直接大声说:“真不要脸,不知道被谁搞大了肚子!”上小学三年级时,晴晴曾被男生造过“黄谣”。她告诉过父母这件事,但父母只是叮嘱她好好学习,不要理会。和晴晴交流中,林庄感受到她的无助。“被造‘黄谣’对她来说是很难过的事情,她却找不到能够帮助她的人。”林庄观察发现,男女生之间,如果发生冲突,女生通常会反击。但遇到被男生造“黄谣”,女生通常选择退缩,她们不知道如何反抗。勇敢的女生会告诉老师或家长。但如果得不到正向反馈,她们会把这件事隐藏起来。“她们会很敏感,不愿承认自己遭受过这种伤害。”林庄说。学生既然找到林庄,林庄便不能只告诉她们“好好学习”,然后转身走开。她不想看到学生处在孤立无援的境地。这次,林庄要直面班里学生造“黄谣”的现象。星期一那天,林庄打电话给小安的父亲。小安的父母离婚后,母亲不在小安身边。电话接通后,女孩的父亲问,“老师,这个事很严重吗?一定要来吗?”他称自己工作很忙,赶回去的话,需要一个多小时。在林庄的再三要求之下,小安的父亲只能让小安的伯母去趟学校。小安的伯母去了之后,告诉林庄,她女儿读初一时,也被男生造过“黄谣”,并且为此自残,手上全是划痕。现在患上严重的抑郁症,休学在家。听完她的讲述,林庄更加庆幸自己联系了家长。联系完女孩家人后,林庄继续给男生的家长打电话。她事先想好说辞:你儿子和班上的女生发生了矛盾,在电话里说不清楚。女生的家长已经来了,你也需要亲自来一趟学校。之所以没有直接说明原因,是因为林庄担心,如果直说是造“黄谣”,男生家长会认为是小事,不愿出现。之后,在林庄和双方家长的协调教育下,男生向小安道了歉。林庄发现,虽然学生私下会用造“黄谣”的方式去攻击别人,但如果公开透明地讲出这件事,他们会知道这是不对,也是不道德的。上初中时,林庄也曾被班里的男同学造过“黄谣”。她记得,男生会通过看女生的腿站得直不直,来随意评判女生是否有性经历。男生能不羞于说出自慰棒等性工具,而女生对性话题羞于启齿,甚至还要被男生调侃、造谣。这些经历像是深埋在她心里的砂砾。直到她成为老师,发现她的学生也正在遭遇类似现实。林庄所在的学校从四年级开始,每学期有一次防性侵害教育课。林庄会跟班上的女生讲,有任何不舒服的感受,都可以跟她说。“来找我,我们一定是有办法的。就算没有办法,我会站在你身后,给你一个依靠。我不会站在你的对立面指责你。”班会上,林庄说,性是我们平等的权利。女生来月经,代表你拥有了孕育生命的权利。这个权利是属于你自己的,而这个权利也是和性有关系的。“只要我们明确,性不是一把能伤害我们的武器。那么,男生造‘黄谣’的行为就伤害不了我们!为什么要因为别人的过错伤害自己呢?”“虽然我们要转变观念,但并不意味着男生造‘黄谣’就不用付出代价。”林庄念了几条关于传谣造谣的法律法规,强调可能需要承担的后果。她看到男生们有些紧张,正襟危坐了起来。在班会的最后,林庄说,“在以后的人生中,如果你的朋友、同学也遇到类似被造‘黄谣’的情况,请你把今天学习到的告诉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帮助她。”这次班会结束后,林庄明显感觉,女生们变得更加勇敢。当她们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开始敢于说出口,向老师或家长求助。林庄知道,在一定程度上,孩子们的认知有了些许改变,但想要通过一堂班会去改变根深蒂固的性观念,是很难的事。今年下半年,林庄带的第一届小学生将升入中学,她将继续带新的学生。关于性教育,她说,“以后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还会开这样的班会。”(文中林庄、小安、晴晴为化名)更多详情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32750344_260616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Q3APj3OL4#搜狐新闻
#校园性教育
#小学黄谣班会
#教师林庄
#性别平等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4周前
9月2日,乡村小学开学。低生育率阴影笼罩,操场空荡,教师多于学生,风声压过掌声。计划生育留下的空缺,使开学仅剩回忆中的仪式,昔日热闹不再。与此同时,许多孩子被诊断抑郁,家长却避开医院,选择封闭特训营。隔离、训斥、压迫,病情未解,心灵先伤。所谓“教育”,竟成摧毁童心的悲剧。
#乡村小学
#低生育率
#开学季
#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问题
分享
评论 0
0
谷风
3个月前
高考学生失控
#高考
#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问题
#应试压力
#青春期
#情绪管理
#校园新闻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3个月前
学生跳楼死亡。同学们欢呼雀跃因为有假放了。
#学生跳楼
#死亡事件
#校园悲剧
#学生心理健康
#假期
#欢呼雀跃
#校园事件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5个月前
学生投稿 武汉市新洲一中邾城校区,学生早上6:10就要到校,晚上10:00放学。节假日放个假不仅少了好几天假期还要调休,暑假就只放不到10天。而且时间长点的假期就要每天起床打卡,准时交作业。 学校里面还有校霸打学生、勒索钱财,校领导也老师也不管。老师也可以随意辱骂,体罚学生,有学生不做作业老师直接扇耳光,之前有跳楼的被三个人拽了下去,然后学校的三四层就全被栏杆罩着,并且在窗户上安装了挡板使窗户只能开一个小缝。学校里面保安全天巡逻,每到临近放假的时候保安就会守在公告栏那里,不让学生贴任何东西,曾有学生在公告栏对于放假和教师行为举止提出过不满,后被校领导抓住大声责骂。
#高压学业悲歌:多地高中生不堪重负频发悲剧· 111 条信息
#教育问题
#学生权益
#校园暴力
#校领导失职
#学生心理健康
#武汉教育
#校风问题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6个月前
北海中学校长 王建刚劣迹整理: (陆续更新) 北海中学之前从没有自杀事件,其上任两年后,北海中学于24年3月一个月内两名学生跳楼 王建刚漠视学生心理健康,称得抑郁症就是因为不好好学习 “心理病太高档。我这种什么也不懂的低档货能懂?这种高档病只有你这种高档人才能看得出,才能治。” “得抑郁症就是因为不好好学习,如果你一天只想着学习,哪会得抑郁症?纯粹是因为不爱学习,整天胡思乱想,才得抑郁症!”
#北海中学
#校长言行
#学生心理健康
#自杀事件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6个月前
近日,复旦大学男博士苑某失联,警方称初勘符合溺亡特征。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教师王晶婷称:苑某很善良,总默默承受压力从不麻烦别人,得知该消息后很难过,因为自己也是正在挣扎的博士生,她鼓励大家不要放弃,压力大时去跑步或找朋友倾诉:“你不是孤岛,我们都在同行”
#复旦大学
#博士生
#失联事件
#溺亡
#学生心理健康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7个月前
2月25日,一名大学生回忆高中时期的经历:没有课间10分钟休息,老师早到拖堂,由于时间都被老师占用,只能把午休的时间挤出来写作业。老师上课时不能坐着,被发现就会被罚款。学生犯错会遭到班主任殴打,因长期生活在高压的环境下,导致自己不堪重负,甚至在一天晚上想用鞋带上吊自杀....
#高中教育
#课间休息
#拖堂
#师德问题
#学生心理健康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7个月前
截至目前,总计收到来自全国341所学校的382个同学投稿。 其中105所学校寒假放假天数不足10天,34所不足7天,5所甚至不足2天。 这些学校的平均每月假期天数为2.97天,5%的学校每月假期不超过2天,75%的学校每月假期在4天以内。 共有152所学校存在学生自杀现象,占所有学校的42.34%。 在“耻辱榜”学校数量上,前5个省依次为:山东(45所)、河南(36所)、广东(27所)、河北(26所)和浙江(22所)。
#学校假期
#学生心理健康
#耻辱榜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9个月前
华北某县的精神科,每个月有二三十位中学生就诊,大多是因为厌学。 而那些仍在校的学生,5点左右起床,每天在校超17小时,两三周甚至一个月才放一天假,有人因学习压力经常崩溃大哭。家长和老师也在这漫长的学习赛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情绪问题。 但在现实面前,谁也没法停下来.....
#华北精神科
#中学生厌学
#学习压力
#情绪问题
#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制度
#家长压力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