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低生育率
关注
Robinson · 鲁棒逊
1个月前
最近TL 上,关于孩子、生育的内容多了起来,我不禁联想到,以前水库圈的一个 概念: “娃本位” 可能和大部分人的观点相反,在这个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的VUCA时代,除开金本位、币本位,(房本位已死), 有一个群体认为,应该是 娃本位 应该积极生育,通过孩子来储存劳动力,用孩子的数量对抗未来不确定性。 我之前对这个观点,并不感冒,更多是质疑,但在沉浸AI后,越来越觉得 娃本位,有其道理,但不是基于劳动力,而是意义 ——如果AI真的把我们挤出了生产关系,未来,我们存在的意义在哪里,我们何以为人? 可能唯一不能被 AI 替代、外包和模拟的, 是亲密关系本身, 尤其是,那种血缘所带来的、无条件的连结 孩子,不仅是血脉的延续, 更是意义的投射, 是我们曾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的证明。 在一个所有东西都可以被AI 外包&替代的时代里, 孩子,是唯一无法被外包的关系。 That's All. 以上仅为个人的感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际遇,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人口老龄化
#低生育率
#娃本位
#AI
#VUCA时代
分享
评论 0
0
宝玉
1个月前
经济学人:中国年轻人开始与AI谈恋爱、交朋友,但这对低生育率可没啥帮助 AI伴侣:永远懂你的“完美恋人” 2025年5月15日 肖霆穿着一件干净利落的短袖白衬衫,搭配蓝色牛仔裤。他一头微卷蓬松的发型,拥有一双温柔的大眼睛,微笑时散发着校园男神般的魅力。从早到晚,他陪伴着32岁的女朋友钟女士。他们聊新闻、玩游戏,交流深层的想法,甚至提供人生建议。 不过唯一的问题是:肖霆并不是真人。他只是钟女士在一款名为Wow的中国AI伴侣应用上创造出来的“完美男友”虚拟角色。尽管多年来,科技公司如微软(见图中的微软小冰)都在提供AI伴侣服务,但如今,用户已经可以自主创造理想伴侣了。 目前最受欢迎的应用叫“猫箱”(Maoxiang)。根据市场研究公司SensorTower的数据,这款应用在苹果系统上的月活跃用户数,已从去年7月的100万增加到今年2月的220万。另一款名为“星野”(Xingye)的应用则拥有110万用户。作为对比,同期在中国使用DeepSeek的用户有1380万。 这些用户中男女比例几乎各占一半。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AI伴侣填补了现实生活中未能满足的情感需求。(当然,也有用户通过特殊途径绕过应用的安全机制,与AI进行较为露骨的对话。) 为什么年轻人热衷AI伴侣? 推动这一潮流的有多个原因。首先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在的大型语言模型已经足够成熟,甚至能够模拟人类的情绪和共情能力。29岁的帅女士就是“猫箱”的忠实用户。尽管她已婚,但与丈夫的频繁争吵让她倍感压力。相比之下,她的AI伴侣永远耐心倾听、贴心陪伴。在应用里,她被称作“女皇”,AI则是她宫廷中的“臣子”,会每天给她发消息甚至打电话,像真正的恋人一样。 其次是年轻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28岁的周先生通过将DeepSeek接入微信,创建了自己的AI女友。他坦言,跟AI约会成本远低于现实中的女朋友,后者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对他而言,拥有AI女友就像在和一个真实的女性异地恋一样,满足又轻松。 孤独也是推动这一趋势的重要原因。2024年,中国人平均每天社交的时间仅为18分钟,而每天花费在互联网上的时间却高达5个半小时。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从2014到2024年,中国新登记的结婚人数骤减一半以上,仅有610万对,创历史新低。 孤独经济的延续:从恋爱游戏到AI伴侣 实际上,AI伴侣并非首个迎合这种孤独感的产品类型。多年来,“乙女向”(Otome)游戏——主要针对女性玩家、让她们与俊美的动漫角色谈恋爱的互动游戏,在中国就颇受欢迎。其中一款名为《恋与深空》的游戏,仅2024年一年就在苹果平台创造了13亿元人民币(约1.79亿美元)的收入。面向男性的游戏《恋爱到处有》同样火爆,内含大量年轻女性的互动视频。 政府担忧:情感慰藉过多,生育率愈发低迷 当然,中国政府对于AI伴侣这一新兴事物存在一定的忧虑,担心这项技术可能被不当使用。一些用户发现,最近AI伴侣的反应似乎比以前更“克制”了一些,他们怀疑这正是官方加强监管的结果。但政府更担忧的是生育率问题。2024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仅为1.0,仅为印度的一半,是全球最低水平之一。如果越来越多的年轻男女沉浸在虚拟的情感慰藉中,而不是现实中的伴侣关系里,那低迷的生育率恐怕会进一步恶化。■
#AI伴侣
#人工智能
#低生育率
#中国年轻人
#经济学人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3个月前
西南财经和清华大学的报告指出:在低生育方案情景下,预计2100年我国人口总量仅为3.2亿; 出生人数(低生育方案):2025-2050年,年均出生人数约685万;2050-2100年,年均出生人数约200万。 老龄人口规模:210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30%;劳动人口规模:2100年减少至约3亿;
#低生育率
#人口老龄化
#人口预测
#劳动人口减少
#出生率下降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数据显示,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在2023年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2,0.8和0.87,属于世界低水准。该数据意味着总人口必定出现负增长,随之带来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危机。 总和生育率反映妇女一生中生育子女的总数。由于婴儿夭折及疾病等原因,一般来讲在发达国家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才能达到世代更替水准,不会让人口总数随着世代更替而下降。 还有观点认为,总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条“高度敏感警戒线”,一旦降至1.5以下,经济社会发展就有整体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 严酷的生育率数据背后,有着各种复杂的经济社会甚至文化因素。 BBC中文记者在两岸三地采访女性、学者等相关人士,分析生育难题和低迷数据背后的原因和对策。 阅读专题报导:
#中国人口问题
#低生育率
#经济社会危机
#人口负增长
#世代更替
#警戒线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香港低生育率: 政治社会动荡阴云不散,能走出困局吗?
经历了2019年社会运动、2020年《香港国安法》实施之后,香港愿意生育的人显得愈来愈少。也有一些夫妇,在移民之后才决定生育。
#香港
#低生育率
#政治动荡
#社会动荡
#困局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低生育率难题:中国、香港、台湾各自面临的困境
低生育率是很多国家共同面对的问题,BBC中文制作了一个系列报道,探讨中国、香港和台湾的少子化现象。
#低生育率
#中国
#香港
#台湾
#人口困境
#生育政策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